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介绍
“安州六器” 以其出土年代早、铭文内容重要而著名。安州六器” 实出于孝感,记述此器较早且较详的,是
赵明诚《金石录》卷十三《安州所献六器铭》跋, 云: “ 右六器铭,重和戊戌岁安州孝感县民耕地得之,,自言于州,,州以献诸朝。凡方鼎三、圆鼎二、抓一。皆形制精妙, 款识奇古。
六器介绍
历来为人们所传颂的,’安州六器”说的是
北宋末年在安州地方发现的六件贵重的出土文物。这六件文物的出土,轰动了当时的朝野,连史书上都突出地记载了这一件事,可见其影响之大。据《宋史·徽宗纪四》“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三月庚戌,
蔡京进安州所得商六鼎。”这就是说在
宋徽宗(赵估)宣和元年三月的时候安州地方出土了六件商代青铜鼎,这在当时确是一件大事,人们以为这是天降祥瑞,当这些宝物由安州送到京城后,奸相蔡京便将这六件青铜器献给了皇帝。从此这“安州六器”就成了中国古代文物考古、金石学方面的一件重要事件了。千百年来经常为人们所引用。但从来没有人怀疑其出土地点。人们只知道文物是在安州出土的,并不知道具体出上点在哪里。一般以为宋代的安州就是安陆县,顾名思义“安州六器”也就顺理成章的认为是安陆所出土了。实际上所谓“安州六器”并非安陆所出,而是出自今之孝感市。
出土九器
据《孝感县志》记载,在明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九月,
孝感县城拓展城墙,民工挖得一匣,匣中出古鼎一件。形状为“蟠腹爹口、三足两耳,周园端严,体被五色,上有识皆古领捕文,大小凡六十字。”当时人乐道为祥瑞,遂筑鼎于其地,名为“神鼎阁”。请著名文学家王世贞为记。王在文中考订此鼎为周初南宫仲父方鼎,并说稽正宋人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款识》文字皆合,又据《汉阳府志》引明《一统志》说:“宋徽宗时,孝感县东湖村(约今孝感市北门大街附近,神鼎阁毁于兵火)夜有光烛夭,农人闻于官,掘地得周九鼎贡于朝。”清雍正《湖广通志》卷七七古迹志里也有类似记载。在其孝感条下有:“东湖村在县东,宋徽宗时村民视夜有光烛天,闻之于官,掘地得周九鼎贡于朝……”。怎么“安州六器”忽地变成了九器呢?《孝感县志》引述薛尚功《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谓“安州六器”皆得于安陆之孝感县耕地得之,计方鼎三、园鼎二、甄瓦一、其铭文著在法帖之九卷、十卷、十六卷”。并说“此六器”靖康之难,俱为金人掳去不知下落。”《县志》接着说在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法帖》中又记载“方宝甄一、曾侯钟二,同得之于安陆孝感。”还说“此三器藏之于方城范氏”。这样一来,宋代在安州所出实为九器.经查阅明朱谋至刻本宋人薛尚功所著《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与《孝感县志》所说基本相符,只是小有差误。前面所说九件器物,分别是在该书卷六。即曾侯钟二、卷九、国宝鼎二.卷十、南宫中鼎三,卷十六为方宝献、父乙颇。在其“父乙瓶”铭文后注说“右铭重和戊戌岁出于安陆之孝感县,耕地得之,自言于州,州以献诸朝,凡方鼎三、园鼎二、瓦南一共六器,皆南宫中所作也,形制精妙,款识奇古,日父乙者盖商末周初之器耳。”在其卷九园宝鼎二铭文后面也说:“右二器~同得于安陆之孝感……。”另在卷十六的方宝献铭文后又说:“此器与前二园鼎同出于安陆之孝感……。”只是在卷六的曾侯钟之铭文后面说“右二钟前一器藏方城范氏,皆得之安陆……”。此处没有提到孝感,这里就闹出了一个矛盾,上面所述器物共为九件,如两件曾侯钟为安陆所出,那孝感所出则实为七件了。说六器显然是不对的,考之薛书,笔者认为这九件器物都应为孝感所出,把两件曾侯钟说为安陆。可能是笔误,或是在安陆后面少写孝感二字,这批器物可能是两次出土。至于《孝感县志》说两件曾侯钟与方宝献均藏方城范氏则是错误的。在薛书里明确记载只有一件曾侯钟藏方城范氏。薛尚功为北宋末至南宋初人,是当时著名金石学家,《历代钟鼎彝器软识法枯》编著于南宋绍兴年间一是当时人记当时事,当是可信的。
周器
《宋史·徽宗纪》将“安州六器”记为“商之六鼎”显著是错误的。在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中记载“安州六器”和另三器均为周代器物,每件器物皆有铭文。
据薛氏考证:三件南宫中鼎,皆南宫中所作。南宫其氏也,中其名也。周代有南宫氏,前一鼎文中有“锡于瑛玉”,据《集韵》云“玉璐小杯也。”又言作乃采者,盖采事也。命以立事,故因为此鼎而刻之铭也。而谓之’’豁父乙尊”者,大鼎也。曰“父乙”者,周初接商之器也。薛氏考“父乙献”“园宝鼎二”皆为周初器物。关于“曾侯钟”,薛氏考订铭文云,“惟王五十六祀,楚王韵章,按惠王在位五十七年,其名为章,然则此钟为惠王作无疑也,唯对“方宝献”没有指出时代。
