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棘蛙(学名:Quasipaa exilispinosa)是叉舌蛙科、棘胸蛙属的
两栖动物,中国特有种。头部宽扁,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圆,略突出于下唇;吻棱不显;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鼓膜隐约可见;犁骨齿两斜团;舌宽圆,后端缺刻深。前肢较粗短,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指端略成球状;指间无蹼。后肢较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内蹠突窄长,无外蹠突;有内跗褶,其长约为蹠突长之2倍。皮肤粗糙。除股后侧外,全身背面布满大小不等的圆疣、扁平疣或窄长疣,疣上均有细小的黑色角质刺;颞褶明显;雄蛙胸部具有肉质疣突,疣突上均有锥状黑刺;雌蛙腹面皮肤光滑。生活时背面棕褐色,散有不规则的碎黄斑;两眼间有黑褐色横纹;四肢背面具黑褐色横纹。腹面灰白色,咽喉部有黑褐色细密斑点;胫、跗部内侧散有稀疏的黑褐斑;下腹部及后肢腹面蜡黄色。
雄蛙体长61毫米,雌蛙体长57毫米左右。头部宽扁,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圆,略突出于下唇;吻棱不显,颊部向外侧倾斜;鼻孔位于吻眼之间,距眼略近,鼻间距大于眼间距;
鼓膜隐约可见;
犁骨齿两斜团,尚发达;舌宽圆,后端缺刻深。
前肢较粗短,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指端略成球状,第一、第三指几乎等长,第四指长于第二指而短于第一、第三指;关节下瘤明显;指间无蹼,第二、第三指内侧微具缘膜;内掌突大,卵圆形;外掌突较小,长椭圆形。
后肢较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左、右跟部略重叠;胫长约为体长之半;趾端球状,关节下瘤明显;第四趾两侧蹼缺刻深,其余趾间为满蹼;第五趾游离侧缘膜达蹠基部;外侧蹠间蹼达瞧基部;内蹠突窄长,无外蹠突;有内跗褶,其长约为蹠突长之2倍。
皮肤粗糙。除股后侧外,全身背面布满大小不等的圆疣、扁平疣或窄长疣,疣上均有细小的黑色角质刺,尤以后背、肛孔周围及胫、跗部背面的刺疣更为密集;颞褶明显;雄蛙胸部具有肉质疣突,疣突上均有锥状黑刺,中间部位的疣刺较大,向前向后递次变小;雌蛙腹面皮肤光滑。
生活时背面棕褐色,散有不规则的碎黄斑;两眼间有黑褐色横纹;四肢背面具黑褐色横纹,前臂及跗部之横纹各3条左右,股、胫部的横纹4-6条。腹面灰白色,咽喉部有黑褐色细密斑点;胫、跗部内侧散有稀疏的黑褐斑;下腹部及后肢腹面蜡黄色甚为醒目,故有“黄脚腿”之俗称。液浸标本的后肢腹面蜡黄色消退。
卵粒单个或成片贴附于水中石块底面,有时成串地黏附于草根上。卵径3.2-3.4毫米;
动物极黑棕色,
植物极乳白色;卵外具2层胶膜。
第30-36期时,全长平均58毫米左右,头体长19.0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210%。生活时土黄色;尾肌上方有3-5个黑横斑,早期蝌蚪的更为明显,
尾鳍上散有黑色细点。一个第28期的蝌蚪,后肢长1.5毫米左右,头体长14.5毫米,尾长24.5毫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7倍;尾肌发达,尾末端钝尖。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与眼间距几乎相等,眼位于头背侧;出水孔开口于体左侧;肛孔开口于尾基腹面右侧;口小,位于头部前下方,上唇近口角处有乳突1排,下唇乳突2排;检查191个蝌蚪的唇齿式,153个为Ⅰ∶3+3/1+1∶Ⅱ,38个为Ⅰ∶4+4/1+1∶Ⅱ;角质颌发达。一个第42期的变态期蝌蚪,前肢刚伸出,头体长16.5毫米,尾长30毫米左右,第四趾两侧噗缺刻深,背部出现疣粒,两眼间黑色横斑明显;1个第46期的刚完成变态幼蛙,体长约18毫米,背面有窄长及颗粒状疣,鼓膜较显。
小棘蛙与
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相近。但小棘蛙个体较小,体长不超过80毫米;第四趾两侧蹼缺刻深,不是满蹼。棘胸蛙体型甚肥硕,雄蛙体长可达142毫米,雌蛙体长可达153毫米;趾间全蹼。
小棘蛙经常生活于500-1400米的山区小溪沟、沼泽边石块下;溪宽一般不超过1米;水浅,最深不超过33厘米。繁殖季节的夜晚,雄蛙常在石洞里或洞口鸣叫,鸣声“嗒!嗒(dā)、嗒......”,第一声常为单音节,稍歇息后即发出连续短促的鸣叫声,有时可多达10声以上。主要捕食
金龟子、
叩头虫、
竹节虫、
蝉、
蜘蛛、
尺蠖、
松毛虫及翅目其他昆虫的幼虫,其中大多数是农业害虫。蝌蚪生活在溪沟的小水坑里,稍受惊扰即隐匿于石洞里或碎石间。
分布于中国湖南(宜章)、
福建(武夷山、建阳、德化、南靖、诏安)、广西(龙胜花坪、田林岑王老山)、广东(乳源、龙门)、香港。
繁殖季节为6-7月。卵产在小溪水凼内,卵群成串或分散悬于草根或石块下,雌蛙产卵54-107粒。小棘蛙受精卵的第三次卵裂仍为纵裂,与一般蛙卵的卵裂规律(第三次卵裂为横裂)不同,而与棘胸蛙、虎纹蛙、花臭蛙的卵裂规律相似;胚胎发育速度较慢,孵化期较晚,在水温24-28℃下需要经过8-9天才孵化,此时胚胎发育至右侧鳃盖封闭或外鳃完全消失。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4年 ver 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