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工程
中国实施月球探测工程
中国探月工程(英文:Chinese 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英文缩写:CLEP,又称:嫦娥工程),是中国实施的月球探测工程。该工程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3个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为中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坚实基础。
工程大事记
工程背景
历史背景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由于月球的空间位置独特、潜在资源丰富,是研究生命起源与演化、人类生存环境演变和地月系统的重要对象,成为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和前哨站。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美国、苏联、日本共开展了121次月球探测活动,取得巨大成就,不仅促进了人类对月球、地球和太阳系的认识,还催生了一系列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创新和发展,建立完善了庞大的航天工业和技术体系,形成了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各主要航天国家和组织又开始计划和实施新一轮的月球探测计划,为月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准备。
月球探测是一项复杂并具高风险的工程,从1958年8月11日到2007年9月11日,人类共发射月球探测器122个,成功和基本成功59个,成功率仅为48%。
中国规划
1958年,钱学森提出“要到月亮上去”,是中国探月工程事业最初设想。
1994年,中国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开展探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初步分析和论证。有人提出发射一颗简易探月卫星的方案,但囿于国家经济实力和航天基础实力,计划并未启动。
1995年,中国专家编制了一份较为完整的探月可行性报告,提出了研制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的方案设想。
1997年,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嘉墀王大珩陈芳允“863”计划的名义发表了《我国月球探测技术发展的建议》。
1998年,国防科工委正式开始规划论证月球探测工程,并开展了先期的科技攻关。
2000年,中国科学院通过了对科学目标的评审,并据此科学目标开始研制有效载荷。
从2002年起,国防科工委组织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月球探测工程的技术方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深化了科学目标及其实施途径,落实了探月工程的技术方案,建立了全国大协作的工程体系,提出了立足中国现有能力的绕月探测工程方案。
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命名为嫦娥工程
2004年2月19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的张云川出任组长(后因工作变动,由张庆伟任组长),国防科工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和航天科技集团的相关领导出任副组长,实行总体协调指挥和重大决策。
2004年2月25日,国防科工委正式宣布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正式实施。
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将“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列入国家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
工程规划
工程一期
一期工程实现绕月探测,由嫦娥一号任务组成。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经地球调相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实现月球捕获后,在200千米圆轨道开展绕月探测。
任务期间,8台科学载荷开展了有效的探测,开展全局性、普查性的月球遥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后,于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受控撞月。
研制和发射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
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
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
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
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
探测月壤特性
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工程二期
工程二期是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等,由嫦娥二号、三号、四号任务组成。
基本情况
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实现月球捕获后,在100千米圆轨道,7种科学载荷开展了多项科学探测,并为后续嫦娥三号任务验证了部分关键技术。
2011年6月9日,嫦娥二号完成预定各项探测任务后,飞离月球轨道,开展了日地拉格朗日L2点探测和图塔蒂斯小行星飞越探测等多项拓展试验,成为了绕太阳飞行的人造小行星,距地球超过9000万千米。预计2029年将再次飞回地球附近700万千米处。
工程目标
突破直接进入奔月轨道的弹道设计技术、运载火箭低温三子级滑行时间可调技术,利用CZ-3C运载火箭将卫星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降低二期工程后续任务的实施风险。
在CE-2卫星上搭载X频段应答机,与中国X频段地面测控设备配合,验证X频段测控体制,为CE-3任务积累工程经验。
选择与CE-3任务相似的奔月、月球捕获轨道,通过实际飞行掌握直接奔月和100千米近月捕获技术,为CE-3任务探索技术途径;CE-2卫星在100千米轨道长时间运行,探测100千米轨道空间环境,积累更多的近月空间环境数据,提高月球探测热红外分析模型的准确性。
开展100千米×15千米轨道机动试验,验证CE-3任务着陆前在不可见弧段变轨的星地协同程序;在100千米×15千米轨道飞行期间,验证100千米×15千米轨道快速测定轨能力,这些测定轨数据对深入研究月球重力场分布,提高重力场模型精度有重要意义。
