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用德(1898.9.19~1969.8.15),中国名为崔沧石,1898年生于
首尔城北洞。本贯是庆州,
大韩帝国二等军医崔益焕和泰安李氏的第三个儿子。号是“沧石”。韩国独立活动家,历任国防部次官,空军参谋总长,内务部长官,“驻台大使”。
人物生平
1910年,崔用德在丧失国权的同时流亡到中国,并在中国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成为中国军队干部,同时在义列团展开了独立运动。另外,在中国空军军官学校学习并作为飞行员服役的他还被推举为中国航空大学创设成员。太平洋战争时期,他曾在中国军队服役,并担任过
韩国光复军司令官,还协助建立了光复军飞行队。
解放第二年,崔用德被推举为航空建设协会会长,为空军建设奠定了基础。但是美军强求他加入步兵学校后,他表示“为了创建空军的大义,让我们齐心协力白衣从军吧”,并以“
李舜臣的白衣从军论”说服了建军的7名主角。他们于1948年5月5日创建的直属国防部的“航空部队”就是空军的前身。
崔用德帮助困难的朋友,但自己却租住在出租房。而且他在空军后辈们为他准备的家中度过了晚年,在光复节那天离开了自己深爱的天空。在空军会馆旁的老宅地位置上,立着纪念他的纪念塔。
早年经历
1900年代后半期考入私立奉明学校,接受近代教育。自从庚戌国耻后,到中国北京有两年时间到崇实中学学习汉语和接触新思想。1916年入
袁世凯设立的陆军军校军事训练结束后,在段祺瑞军的第2师工作。袁世凯死后陆军军校的军阀
段祺瑞、
冯国璋为代表的直隶军阀和
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援下,
参战军创立了,又被称为“参战军军校”。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参加陆军军官学校和段祺瑞军,但这些经历成为崔用德以后展开的抗日斗争的巨大财产。就这样,崔用德经历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强压性的国权掠夺,在接受近代教育的同时,在中国接触到了新的思想和事物。通过对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错综复杂的政治状况的直接体验,自然地形成了亡国的悲哀和民族意识。1919年
三一运动之后,他辞去军职并投身于独立运动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
投身独立运动
1919年投身于独立运动。1919年3月1日被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掠夺而正在接受殖民统治的朝鲜民族发表独立宣言。独立宣言的核心在于,韩民族否定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统治,并阐明自己是独立国家。以此为契机,国内外的独立运动热情高涨,出现了独立国家建立“国家”和“政府”的动向。结果,成立了民族的代表机构、独立运动的中枢机构——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以下简称“临时政府”)。崔用德在中国听到3.1运动的消息后,辞掉军职参加了独立运动。主要活动的根据地是中国北京地区。当时的北京是1910年庚戌国耻和1919年3.1运动后多数独立运动家和留学生移居到北京活动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立运动地区。崔用德也有在北京组成的大韩独立青年团。大韩独立青年团于1919年6月以军事行动为目的,以京津学生为中心组成。崔用德也可能是为了以大韩独立青年团员的身份召集国内外青年团员而展开了活动。大韩独立青年团总部立于当时崔用德居住的北京北城旧高楼台,小石桥路北七号,事实证明这一点。崔用德也坚持否定李承晚委任统治请愿的立场,作为《声讨文》签名者54人中1人参与其中。
崔用德于1923年离开义烈团,摸索独立运动的新方向。义烈团坚持了创造派和主张改组临时政府体制的改革派不属于任何地方的中立立场。虽然举行了63次会议,但分为主张改编临时政府体制的改革派和主张解散临时政府,建立新政府的创造派,相互对立,最终没能达成共识。对这样的中立路线感到不满的崔用德退出了义烈团。在此期间,崔用德似乎切实感受到代替临时政府成立新的代表团体的必要性。因此退出义烈团宣布中立。
加入中国军队
在参加独立运动的同时,以中华民国空军服务,开展抗日斗争。虽然时机不明,但在20年代到保定航空学校上学,晋升为战斗机飞行员。进入保定航空学校的契机是在亲身体会到空军必要性,西瓦尔沃的劝诱和推荐下产生的。西瓦尔沃于1886年生于咸镜南道元山,在平壤大成学校就学。庚戌国耻后流亡中国北京,到南苑航空学校任飞行员。
南苑航空学校是1913年由袁世凯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正规航空学校。1923年改名为国立北京航空学校,1925年关闭之前,经过4期培养出了在中国航空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飞行员。从航空学校毕业后,在中国
吴佩孚军阀中为空军活动。此后加入了军阀冯玉祥。保定航空学校结业后,吴佩孚军阀所属,参与了1924年
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年英国和美国的势力支持的吴佩孚和
曹锟的直隶军阀和日本拥护的
张作霖的奉天军阀之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了。崔用德在直系军阀孙传芳的指挥下,到洛阳航空学校培养战斗机驾驶员并亲自参加战斗。1926年中国国民党的
