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
陕西省安康市辖县
宁陕县,隶属陕西省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安康市北部,东连商洛,西接汉中,南依安康,毗邻西安,总面积3678.5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宁陕县辖11个镇。截至2022年末,宁陕县常住人口59099人。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宁陕,意为镇守五郎关口,确保陕西安宁。
建置沿革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
今宁陕县境北属秦,南属,丹阳战后全都属秦。
秦(前221—前206年)
北属中央直辖地内史杜县,南属汉中郡南郑
西汉(前206—前23年)
北属右扶风盩厔,及京兆尹杜陵,南属益州刺史部汉中郡西城县(今安康)、旬阳县
东汉(25—220年)
北属司隶校尉部鄂县,西南属城固安阳县(今洋县东北)。
三国(220—280年)
魏时北属扶风郡杜县,南属汉中郡。
西晋(265—420年)
孝武帝太元七年(382年)北属司隶校尉部长安县,南属梁州汉中郡及魏兴郡(今安康)。
南北朝(420—581年)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北属北魏雍州,南属梁州晋昌郡;齐建武四年(497年),北属北魏雍州盩厔县,南属安康郡安康县;梁中大同元年(546年),北属北魏雍州长安县,南属东粱州安康郡;北朝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北属恒州周南郡,南属洋州傥城郡及直州安康郡。
隋(581—618年)
大业八年(612年),北属京兆郡长安、始(今周至东北)二县,南属西城郡石泉县。
唐(618—907年)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北属京畿道盩厔、鄠县,南属山南东道金州石泉县及山南西道洋州黄金县。
五代十国(907—979年)
争战频繁,统属复杂。至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北属京兆府,南属金州。
宋(960—1279年)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北属永兴军路鄠县,南属京西南路金州石泉县,西属洋州真符县。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北属金京兆府路鄠县,南属利州石泉县。
元(1260年—1368年)
元末明初,因禁流民,今县境内绝少居民。
明(1368年—1644年)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在今县境内置柴家关、五郎坝巡检司。
清(1644年—1912年)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划长安、盩厔、洋县、石泉、镇安5县边境,置五郎厅,直隶于省,厅署暂设焦家堡(今老城城北)。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厅治迁老城。嘉庆五年(1800年),五郎厅改名宁陕厅。先隶省,再属汉中府,后属兴安府。嘉庆十一年(1806年),宁陕兵变,厅署被毁。嘉庆十三年(1808年),厅署迁驻宁陕营恳兵署内(今关口新城)。嘉庆十八年(1813年),修筑厅署城垣,工程告竣,厅治迁回老城。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为县。先隶陕西省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撤道,直隶于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以后,隶于陕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
1950年5月,属安康专区。1969年,专区改称地区,宁陕县隶安康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50年11月27日,宁陕县小秦岭以北的荞麦地、干沟、鸡窝子、喂子坪等处720平方千米划归长安县。1956年5月20日,镇安县的后池乡和栗柞乡的第四村划归宁陕县。同年6月将汉阴县的铁炉、龙王乡划归宁陕县。1958年12月,宁陕县并入石泉县,宁陕设置为协作区。1961年9月,恢复宁陕县建制。1969年,安康专区改称地区,宁陕县隶安康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2002年,安康地区改市,宁陕隶属安康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清道光八年(1828年),宁陕县辖东、南、西、北、中5路,17个保,205甲。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全县辖11个联保共53个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联保制改为乡保制。全县设8个乡、40个保、791甲。
1950年11月17日,安康专员公署民政字第146号通知,宁陕县设置6区36乡。
1952年10月1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462号命令,宁陕县行政区划由原来6区增为9区,由36乡增为58乡。
1953年5月13日,省人民政府44号命令,宁陕县仍设9区,缩编为50乡。撤销狮子坝、斜峪、莫王、海棠、旧贯、太平、皂矾、贾营等8乡。
1956年5月,将原汉阴县辖铁炉、龙王、鱼洞、火镰碥4乡划归宁陕县,在太山庙区置铁炉、龙王2乡。与此同时,将原镇安县辖后池乡和栗柞乡的第四村划归宁陕县,在太山庙区置新建乡。全县将原来的9区50乡,缩编为6区37个乡、镇。
