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
青龙,又称苍龙、孟章,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形象,为“天之四灵”之一的东方之神,对应“四象”中的“东方七宿”。‘青龙’的由来与自然天象有关,主要源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
历史渊源
青龙起初是指东方龙状的星宿名称,起源于上古星宿崇拜,在中国二十八星宿中,一开始是因为“东方七星宿”的排列形状像龙,因此青龙从先秦以来成为象征东方七宿太昊的东方之神,在五行中属木,在八卦中对应,代表四象中的“少阳”、四季中的“春季”,同时也是天之东陆。在古人将东七宿组合想象成为龙形象后,又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因位于东方主木,代表色为“青”,故名“青龙”,从而衍生成具象化的兽类形态,呈为青色(苍色)之龙。东方七宿的出没与降雨相互对应,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
楚辞·惜誓》记载:“苍龙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尚书·尧典》记载:“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孔传:“火,苍龙之中星,举中,则七星见。”(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其状如一条龙);《墨子·贵义》记载:“且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根据对殷墟出土卜辞中天象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的考证发现,在殷商早期的甲骨文上已有青龙等四象的形象产生。随后西周早期也有记载青龙形象的墓葬文物出土,但当时只有青/苍龙、白虎、朱雀、神鹿四象,后世“玄武”一象还未成型。
到了汉代时的五行学说中,青龙的象征含义又多了甲乙与春季。《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日甲乙。”(东方是木星,它的天帝是太嗥,辅佐大臣则是句芒,句芒执规尺而治理春季。东方的护神是岁星,它的代表兽物是苍龙,它代表的音是角音,日干用的是甲乙);“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或曰天一,或曰太阴。青龙所居(一作太阴所居),不可背而可向,北斗所击,不可与敌。”(天神中最尊贵者,莫过于青龙,或称之为天一,或称之为太阴。太阴所处某辰,所对应的区域的人不能违背它,而只能顺应它。北斗斗柄指向区域的对应国家,不能与之对抗);《淮南子·地形训》记载:“偏土之气,御乎清天,清天八百岁生青曾,青曾八百岁生青澒,青澒八百岁生青金,青金八百岁生青龙,青龙入藏生青泉,青泉之埃上为青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青海。”(东方偏土的气息上升到天上变成青天的云气,这云气再经过八百年的孕育就变成青曾,青曾再经过八百年的孕育就生成青汞,青汞再经过八百年的孕育就变成铅,铅再需要八百年的孕育就变成青龙,青龙理伏在地下变成了青泉,青泉的精微气尘往上升腾成为青云。阴气和阳气在相互的压迫下生成了雷鸣,激烈撞击就生成了闪电,高处云气遇到低处的云气,冷热气流相互交接就形成了雨水,落回大地,便汇聚到河流中,最后流进青海);《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蚓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一作生于郊),草木畅茂。”
