媒介生物
能传播疾病给人类的生物
媒介生物一般指能传播疾病给人类的生物,或称病媒害虫、卫生害虫。主要有三大类群,其一为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其二为节肢动物中的蛛形纲,其三为哺乳动物中的啮齿目。
释义
媒介生物即病媒生物,一般是指能传播人类疾病或危害人类健康的生物,包括节肢动物(昆虫纲和蛛形纲动物)和啮齿动物。常见的媒介生物主要有蟑螂和鼠。
常见种类
我国地处亚热带、温带,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气候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媒介生物的种类繁多。据调查,已知现有蚊类约370种(亚种),蝇类386种(住区内主要有18种),室内蜚蠊9种,蚤类520多种,蜱类110种,螨类534种,白蛉类40种,蠓类280多种,蚋类约100多种,啮齿动物170多种。这些媒介生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媒介广义而言,不仅指传播疾病的昆虫,泛指通常称为卫生害虫
形态特征
成蚊体长一般为1.6-12.6mm,三足两翅,雌蚊喙细长。
生态习性
多数雌蚊产卵前,要吸血以发育卵巢,之后在水中产卵,在适宜温度和环境下,从产卵到发育至成蚊通常需要10-18天。成蚊在夏季一般只生存1-4周,越冬的雌蚊在条件合适时,可存活4-5个月。所以灭蚊的时机可以在初春蚊刚开始繁殖时,也可在夏季蚊虫大量繁殖时,也可在冬季数量既少又很脆弱时。
多数蚊虫偏好于叮咬某些人,因其身体上散发的气味、二氧化碳和热量与众不同,这部分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大多数蚊种均在夜间进行吸血。吸血时间受温度、湿度和光线等因素的影响,高温、高湿及微光下可促进蚊虫的吸血活动。故而夏季黄昏后到天亮前在户外要穿长袖、长裤衣物,减少被叮咬的机会。
蚊能传播的疾病
国内主要有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登革热等疾病可由蚊叮咬传播。
苍蝇骚扰人畜并能通过体内外机械性携带的痢疾、伤寒、霍乱、肝炎、脊髓灰质炎、炭疽等病原体传播多种疾病,某些蝇类能刺吸人畜血液,或将虫卵寄生于人畜体内致蝇蛆症,是重要的卫生害虫之一。
形态特征
成蝇的大小和体色因种类的不同而异,一般为6-14 mm,体粗短,全身多鬃毛,体分头、胸、腹3部分,有三对足,一对翅。
幼虫(蛆)呈乳白色,体表光滑,头尖尾钝,无眼无足。
生态习性
雌蝇多数均直接产卵于粪便、垃圾、腐败动植物等孳生物上。幼虫发育成熟时离开孳生场所钻到附近疏松的泥土或其他基质中去化蛹,一般在孳生地周围50 cm左右,5 cm深处。防治时可对粪坑、垃圾场做无害化建设,将粪坑、垃圾池周围半径一米的地面压实。蝇类幼虫的孳生主要分为自由生活和专性寄生生活两大类。寄生生活的蝇蛆可偶然寄生于人体,造成蝇蛆病。
吸血蝇中常见的如厩螫蝇主要吸食畜血。
蝇由于其生理原因在食物上边吃、边吐、边排泄,同时蝇体也带有大量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是传播病原的主要方式,所以在食物制作时及食用前要做好防蝇措施。
蝇类在气温下降时爱飞入帐篷、餐厅、炊事帐篷,这时除装好纱门、纱窗外,应辅以蝇拍打杀及粘蝇纸(绳)粘捕。
蟑螂
蟑螂因为其污秽的习性和分泌难闻的气味,能导致过敏,传播肠道疾病,造成电器短路,咬坏书籍字画,成为最常见的害虫。
形态特征
蟑螂属于爬虫,一生分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完成一个生活周期需3.5-18个月不等。
成虫身体扁平,体长从不足15 mm到超过40 mm。有三对足及两对折叠覆盖在背上的翅膀,善爬难飞,爬速21 m/min。
若虫大致与成虫相似,比成虫小,无翅。
卵包藏在卵荚(又名卵鞘)中,南成虫产下或携带。荚内有卵16-60枚。卵荚坚实,抗寒保湿,一般杀虫剂也不能渗入。所以,目前的防治中主要针对成虫和若虫,对于卵荚主要是靠人工搜杀。
生态习性
雌雄成虫在羽化后1周左右就能交配产卵,雌虫一生交配1次,可终身产卵。雌雄成虫交 /配后约10天卵成熟,雌虫一生产卵荚数与气温、湿度及营养状况有关,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卵约经两个多月孵出若虫。若虫期要经历几次或1()多次脱皮后才能逐渐长大发育到成虫,脱皮时肢体的损伤可痊愈。有的雌虫能将9p荚带在腹面部,故而灭虫后应及时将虫尸用开水烫或焚烧处理。
成虫喜暗怕光,昼伏夜出,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居。蟑螂的粪便中含信息素可引诱同类聚集。对此,搞好室内卫生有利于去除蟑螂栖息环境,并清除其粪便中的信息素减少蟑螂密度。
蟑螂到处爬行,食性广泛,任何有机物如食品、饲料、垃圾、粪便、痰液、尸体等无所不吃,并有啃咬非食物材料的习性,最爱吃香、甜、油的面制食品,但水对蟑螂的生存比食物更重要。加上其有边吃边拉的习性,故成为痢疾杆菌沙门氏菌、金葡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蛔虫卵、蛲虫卵等多种病原体的机械性传播者。
蟑螂可栖息于冰箱、电磁灶、电视机、计算机等电器内,咬坏线路,造成短路,并可随物流包裹、旧家具、旧电器及出差后的行李传入营区、宿舍。当发现个别的蟑螂时应及时捕杀或用气雾剂进行杀虫处理,当出现拉开抽屉便常见到蟑螂,衣橱内有褪皮和孵化后的卵壳,甚至门框上有蟑螂出没时,说明室内蟑螂密度已经极高,并有可能波及周同房间和楼上、楼下,此时应通知卫生人员对全楼进行蟀螂密度调查,根据结果及房屋用途选择滞留喷洒、毒饵布放、药物熏杀、药粉布撒等杀灭措施中的一种或数种同时采用,并在之后间隔2个月重复灭杀2次,在无外来蟑螂的情况下一般可消灭蟑螂危害。
蜱又名壁虱或扁虱,俗称草爬子、八脚子、狗豆子、憋吃。蜱主要生活在山林、草原及野生动物洞穴中,有时也叮人吸血。
形态特征
