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
计算学生学习量的计量单位
学分(xué fēn),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通过学分可以评判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学生获得的学分越多,说明学生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在某些大学中,学分也变成了评价学生优秀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大学
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课程与学分,还可以提前毕业。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
部分大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最低要求学分数,每学期必须如此,如果达不到,会得到成绩警告。每学期最低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
每学期最低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2)
同时,每学期修读学分一般不得超过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高学分,经批准如有超选,超选部分按有关规定加收超选费。每学期最高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
每学期最高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1)
问答
第一部分
Q1.什么是学分?
学分(credit)是成功地完成某项科目(course)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所需要的学习量。对学分所代表的学习量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如美国一些州学分的获得一般按“卡内基单位”计算,每单位代表1学年至少120小时的课堂教学加拿大顺利修完最低110学时的课程学习就可以获得1学分,最低55学时获得1/2学分。日本文部省新高中课程标准规定,1课时或一节课为50分钟,受35课时的教学为1学分。“学分”是用来计算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单位。一个学分约等于一个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从事1时学术工
作并且连续一个学期的量,它不包括学生与教师或同学进行的课外讨论与交流、准备考试以及从事其他与课程有关但与课程教学无直接联系的学术工作的量。这个关于学分的定义是由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提出的,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用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便是学分制,又称学分累计制。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认为学生若要获得某个学术性的学位,如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必须达到某一个最低限度的学分量。这个学分量代表着学生所修习的课程量。1894年学分制源于美国,美国的哈佛大学首先采用学分制,哈佛大学医学院选课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学分制。到了20世纪初,美国绝大多数高等学校都陆续推行了学分制。
Q2.什么是学分制?
学分制(Credit Unit System)是一种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的课程管理制度。它以量化的分值方式,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
Q3.什么是学年制
学年制学年学时制的简称,即学生必须读满规定的学年,修满各学年规定的科目和时数,且能考试合格达到既定标准,才可以毕业获颁证书的一种制度。我国普通高中实施的就是学年制。相对学分制,学年学时制是一种刚性课程管理制度。
Q4.什么是学年学分制
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与学分制的结合或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的一种形式。学年学分制基本上保留普通高中三年的学习年限,但在课程设置上有必修课选修课,并以学分来计量学生在规定学年中完成的学习量。
Q5.什么是弹性学制
许多国家在采用学分计量学生的学习量时,通常结合弹性学制。即学分统计打破学年界限,以整个学段(如本科、专科、高中阶段)为单位,统筹计算学生修习的学分。在规定的年限内,允许学生提前或推后毕业。致使高中没有年级之分,只有第几年之别。
弹性学制提供学生更大程度的学习自由,照顾到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然而,考虑到我国许多普通中学学校规模大,班额大,加上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从大的范围来讲,大多数学校只可能尝试学年学分制。当然,在全国范围内,已有小部分学校开展了弹性学制的实验,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试验,不断总结经验。
Q6.课程的学分数如何计算?
每一个学分等于一个学期内每周一课时(40-45)分钟的课堂学习,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若单从课时来说,1学分=18课时。
Q7.谁来认定学分?
学校是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要权力机构。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思想,可以将课程分成学术性与非学术性两大类,由不同的主体认定不同的课程,如下表:
Q8.学分认定的主体及依据?
学术性课程 非学术性课程
领域/科目 语言与文学、数学、外语、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学分认定主体及依据 由学校或教师根据校外统一考试成绩或校内考试成绩或国家课程标准来认定 由学校或教师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或指南来认定 由校内、外机构或负责人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来认定 由教师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来认定
备注 技术领域暂列非学术性课程。
第二部分
Q9.每学年的修课学分有无限制?
对于学年学分制来说,学生每学期所修习的学分数的上限和下限是有规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选课顺序,根据学校课程计划和选课指导教师的建议,在每学期规定修读的学分范围内,允许多修、少修、免修某些课程。
Q10.什么是必修课?
教育部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规定开设的所有普通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Q11.什么是选修课?
由教育部开发的某些学习领域的选修模块,以及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和学生需求开设、供学生选读的课程。
Q12.学分达到什么标准才可毕业?
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是:学生在三年内至少获得144学分,必修学分不低于116学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选修学分I不低于22学分,选修学分Ⅱ不低于6学分。因此,对于试行学分制管理的学校,学生修满上述规定的最低学分,并通过思想品德、组织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并由学校发给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
Q13.实施学分制,学生受益在何处?
实行学分制,可以给学生提供给更多、更丰富的课程,让学生选择根据个人兴趣、自身条件、发展需要,按照学校课程设置制定个人的课程学习计划进行选课,选择学习进程、选择学习方法等。这样,既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解决精力不足的问题,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加速、加广、加深学习提供了机会。
Q14.学校实行学分制管理如何起步?