配置降落相机,校验其对月成像能力;试验强纠错能力的LDPC信道编译码技术,提高卫星遥测链路性能,为探月工程和其他深空探测项目提供技术储备;将卫星数传码速率提高至6Mbit/s,试验12Mbit/s,以期满足数据传输量增大的需求。
在100千米×15千米轨道,CCD立体相机在15千米近月点处对CE-3任务预选着陆区进行优于1.5米分辨率成像试验;在100千米圆轨道,对预选着陆区进行优于10米分辨率成像。利用预案着陆区月表图像,绘制三维地形图,有利于定量评估预选着陆区的特性,提高CE-3任务着陆安全性。
科学目标
利用CCD立体相机获取高分辨率的月球表面三维影像,结合激光高度计获取的月表地形高程数据,可获取月球表面高精度地形数据,为后续着陆区优选提供依据,同时为划分月球表面的地貌单元精细结构、断裂和环形构造,提供原始资料。
利用经技术改进的γ射线谱仪和X射线谱仪,可以探测月球表面9种元素——硅、镁、铝、钙、钛、钾、钍、铀的含量与分布特征,获得更高空间分辨率和探测精度的元素分布图。
利用微波探测技术,测量月球表面的微波辐射特征,获取3.0GHz、7.8GHz、19.35GHz、37GHz的微波辐射亮度温度数据,估算月壤厚度。
嫦娥二号卫星在轨运行期间正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是探测研究太阳高能粒子事件、CME、太阳风,及它们对月球环境影响的最佳探测时期。利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获取行星际太阳高能粒子与太阳风离子的通量、成分、能谱及其随时空变化的特征,可研究太阳活动与地月空间及近月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地月空间环境数据,可为后续探月工程提供环境科学数据。
基本情况
嫦娥三号是二期工程的主任务,于2013年12月2日发射,完成地月转移、绕月飞行和动力下降后,在月球虹湾预选着陆区安全软着陆,巡视器成功驶离着陆器并互拍成像,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与巡视勘察。
探测器携带的8台科学仪器,开展了多项科学探测与巡视勘察,获得大量科学探测数据,实现了预定科学目标。
探测器采用钚一238同位素热源、两相流体回路供热度过月夜,已经N5个月夜考验。
巡视器采用遥操作实施月面科学探测,其每一次科学探测要经历感知与规划和科学探测两大步骤。
工程目标
突破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深空测控通信与要操作、深空探测运载火箭发射等关键技术,提升航天技术水平。
研制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建立地面深空站,获得包括运载火箭、月球探测器、发射场、深空测控站、地面应用等在内的功能模块,具备月球软着陆探测的基本能力。
建立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基本体系,形成重大项目实施的科学有效的工程方法。
科学目标
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
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
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
工程三期
三期工程将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并开展月球样品地面分析研究。由嫦娥五号、六号任务组成。
2017年前后,完成探测器系统研制,用新研制的CZ-5运载火箭,在新建的海南文昌发射场实施发射。
嫦娥工程的三期工程是要完成月球表面采样返回。着陆器将携带探测仪器开展探测区月貌和物质调查,进行月基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探测,获取探测区的背景资料,并选择合适地点进行钻孔采样和选择性机械臂采样。采样后返回舱在月面起飞,将月球样品运送回地球,供实验室作进一步的系统分析和研究。月球探测三期工程的实施将深化对月壤、月壳和月球形成和演化的认识,并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提供数据支持。三期工程将是在二期工程基础上的一个腾飞,也是后续载人登月工程的一个起点。
一、探测区月貌与月质背景的调查与研究
利用着陆器机器人携带的原位探测分析仪器,获取探测区形貌信息,实测月表选定区域的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分析探测区月质构造背景,为样品研究提供系统的区域背景资料,并建立起实验室数据与月表就位探测数据之间的联系,深化和扩展月球探测数据的研究。
二、月壤和月岩样品的采集并返回地面
月球表面覆盖了一层月壤。月壤包含了各种月球岩石和矿物碎屑,并记录了月表遭受撞击和太阳活动历史;月球岩石和矿物是研究月球资源、物质组成与形成演化的主要信息来源。采集月壤剖面样品和月球岩石样品,对月表资源调查、月球物质组成、月球物理研究和月球表面过程及太阳活动历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月壤与月岩样品的实验室系统研究与某些重要资源利用前景的评估
四、月壤和月壳的形成与演化研究
月壤的形成是月球表面最重要的过程之一,是研究大时间尺度太阳活动的窗口。月球演化在31亿年前基本停止,因此月表岩石和矿物的形成与演化可反映月壳早期发展历史;月球表面撞击坑的大小、分布、密度与寿命记录了小天体撞击月球的完整历史,是对比研究地球早期演化和灾变事件的最佳信息载体。
五、月基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探测
太阳活动是诱发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人类的航天等活动有重大影响。在月球探测三期工程中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探测。
工程四期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由嫦娥四号、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4次任务组成。其中嫦娥四号已于2018年12月发射,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嫦娥六号于2024年上半年择机发射;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将构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开展月球环境探测等任务。
探月工程四期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几次着陆,着陆过后计划在月球南极建一个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是四期工程主要目标。
探月工程四期将分三步实施,计划在2030年之前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其中,嫦娥六号计划在月球极区进行采样返回,争取从月球极区采集1~2千克样品回地球。嫦娥七号计划在月球南极着陆,对月球资源进行勘察,比如水冰的勘察,以及月球南极的环境气候、地形地貌的勘察。嫦娥八号的主要任务是勘查如何对月球南极的资源开展利用。在现场分析研究月球南极资源的存在情况,为以后在月球长期工作打下基础。