成虫呈囊状,背腹扁平,足四对。大小差别很大,小者长不过2 mm,大者吸饱血后可长至25 mm。体壁革质,有伸缩性,能大量吸血。头、胸、腹分界不明显。幼虫体半透明,呈黄或棕色,0.5-1 mm大小,吸饱血后增大2-3倍。有足3对,无呼吸器官及生殖器官。若虫外形与雌蜱成虫相似,但体较小,有足4对。
生态习性
蜱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分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时期。成虫吸血后交配落地,爬行在草根、树根、畜舍等处,在表层缝隙中产卵,产卵后雌即干死。在适宜条件下,卵可在2-4周内孵出幼虫。幼虫经1-4周蜕皮为若虫。若虫再到宿主身上吸血,落地后经1-4周蜕皮而为成虫。硬蜱完成一代生活史所需时间由2个月至3年不等,多数软蟀需半年至2年。硬蜱寿命1个月到数十个月不等,软蜱的成虫由于多次吸血和多次产卵,一般可活五、六年到数十年。
蜱大多生活在野外人烟稀少的地方,具体环境因蜱种不同而异。一般需具备较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和较充足的供血宿主。硬蟀各活动期仅吸血1次,多在白天爬于草叶上,前肢张开,攀附经过的宿主。吸血时间较长,通常幼虫、若虫和雌虫吸血时间分别需2-5天、3-8天和6- 15天,饱食后增加体重分别为10-20倍、20-100倍和50-250倍,而雄虫为15-2倍。软蜱幼虫吸血1次,各龄若虫需多次吸血。有些种类的幼虫或1龄若虫不吸血,而成虫除少数蜱种不吸血外,需多次吸血。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所需时间,幼虫为数分钟或数天,因蜱种而异;若虫和成虫为数分钟至1小时左右。饱食后雄虫体重增加2-3倍,而幼虫、若虫及雌虫为6- 12倍。硬蜱可耐饥半年至1年,软蜱可达几年以上。
蜱能传播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传回归热、莱姆病、Q热、北亚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目前几乎所有在山上放养的羊身上都可发现蜱的寄生,当部队进行野外施工、训练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领口、袖口、裤脚要扎紧,涂抹驱避剂,休息和就寝时互相脱衣检查并除掉侵袭的蜱。
标本制作
(一)病原体分离标本
应用于病原体分离的病媒生物标本一般要求为活体生物或超低温冷冻标本。短距离和具备一定防护设施及技术条件下才可保存和运输活的病媒生物。活体动物应根据病媒生物的生物学特点分类进行包装、运输和保存。对于蜱、螨、蚤、虱等活体病媒生物应放入塑料试管、蜱盒、收集盒等专门的容器中,开口端用棉塞堵塞,外用胶布密封并涂抹凡士林等黏性胶液,然后将该容器放入带有空气滤膜通风口的硬体包装箱内,并适当填充泡沫等填充物后密封。最后放入可移动冰箱或低温冰盒内进行运输。对于蚊、蝇、蠓、蚋、虻、蛉等活体病媒生物,一般要求运输成虫,可使用80目绢纱缝制的简易笼具保存法进行。也可根据其生活习性和运输工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笼具和包装箱体。放入活体病媒生物后,应立即扎紧操作口,放入带有空气滤膜通风口的硬体包装箱内并固定好笼具,同时加填填充物后密封。运输时,可将包装箱放入可移动冰箱或低温冰盒内进行。对于鼠类等大型动物,应将捕鼠笼首先放入鼠袋中并扎紧鼠袋,将鼠袋和鼠笼码放入带有空气滤膜通风口的硬体包装箱内,并适当填充泡沫等填充物后密封运输。活的病媒生物的运输应先申报并获得《动植物检疫法规》传染病防治法《危险病原生物管制条例》等的许可,要求专人专车在12小时内特殊押运送抵实验室。超低温保存的病原生物,一般是指采用液氮或干冰保存的病媒生物,相对而言,液氮保存的效果比干冰好,但干冰的成本和技术要求较低。液氮和干冰保存的病媒生物运输,也需要有特制容器和专人专车押运。该方法的运输距离可大于活体生物运输,运输的时限也较活体生物运输长。
(二)病原体分子检测标本
相对于病原体分离而言,应用于病原体分子检测的病媒生物标本要求则较低。一般以死标本为主,常用的方法有浸泡法和冷冻法。浸泡法:适用于蚊、蚋的幼体或卵以及蜱、蚤、革螨、恙螨、虱标本的保存。常使用的保存液主要有:酒精、DNA保存液、RNA保存液、柯氏保存液、甲醛等。其中柯氏保存液保存时间最短,一般不超过12小时,可以保存细胞活性。DNA保存液、RNA保存液则主要保护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冷冻法:适用于啮齿动物脏器标本以及蚊、蚋短期冷昏迷活体保存,该方法应注意冷冻的温度及时间的控制。如远距离脏器标本运输可考虑液氮冷冻以满足标本检测和分离的需要。
(三)直接观察标本
用于直接观察病原体的标本,一般为临时标本。常用的技术是压片法,将蚊、蜱等中肠、唾液腺及头部组织等用解剖针拉出后压片、染色,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该技术可用于直接初生观察疟原虫、丝虫、螺旋体、细菌等。
(一)干燥法
适用于保存蚊、蝇、虻、蠓、蚋等成体标本的形态完整性,可将虫体麻醉后置于带有硅胶干燥剂的标本管内,再用石蜡封口(注意定期更换硅胶)。
(二)浸泡法
适用于蚊、蚋的幼体或卵以及蜱、蚤、革螨、恙螨、虱标本的保存。常使用的保存液主要有:酒精、DNA保存液、RNA保存液、柯氏保存液、甲醛等。其中柯氏保存液保存时间最短,一般不超过12小时,可以保存细胞活性。DNA保存液、RNA保存液则主要保护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三)冷冻法
适用于啮齿动物脏器标本以及蚊、蚋短期冷昏迷活体保存,该方法应注意冷冻的温度及时间的控制。如远距离脏器标本运输可考虑液氮冷冻以满足标本检测和分离的需要。
(四)原基质保存法
适用于生活于特定基质的蚊等幼体活体的短暂保存,可将这些特定基质如:土壤、腐殖质、水体、粪便、尸体等连同标本一同保存,该方法应注意基质温度、湿度的控制。