1958年12月,宁陕县并入石泉县,宁陕设置为协作区,辖5个公社23个管理区,共有169个大队,476个生产队。
1961年9月,恢复宁陕县建置,全县辖4区21个公社,12月将原石泉县辖建丰大队划归宁陕县,隶于铁炉坝公社。
1962年11月全县仍辖4区,公社由21个增为27个,共有大队151个,生产队525个。
1964年,撤销关口公社,设置城关镇,增设老城公社(县直属)。全县共为4区、1镇、27个公社。
1967年,宁陕县40%的公社更换名称,大队则70%以上更名。1972年仍恢复“文化大革命”前名称,仅保留红旗、东风2公社名称,并将红卫公社改称武农公社。
1973年3月26日,县民卫局以宁革民字3号文件通知,大队仍恢复原名称。但因多种原因,6个大队未能恢复原名。
1982年4月,经安康地区行政公署批准更改重名公社:沙沟改称广货街;铁炉改称铁炉坝。同年5月,华严(红旗)、五龙(武农)、龙王(东风)公社恢复原名称。
根据中共中央(1983)1号文件和安康地区行政公署(1983)13号文件,宁陕县分别于1983年7、8月和1984年9、10月进行农村体制改革,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全县改5区、2镇、26乡、144村、553组。区乡名称与原区社相同。
2011年,撤销汤坪镇、旬阳坝镇,并入城关镇。撤销太山庙乡,设立太山庙镇。撤销梅子乡,设立梅子镇。撤销丰富乡,设立丰富镇。撤销新场乡,设立新场镇。
2015年镇村综合改革后辖城关镇、筒车湾镇、皇冠镇、四亩地镇、江口回族镇、龙王镇、广货街镇、金川镇、太山庙镇、梅子镇、新场镇共11镇;68个行政村,12个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末,宁陕县辖11个镇,68个行政村,12个社区,村民小组354个。宁陕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长安东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宁陕县位于秦岭中段南麓,东连商洛市柞水县、镇安县,南接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西与汉中市佛坪县接壤,北与西安市周至县、鄠邑区、长安区为邻。介于东经108°2′33″—108°56′48″、北纬33°7′11″—33°50′38″之间,南北长80千米,东西宽84千米,总面积3678.53平方千米。
地质构造
地层
宁陕县的地层区划,在全省地层表上的位置属于秦岭区,跨及北秦岭分区和南秦岭分区,境内出露地层自震旦系至白垩系均有。其中,震旦系零星出露于江口的冷水沟及旬阳坝附近。白垩系仅在北部皇冠镇的黄草坪有出露。古生界地层,在全县境内广泛出露。
构造
全县大地构造位置属于秦岭准地槽——褶皱系中段,境内地质构造具有多期次、多级别发育特点,褶皱轴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断裂展布则有多方向性,其走向分三组:近东西向一组纵断层一般规模较大,北东向斜断层和北东向横断层次之。
黄草坪——广货街以北边缘地带,卷入褶皱的地层为前奥陶系秦岭群(Anoan)。县境仅见其南部边缘部分。根据秦岭群片麻岩层内大理石夹层产海百合茎等下古生界常见化石,将褶皱回返期定为加里东期。
黄草坪——广货街以南至花石崖——小川以北地带,是以震旦系——奥陶系为基底,以泥盆系褶皱为主体的构造带。泥盆系总体属向北倾的大型单斜层,倾角一般在50度以上,许多地段岩层产状近乎直立。
境内花石崖——小川以南,基底和构造层内部次级褶皱比北带更发育,形态保留更完整。自北而南,有沙坪复向斜、朝阳庙——黄金复背斜、柴家关——懒板凳复背斜、华严寺——长坪复背斜、狮子坝——龙王街复向斜等等。除上述三大褶皱带外,尚有一系列断裂构造形成。断裂构造方向分为东西、北东和北向三组,以前一组和后一组较重要。
东西向断裂。有黄草坪——广货街断裂、花石崖——小川断裂、华严寺——太山庙断裂三条。
黄草坪——广货街断裂。作为北秦岭与南秦岭的天然分界,是一条规模大、切割较深的区域性大断裂。沿断裂带有印支期二长花岗崖体侵入,说明其切割较深。
花石崖——小川断裂。是北部海西褶皱带与中南部印支褶皱带的分界线,对泥盆系的沉积岩相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断裂以北,泥盆系以碎屑沉积为主,岩石化学成分以相对富硅富铝为特征;断裂以南,泥盆系以碎屑——碳酸盐沉积为主,岩石化学成分相对富钙。
华严寺——太山庙断裂。断裂破碎带宽达40—50米,沿此断裂带及其南侧,平行断裂和分支断裂甚为发育,总体控制了梅子坡——太山庙一带的花岗伟晶岩墙群的分布,该断裂规模较大,切割也较深,具有基底断裂性质。
岩浆岩
境内岩浆岩分布广泛,岩体出露面积约占全县面积二分之一。北带为黄草坪岩体和江口复式岩体;南带为城关复式岩体、金家山岩体和手扒崖岩体。
在南北两大岩浆岩带之间及其外侧,尚有一系列规模不大的岩脉分布,在梅子坡——狮子坝——太山庙一带,花岗伟晶岩墙成群分布,显示为宽度近10千米的花岗伟晶岩体。以梅子坡一带的岩墙规模较大,分异性也较好,为县境内云母和长石矿产的含矿母岩。
地形地貌
宁陕县山岭纵横、沟壑交错,地形复杂。秦岭主脊横亘于北境,平河梁横贯境中,这两大主要山脉构成了本县地形地貌的主要骨架。地形北高南低。地势高差2425米。全县可分为高山、中山、低山河谷三种地貌类型。
高山区
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分布在秦岭主脊山脉和平河梁山脉的上中部地带,面积2184.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59.4%,是用材林的主产区和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基地。高山区含新场、皇冠、旬阳坝3个乡镇。多为旱坪地,农作物一年一熟,主产洋芋、玉米和杂粮。
中山区
海拔820—1000米的地区,属宁陕中、西部。是长安河、汶水河、蒲河、旬河和池河的上游。含江口、广货街、丰富、太山庙4个乡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林特资源丰富,适应于小麦、水稻、玉米、洋芋、杂粮等农作物生长,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低山河谷区