争取在2035年之前把国际月球科研站建成,建成后就可以长期运行。未来的国际月球科研站上,多个巡视器、着陆器和飞跃器在月球表面连续协调地工作,而且有指挥中枢指挥其一起协同工作。还需要在月球上建立月球通信网络,比如说在月球上设立WiFi,以保障通信系统指挥畅通,保障各种着陆器、巡视器等的分工协作,还可以在月球科研站进行月球资源的开采开发和原位科学研究。
工程组织
组织架构
中国国防科工委牵头,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组成的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在工程的各个重大节点上,都及时做出部署,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出正确决策。工程两总系统和月球探测工程中心从工程的论证和顶层策划开始,抓项目组织、计划和系统工程管理,抓研制总要求、研制程序的制定,抓重大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的协调,抓研制过程的技术把关、质量监督和基础建设。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精心组织、团结协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绕月探测工程任务”的要求,沿着工程确立的目标和进度,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节点地向前推进。中国人建造的“天梯”在一步一步向着深层空间延伸。
工程领导
参研单位
工程总体:中国探月工程由中国国家航天局牵头组织实施,工程总体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承担。
探测器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运载火箭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发射场系统: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负责实施。
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为主承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抓总研制地面应用系统,负责科学数据和样品的接收、处理、存储管理等工作。
工程文化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
纵观世界航天活动的发展态势,重返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必然趋势和热点。中国在发展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适时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和航天活动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发展,有所作为、有所创新的重大举措。
中国探月工程标识是通过面向全国的征集活动选定。标识用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圆月怀抱着一对清晰而坚固的脚印,象征着中国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月的起笔处自然形成的龙头,象征着中国航天事业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处由一群自由飞行的和平鸽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宇宙空间的美好愿望。
工程系统
中国探月工程,由卫星(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每个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任何一个系统的进程,都关系整个工程的成败。
卫星系统
卫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系统是有效载荷,直接承担着实现四个科学目标的重任,被称为“嫦娥的眼睛”。嫦娥一号卫星上的所有载荷都由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负责研制,由中科院空间中心负责抓总。每种载荷都各有特色,在技术上都有突破和创新,并拥有诸多的第一次——在国际上第一次利用微波遥感手段对月球进行探测,在中国国内第一次使用空间激光高度计,第一次在空间应用干涉成像光谱仪等。其中中国自行研制的立体相机:采用光机系统设计,用一台相机拍摄了前视、中视和后视三幅图像,图像质量清晰、层次分明,简化结构,减少重量,降低成本,提高对空间环境的适应能力。
火箭系统
中国探月工程前期,运送“嫦娥”上天的火箭选用的是中国长征火箭家族中的“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该火箭技术已经成熟,已成功发射14次,但为确保“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对火箭进行了大量的可靠性技术增长研究,对产品进行了技术改进和升级。通过采用三冗余箭上计算机、双冗余程序配电器、平台和激光惯组互为备份等技术,使运载火箭的可靠性提高。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先后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五号T1再入返回飞行器”和“嫦娥四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100%。
中国探月工程后期,采用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执行“嫦娥五号”、“嫦娥六号”等探测器发射任务。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三号火箭的基础上采用重新设计第三级形成的大型三级低温液体火箭,全长52.52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达到2.6吨;在长三甲火箭的芯一级捆绑4个2.25米的助推器形成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其全长54.838米,GTO运载能力可达到5.2吨,;在长三甲火箭的基础上捆绑两个2.25米助推器,形成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GTO运载能力可达到3.8吨。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首型芯级直径5米的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总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可达25吨级,地球同步轨道(GTO)运载能力可达14吨级,2016年完成首飞。由于地月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为确保火箭准时发射,研制方应用“窄窗口多轨道”发射技术,为火箭在连续两天、每天50分钟的窗口内,共计设计了10条奔月轨道,以提高实施发射概率和可靠性。同时,研制方优化发射场流程,由发射嫦娥五号时的近60天缩减到发射嫦娥六号的43天。
地面应用