(五)简易笼具活体保存
适用于蚊等成体的活体保存,将捕获标本置于笼具内即刻送回实验处置,应注意笼具内密度控制和防逃逸措施。如保存活体啮齿动物要先清除体外寄生虫并注意防止动物排泄物污染。对于蜱、螨、蚤、虱等可先清洗体表,涂抹防霉剂后置于塑料或玻璃标本瓶中做好通气、防霉、保湿、防逃逸等工作。常用的防霉剂有新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
(六)针插法
适用于蚊等成虫的保存,一般应用于标本的分类鉴定工作。一般应根据标本种类选择适宜的昆虫针,按照针插标准于实验室内完成。
(七)防腐法
适用于啮齿动物标本的长期保存与鉴定。常用的防腐剂有砒霜、樟脑、甲醛等。四、啮齿动物监测
目前常用的啮齿动物媒介的种群数量估计方法较多,如粉迹法、鼠迹法、食饵法、堵洞法、捕鼠器法、目测法、水灌洞穴法、驱逐法、烟熏法、捕尽法、取样图法、线路统计法、活捕一标记释放一再捕获等,被广泛接受的为前六种,现分述如下。
(一)食饵法( bait methods)
以某种方式确定投饵点,在投饵点上投放食饵,通过鼠类对食饵的盗食情况来估计鼠密度,本法又分为饱和食饵消耗法和点消耗法等。如饱和食饵消耗法是指以某种方式确定投饵点,连续投放食饵,逐日称取剩余食饵,直到食饵消耗稳定为止,通过食饵消耗量来估计鼠密度。
(二)捕鼠器法(trap-cage methods)
按一定方法和要求布放鼠夹(夹夜法、夹日法)、鼠笼(笼夜法、笼日法)或黏鼠板(黏鼠板法)或其他捕鼠器,通过一定时间内的捕获率来估计鼠密度。最常用的为夹夜法。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室内按每15 m2布夹1只,超过100 m2的房间沿墙根每5m布夹1只。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特殊场所(餐饮、食品制售)以室内环境为主,各种房间(厨房、库房)都应兼顾,室内外均匀布放。每一监测点布夹不少于300有效夹夜。室外每5m布夹1只。
(三)粉迹法( tracking patch method)
适合于会场、饭店、宾馆、食堂、副食店、仓库、粮库、医院、机场、港口等室内重点场所检测。方法是采用20 cm×20 cm的布粉器,紧贴墙壁与墙壁垂直进行布粉,室内按每15 rn2布粉3块,每一监测点布粉不少于500有效粉块。主要是观察一夜时间印下鼠类足迹量的多少,以估计鼠数量的多少。
(四)鼠迹法( miscellaneous signs)
调查单位面积内鼠群的活动量和痕迹[包括鼠粪( dropping)、咬痕(gnawing)、鼠道(runways、rubmarks and tracks)、鼠尿、洞穴(burrow)等]。室内鼠迹法检查一般检查2 000间房间(15 m2折算1间)。有一处鼠迹房间算作鼠迹阳性房间。外环境鼠迹法检查驻地的杂物堆放点、垃圾收集站、训练场、哨点、观通站、绿地、码头、堤坝渠壁、交通道两侧院内、生活区空地等累积2 000 m延长线环境中的鼠迹,包括鼠(死鼠)、鼠洞、鼠粪、鼠咬痕及鼠道。
(五)堵洞法( burrow block)
测量单位面积内有鼠居住的鼠洞数。方法是在观察范围内抽取一定面积(称作样方)进行检查,通过将该面积内所有鼠洞全部堵上,观察24或48小时后的掘开洞数(被掘开者系有鼠居住者),该样方面积内的掘开洞数即鼠密度,以“掘开洞数/单位面积”表示,该单位面积可大可小,根据情况决定,如某些野鼠可以1公顷为单位,而家栖鼠可以房间数表示,如“100间”等。
(六)目测法( eyeball method)
又叫直观计数法或观察计数法。即从某一角度观察某一范围单位时间(每天需在相同时间内)视野内所见活动鼠数。在室外,也可沿一定路线以一定速度行进,在一定距离内所见活动鼠数/洞穴。其密度表示可为单位时间内或单位距离内的鼠类只数/洞数。
以上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为粉迹法和夹夜法。前者多用于家栖鼠室内密度测量,只要地面光滑,如一般硬化地面即可应用,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对鼠类本身活动几无干扰;后者成本较高,工作量较大,操作不如前者简便,但适用范围更广,城镇、农村、室内、室外几乎任何环境均可应用,是当前应用最广的鼠密度测量方法。捕鼠器中的鼠笼法,因捕鼠器体积大、携带不便或操作烦琐,且捕获率偏低,因而除要求活捕外,使用不多;黏鼠板法则主要因易受室外环境影响,只能在室内使用,且成本高、捕获鼠处理较烦琐等而应用受限,但一定条件下在室内使用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堵洞法在城镇应用费时费工,主要用于某些野鼠如黄鼠、旱獭、沙鼠等的密度测量;目测法准确度较低,只适用于某些在野外开阔地带栖息、密度较低且白天活动的鼠类,如旱獭等。
主要危害
媒介生物对人类的危害可以分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前者包括骚扰、损伤和失血,毒质危害、变态反应或过敏性,侵害组织和寄生;后者为机械性和生物性传播疾病。 ·
机械性传播疾病
媒介生物在疾病传播中对病原体仅起到携带、运输的作用,病原体只是机械性的从一个宿主或环境污染点传播给另一个宿主或环境污染点,病原体在媒介生物体内外并不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或生物学变化。当环境合适时,病原体也可以繁殖,但繁殖不是传播所必须的。
昆虫活动和摄食过程中,昆虫的口器、足肢及体壁的衍生物如毛、鬃、刺等附着病原体而造成病原体传播。如鼠、蝇和蟑螂四处活动,在含有病原体或被病原体污染的人畜粪便、排泄物、垃圾、分泌物、伤口、脓疮、黏膜及其他介质上停留或取食时,其体表、口器或附肢易粘附这些介质上的病原体,而输送、污染到其他的宿主伤口、黏膜等部位或食品、餐饮器具上。一些吸血昆虫吸血时口器沾染并机械性传播血内的病原体。如虻等在牛、马、骆驼等家畜间传播锥虫病;蚊、蚤等在家兔和野兔间传播黏液瘤病毒,蚊虫传播鸟痘病毒。