灵宪》记载:“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脊于后(一作首于后),黄龙(一作黄神)轩辕于中,则是轩辕一星。”《三辅黄图》卷三记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白虎通义·卷三·五行》记载:“少阳见寅,寅者,演也,律中大蔟,律之言率,所以率气令生也;卯者,茂也,律中夹钟;衰于辰,辰震也,律中姑洗。其日甲乙者,万物孚甲也;乙者,物蕃屈有节欲出。时为春,春之为言蠢,蠢动也。位在东方,其色青,其音角,角者,气动耀也,其帝太皞,皞者,大起万物扰也。其神勾芒(句芒),勾芒者,物之始生,芒之为言萌也。其精青龙,阴中阳。”《论衡·难岁》记载:“且太岁,天别神也,与青龙无异。龙之体不过数千丈,如令神者宜长大,饶之数万丈,令体掩北方,当言太岁在北方,不当言在子。”《通占大象历星经》记载:“角二星,为天门寿星金星,春夏为火,秋冬为水,苍龙角也。东方首宿南左角名天津苍色为列宿之长。”(以角为名的两个星宿是青龙的双角(即角宿),是位于室女座天区的寿星和金星,春天与夏天的属性是火系,秋天和冬天的属性是水系,象征苍龙头上的角,东方七宿星为龙形、属木而色青的朝南左角宿是首个带头的列位星宿)
广雅·释天·异祥》记载:“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青龙,天一、太阴、太岁也。”
抱朴子·杂应》引《仙经》描绘太上老君形象时说:“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穷奇,后从三十六辟邪,雷电在上,晃晃昱昱,此事出于仙经中也。见老君则年命延长,心如日月,无事不知也。”《葬经》记载:“地有四势,气从八方,故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婉蜒,白虎驯俯。形势反此,法当破死。”(青龙主生气勃勃,左方青龙位易高,易降服,则吉。青龙在东,属木,表示春天,寓充满朝阳之气,风水中此位宜高不宜低,喜动不喜静,喜洁不喜脏)
述异记》记载:“汉和帝玄年,大雨,有一青龙堕於宫中。帝命烹之,赐群臣龙羹各一杯。故李尤《七命》曰‘味兼龙羹’。”(东汉时期第四位皇帝刘肇主宰的年间,一天下大雨,曾有一只青龙坠落于皇宫中,于是皇帝命人烹饪这只青龙,赏赐众位大臣龙肉汤各一杯)
《五行大义·卷第五》记载:“又九宫十二神者。天一在离宫。太一在坎宫。天符在中宫。摄提在坤宫。轩辕在震宫。招摇在巽宫。青龙在干宫。咸池在兑宫。太阴在艮宫。太一在巳如前解。余七神。皆是星宫之名。与天一。太一行于九宫。一岁一移。九年复位。天一主丰穰。太一主水旱。天符主饥馑。摄提主疾苦。轩辕主雷雨。招摇主风云。青龙主霜雹。咸池主兵贼。太阴主阴谋。又别有青龙。行十二辰。即太岁之名也。古者名岁曰青龙。此神主福庆。”(九宫十二贵神之中,前九个(天一、太一、天符、摄提、轩辕、招摇、青龙、咸池、太阴)对应八卦中的九座星宫(离、坎、中、坤、震、巽、乾、兑、艮),除了已经排除的太一,剩余七个神号都是星宫的名称,天一和太一环绕着九座星宫,每过一年就移动一次,每九年回归本位。八卦中九大星宫之一的天一对应丰穰,太一对应水旱,天符对应饥馑,摄提对应疾苦,轩辕对应雷雨,招摇对应风云,青龙与霜雹相应,咸池对应兵贼,太阴对应阴谋,还有另一种以青龙命名的星神,也就是行于十二辰的年太岁,古时木星的太岁星神又名青龙,被视为司掌福庆之神)
周易集解》记载:“陆绩注:谓朱鸟,白虎,苍龙,玄武。四方二十八宿,经纬之文。”《星经》记载:“苍龙七宿,有尾有箕,氐胸房腹,箕所翼也。”《金锁流珠引·卷二十七》中载:“指束方青龙祖孟章,姓孟,名章。是青龙将军。大约龙之初祖,姓孟。”李淳風註《金鎖流珠引》卷九《上元中部將軍步綱圃》记载:“常以一年之...房日蝕占曰:日之將蝕也,五龍先見於日傍。青龍見於日左,以春蝕。赤龍見於日上,以夏蝕。”《初学记》记载:《河图》曰:风后曰:“予告汝帝之五旗:东方法青龙曰旗,南方法赤鸟曰鼠,西方法白虎曰典,北方法玄蛇曰旂,中方法黄龙曰常。”《大唐开元礼》赞誉青龙“攒时造物……百灵是属”。《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青龙“东斗星君”为:“角宿天门星君,亢宿庭庭星君,氐宿天府星君,房宿天驷星君,心宿天王星君,尾宿天鸡星君,箕宿天律星君。”《奇门宝鉴御定》记载:“即走戌方,将筹运于戌地,大呼青龙神君,降临局所。”道教承袭并演变了《淮南子》的说法认为青龙等四象神创造了世界,并有正统道藏收录的《混元八景真经》记载:“东方甲乙木,卦主震,其象青龙,木神也……此四象者,生成世界,长立乾坤,为天地之主,谓之四象。”《元始无量经》认为四灵所创造世界的诞生之初就有五亿座天地,青龙白虎等四神是至少五亿天地的主宰。《元始无量经》云:“世界初生,欻然而造化五亿诸天。”