地面应用系统既是月球探测工程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月球探测工程全面实施后,研制方设计地面应用系统总体方案,从头研究数据接收和处理技术,从头设计、研制和建造适应绕月探测工程需要的各种地面设施和软件,研制了两个中国国内最大的50米和40米口径的接收天线并进行了大量数据处理、仿真和跨系统的联合测试,证明系统设计正确可靠。
发射系统
负责发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着发射的组织指挥、卫星火箭的测试技术勤务保障、燃料的加注及发射、火箭一二级飞行段的测量控制,还要为发射任务提供通信、气象等服务。为提升发射场的综合保障能力,满足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技术要求,发射场系统对塔架、高压系统、加注供气系统等都进行全面改造。针对发射窗口小、要求高的特点,细化优化发控流程。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XSLC)始建于1970年,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是以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
测控系统
负责测控的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遍布全国的卫星测控中心、地面站及海上测量船,承担着运载火箭发射和卫星整个飞行期间的轨道测量、遥测监视、遥控操作、飞行控制以及卫星探测计划的实施与操作管理等任务,并通过高精度的测定轨,为地面应用系统处理科学数据提供轨道数据保证。这个久经考验的航天系统,为了适应嫦娥一号卫星远距离测控的新要求,按照绕月探测工程的总计划,完成了总体技术设计、测控方案制定、设备改造和18米新天线建设,进行了卫星初样和正样阶段的星地测控对接及1∶1飞行状态的无线联试USB—VLBI综合测定轨试验,第一次使用航天统一测控网与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系统联合组网的新技术,为嫦娥卫星的精密测控和精确变轨奠定了基础。
工程启动
方案提出阶段
中国航天专家提出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国防科工委正式开始规划论证月球探测工程,并开展了先期的科技攻关。
1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
2月25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绕月探测工程研制总要求》,同时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
4月2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视察绕月探测工程。
12月29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工程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正样研制阶段
2006年是绕月探测工程的“决战年”,也是正样研制阶段。该年完成了“嫦娥一号”正样星的总装、测试和试验,完成了“长征三号甲”的总装与测试和测控、发射场和地面应用系统的设备研制和系统建设,总体具备了在2007年执行任务的能力。
2月10日,经过5个多月的广泛征集评选,确定了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识。
12月27日,月球探测工程中心组织各系统开始进行两个百分之百的复查复审、反思。
工程实施
中国根据探月工程规划,实施嫦娥系列探测器发射飞行任务。
嫦娥一号
1、嫦娥一号在全球首次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还取得了月表化学元素分布、月表矿物含量、月壤分布和近月空间环境等一批科学研究成果,填补了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
2、它是继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之后,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有能力发射、运行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3、在全世界探月中首次使用了微波探测仪。
嫦娥二号
嫦娥三号
嫦娥五号T1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嫦娥五号T1
嫦娥四号
玉兔二号成为第一辆踏上月球背面的月球车,同时玉兔二号已在月背行驶1900余天,仍在工作,是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
嫦娥五号
嫦娥五号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标志着中国嫦娥探月工程“绕落回”步走规划的圆满完成。
嫦娥六号
嫦娥七号
2022年9月,嫦娥七号正在研制中,后续将对月球南极进行探测,还将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2023年4月,嫦娥七号计划2026年前后实施发射,它的主要任务是去月球南极寻找月球存在水的证据,嫦娥七号任务只是后续探月四期任务中的一步,未来它将和嫦娥八号组成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
2024年6月,嫦娥七号确认在轨道器上搭载埃及、巴林研制仪器。
嫦娥八号
2023年4月,嫦娥八号计划于2028年前后发射,主要任务是对月球上的资源进行勘查,并对资源的再利用进行实验。
载人登月
发展规划
2024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中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围绕中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以及至2050年中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等内容进行了阐述。除了五大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以外,发布规划中还提出了至2050年中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
第一阶段,至2027年,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论证立项5~8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第二阶段,2028~2035年,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等的科学任务,论证实施约15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
中国的探月工程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后,探月工程四期正在实施。
工程成果
2022年10月,在“嫦娥工程”探测数据支持下,山东大学等多家单位完成的世界第一幅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对外公布。
