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宰相,读音shān zhōng zǎi xiàng,汉语成语,
南朝梁时
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
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
高贤。出自《
南史·陶弘景传》。
出处
唐.李延寿《南史·
陶弘景传》:“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解释
南朝梁时
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
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
高贤。
示例
元.王子一《
刘晨阮肇误入桃源》第一折:我那里看家猿鹤年高大,当门松桧树槎枒。
常则是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端的个山中闲宰相,林下野人家。“
成语故事
在
江苏离
南京不远的地方,有座连绵几十里的句曲山,传说汉代有
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成仙,所以又称茅山。
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常有朝廷的使者带着皇帝的信件
风尘仆仆地前往茅山,得了
回书又急匆匆赶回,一月常有那么几次。有时遇有重大事件,往来频繁,前头刚刚派人捧着诏书、敕告出发,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办。
梁武帝那么重视茅山的信息,一定是山中住有
高人。这人并不是朝廷重臣,而是一位隐居的道士,名叫
陶弘景。
梁武帝每有军国大事,都要征求他意见,他身在方外,却俨然是朝政决策人物,所以当时人都称他为“山中宰相”。
这位
陶弘景,原先也在官场里滚过。他原籍
丹阳(今属
江苏省),从汉到南朝宋、齐之间,他祖上和父亲,都有人做过或大或小的官。弘景自小聪明,四五岁时便喜欢读书,九岁便读熟《礼记》、《尚书》、《周易》等深奥经书,十一岁做了某王子的博士官。二十三岁做过南齐
巴陵王的侍郎,以后又担任过诸王侍读一类官职,兼掌书记。当时
陶弘景所撰的各类官方文件,同行中奉为定式。然而他尽管才高八斗,做的官却都是没有实权的,既不是中央政府中的尚书一类大官,也不是治理一县一地的实权官职,所以他常怏怏不得志。到了三十六岁那年,决意辞官修道,来到茅山。他以为此山号称“华阳之天”,神仙家洞天福地之一,于是自号为“华阳隐居”,在山中筑道馆居住。
梁武帝萧衍未曾做皇帝前,就和
陶弘景是好朋友。
萧衍初夺得大权预备立国,但取什么朝代名称,一时打不定主意。
陶弘景根据当时流传的童谣和预卜吉凶的书籍,说其国号应当是“水刃木处”,拼起来是“梁”字,
萧衍采纳了他的建议,定国号为梁。事后,
萧衍当然感谢弘景,派人进山慰劳,同时也让
陶为他探求些长生不老的道理,炼些丹药。史书上称当时武帝对
陶弘景“书问不绝,冠盖相望”——书信、问候不停传递,使者车辆在途中一辆接一辆,可以相互远远地望见。武帝知道
陶弘景是个奇才,几次想请他出山做官,但陶坚辞不出。皇帝的诏书采得急了,他就画了两头牛让人带去呈给武帝。画中一牛散放在水草间,一牛则被加上了金笼,有人执着鞭子在驱赶它。武帝一看,明白了意思,笑着说道:“这人没有什么荣华富贵的欲念,看来是打算仿效在泥淖中拖着尾巴自由爬行的乌龟(语出《庄子》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哪有招徕的办法?”只是有军国大事,仍然派人咨询,“山中宰相”的名声便是这样形成的。
陶弘景所属的道派叫
上清派,从他隐居茅山之后,茅山实际成了该派的中心,史称茅山宗。从他开始,
上清派名声大振,从唐到北宋前期,上清派是社会影响最大的道派。
陶弘景自己勤于撰述,写有
道教教理、历史、养生等方面的著作多种。其中像《神农本草集注》是
中国药物学的重要著作,《养性延命录》是养生学方面的著作,《效验方》、《肘后百一方》是中医学方面的著作,在历史上都有相当的影响。
陶弘景
生平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
居士丹阳秣陵(今
江苏南京)人,
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
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
文学家、
书法家,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陶出身于
江东名门丹阳陶氏,祖父
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因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亲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
孝昌相。史书称,
陶弘景幼有异操,年四五岁乃好书,“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九岁即能读《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毛诗》、《论语》等儒家经典。十岁得
葛洪《
神仙传》后,“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及长,读书万余卷,
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十五岁作《寻山志》,述说自己倾慕方士的隐逸生活。十七岁后,以才学闻名,与
江斅、
褚炫、
刘俣合称升明四友。
齐高帝萧道成及其子萧赜在位时(477~493),
陶弘景曾先后出任
巴陵王、安成王、
宜都王等诸王侍读,兼管诸王室牒疏章奏等文书事务。永明10年(492年),
陶弘景36岁时,辞去官职。《南史?