旧唐书》记载:天宝三年,有术士苏嘉庆上言:“请于京东朝日坛东,置九宫贵神坛,其坛三成,成三尺,四阶。其上依位置九坛,坛尺五寸,东南曰招摇,正东曰轩辕,东北曰太阴,正南曰天一,中央曰天符,正北曰太一,西南曰摄提,正西曰咸池,西北曰青龙。五为中,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上,六八为下,符于遁甲。四孟月祭,尊为九宫贵神,礼次昊天上帝,而在太清宫太庙上。用牲牢、璧币,类于天地神祇。”玄宗亲祀之。;《旧唐书·礼仪志》引用《黄帝九宫经》与《五行大义》的记载:“一宫,其神太一,其星天蓬,其卦坎,其行水,其方白。二宫,其神摄提,其星天芮,其卦坤,其行土,其方黑。三宫,其神轩辕,其星天冲,其卦震,其行木,其方碧。四宫,其神招摇,其星天辅,其卦巽,其行木,其方绿。五宫,其神天符,其星天禽,其卦离,其行土,其方黄。六宫,其神青龙,其星天心,其卦乾,其行金,其方白。七宫,其神咸池,其星天柱,其卦兑,其行金,其方赤。八宫,其神太阴,其星天任,其卦艮,其行土,其方白。九宫,其神天一,其星天英,其卦离,其行火,其方紫。”
蒙训》记载:“天地一气连,星辰通地极,日月共五星,七政综大略。东方曰苍龙,南方曰朱雀,西方白虎形,北方玄武七。”《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记载:“东方青龙,角亢之精,吐云郁气,喊雷发声,飞翔八极,周游四冥,来立吾左。”《金碧古文龙虎上经》(龙虎经)记载:“故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之气,不得真土终不得成金液也。”据《云笈七签》卷25录《日月星辰部三》之《北极七元紫延秘诀》记载:“左有青龙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监兵,前有朱雀名陵光,后有玄武名执明;建节持幢,负背锺鼓,在吾前后,左右周匝,数千万重,急急如律令!”青龙等四象从星宿演变而来,到了宋朝以后,四象逐渐被人格化,演变为人形神,并有了其封号,青龙号为“孟章神君”,其中玄武(即真武)跃居北方“大帝”之位,而青龙、白虎则被列入山庙的门神之列,负责镇守道观的山门。《云笈七签》卷72《金丹部十》记载:“夫四象者,乃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青龙者,东方甲乙木,澄之不清,搅之不浊,近不可取,远不可舍,潜藏变化无尽,故言龙也……知此四象者,十方天人莫不瞻奉。古经云‘四神之丹’,此是也。”《道藏》中收录有《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记载:“左青龙,名孟章。卯文。右白虎,名监兵。酉文。前朱雀,名陵光。午文。后玄武,名执明。子文。”;《岳阳风土记》记载:“老子祠有二神像,谓青龙、白虎也。”《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东方龙角亢之精,吐云郁气,喊雷发声,飞翔八极,周游四冥,来立吾左。”道教还将其用于炼丹术语,如《云笈七籤》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青龙者,东方甲乙木水银也,澄之不情,搅之不浊,近不可取,远不可舍,潜藏变化无尽,故言龙也。”《癸辛杂识》记载:“龙之名有三。‘龙见而雩’,此谓东方七宿,为苍龙。‘蛇乘龙’,此谓岁星木精,木为苍龙,故岁星亦以龙名。并见《左传》。又《淮南子》:‘青龙为天之贵神’,即太岁异名。《铜权铭》‘岁在大梁,龙集戊辰’者,以岁为岁星,龙为太岁也。《殿钟铭》‘岁在丙申,龙次大火’(龙心的部分又称之为大火,跟晴雨有关),是则以岁为太岁,龙为岁星。义得两通。”
《易纂言外翼洛书说》记载:“天之星有五宫,东宫苍龙,北宫玄武,西宫白虎,南宫朱鸟,中宫紫薇垣是也。”《文献通考》记载:“《宋中兴天文志》:石氏云,东宫青帝,其精苍龙为七宿。其象:有角、有亢、有氐、有心、有尾、有箕,氐胸房腹,箕所粪也。司春、司木、司东岳、司东方、司鳞虫三百有六十,苍龙为鳞虫之长。”(青龙/苍龙的东方七宿分别是: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巴,箕是尾末,其色青表东方);《道园学古录》:“东方苍龙,至仁至灵,角尾之间,赫乎明庭,青旂苍玉,礼祠维肃,蜿蜿蜒蜒,来降景福。”