2024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澳门科技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通过对嫦娥五号月壤颗粒开展研究,在月壤玻璃珠表面微陨石撞击坑中发现一系列含Ti的蒸发沉积颗粒,分析显示包括金红石(Ti2O)、三方结构Ti2O(Trigonal-Ti2O)和三斜结构Ti2O(Triclinic-Ti2O)共3种Ti纳米矿物。
其中,三方结构Ti2O和三斜结构Ti2O之前尚未在天然地质样品中被发现,这是样品中发现的第七种、第八种月球月球新矿物;而在材料学领域,Ti2O是可在实验室内制备的光催化薄膜材料。
探月精神
精神概括
探月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
2019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发去贺电,首次提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2021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探月精神包括其中。
精神意义
“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延续,是最具时代特征的航天精神之一。探月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和无数科研工作者自立自强、勇攀科技高峰所铸就的伟大精神,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随着探月工程的深入实施,探月精神的内涵逐渐丰富,成为工程不断推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工程不断成功的制胜密码,书写了世界航天发展的惊鸿之笔。
所获荣誉
2010年1月11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绕月探测工程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01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嫦娥二号工程”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嫦娥三号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9年11月25日,英国皇家航空学会举行2019年度颁奖典礼,中国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获得全球唯一的团队金奖,这也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向中国项目颁发的奖项。
2020年,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嫦娥四号工程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等三位嫦娥四号工程团队代表,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2020年度“世界航天奖”。这是该国际组织成立70年来,首次把最高奖授予中国航天科学家。
202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嫦娥四号工程”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022年12月15日,嫦娥探月工程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发布的“2022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总体评价
20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同志弘扬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祝贺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贺电 评)
从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从嫦娥五号带着月壤胜利归来,再到嫦娥六号成功实现月背“挖宝”取样……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中国军网 评)
中国探月工程的成功推进,彰显了中国航天攻坚克难的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展示了“两个一百年”进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成就,更加体现了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将大大增强全国人民、海外侨胞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中国探月工程使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3个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工程推进了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中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工程取得的成果,将进一步深化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也将会进一步推进人类对月球形成、地月系统乃至太阳系的全面认识。
探索浩瀚宇宙、和平利用太空,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和矢志追求。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将接续实施,通过开展更复杂、更精细、更遥远距离的探测活动,不断谱写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评)
中国探月工程(又叫嫦娥工程)不仅代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巨大飞跃,更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一次壮丽征程。从2004年嫦娥工程立项,到嫦娥一号、二号先后成功绕月,嫦娥三号、四号分别在月球正面、背面(世界首次)着陆,再到嫦娥五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每一步都凝聚了无数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智慧与汗水,每一步都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每一步都是对人类认知边界的一次拓展。(科普中国网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7 08:41
目录
概述
工程大事记
工程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