进行学分制试点的学校首先应意识到实行学分制的前提和核心都是选课制。对于有开设、开发选修课经验的学校,实行学分制管理已具有基础性条件。对尚未建立必修、选修课为框架的课程结构的学校,应首先进行灵活、开放、科学的课程结构建设,做好实行学分制管理建设的第一步。
Q15.规模较大的学校实行学分制是否有优势?
规模大的学校学生的人数比较多,实行学分制能优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就具体的课程而言,选课学生人数很少的情况相对就较少,教育成本也相对较低。
Q16.规模较小的学校如何实行学分制?
规模较小的学校实行学分制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经济,如果有可能的话,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与周围的普通中学合作联合实施学分制,根据区域特点共同探索学分制具体管理办法、共享选修课资源。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部分
Q17.学校制度学分制管理方案有哪些规范?
学校应按照教育部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新课程标准和有关学校课程管理的指导意见或要求,制定适应新课程的学校课程计划以及相应的学分制管理方案。在着手制定学校课程计划时,首要任务是对原有课程进行评估、整合,积极开发选修课,从而建立以必修课、选修课为框架的课程结构,为学生选课提供平台,凸现课程的灵活性、选择性。
学分制管理方案应包括课程设置、学分认定、选课指导和学籍管理四大要素。学年学分制的试点学校,还应在每学年的学校课程计划中规定学生一学期所修习的学分总量的上限和下限。
Q18.实施学分制对学校资源、设施的要求?
从总体上说,实施学分制要求学校尽可能利用和挖掘学校现有资源和设施,如校图书馆、实验室、操场、多媒体教室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增加若干大小不等的机动教室,有利于开设选修课程
Q19.实施学分制将对教师带来哪些影响?
选课制和学分制的并施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教师带来更大的专业发展空间,教师将在课程内容学习时间、教学方法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与此同时,也带给教师更多挑战,教师面临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的问题。
Q20.实施学分制还有统一上课的班级吗?
试行学分制管理的学校,学生可仍按年级编班,形成自然班或称行政班。学生选课后,学校按选课人员形成教学班,学生可以跨班或跨年级(如有条件或必要)走班上课。
Q21.在学分制管理中班级概念的变化?
在学分制管理下,出现两种班级形式,一是行政班,学生的必修课学习和集体活动的举行仍然在行政班内进行,由班主任统一管理。二是教学班,学生的选修课程学习在教学班进行,也就是学生按自己选修的科目“走班”,该科目的学习由教学班教师管理
Q22.动态的班级学生的管理如何进行?
实行学分制后,学生的一部分学习是在相对稳定的行政班级内进行,而另一部分学习则在动态的教学班级内完成,影响原有的行政班和班主任制度发挥作用,因而需要行政班级的班主任和教学班级的班主任协调分工,共同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Q23.学校如何指导学生选课?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制定《选课指导手册》分发给新入学的学生,并制定选课指导教师计划。选课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选课、选择学习进程、选择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指导,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及其家长提供指导和帮助。除此之外,学校在每学年和每学期选课前还要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咨询。
Q24.选课指导手册内容包括哪些?
选课指导手册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学校相关的课程政策,包括毕业要求、学期和学年学分规定、选课程序等;二是所有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简介(说明),其内容包括课程名称及代码、任课教师、课时学分、课程内容简介、上课地点、时间安排、学习方式、选课要求等。
第四部分
Q25.学生怎样选课?
除必修课外,学生参照学校每学期末公布的下学期预排课程总表(包括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学分、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开班容量),在所选课程的听课时间互不冲突的前提下进行选课,填写《选课单》,交行政班班主任汇总。
Q26.什么是同类学校间学分互认
同为普通高中的学校在一定区域内可以实现学分互认,尤其在选修课领域。一所学校能够开设的选修课总是有限的,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可以探索走学或在一定区域内网上选修课,以实现一定区域内多校间的课程互选。
Q27.同类学校学分互认的程序?
· 双方应签定学分互认协议,并报学校主管部门备案;
· 履行协议以学校教务部门正式成绩和学分通知单为凭证。
Q28.什么是不同类学校间学分互认?
不同类学校学分互认制度有利于各种不同类型学校的衔接,完善我国教育立交桥的建设。在中等教育领域,与普通高中并行的还有职业高级中学综合中学,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高中由于学校类型不同,所占有的教育资源也各有优势,尤其在某些选修课领域可以资源互补。根据教育部2001年发布的《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原则意见》,全国部分职业高级中学与综合中学已试点学分制。因此,这三类学校在一定区域内可以尝试部分课程学分互认。也就是说,依据双方课程标准中相同的要求来实现学分互认是可以做到的。
此外,普通高中与高等院校之间也可以就部分课程进行学分互认。
Q29.不同类学校间学分互认程序?