海拔820米以下地区,位于本县南部,分布在长安河、蒲河、汶水河、旬河、池河的下游河谷地带。含城关、汤坪、四亩地、龙王、金川、梅子7个乡镇,为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本县的粮食和油料主产区。
主要山脉
宁陕县属秦岭南麓山脉,境内主要山脉分布,可分为秦岭主脊山脉、平河梁山脉和南部山脉三个类型。
秦岭山脉主脊的一段东西横贯县境北部。东起黄花岭与柞水交界,由此向西经沙沟岭、秦岭东梁、草垭子、光头山等高峰,西至天华山与佛坪县接壤。是本县与长安、周至、鄠邑区等邻县(区)的自然分界线。
平河梁为第二大山脉,横贯于县境中部偏东。整个山梁由北向南延伸,山势逐渐低缓。皇冠、旬阳坝、太山庙、城关等乡镇的部分村组,分别分布在平河梁四周腹地。
南部山脉分布在县境南端,主要有:
火烧寨位于龙王镇与石泉县交界处,山顶海拔1862米。
三星寨位于龙王镇、汤坪镇与石泉县交界处,山顶海拔1863米。
老鹰寨位于筒车湾镇与石泉县交界处,山顶海拔1450米。
云雾山位于汤坪镇和龙王镇与石泉县交界处,最高海拔2008米,是县境南部最高山。
气候特征
宁陕县地处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地带,四季分明,日照短缺。降雨量各季节分布不均匀,一般年份降雨量多集中在5月至10月份,占全年79.6%,7月降雨量最大,占全年20.4%。春季少雨,冷暖变化频繁,前期干燥后期潮湿。气温回升快,日平均气温变化幅度大,降水量较冬季明显增多;夏季各月平均气温20℃左右,其中7月23℃左右,无酷暑,降雨集中在7、8月份,暴雨容易造成洪涝危害;秋季天气凉爽,气候变化明显,适年会出现连阴雨;冬季气温较稳定,温冷无严寒,降雨量少,积雪时间短,风向以北风为主。
水系水文
宁陕县境内5平方千米以上流域面积的河流共120条,其中5—10平方千米的23条、11—50平方千米的75条、51—100平方千米的11条、101—500平方千米的8条、501—1000平方千米的2条、1000平方千米以上1条,均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县境内又划为子午河、旬河、池河三个分水系:
子午河水系
流域面积1971.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53.6%。其中流域面积在5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沟有53条,主要支流有蒲河、汶水河、长安河。
旬河水系
流域面积1187.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2.3%。其中流域面积在5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沟有41条,主要支流有江河、冷水沟、竹山沟等。
池河水系
流域面积586平方千米,境内流域面积519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4.15%。其中流域面积在5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沟26条,主要支流有东河、油房沟、龙王沟、北沟等。
土壤类型
宁陕县有4个土壤类型,10个亚类,22个土属,65个土种。4个土类是潮土、水稻土、黄棕壤、棕壤。
自然灾害
宁陕县由于山地阻隔,受季风和地形影响,具有光热资源不足,水分资源有余的特征。旱涝、连阴雨、冰雹和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旱涝是境内主要灾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宁陕县水能理论蕴藏量42.74万千瓦,人均5.87千瓦。水面面积6.76万亩,养鱼面积1万多亩。
土地资源
宁陕县土地总面积3678平方千米(5517000亩),其中:山地占96.41%,平地和缓坡占2.73%,水域占0.86%。土地利用结构中:林地占89.4%,耕地仅占4.11%,草场草坡占4.87%,水域占0.86%,农林牧渔业用地结构0.4∶9∶0.05∶0.1。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宁陕县有植物资源136科、591属、1178种。主要树种60科、2432种。其中用材树45科、176种,经济树18科、36种,观赏树9科、31种。
动物资源
宁陕县动物资源20目、59科、177种。其中鸟类13目36科120种,兽类7目23科57种。
药材资源
宁陕县已查明375种,其中家种75种,野生320种。
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
宁陕县已发现的金属矿产有铁、铅、锌、钼、铜、钒、铀、金等8个矿种,计有矿床、矿点、矿化点32处。其中铁矿产地17处,铜矿产地5处,铅锌矿产地5处,钼矿产地3处,钒铀矿产地2处。
非金属矿产
有滑石、雄黄、硫铁矿、石煤、石灰岩、蓝晶石、矿泉水等。
人口
截至2022年末,宁陕县常住人口59099人,比上年减少325人。出生率5.72‰,死亡率7.32‰,自然增长率-1.6‰。城镇化率49.31%。截至2022年末,宁陕县户籍总户数26654户,户籍总人口69313人(城镇人口26484人),其中,男性37349人,女性31964人。
政治
县委
县委书记:郑红丹
县委副书记:周锦政、孙坤
县委常委:罗新玮、程军练、贺海宁、王飞、吴德才、陈珂熠、蔡军、杨永杰
人大
主任:刘爱军
副主任:余永军、袁琳隆、蔺学美、周康礼
政府
县长:周富林
副县长:罗新玮、贺海宁、鲁晓旭、陈康、毛海霞、张莹、姚念伟
政协
主席:陈述勇
副主席:郑吉友、张龙虎、葛书荣
经济
综述