住家环境生活的很多害虫是很多传染病的机械传播者,蝇、蟑螂等虫种可能机械传播SARS病毒。
媒介生物机械性传播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和原虫等。机械传播途径在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传染病的控制中有重要意义,当传染病传播途径不清时,应该考虑媒介生物的传播途径,并采取控制措施。
生物性传播
生物性传播是媒介生物传播病原体主要方式。在这种传播途径中,病原体在媒介生物体内具有发育与繁殖有关的生物学过程,这个过程是病原体生活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否则就无法完成其生活史。在自然界中,一般只有某些媒介生物才适合某些病原体的发育与繁殖,显示出生物性传播方式的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关系。病原体在媒介生物体内经过一定时间完成其发育、繁殖的循环之后才具有感染性,这一时期称为外潜伏期。
防治措施
人类许多传染性疾病与媒介生物有密切的关系。如蚊可传播疟疾,白蛉传播黑热病,蚋传播盘尾丝虫病,舌蝇传播非洲锥虫病,蚤传播腺鼠疫,虱传播斑疹伤寒,蜱螨传播森林脑炎和恙虫病,等等。正因为如此,媒介生物的防治在近百年来成了媒介生物学、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初,蚊类防治着重在控制孳生场所和杀灭幼虫;对其他卫生害虫的防治则以物理和机械方法为主。当时使用的杀虫剂主要是巴黎绿、砷酸钙等无机物以及除虫菊、毒鱼藤、石油等天然产物。从20世纪40年代起,由于DDT的发现,人们获得了防治昆虫,包括媒介生物的有力武器。随着人工合成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之类的杀虫剂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媒介生物的防治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许多地区的主要传染性疾病如疟疾、乙型脑炎得到了根本的控制,过去几十年内,杀虫剂的应用几乎完全替代了其他防治手段和方法。
虽然媒介生物的防治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人类与媒介生物的斗争却未取得彻底胜利,有些地区虫媒传染病未得到很好的控制,有些地区虫媒病有再度猖獗的趋势,如广东近些年来不时地会在某些地方发生登革热。’而且,由于大量使用杀虫剂,包括农林昆虫和媒介生物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抗药性。特别是我国相当多的地区不能科学地使用杀虫剂,害虫的抗药性产生十分迅速,更严重的是许多昆虫产生了交互抗性,即使用了一种杀虫剂后,昆虫不但对此杀虫剂产生了抗性,而且对其他的杀虫剂也产生了抗性,这给害虫的防治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合理地使用杀虫剂是卫生害虫防治时需认真考虑的问题。
生物防治
蚊虫作为重要的媒介生物,是蚊媒传染病控制的重点。多年来,针对其防控以化学杀虫剂为主。随着生物防治蚊虫技术的发展,基于昆虫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 Wolbachia)的蚊媒和蚊媒病控制逐渐成为研究及应用热点。这项技术的原理是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与非携带沃尔巴克氏体雌蚊交配所产的卵不能发育,而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雌蚊无论与哪种蚊交配,都能生下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子代,这些蚊子携带沃尔巴克氏体以后,沃尔巴克氏体在蚊媒体内能对多种人类病原体(如登革病毒、黄病毒和疟原虫等)产生抗性,沃尔巴克氏体就如同“疫苗”一样阻隔了病毒,使病毒无法在蚊媒体内发展和传播。中山大学一密歇根州立大学热带病虫媒控制联合研究中心奚志勇教授团队从果蝇、伊蚊和库蚊体内提取沃尔巴克氏体并成功将其导人到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和疟疾媒介斯氏按蚊体内,建立了稳定的携带新型沃尔巴克氏体的蚊株。2015年,第一批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白纹伊蚊已在广州实地投放,标志着利用Wolbachia对蚊虫进行生物防治从实验室阶段转入现场实验。
综合防治
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虽然杀虫剂是防治害虫十分有效的手段,但是单一依靠杀虫剂是不能完全解决媒介生物防治的问题的,必须采取环境治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其他手段的综合治理方法,才可能解决问题。这是目前媒介生物防治的主要思想。北京奥运会及广州弧运会媒介生物控制取得的成功也是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
综合防治的含义有两方面,即防治对象的综合和防治手段的综合。前者指同一措施尽可能防治多种害虫。如抗疟疾采用的室内滞留喷洒杀虫剂毒杀侵入室内的媒介按蚊,同时也兼有防治窜内蚤、蜚蠊、蝇类等家庭害虫的效果。后者是指防治措施的综合。但每一项措施的目的性必须明确,尽量做到兼治其他的次要目标。