丹铅总录笺证·石氏星经》记载:“《石氏》云:东宫青帝,其精苍龙,为七宿,其象有角、有亢、有氐、有房、有心、有尾、有箕。氐胸,房腹,箕所糞也。司春、司木、司东岳、司东方、司鳞虫三百六十。”;《张果星宗》记载:“角亢氐房心尾箕、以应青龙之象。”……“青龙扶砚:寅卯月生木,日同宫。木为青龙星。……五神当权:春生人见木星在寅卯安命,乃青龙用事……木星在壁一度,则为左青龙……盖木为青龙在东方……前格所谓青龙当权,亦此义耳。”《张果星宗》直言五星神是四象:“虎踞龙盘:木星乃东方之苍龙,金星乃西方之白虎。金在命木正照,夜生乃龙盘虎踞。金木同居于命,又为龙虎交驰,更在辰、寅二宫坐命者,尤妙。命宫居于子、午,金星在酉,木星在卯,四正得之,正合此格。盖木为青龙在东方,金为白虎在西方,又在前四宫与后四宫拱照,岂得不为贵命。”《常熟私志·舒寺观篇》记载:“致道观山门二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
易冒》记载:“青龙则其政清耀,文章诗赋清花之府也。”《校正全本易冒》卷之七记载:“六神之推,带青龙而生,则得弹铗之贤,随青龙而克,则惟藏刀之诈。”《镜花缘》记载:迟了片晌,带著一条青龙来至岸上,道:“你这孽畜,既已罪犯天条,谪入苦海,自应静修,以赎前愆,今又做此违法之事,是何道理?”
文化特色
1987年的盛夏,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了一座年代久远的墓葬,其时代大约在距今6500年左右,墓中发现了所谓的“华夏第一龙,第一虎”。但是,专家经过将近三年左右的研究,才得出结论,这并不是用龙虎蚌塑陪葬的一般性墓葬,整个墓葬是一幅完整的“天圆地方”反映“盖天说”的天象图,龙虎即是天象中的苍龙和白虎。
在众多的朝代中有一些君主取青龙来做自己的年号,如三国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记中也有关于夏朝是属于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龙生于郊”的祥瑞之兆的记载。
文物
民俗活动
潮州青龙庙会是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举办二十八个潮州非遗项目的集中展示,中国潮绣展、潮剧潮曲专场、大画潮州、摄影大赛、潮学沙龙等活动。活动吸引了中国国内300多万人次观看或参与了活动,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香港、澳门等潮籍社团组团参加。
唐代兴起的兴庆宫五龙神祭祀是五龙信仰发展过程中的其中一环,现代祭祀五龙神已被纳入国家正祀之中,祭祀五龙神的祭仪主要以《周礼》中祭群小祀的标准制定,其祭仪和祝文内容反映出了以青龙神为主、其余四神龙为辅的五龙信仰。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参考资料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漫画形象
参考资料
游戏形象
参考资料
关系说明
史料索引
形象评价
青龙是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且法力无边的神兽之一…以五行而论……在东方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吕丽评)
青龙象征着新的或不同的东西:通过改变能量得到了更新…青龙代表了持续的转变过程,有着超越自身的祥瑞潜力,它象征着功效或是经由变异而来的战略效能:这是刚性,机械性实践的对立面。(琼·希利尔、曹康评)
龙是华夏人民崇拜的神灵,因而在天空中,便也出现被称为“青龙”的星宿,真正是“飞龙在天”了,从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周礼》等看,青龙等名词已经广泛使用。(姜舜源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3 17:04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