上面所引薛尚功对铭文的考证,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他把父乙献说成商末周初之物则是值得研究的。
至于宋史上说“安州六器”得于宣和乙亥,而薛尚功则说是重和戊戌。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宋徽宗喜欢改换年号,他在位做了廿四年皇帝就改过六次年号,有时一年有两个年号。这个宣和元年就是这样,查《宋史·徽宗纪》。进“安州六器刀为宣和元年三月,而改元之前的二月即为重和。因而“六器”实际是在重和年号出士的。从文物的出士到献于州,最后贡于朝是应当有一个时间过程的。
写到这里,问题算是已经明确了,但还要再说几句,宋史上所提“安州六器”未说出土具体地点,笔者以为这是就大地名而言的,宋代的安州管辖范围比较大,包含现今之孝感地区安陆、云梦、孝感、应山、应城五县地域。孝感当时是安州的属县,孝感建县于南朝宋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在此之前一直为安陆县境之一部分,建县后长期属安州管辖,只是到了清朝初年(雍正七年)才划属汉阳府,所以说。在宋代,孝感县出土文物由县送到州,州献朝庭,是顺理成章的事,说成安州所出,也是可以的。只是不应该把安州误为安陆、这样一来,就把真正的文物出土地点忘却了。
与昭王南征
周昭王十九年,昭王派祭公、
辛伯攻楚,“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周军渡汉水时,阴风骤起,气候恶劣,将士惊恐,军队损失严重。昭王伐楚与早期楚史和楚文化研究有极重要的关系,但这样一件西周史和楚史上的重大事件,却因为周人的隐讳而蒙上了重重迷雾,甚至连周昭王征伐的对象到底是谁都存在争议。根据现代学者的考证,周昭王所伐之“楚”并非“
楚国”,而是西周时期和楚国并立于楚地的
楚蛮。
“楚”有二义,一是指芈姓楚国,二是指南方楚蛮。周成王十九年,楚国先祖
熊绎被封为楚子,封地在楚蛮之地,因此楚国与楚蛮有交集,到
东周时,楚国崛起吞并了楚蛮,两者才混为一体。在周昭王时期,楚国爵位不过是楚子,封地仅五十里,荒僻贫弱[8]。在这种情况下,周昭王不可能尽起六师,倾力南下攻打小小的楚子,更不会收获颇丰,大小贵族均兴高采烈地作器铭功。而且如果周昭王果真的因为南征楚国而丧命,则周、楚必为不可解的死敌,周昭王之子
周穆王不可能不报此仇,楚国更不可能在周穆王十四年还作为周朝的封国参与伐徐之役。
而楚蛮在周昭王时期占据地域广大,大约在今
汉水中上游的丹江地区和下游的汉东地区,且占据铜矿主产地铜绿山。在先秦时期,铜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政治、经济、战争等方方面面都广泛需求。楚蛮虽然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但始终没有如从前的
三苗和后来的楚国一样形成一个强大统一的政治体,只是一些分散的部族,这种情形下的楚蛮正适合作为周昭王南下征伐的对象。
昭王南征之“楚”为楚国的说法最早出现于东汉,
王逸注《
楚辞·天问》。后世学者多信此说,口口相传代代为继,使得昭王南征楚国几成定论。
铸刻在
青铜器上的铭文,除了印证文献史籍的记述之外,有时还能提供或补充人们所不知的历史情节。应当感谢考古学家的辛勤劳动,由于他们的发现,我们幸运地获得了对“
昭王南征”这段史迹更全面的认识。
70年代在周原出土了一批微氏家族的
青铜器,其中对西周史事记述的最重要铭文是穆王时代的
《史墙盘》,作器人墙世代为周王室的史官(乍册)。史墙对
昭王南征作了完全肯定的评价。铭文说:“弘鲁昭王,广批荆楚,唯狩南行”,说昭王大规模地挞伐荆楚,因为巡狩而到了南方,从而赞扬昭王事业的宏伟(弘鲁),铭文中全无“南征不返”之类的遮掩之词。
收藏在北宋《博古图录》和薛尚功《钟鼎彝器款识》等书中的著名的安州六器是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在
安陆(今湖北
孝感)出土的一组有铭文的西周中期的
青铜器,包括两件中方鼎、中觯等器,作器人是曾跟随昭王伐楚的贵族“中”。考古学家综合研究了这六篇铭文,发现了以往少为人知的
昭王南征的纪事。例如中方鼎记述了昭王十六年伐楚,曾命贵族“中”先去南国准备行宫。中方甗则记录了“中”所走路线经过的地方,其中有方邓、鄂师、汉中洲等。在另一件中方鼎的铭文中说到昭王十六年伐楚获胜凯旋归来,赏给贵族“中”采地(邑)。从各铜器的铭文分析,昭王伐楚是动员了大量的人力,规模也大,有许多贵族都跟随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