2022年,宁陕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55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7亿元,同比增长3.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7%;第二产业增加值6.93亿元,同比增长12.7%,占比26.1%;第三产业增加值13.05亿元,同比增长4.4%,占比49.2%。人均生产总值44798元,比上年40793元增加4005元。2022年,宁陕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5.9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2%,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宁陕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和跨市投资)比上年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61.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1.5%(工业投资增长31.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5%。2022年,宁陕县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24.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3倍;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3.8倍;文化产业投资增长92.2%。
人民生活
2022年,宁陕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均含自产自用)2052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86元,增长6.7%。
2022年,宁陕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6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87元,增长5.4%。其中,工资性收入12358元,占比39.8%;经营净收入9206元,占比29.6%;财产净收入1715元,占比5.5%;转移净收入7789元,占比25.1%。
2022年,宁陕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93元,增长7.4%。其中,工资性收入5493元,占比42.6%;经营净收入4115元,占比31.9%;财产净收入285元,占比2.2%;转移净收入2997元,占比23.3%。
2022年,宁陕县城乡收入比为2.41:1,较上年同期缩小0.05。
第一产业
2022年,宁陕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80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农业增加值4.42亿元,增长3.1%;林业增加值0.49亿元,增长7.8%;牧业增加值0.91亿元,增长0.1%;渔业增加值0.74亿元,增长3.3%。
农业
2022年,宁陕县粮食播种面积45403亩,比上年增长1.6%,其中,夏粮面积9791亩,增长0.1%;秋粮面积35612亩,增长2.0%。油料面积3032亩,增长0.5%,其中油菜籽面积2521亩,增长0.3%。2022年,宁陕县粮食产量12459吨,下降0.2%,其中,夏粮2125吨,增长0.9%;秋粮10334吨,下降0.4%。蔬菜面积37314亩,增长5.1%。药材面积31332亩,增长6.3%。2022年,宁陕县谷物产量9386吨,下降1.2%,其中,稻谷产量3211吨,增长5.2%;玉米产量6175吨,下降3.1%。油料产量409吨,增长3.8%。蔬菜产量43347吨,增长0.9%;食用菌产量1144吨,增长46.9%。
林业
2022年,宁陕县森林覆盖率96.2%,全年营造林面积6.2万亩,义务植树21万株。林地保有量532.22万亩,湿地公园总面积46654.4亩,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面积18.56万亩。
畜牧业
2022年,宁陕县肉类总产量2202.1吨,下降 6.5%。禽蛋产量659.6 吨,增长2.4%。养蜂38683箱,蜂蜜产量236.7吨,增长16.8%。年末生猪存栏12604头,比上年末增长5.0%;牛存栏 2230头,增长 0.9%;羊存栏 12545只,下降 2.8%;家禽存栏 12.91万只,增长 0.2%。
渔业
2022年,宁陕县水产品产量1104吨,增长5.7%。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宁陕县全部工业增加值4.89亿元,同比增长12.4%。2022年,宁陕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03.2%,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78.7%。按照安康六大支柱及特色工业增加值分类看:清洁能源同比下降42.5%;富硒食品同比下降16.6%;新型材料同比增长17.2%;装备制造同比增长33.1%。2022年,宁陕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7.3%。从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看: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0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9.2%;食品制造业下降27.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22.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2.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464.6%。