陶弘景传》里说陶,“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退居
句容之句曲山(
茅山)修道。归隐以后的
陶弘景,仍能“知时运之变,俯察人心,悯涂炭之苦”。故
梁武帝萧衍“恩礼愈笃”,且“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往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功绩
“六朝霸业成誓水;千古名山犹姓陶。”最先知道
陶弘景,即是从清人唐黼墀题
陶山寺的这副楹联开始的,“陶山”两字沿用至今想必已经千载,可见陶弘景的个人魅力与历史功绩。
人物介绍
就在
陶弘景隐居的这一段时期,写下了千古绝唱《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我读
陶弘景的这首诗,是在
汪曾祺写楠溪江的文章里,一读之下,立即被陶弘景这首晶莹透亮洒脱自如,仿若山岭上悠闲漂浮的白云般的文字所征服。这20个字仿佛脱口而出明白如话,又幽默隽永,绝无卑躬屈节之态,如朋友间坐对调侃,字里行间飘着仙气,显得是那么的
怡然自得。从此我记住了
陶弘景,记住了陶山。现在选入初中课本的《
答谢中书书》也是一篇佳作:“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
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
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现在专家们都在考证,他笔下的实景到底是哪里。我却觉得他所描绘的就是
温州乡间的典型景色。你看陶公笔下的景观:高山、流云、溪水、翠竹、青林……至
红日隐
去时,潜游在水底的鱼儿,争相跃出,一派浓重景色。
永嘉、
瑞安、
文成、
平阳,哪一个地方不是如此?哎,还考证什么啊!
陶弘景曾在我市的
福泉山、寺山采药、炼丹,据说为穷苦人治病,分文不取。百姓感其恩德,称他住过的地方为“陶山”,他种的甘蔗为“陶蔗”。传说,
陶弘景修道练功的地方,长年云雾缥缈,诗中又有“白云”一词,所以把张染、沙门山一带称为:“
白云乡”(1956年后和另两乡合并为陶峰镇)。现在的
福泉山上尚有福泉寺、炼丹岩、白云岭等古迹。
福泉山因为有了这些渊源,所以在乡人的心目中就显得特别神圣。我曾在福泉山脚下的
桐浦乡中学担任过3年校长。那是一所处境窘迫的农村学校,学生大量流失,我临危赴任,压力颇大。所以每天总觉得自己有忙不完的事。3年间,我一直想找个机会,上山拜谒一下陶公,但直到卸任也未能成行,深以为憾。
今年的10月2日,是国庆假期。我终于能自己驾车奔赴福泉山了。福泉山刚刚新通了公路,路上汽车还比较少,所以开起来很顺畅,谁知开到半山腰,一辆大型拖拉机在拐弯处迎面向我冲来,差点相撞。当时,我紧踩车刹,脑里一片空白,两车相隔不到20厘米,总算是停下。陶公保佑啊!至福泉寺,个个虔诚地烧香叩拜,细看座中的陶公,容颜生动,平静地注视着众生。出寺门,头顶白云飘飘,门前翠竹漪漪,清风怡然,正是陶公笔下景致:绿水淙淙,篁竹深碧,一派幽清旖旎风光。众人皆忙着拍照,我却在心中早已酿好了数篇稿子,现抄录如下:
凶吉未卜诏令至,白云翠竹真仙颜。
《题福泉山联》
盘转路上,青山、道院不改雾霭来。
白云绕翠竹,觉真人至今未远;
平仄如何姑且不论了。算是表达了自己对
陶公的敬仰之情。
陶弘景作为历史上著名的药物学家,在医药方面的最大贡献,是对《
神农本草经》的整理校订,是本草学发展史上贡献最大的早期几个人物之一。在他生活的年代,本草著作有10余家之多,无统一标准,临床运用相当不便,于是他“苞综诸经,
研括烦省”,将当时十几家的本草著作分别整理成《神农本草经》及《
名医别录》,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后编成《本草经集注》七卷,该书新增药物365种,合计730种药物,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作为
魏伯阳、
葛洪之后的
中国著名炼丹家,