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环境治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遗传防治、物理手段防治以及其他一些措施的综合使用。措施的综合并非几种方法的机械组合使用,而是它们的有机结合。几种方法的综合使用有主次之分,如对较大水域中蚊虫的治理,以环境治理和生物防治为主,兼辅以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
应当注意的是:
(1)媒介生物防治规划应当首先考虑环境治理,包括搞好环境卫生。因为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遗传防治以及物理防治都是治标,是非永久性的,而环境治理是永久性的或长期的,这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爱国卫生运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2)根据防治对象的生态特点,结合实际选择不同手段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对蚊类进行防治,应根据不同种类的生活习性、孳生场所、发生季节等生态学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可对所有的蚊类防治均采用同种方法。
(3)选择措施方法应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简易、不污染环境的原则。这几点是相对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既不能只考虑其一而不及其他,也不能同时并重地要求全部符合理想。
(4)选取多种防治措施时,应注意相互协调,减少矛盾。一次防治或一项措施在实施前,应考虑为后面的防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5)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避免由上级部门包办式的防治管理,建立专业消杀队伍,分片或分区治理,切忌分割治理。
研究现状
媒介生物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在病媒传播疾病防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受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国际旅行和贸易的大规模增加、农业生产模式的改变以及迅速无计划的城市化、杀虫剂抗性及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媒介生物分布范围不断扩大,一些先前已经消除的媒介生物死灰复燃,对全社会构成了严重的影响。例如,近年来登革热媒介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登革热风险区域相应增加;近几年在欧美发达国家绝迹的臭虫再度肆虐于家庭、学校、医院、大型交通工具等场所,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病媒传播疾病频繁暴发,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给各国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研究发现,全球半数以上人口面临着感染登革热、疟疾、血吸虫病和黄热病等病媒传播疾病的风险。基孔肯雅热疫情不断,在中美洲、加勒比岛屿、拉丁美洲国家和南美洲构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病媒传播疾病也呈现出新特点,即为输入风险增加(登革热疟疾基孔肯雅热)、部分疫情反弹(乙型脑炎局部地区反弹)、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如无形体、埃里克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例如,2013年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州发生登革热暴发流行,2014年广东省登革热大暴发;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依然严峻,近年来发病数居高不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我国16个省市出现病例,在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也有类似报道。为强调病媒传播疾病日益严重的威胁,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病媒传播疾病全球概要》,提出了“小小叮咬危害大”的口号,并将2014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主题定为“预防病媒传播的疾病”。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气候变化可对病媒生物及病媒传播疾病产生一定程度地影响。自然灾害,特别是重大自然灾难极利于形成病媒生物孳生及病媒传播疾病流行的条件,对媒介生物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进展
(一)气候变化对媒介生物及病媒传播疾病的影响