建筑业
2022年,宁陕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10家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61亿元,增长47.6%;2022年,宁陕县签订合同额6.14亿元,增长24.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1.07万平方米,增长21.0%。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宁陕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6.70亿元,增长17.3%。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零售额6.74亿元,增长8.1%;乡村市场3.98亿元,增长9.0%。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8.96亿元,增长8.7%;餐饮收入1.76亿元,增长7.4%。2022年,宁陕县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单位)实现网上零售390元,比上年下降9.4%。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3.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0.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4.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4.9%,中西药品类增长42.7%,饮料类增长22.2%,家具类增长34.2%,日用品类增长42.4%,烟酒类增长21.3%,粮油、食品类下降7.9%。
房地产业
2022年,宁陕县房地产开发投资4.62亿元,比上年下降3.6%;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6.0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期房销售)面积18598平方米,无待售商品房。
邮电通信
2022年,宁陕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559万元,增长18.9%,其中快递业务量108718件。电信业务总量2.17亿元,增长7.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670户;移动电话用户84984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46344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33587户。实现智慧乡村(光网)村村通。
旅游业
2022年,宁陕县接待国内游客38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92亿元,接待人次及旅游收入比上年下降。无旅游外汇收入。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宁陕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比年初增加5.4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40.47亿元,增长15.6%,比年初增加5.5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比年初增加1.57亿元。
保险业
2022年,宁陕县保险市场保费收入6268.7万元,比上年下降0.1%,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4100.0万元,比上年下降3.4%;财产险保费收入2168.7万元,增长6.7%。财产险赔付1849.3万元;人身险公司理赔支付330万元(不含满期给付)。
交通运输
交通
民国年间,陕西省计划修建西安至石泉公路,勘测和编制了工程预算计划,但没有实施。
1956年4月19日,宁陕县开始修建第一条公路——石(泉)宁(陕)路,当年成立工程队,抽调上路民工446人。1957年3月,由石泉、宁陕两县联合成立石宁路工程处,实行全线统一指挥,以县为单位成立了两个施工大队。195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全程71千米。
1958年,陕西省交通局决定修建西万公路。由省公路局工程处第三工程队施工,宁陕县予以配合。1958年9月开工,1959年10月通车。在西万公路带动下,1958—1965年期间,宁陕县先后修建了关贾(关口至贾营)、沙黄(沙坪至黄金)、华狮(华严至狮子坝)等架子车路。1965年8月曾动员修建沙小(沙坪至小川)架子车路,但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仅修建了一部分架子车路和民间小桥。
为支援“三线”建设,1970年6月29日动工修建关口至上坝河新矿林场的公路共20千米,经过6个月的“会战”,于年底竣工通车。1971年以后,又先后修建了关(口)铁(炉坝)公路、黄(花岭)丰(富)公路。
1976年3月以后,为加强宁陕县公路建设的步伐,计划在1977年实现全县社社通汽车,学习推广镇坪县修建山区公路的经验,修建汤油、沙小、筒五、四柴、华狮、船竹等公路,出现了全县区、社筑路“大会战”,到1979年实现了社社通公路。通公路的大队91个,占全县大队总数的63%。通公路的生产队297个,占全县生产队总数的53%。到1985年底,全县已有公路33条,总里程702.452千米。其中干线公路2条147.2千米,地方公路11条257.93千米,林区专线公路10条217.30千米,村、组简易公路10条80千米。以上公路,除黄丰公路因路基路面太差不能正常通车,西万公路和地方支线公路均能晴雨通车。