陶弘景对后世的贡献之一,是记载了硝酸钾的火焰分析法:“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大同小异﹐朏朏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消石也。”所谓的“紫青烟起”,是钾盐所特有的性质。
陶弘景这一记载,是
世界化学史上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
陶弘景还是历史上著名的
书法家,其祖、父皆有书名。《华阳隐居录》称其祖父
陶隆善写行书,其父陶贞宝因袭祖艺,善藁隶书,书体以羊欣、
萧思话为法。
陶弘景则工草隶两体,尤擅长行书,师法锺繇、
王羲之,采其气骨成自己风格。传世书迹有《屈画帖》。被宋代
黄庭坚称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传为陶公所书。《瘗鹤铭》刻在
江苏镇江焦山崖石上,
字体厚重
高古,用笔奇峭飞逸,既有帖学的流畅,又有北碑的气势和开张,所以虽为楷书,却兼有隶、行两体的意趣,是书法从
隶书向楷书转变的产物。所以历代对此碑的评价甚高,被誉之为碑帖交融创新的典型代表,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和书法地位。
陶弘景还著有《与
梁武帝论书启》一书,是其与梁武帝论书的信札集,讨论的是锺繇、王羲之、
王献之等书法的优劣,文辞优美,议论深刻,为后世书家所看重。
经过
五胡乱华后,中原基本已经佛化,南有梁武帝下诏合道事佛,就连被誉为“山中宰相”的道教著名人物陶弘景躲在深山修炼,也要在道馆两旁各修青坛和佛塔一座,以表两教双修,死后更是要用佛教的袈裟入殓,陪葬器物。齐文宣帝高洋崇信佛教,于天保六年(555 年) ,齐文宣帝高洋便灭道兴佛,强迫道士 削发为僧。据《资治通鉴》记载,高洋下令境内穿黄衣的道士要么归俗为民,要么剃度为僧,并连杀四位抗拒者,自此之后,北齐境内再无道士踪迹。
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齐、梁三代,经历可谓复杂。虽然
梁武帝对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誉。但在南梁时期,举国崇佛的大环境下,
陶弘景作为
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以道教
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礼
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
陶弘景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得以流传。
据宋贾嵩《华阳隐居内传》记载,陶氏著作有三十二种,二百三十三卷之多,可惜现大多已佚失。今尚存有《
真诰》、《真灵位业图》、《登真隐诀》、《本草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导引养生图》、《养性延命录》、《集金丹黄白方》、《太清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华阳
陶隐居集》等。如此看来,
苏东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实古今皆然,博大如
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 (
林新荣文)
民国时期
公元1911年10月10日(
干支纪年辛亥年八月十九日),由革命党策动的
湖北新军起义在
武昌爆发,经一夜激战,起义者夺取省城,次日即布告天下——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成立,九角十八星铁血旗取代黄龙旗,飘扬在武昌城头。此后40多天,民军在
汉口、
汉阳与南下清军激战,
湖南、
陕西、
江西、
江苏等省则纷起宣布对清廷易帜独立,260余年的清王朝以及沿袭2000余年的专制帝制的崩溃,已成不可阻挡之势。
值此历史关头,革命党的“共主”
孙中山从
美国转赴英国,为未来的