气候变化不同于气象因素,它是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目前,国内研究者已逐步开展了气候变化对病媒传播疾病影响的预测研究,如气候变化对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鼠疫等病媒传播疾病流行机制和传播过程预测等。目前,国内关于气候变化对媒介生物及病媒传播疾病影响研究尚存诸多问题,包括病媒传播疾病复杂传播链和当前模型的不完善,长时间尺度病媒传播疾病相关数据的困难,驱动媒介传播疾病传播的流行病学、生态学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复杂性等。在国外,已有大量关于气候变化对媒介及病媒传播疾病影响的预测预警研究,研究涉及情景多、时间尺度大,如昆士兰北方关于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埃及伊蚊生物学反应的研究;P. Medone等研究者预估了气候变化对拉美锥虫病媒介分布的影响;古巴研究者利用气候变化与气象因素相关数据建立的空间模型预测埃及伊蚊增殖;美国关于气候变化与莱姆病的年度发生的研究;在英国,有研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疾病风险的研究;英格兰气候与环境变化使得蓖子硬蜱( Ixodes ricinus)向北部边境扩张等。
(二)媒介生物携带病原体及分布调查
新一代的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快速的同时全面、系统诊断多个病原,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将可能的致病因子(有些可能是未知)同时呈现,将多条可能的线索和信息提供给研究人员,为快速查清病原和尽快控制疫情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决断依据。近年,这项技术的应用使媒介生物携带病原体的发现突飞猛进,如在蜱传病原、蚊媒病毒的发现等方面。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我国科学家跟上了国际上该技术应用的步伐,在媒介生物携带病原体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等。
(三)媒介生物及相关传染病风险评估和预警技术
国内媒介生物及相关传染病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起步晚。当前的风险评估本质上仍然属于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关于病媒传播疾病的预警,受全国重要病媒生物监测系统建立晚、覆盖范围有限(仅包括19个省)、监测频率低(每月仅2次)、未能同疾病监测系统关联等因素影响,病媒监测数据连续性较差,预警模型中经常未包括媒介监测数据,对结果的准确性产生极大地影响。如国内利用输入登革热病例数、本地最小温度以及累计降雨量构建时间序列泊松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登革热预测。
在国外,媒介生物及相关传染病风险评估和预警技术研究起步早。病媒传播疾病风险评估以定量研究为主,克服了定性研究固有的缺陷。国外的媒介监测资料相对连续、监测频率相对为高,并且在预警时大多数模型纳入媒介监测资料,且研究多。S.Moore等研究者整合了流行病学、寄生虫及媒介等资料,纳入疾病传播模型,进行了气候变化对非洲锥虫病影响的研究;古巴气候变化对白纹伊蚊增殖影响的预警研究;美国有研究利用最大熵模型( Maxent Model)对白纹伊蚊的分布情况进行预估。
(四)媒介生物抗药性监测
目前,发达国家非常注重病媒生物可持续控制措施的落实,也同时使用高通量的抗药性检测技术如芯片技术,广泛开展了抗药性机制研究;但是抗药性治理研究还不多,应得到更多的关注。近几年,我国对蚊蝇等重要病媒生物的抗药性检测新技术如芯片、试剂盒等不断出现,在疾控系统先后开展了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和家蝇的抗药性监测,也开展了登革热媒介伊蚊的全国抗药性监测。为了充分利用监测数据,建立了全国重要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数据库,经对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提出科学合理的抗性治理建议。
(五)媒介生物遗传学研究
近年来,媒介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多集中在媒介分类、来源,遗传漂变,基因流以及种群结构的变异,登革病毒易感性等方面研究,为病媒传播疾病的监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新型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不断发展,媒介生物组学研究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发展迅速,为媒介生物及传播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广阔的、实用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国内组学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相对为少。南方医科大学采用了Isofemale family的策略纯化基因组背景,结合全基因扩增(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WCA)技术扩增单只蚊蛹的基因组DNA,并构建了不同插入长度的测序文库进行了大量测序,现已基本完成了白纹伊蚊的测序、组装和注释。国外关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及小RNA组学的研究起步早且研究较为深入。
(六)媒介生物的生物防治
