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承(1935年—2018年2月8日),又名延宗,
季羡林先生之子,科研工作者;出生于山东
济南,毕业之后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工作,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高级工程师,曾任
李政道先生主持的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顾问,与李政道有着长达三十年的紧密合作。
个人经历
1952年季承到北京来到
俄文专修学校(今
北京外国语大学)读书。195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做翻译。
1984-1995年年间,季承干过10年的公司,主要工作是和平利用
原子能。
1995年起,一直在李政道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工作。
2018年2月8日去世,享年82岁。
个人生活
父母
季承的父亲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著名文学家、
语言学家、教育家和
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
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副校长。2009年7月11日
北京时间11点10分
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母亲
彭德华,
济南人,比季羡林大四岁,只念过小学。1929年与季羡林结婚。在季羡林眼中,彭德华是一位贤妻良母,她对季羡林关怀备至,对子女也做到了慈母应做的一切。她同季承的祖母一起,把家料理得井井有条。季羡林维持了这段
包办婚姻,以及表面的安乐与祥和。彭德华于1994年去世。陷入悲痛的季羡林在《寸草心·我的妻子》一文中写道:“如果中国将来要修‘二十几史’,而且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她应该榜上有名。”
妻子
季承1959年与第一位妻子结婚。2004年,季承和原来的妻子离婚。同年,季承与曾经照顾季老、小自己将近40岁的保姆马晓琴结婚。
子女
季承的长子与女儿都在美国,儿子是一个工程师,有一儿一女。女儿是做
文秘工作,有两个女儿。他们会偶尔回国来看看他们。 2008年7月,季承的第二任妻子为他生下第二子。
出版图书
主要著作
季承执笔的《
李政道传》,被香港《
亚洲周刊》评为2009年度十大好书之一。该书是首部详细反映
李政道经历和精神的传记,也在中国内地首次全面披露了诺奖两位华人得主李政道与
杨振宁半个世纪学术恩怨的内幕,以及其他重大幕后事件。
人物事件
2008年12月25日中午,记者专访季承。季承认为:季先生把所有财产捐赠北大是不合法的,因此,捐赠是无效的。我们、包括我的子女都认为,这些财产都是季家的。捐赠,我们也不反对,但是要合理合法。即便我们把财产要回来,今后如何处置这些财产,有一个方向仍然是捐赠。季承说:在没有别的路可走的情况下,只能进入司法途径,现在正在准备。但是,在进入
司法程序之前,我们也是希望和北大领导有一个理智的接触和沟通。从司法角度来讲,还有一个方式就是调解。季先生的工资、存款、家里的钥匙、收藏的东西等全都在北大的手里,这种状况很不合理。季先生住院的部分费用也是自费,他的日常花销、陪护费等,都要自己负担,所以我们希望把季先生的工资、存款等交还我们家属保管,这应该是合理合法的吧。
曾与父亲13年不相见
作为“
国学大师”
季羡林的儿子,季承自小却很少得到父亲的教诲,父子关系一向冷淡,并曾被父亲“赶出家门”。当他质疑季羡林书画捐赠的
合法性时,被认为是觊觎继承财产。
季承面对外界时,常用“季先生”来称呼父亲。这不仅是表面的疏离,也是内心情感上的疙瘩。季承承认,虽然父子关系“表面上很好”,但的确存在“不和谐”的地方。一方面是由于从小长时间的分离造成的陌生感,另一方面,也与
父母在那个时代下不理想的婚姻有关。
季承与父亲首次见面是在1946年,那年他刚11岁,季承从广播电台里知道父亲要回国了。他出生不到3个月,父亲就去了德国留学。11年来,他和母亲以及祖母,只知道季羡林留学德国,杳无音信,身处“
二战”的中心,生死不明。过去只在照片上看到的父亲,如今一下子来到面前。这对11岁的季承来说,有点
不适应,他对留洋归来的季羡林“很陌生”。父亲给他和姐姐带了礼物,每个人一支钢笔,当时这还是稀罕物件,叫“
金笔”,他感到“很新鲜”。季承还没来得及与父亲熟悉起来,季羡林就回北京到北大教书了,只有寒暑假才能回济南的家。
1952年季承到北京来到俄文专修学校(今
北京外国语大学)念书后,与父亲的见面机会才多了一些。但是,17岁的季承并没有和父亲住在一起,而是住校。在这个内心萌动的年龄,他内心的想法和情感,不太会对父亲说。季羡林也疏于对季承进行指导和关心。工作后,父子俩的单位同在中关村,虽然见面多了起来,但这并没让季承和父亲变得有所亲近。“与父亲熟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季承说。
1962年,母亲和祖母搬到了北京。在季承的记忆中,这一段时期是他的家庭“最美好的时光”。一家人经常相聚,其乐融融。他在这一年和第二年,也有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不幸的是,“文革”中季羡林被批斗关进了“牛棚”。季承不敢去见面,父子关系又一度有了
疏离感。
1995年,父子之间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了,并最终决裂。外界传言,是由于他和保姆关系暧昧,为季老所不容。季承解释是,是由于别的原因,而不是因为与保姆的关系。 季承表示,从1995年起,他与父亲有一段时间不来往,冷静下来后,父子都有愿望解决分歧。在2002年季老住进