宁陕县境内210国道纵贯,乡村公路、林区公路四通八达,各种公路里程共计1217千米,公路密度达0.33千米/平方千米。2007年,纵贯县境南北的西(安)汉(中)高速公路开通。
户县经洋县至勉县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GZ40)二连浩特至河口在陕西境内的一段,是陕西省“米”字型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路北起户县涝峪口,接已建成通车的西安至户县高速公路,途经户县、宁陕、洋县、佛坪、城固、南郑、汉台、勉县等8县(区),南止勉县元墩,接在建的勉县至宁强高速公路。路线主线全长258.65千米,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根据地形条件分级设计计算行车速度60—100千米/小时,路基宽度20—26米,全封闭,全立交。
截至2022年末,宁陕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595.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01.4千米,普通国省干线公路228千米,县乡村道1222.5千米。
运输
截至2022年末,宁陕县民用车辆拥有量1651辆(不包括外县牌号),其中,载客汽车33辆,载货汽车92辆。普通摩托车5348辆,轻便摩托车是542辆。截至2022年末,宁陕县共有7路公交车路,实有公共营运车辆13辆。2022年,宁陕县全县公路运输总周转量比上年增长2.1%。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22年,宁陕县无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2022年,宁陕县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7项,均为技术服务合同,合同成交总额3625.16万元。2022年,宁陕县专利申请量14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2022年,宁陕县专利授权量13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宁陕县共有学校27所,其中普通中学5所(高中阶段1所;初中阶段4所,含蒲河九年制学校),小学22所(未含小学教学点4个)。22所小学在校学生4035人;普通中学在校生2677人(其中初中1772人、高中905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100%。全县共有教职工人数883人,其中专任教师741人(小学362人、普通中学230人)。全县共有幼儿园22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21所,占95.45%。在园幼儿(含附设幼儿班)1610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宁陕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1个,县级文化馆1个,镇级图书馆、文化站11个,无群众艺术馆、博物馆。全县共有电影院1个。有广播电视台1座。全县拥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个,馆藏87个全宗,馆藏资料2万册、馆藏档案48853卷、39828件。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宁陕县共有体育健身场所112个,其中:村级体育健身工程68个,体育部门体育设施2个,乡镇健身设施11个,社区体育健身设施3个,学校体育设施28个。2022年,宁陕县共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5场次,新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名。全县体育彩票销售网点5个,专营店4个,占销售网点80.0%。2022年,宁陕县销售金额共406.41万元,比上年392.78万元增长3.5%。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宁陕县共有拥有卫生健康机构84个,其中,医院2家,卫生院14家,村卫生室65家。全县共有床位400张,其中,医院病床250张,卫生院病床150张。共有卫生人员57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85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208人,注册护士205人。
社会保障
2022年,宁陕县新增城镇就业673人,登记失业277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7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0人。
截至2022年末,宁陕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623人(含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其中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8035人(含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0682人。2022年,宁陕县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503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441人。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65723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065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658人。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4652人。