共和政权争取外交及财经支特;革命党的另一领袖、多次武装暴动指挥者
黄兴则从
香港赶往
上海,偕
宋教仁等奔赴
武汉前线,随即投入阳夏苦战。
清政府方面,在怒斥弃武昌而逃的
湖广总督瑞澄、统制
张彪的同时,立即派遣
陆军大臣荫昌率领
北洋新军,以及
海军大臣萨镇冰率领舰队,从水陆两线合击武汉。然而北洋新军并不听调于
满洲贵族荫昌,清廷只得曲意敦请三年前罢官在家乡
河南彰德洹上的
袁世凯,袁氏则一面与朝廷讨价还价,一面集结北洋部属
徐世昌、
冯国璋、
段祺瑞等,对湖北民军给予军事打击,在夺取汉口、汉阳之后,又与民军停战议和。袁氏的谋划是,以民军及各省独立的威势,迫清廷交权给袁氏,又以
手握重兵及汉阳一胜之威为资本、以清帝退位为诱饵,迫民军让权。
英、法、日、俄、德、美列强,密切关注
中国政情的剧变,一面竞相往长江中下游调集军舰等战力,对民军保持军事压力,一面在清民两方加紧外交斡旋,试图火中取栗,保护并扩大其在华利益。辛亥年末的
中国,确乎存亡危急之秋,既预留着创建共和的机遇,也面临着分崩离析、列强干涉瓜分的危险。
当此千钧一发之际,一批
江浙沪士绅聚会于上海
南阳路10号的一座名叫“惜阴堂”的小洋楼,商讨
中国的去向,而楼主是布衣
赵凤昌。
常州人赵凤昌(1856―1938),不仅是惜阴堂聚会的东道主,更是民国建立前后这关键的一年间一系列聚会的精神主脑。
赵凤昌曾任湖广总督
张之洞首席幕僚,昔时武昌有“湖广总督张之洞,一品夫人赵凤昌”的戏语流传,足见赵氏在张之洞主持的“湖北新政”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后因政敌攻讦,张之洞忍痛罢黜赵凤昌,赵氏自此脱离官府,却携带着张氏的关系,以一介布衣活跃沪上,赵宅不仅成为张之洞搜集内外信息的基地,也是湖北派往
海外留学者的中转站。赵凤昌更在工商经营、政治交际中,建立起广泛的中外
人脉,社会影响力日渐壮大,在
戊戌变法、
东南互保、《苏报》案中,赵氏皆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由于赵氏明确了自己的清朝体制外身份,又在华洋杂处的上海不断汲纳新知,故其政治倾向日趋进步。至辛亥首义前后,他的反清立场已基本形成,不过他决非那种呼唤高调的
孟浪之士,而是实实在在地于沉潜
中推助时代大潮。他与其密友
庄蕴宽(1866―1932)等
江苏常州系人士,在辛亥首义前后运筹帷幄,
折冲樽俎,同革命党人、
立宪派、清朝汉官均有深度联系,并与英、法、日、俄的驻华使团相沟通。其在上海的寓所惜阴堂,成为辛亥首义后一段时间江浙沪政要、士绅与革命党聚会议事的要地。
武昌起义不久,赵凤昌即拟订政见五条:
保全全国旧有疆土,以巩固国家之地位。
消融一切种族界限,以拜永久之竞争。
发挥人道主义,以图国民之幸福。
缩减战争时地,以速平和之恢复。
联络全国军民,以促共和之实行。
此确为老成
谋国之金玉良言。为实现此五条,赵凤昌等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努力。
武昌起义消息传至上海,赵氏即邀集
张謇、庄蕴宽及同盟会会员黄炎培、立宪派人物
雷奋和
孟森等来惜阴堂会商应对之策。上海光复,赵凤昌又与张謇居中调停,赵氏寓所惜阴堂成为南北代表幕后商议地点,并约定在上海,由
江苏代表雷奋致电各省,派代表前来讨论“将来国体、政体根本计议”。
以
惜阴堂为枢纽,江浙沪士绅与孙、章及宋教仁、张謇(季直)、庄蕴宽(思缄)、
汤寿潜(蛰仙)等人议及民国创建的种种关键问题,又与
湖北军政府及袁世凯、冯国璋的北洋势力交相往还,并同外国使团反复沟通,竭力预防列强干涉,促成清帝退位,从而对辛亥首义以后的
中国政局走势发生影响。
辛亥年底,革命中心已从武汉转移到沪宁,当然是全国大局演变、各方力量对比所致,然与赵凤昌等人前台幕后的纵横捭阖有相当关系。人称赵凤昌为“民国产婆”、“山中宰相”,实不为过。此时的赵凤昌鼎力支持孙中山、黄兴。后来袁世凯称帝野心日益昭著,赵凤昌等又首先主张袁世凯从
大总统位下台。
赵凤昌等常州系人士在辛亥首义、民国创立这一历史关头,心忧天下,超越党派,运筹帷幄,大处着眼,实处着手,且始终与历史前进的大方向相切合,诚古今中外罕见之布衣谋略大师,称之为“民国诸葛”颇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