301医院前,他想见季老很方便。在2002年后,他再想见季老时,确实受到了“某些人”的阻挠。但是,季承不想具体说出其中的原委。
在舆论看来,季承成了
悲剧性人物,因受阻挠,13年未能见到父亲。北大也因此成为网络舆论的众矢之的。但在季承看来,所谓“13年父子未见”,没有媒体说的那么夸张。季承说,在这件事上,阻挠他们父子相见的只是“某些人”。这些人可能和北大有一定关系,但并不能代表北大。只能说,北大有一定责任。“总的来说,北大对季老照顾得很好啦。”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季老委托北大将季承拒之门外。北大相关人士称,季老无论是住院前还是住院后,对见谁不见谁都有着绝对的
自主权。至于13年父子未见另有
隐情,2003年3月,季羡林曾亲笔给当时北大外国语学院领导吴新英去信称不愿意见季承。信中称:“季延宗(季承)此次来301医院完全另有用心……反正我决不见他。
我见谁不见谁的权利总还有吧。”
季承手里有这封信的
复印件。但季承认为他们的工作应该是做撮合,而不是这样简单地把信给他就不管了。而且,季承并不相信这是季老的真实意思。“这封信是怎么写出来的,又有故事。”季承说。
对于外界质疑“季承的动力是想要回季老的财产”。季承的回应是:“不能叫做动力,本来的意图是,季先生的捐赠是不合法的,因此,捐赠是无效的。我们,包括我的子女都认为,这些财产都是季家的。捐赠,我们也不反对,但是要合理合法。即便我们把财产要回来,今后如何处置这些财产,有一个方向仍然是捐赠。”
2008年11月7日,73岁的季承,到
北京301医院看望98岁的父亲季羡林老先生。13年无法见面的一对白发父子,久别重逢, 喜极而泣。
在301医院的病房里,一见到父亲,季承就跪了下来,泪水湿襟。父子间隔13年,一对都到了耄耋之年的父子终于再次相认、相见,令人唏嘘。季承说,见到父亲后,过往的事端历历涌上心头,父子之间的矛盾,也被相见的欢乐消融了。
遗产风波
2010年8月,国学大师季羡林之子季承在博客上撰文《就设立季羡林奖金一事致北大领导人的一封信》。文章提出了对季老遗产的处理方案。
2009年,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去世后,财产纷争风波乍起。季老独子季承、“关门弟子”
钱文忠,季老前秘书
李玉洁、李氏干女儿
王如纷纷登场,为其财产去向争执不休。此事更是因季老故居被盗而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警方当时为案件定性也煞费心思——到底是盗窃还是遗产争夺?
时隔一年多,因著《
我和父亲季羡林》而备受争议的季承再次将那场未了的风波摆上台面,引起关注。
季承在文中提出了关于建立季羡林奖金的初步设想,并希望这个设想可以“佐证”他追讨在北大保管的季先生文物的意图——“我们不是为了钱,是为社会做贡献。”
季承对这一奖学金的设想只是初步想法,存有不少
未知数。就连该奖金基金数额也被设定为“X亿元”。此前,对于季老身后财产总额一直没有明确统计。
至于基金来源,季承说,以季羡林遗留的文物、个人和有关机构的捐献为主。其中,前者数额至少为一亿元
人民币,至于拿出多少放在基金里,则由季羡林遗产继承人协商确定。
季承计划,该奖学金每年奖金数额在300万~500万元。每个单项奖金数额为30万~50万元,每年共10项,平均分布在国内外
东方学、
中国国学、
历史语言学、翻译作品、散文杂文等五个领域。
基金管理则由
北京大学、
季羡林国学院、
临清市人民政府、季羡林遗产继承人组成管理委员会管理,“原则是前三个单位每年轮流主持”。“基金交由可靠运作单位运作,保证基金安全及稳定的收益。”
尽管基金来源尚未确定,季承已经想好了具体评奖的流程和标准,并提出一个实现期限——“我希望这一设想,能够在季羡林先生诞生100周年时,即2011年8月2日实现。”
季羡林之子:
北大尚未归还季老文物
季羡林秘书:
季老遗嘱财产捐给北大
与方案同时置于网上的还有一封《就设立季羡林奖金致北京大学领导人的公开信》。季承在信中表态:“季先生逝世已经一年多了,但至今你们仍不归还他的文物。”季承在博客中再三督促北大。“这是处理我父亲季羡林先生遗产的一个方案。为了实现这个方案,希望北大能将季先生委托其保管的文物尽快交还。为此事,我已经交涉了很长时间,但直到现在,北大领导人没有给过任何答复。”
记者了解到,季羡林的大部分东西,都由北京大学保管。“北大之前曾经向我和我父亲表示,只要他明确提出应该交还的,都会交还。”但交涉一年来,事情并无实质进展。而关于继承人的问题,季承也曾明确表示:“继承人不是我自己,还有我姐姐的儿子,这个无需回避。”
此前,季承曾公开表示,父亲的遗产全归他所有。李玉洁则称,季老立遗嘱表明财产都捐给北大。
正式立案
2012年8月8日,季羡林之子季承与北大方面就季羡林遗产产生的纠纷终于进入
诉讼程序。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已就季承起诉北京大学一案正式立案,季承在
起诉书中请求“依法判令被告原物返还2009年1月13日被告清点保管季羡林文物、字画577件”。
因对季羡林先生生前保存的书籍、字画等物是否应由北京大学占有存在争议,季羡林之子季承将北京大学诉至法院,要求其返还季羡林文物、字画等共计649件。5月3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
开庭审理了此案,庭审持续至下午3时,庭审焦点则集中于“赠与协议是否有效”等三大问题,且并未当庭宣判。庭审结束后,季承在接受
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对胜诉充满信心。
二审宣判
2017年3月6日,遗产继承案在北京高院二审开庭。季承表示,其父季羡林在捐赠这些东西时并没有考虑其他遗产继承人的权利,一审判决也遗漏了他作为遗产继承人即所有权人的身份,而仅将他视为“书嘱受托人”。另外,季老认为,季羡林和北大之间的
法律关系仅为“字画藏品暂存关系”,一审法院却将字画认为“有扶贫、救灾等公益性质”而不可原物返还所有权人的赠品,属于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