截至2022年末,宁陕县共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有8个,其中,公办民营的老年公寓1个,现有敬老院7个,共有床位1248张。城镇居民低保对象165户258人,农村居民低保对象2190户4250人。农村特困救助供养人员(五保户)1128人,城镇特困救助供养人员34人。2022年,宁陕县城乡临时救助5806人次,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64人次。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2231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1707人。全县共有孤残儿童1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3名,农村留守儿童236人,困境儿童492人。福利彩票销售915.5万元。
环境保护
2022年,宁陕县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363天,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20微克/立方米,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出县断面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安全生产
2022年,宁陕县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比上年减少2起。两年来生产安全事故均无直接经济损失,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平安建设
2022年,宁陕县省级平安建设满意度99.87%,市级平安建设满意度97.45%。
风景名胜
地方特产
宁陕天麻
宁陕天麻,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宁陕天麻呈长椭圆形,略扁,皱缩而弯曲;上端带有枯干的杆茎,下端呈凹陷圆盘圈状根痕,带数枚膜质鞘;外表呈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常有浅色片状的外皮残留,多纵皱,可见数行不明显的须根痕组成横向环纹;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宁陕天麻”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宁陕猪苓
宁陕猪苓,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宁陕猪苓个体肥大,色泽乌亮无夹砂。菌核呈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部分有分枝,表面皱缩或有瘤状突起。体轻,质硬,断面白色或浅黄色、浅黄褐色。无臭,味甘淡。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宁陕猪苓”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宁陕香菇
宁陕香菇,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宁陕香菇,表面菱色、浅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鳞片,而边缘往往鳞片色浅至污白色,有毛状物或絮状物,菌肉白色,稍厚或厚,细密,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
2008年11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宁陕香菇”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著名人物
唐洪滨
唐洪滨,1912年7月生,1935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南京雷达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物资部副部长;浙江半山钢铁厂设备处处长,衢州化工厂顾问。
荣誉称号
2013年9月,宁陕县入选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2013年10月,宁陕县入选陕西省教育强县。
2017年,宁陕县入选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宁陕县入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第一批)。
2020年6月,宁陕县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020年7月,宁陕县被重新确认为2019年国家卫生县城。
2021年1月,宁陕县入选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年11月25日,入选2018年“中国天然氧吧”拟保持称号地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4 00:0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