目前,利用沃尔巴克氏体进行媒介生物防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沃尔巴克氏体新感染型蚊种的建立;新型沃尔巴克氏体的共生对蚊虫的适应力( fitness cost)变化;抗病毒特性研究;蚊媒种群压制( population suppression)和种群替换(population replacement)等方面,而基于沃尔巴克氏体的蚊虫生物控制现场实验最早始于1967年的缅甸仰光北面的小村庄,其后随着实验室研究数据和野外现场经验的积累,很多旨在有效控制虫媒疾病传播、基于沃尔巴克氏体的蚊媒控制技术已从实验室拓展到现场实验: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澳洲东北的约克斯诺波( Yorkeys Knob)和戈登韦尔(Cordonvale),2013年4月在越南中南海岸的庆和省三阮岛(Vietnam,KhanhHoa province,Tri Nguyen Island)。
目前,通过应用沃尔巴克氏体技术致力于全球范围根除登革热已形成一个国际合作团队,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的各国沃尔巴克氏体研究专家联袂合作一个非盈利项目“消灭登革热”计划(Eliminate DengueProgram)。在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和协力合作下,基于沃尔巴克氏体的生物控制现场实验均在积极进展中。已开展的其他疾病蚊媒的现场实验还包括在法国波利尼西亚和其他太平洋岛屿国家,意大利也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和现场实验(基于昆虫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的蚊媒和蚊媒病控制研究进展)。
总体来说,利用Wobachia来防治蚊虫和蚊媒疾病,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几年来陆续在试验。就全世界而言,以蚊治蚊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中国的奚志勇团队是世界上第一个解决关键技术瓶颈的—第一个把沃尔巴克氏体转到登革和疟疾控制的蚊子当中去的,使用这个技术控制登革和疟疾成为可能。
(七)开展较少的研究领域
媒介生物的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及生物防治研究(寄生生物、生物防治)、行为学方面,与国外相比,国内开展的研究较少。由中山大学一密歇根州立大学虫媒病联合研究中心牵头,在广东省和海南省进行基于沃尔巴克氏体对登革热媒介伊蚊生物控制的研究,并于近期在广东释放了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50万只白纹伊蚊,为我国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生物防治方面的新探索。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形态相似的医学媒介生物种类进行研究,可为此类媒介生物的科学鉴定提供新的方法。
目前,国外关于媒介生物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寄生生物和生物防治研究较多。国外病媒生物生态、生理、解剖及寄生虫和生物防治方面研究较多。例如,关于疟疾媒介按蚊的生物防治集中在真菌、细菌、食幼虫鱼、寄生虫、病毒与线虫等;利用孢球白僵菌进行美洲锥虫病媒介的生物控制。
发展趋势
鉴于当前全球病媒生物及病媒传播疾病的流行形势及特点,未来病媒生物及病媒传播疾病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
1.新一代测序技术在病媒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宏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由于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累计了丰富的基因库,因其高通量、快速、信息量高等特点已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各种环境中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和生态学研究,近年也逐渐被用于医学感染因子的诊断、动物疾病诊断和媒介生物中病原体的高通量、快速鉴定、病媒生物抗药性分子机制、系统发育及分类鉴定、重要生理功能相关转录谱分析等方面。
2.病媒生物快速鉴定与分析技术
近年来,以DNA条形码为代表的分子鉴定技术对于一些传统分类学不易区分的种下阶元、复合组及非成虫虫态的鉴定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今后,以宏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质谱平台、生物芯片、为代表的高通量的病媒生物鉴定技术、病媒生物数字化远程鉴定与预警分析系统在内的软件分析系统为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同时,鉴定技术、方法与规程标准化的研究对于病媒传播疾病的防控至关重要,也是未来重点研究的方向。
3.病媒生物监测、风险评估及预警技术的创新性研究