· 学生提供已修课程的相关资料(课程名称、课程标准、成绩);
· 由相关专家对两类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并提供学分互认建议;
· 学校教务部门正式批准。
Q30.学生的竞赛获奖、资格证书能否折算学分?
原则上,学生所取得的竞赛名次、资格等级证书可以用手写记录的方式,登记在学生个人的学习报告单上,不需要直接折算成学分。学生取得学分一定是完成高中课程计划内某种课程,并取得合格水平的结果。如果学生认为自己的获得竞赛名次、资格等级证书能证明自己在相关课程已达到合格水平,则可以依据规定申请该课程的免听或免修。
Q31.学生可以免听、免修某些课程吗?
部分科目或科目中的模块,学生认为可以通过自学掌握者,经申请批准可以免听。学生成绩优良,自学能力强,对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认为通过自学已掌握者,可按免修办法,申请免修,提前取得学分。
体育与健康课、综合实践活动、技能操作类课程不得申请免修。
Q32.学生申请免听、免修某课程有什么条件?
学生在校期间,取得足以证明其掌握了某门(或几门)课程要求的、由国家或国际权威机构考试而颁发的有效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者,可以申请免修。学生应提交免修申请和有关证书原件,由学校教务处审批。
第五部分
Q33.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如何计算?
研究性学习三年共15个学分。有三种方案:每学期一个课题,每个课题3个学分;每学年一个课题,每个课题5个学分;一年级一个小课题5个学分,二、三年级一个大课题10个学分。学校根据需要自定具体的学分方案。
社会实践共三周,每学年一周,每周计2个学分,三年共6个学分。由班主任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情况认定学分。
社区服务三年共2个学分,服务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学分由班主任根据服务接受单位负责人签章的服务时间证明来认定,由团委或学生会组织的服务活动,则由负责教师认定。
Q34.考试不及格的科目怎样处理?
课程考核不及格的学生有一次补考机会。补考放在寒暑假之后、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对于补考还不及格的学生,不能取得该科目或模块的学分。
补考不及格的学生可以重修该科目或模块,在达到该领域和科目的最低学分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跨科目或领域选修其它容易通过的模块。
对于限选课,不同学校可以有不同做法,可以重修,也可以安排学生在同类课程中另选。
任选课可以重修、改修或放弃。
课程重修须在后续一年之内进行。重修一般不得超过两次。
Q35.实行了学年学分制是否不再有留级?
实行学分制即意味着取消留级制,学生考试不合格可参阅25题处理。但试行学年学分制的学校会受到学习年限的限定,学生不可能无限制重修。
Q36.学分能反映学生学习质量高低吗?
获得学分的总量与结构达到毕业要求,是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主要依据。因此,实行学分制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灵活的课程管理方案,而不是评价学生之间的学习质量。
Q37.什么是绩点制积点制
有些国家从分数/等级制走向学分制时,为了更具体地比较学生之间学习质量的差异,体现学分的评价功能,通常将原始的分数或等级转换成绩点或积点来统计。下面就是两种制度的具体换算方式。
.美国
一中学等级换学分绩点的具体做法
等级 绩点
A+ 4.2
A 4.0
A- 3.8
B+ 3.2
B 3.0
B- 2.8
C+ 2.2
C 2.0
C- 1.8
D+ 1.2
D 1.0
D- 0.8
德国
一中学分数/等级换算成积点的具体做法
分数/等级 很好 好 满意 及格 有缺点 不及格
+ 1 - + 2 - + 3 - + 4 - + 5 - 6
Q38.实行学分制一定要计算绩点吗?
计算绩点制扩充了学分制的功能,使学分制除了课程管理之外,还多了一定的评价功能。它在学校注册人数不多、班级规模不大的地方是可行的。考虑到我国普通高中全面推广学分制还只是一种尝试,而且学校注册人数太多,班级规模过大,所以不可能全面体现学分制的所有功能,也不能将学分制设计得过于复杂,避免缺乏可传播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更多地考虑学分制的课程管理功能,而不是评价功能。
Q39.实行学分制后,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
学分制归根到底是提供一种灵活的课程管理方案,无论将学分制设计得如何精致,学分制都很难准确、完整地反映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的学习结果是综合而丰富的,无法用考试、测验、学分、绩点这些量化评价方式来涵盖。更有许多学习结果是无法量化的,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对学生的评价应追求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强调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统一。
Q40.实行学分制后,学生的成绩报告单设计?
我们可以重新设计高中学生学习报告手册,可以考虑保留原始分数,并与学分同时登记在学习报告手册上。同时,倡导由校长或其他人员签名的手写和登记记录,以弥补学分制在反映学生整体素质上的不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1 14:12
目录
概述
大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