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进行打倒中国国内军阀的北伐。当时曾参与为国民革命军总指挥部少校金洪一应邀为国民革命军阵营会合。1927年,
云南航空学校的李英茂、权基玉和苏联飞行学校的张胜哲等一起为创建中华民国空军作出了贡献。1926年,国民革命军在上海,南昌等地吸收军阀航空队组成航空队。1927年3月,以此为根基,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航空总队。他和权基玉等人一起在这里担任了空军,1928年初被任命为水上飞行队副队长参与了
北伐。作为战斗机飞行员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战斗。1932年1月,日本海军陆战队和航空部队侵犯中国上海。崔用德曾于1930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航空第4队副队长,在国民革命军空军占据主要位置,他驾驶战斗机在最前线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空中战斗。但遗憾的是,中国军队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攻势下,留下了伤害。以后,1934年
中央航空学校教育处担任教官,1935年南昌总站长,1930年代后期成都飞行队中国空军上校担任。崔用德作为中国空军直接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战斗,为中国空军的扩张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加入光复军
活跃在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和
韩国光复军的崔用德是
中华民国空军,持续参加独立运动。1932年在中国南京作为革命党干部活动。1932年11月中国独立运动团体韩国独立党、韩国革命党、义烈团,以及美洲地区的大韩国民民会等一起结成同盟。韩国对日战线统一同盟是以统一独立运动势力为目的成立的联合战线运动团体。崔用德直到1935年担任执行委员,推进了独立运动势力的团结。上世纪20年代,崔用德在北京韩教同志会等团体活动时,曾认识到应该通过“独立党”来推进独立运动。他理所当然地参加了以统一独立运动势力为目的建立的韩国对日战线统一同盟。参与成立新韩独立党,担任中央执行委员。新韩独立党是由韩国革命党和韩国独立党合并组成的独立运动政党。崔用德也作为韩国革命党员参加了新韩独立党的创党,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临时政府的国军韩国光复军,活跃在独立运动的前列。临时政府于1940年9月17日,在重庆嘉陵宾馆光复军总司令部成立典礼仪式举行。由此,韩国光复军宣告成立。崔勇德历任总务处长、参谋处长。在中国空军活动的崔用德掌管韩国光复军秘书处的业务,并辅佐了总司令
池青天。
创立大韩民国空军
解放后,崔用德在北京地区开展了扩军工作,1945年10月末被任命为北平暂编支队长。1945年底,他被任命为合并韩国光复军第二支队北京办事处和第三支队北京地区特派团的驻北平办事处处长,总管华北地区的业务。1946年7月,崔用德回到了梦寐以求的祖国。回国后参加了一些韩国独立党活动。1946年4月,韩国独立党与新韩民族党等联合组成统一的韩国独立党。虽然还没有回国,但他被选为合并后的韩国独立党的中央常务委员,同年8月回国后又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此后一直作为军人致力于创建空军。回国后联合航空合并团体筹备委员会。崔用德被推举为筹备会议会长。此后,与李英武、
金贞烈等人一起进行了创立空军的活动。
作为其中的一环,1947年推进大田航空学校的设立,确保了空军创建的人力基础。美军草草在
南朝鲜国防警备队内建立航空部队,于1948年4月学习美国式军事教育,并作为朝鲜警备队少尉,同时编入新设的航空部队。同年6月,他被任命为朝鲜警备队航空处长及通威部航空总监,被任命为副队长。后被任命为大韩民国政府的第一任国防部副部长。1950年,他担任空军准将,空军士官学校校长。1956年被提升为空军中将。1960年任邮政部长,1961年任驻中华民国大使,从事了两年的活动。1969年8月15日,
光复节因高血压在家中长眠。政府为了纪念他的功绩而在1962年设立建国勋章独立勋章。
职务任免
1930年,广东航空人员组成飞机第四队,崔用德为副队长
历任上海临时航空建设主任、光复军总务处长、参谋处长。韩国光复后历任第一任国防部次官、第二任空军参谋总长(1953年)、邮电部部长(60年)、驻台大使(61年)。
1948年4月01日:空军创建七人部之一,入朝鲜警备队步兵学校学习
1948年05月14日:朝鲜警备队警备士官学校毕业后任陆军少尉
1948年07月09日:任陆军航空部队司令官
1948年08月16日:大韩民国政府成立,同时任命第一任国防次官
1950年10月20日:航空基地司令官
1950年05月14日:空军士官学校校长
1951年07月06日:作战参谋部长
1952年12月01日:第二任空军参谋总长(空军中将)
1954年11月19日:免去空军参谋总长职务
1955年3月15日:空军参谋总长顾问
1964-1968年任第二任韩中文化协会会长
所获勋章
金星忠武武功(1951)
讨伐记章,6.25从军记章,金星乙支武功勋章,大统领绶章(1952)
太极武功勋章(1953)
联合国从军记章,大统领绶章(1954)
美国勋章(1957)
建国勋章独立章(1962)等
主要贡献
朝鲜战争当时担任空军参谋总长的‘空军之父’崔用德认为制造飞机才是加强空军的道路,因此设置了航空窗口。经过无数次执行错误后,1953年韩国第一架轻型飞机终于划破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