当前,全球病媒传播疾病流行形势严峻,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输人性疫情形势不断严峻,加之人们对自我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对当前病媒生物监测技术与工具、风险评估及预警技术及监测和技术的国际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媒监测方面,我国病媒生物监测工具相对落后、特异性不高,需要不断改进或研发新的病媒生物监测方法及技术,提升我国监测工具的科技含量与水平。当前我国病媒生物风险评估从本质上说仍处于定性阶段,未来发展方向为采用数学建模,CLIMEX软件系统、GIS等定量评估技术,实现病媒生物及病媒传播疾病风险可视化,并加强风险地图的构建。病媒生物预警技术方面,需通过不断完善和引入更为先进合理的预警模型,加快基于自然与社会因素的病媒传播疾病的早期预警系统研发,加速我国病媒传播疾病预警体系的建立。
4.全国病媒生物生态及抗药性监测网络系统的完善
当前,我国已在全国19个省建立了43个国家级病媒生物监测点,部分省份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些地方级病媒生物监测点,以及“全国重要病媒生物监测系统”网络平台的研发与网络直报,对我国病媒传播疾病的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然而,我国病媒生物监测网络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监测点数量少、覆盖面积小、代表性不足、监测经费紧缺、专业人员缺乏、监测数据未很好利用等,极大地影响了近年病媒传播疾病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此外,我国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数据收集仅仅依靠自愿原则,目前还缺乏网络直报系统。因此,今后需加强病媒生物及抗药性监测的网络建设,以更好地指导病媒传播疾病的科学防控。
5.环境友好型卫生杀虫剂的研发
当今,随着人们健康及低碳环保意识的增强,卫生杀虫剂产业在追求高效的同时,应更多关注对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化学杀虫剂由于抗药性的产生导致了其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生物源(昆虫天敌防治、虫生真菌、昆虫致病菌、生物代谢产物)、植物源、微生物源及昆虫调节剂靶标专一性强、不易产生抗药性、环境友好,具有许多化学合成农药无可比拟的优势,为未来研发的重点方向。近年来,利用毒性糖诱饵( ATSB)进行按蚊属、伊蚊属库蚊属白蛉等病媒生物以及空间趋避剂的使用,也是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对于新型、环保杀虫剂的研发、产品登记及生产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对我国卫生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6.加强病媒生物控制技术、策略及控制效果评价研究
传统的病媒生物杀灭技术因环保法规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其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环境友好型的病媒生物可持续控制技术,如绿篱技术、新灭鼠剂胆钙化醇、学校病媒生物控制技术规范、区域鼠害控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基于智能手机的专业有害生物管理现场勘查软件等为目前具有应用潜力的病媒生物控制新技术。“3S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媒介控制工作中去。昆虫不育技术也是未来病媒生物防控的热点研究领域。
防控策略方面,以媒介生物综合治理策略为基础,切实推广及落实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虽然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已提出多时,但实际工作中的病媒生物防控并未过多地考虑方法的可持续性及当前方法对今后的影响,因此,需进一步加强策略的推广及执行力度。此外,还应该倡导日常性和应急的防控措施效果评价,为我国制定病媒生物防控规划提供基础。
7.加强病媒生物试虫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病媒生物试虫不仅对于病媒生物相关科学研究至关重要,也对病媒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意义重大。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标准化、规模化的试虫,以标准化试虫为基础的相关科研工作很少,极大地制约了相关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今后需要加强病媒生物试虫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工作。
8.加强公众对病媒生物及病媒传播疾病危害性、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由于病媒生物专业性很强,导致我国公众对病媒生物及病媒传播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而我国对自然、社会和行为危险因素及防控知识的宣传还很不够。因此,需要加强公众对病媒生物及病媒传播疾病危害性及危险因素的认识,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最终提高公众的病媒生物及病媒传播疾病的认识水平,更好地保护公众健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6 11:03
目录
概述
释义
常见种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