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石斛是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稍扁圆柱形,上部常多少回折状弯曲,下部细圆柱形,具多节;叶革质,长圆形,基部具抱茎鞘;花序生于具叶或已落叶的老茎中部以上茎节,苞片卵状披针形;花白色,上部带淡紫红色,有时淡紫红色;花瓣稍斜宽卵形;花期4-5月。
形态特征
川石斛是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上部常多少回折状弯曲,下部细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上部多少回折状弯曲,基部明显收狭,不分枝,具多节,节有时稍肿大;节间多少呈倒圆锥形,长2-4厘米,干后金黄色。叶革质,长圆形,长6-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基部具抱茎的鞘。
总状花序从具叶或落了叶的老茎中部以上部分发出,长2-4厘米,具1-4朵花;花序柄长5-15毫米,基部被数枚筒状鞘;花苞片膜质,卵状披针形,长6-13毫米,先端渐尖;花梗和子房淡紫色,长3-6毫米;花大,白色带淡紫色先端,有时全体淡紫红色或除唇盘上具1个紫红色斑块外,其余均为白色;中萼片长圆形,长 2.5-3.5厘米,宽1-1.4厘米,先端钝,具5条脉;侧萼片相似于中萼片,先端锐尖,基部歪斜,具5条脉;萼囊圆锥形,长6毫米;花瓣多少斜宽卵形,长2.5-3.5厘米,宽1.8-2.5厘米,先端钝,基部具短爪,全缘,具3条主脉和许多支脉;唇瓣宽卵形,长2.5-3.5厘米,宽2.2-3.2厘米,先端钝,基部两侧具紫红色条纹并且收狭为短爪,中部以下两侧围抱蕊柱,边缘具短的睫毛,两面密布短绒毛,唇盘中央具1个紫红色大斑块;蕊柱绿色,长5毫米,基部稍扩大,具绿色的蕊柱足;药帽紫红色,圆锥形,密布细乳突,前端边缘具不整齐的尖齿。花期4-5月。
产地生境
川石斛是中国四川特产,产于台湾、湖北南部(宜昌)、香港、海南(白沙)、广西西部至东北部(百色、平南、兴安、金秀、靖西)、四川南部(长宁、峨眉山、乐山)、贵州西南部至北部(赤水、习水、罗甸、兴义、三都)、云南东南部至西北部(富民、石屏、沧源、勐腊、勐海、思茅、怒江河谷、贡山一带)、西藏东南部(墨脱)。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480-17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山谷岩石上。野生于山林间,树干交叉处。
生长习性
川石斛性喜阴湿,空气流通,排水良好,最宜附生于高山岩石上或古木上或腐化的树干上。
繁殖方法
川石斛主要采用分株繁殖法繁殖。
主要价值
川石斛味甘,性微寒,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古代药学家张寿颐称:石斛“必以皮色深绿,质地坚实,生嚼之脂膏黏舌,味厚微甘者为上品,名
铁皮石斛”。铁皮石斛被世人视为中华仙草之最,具有生津养胃,
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之功效。主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
胃阴不足,胃痛干呕,肺燥干咳,虚热不退,阴伤目暗,腰膝软弱。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铁皮石斛有效成分为内脂类生物碱和石斛水溶性多糖,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滋阴,解毒,抗癌,抗动脉硬化,降血压,抗疲劳,抗辐射,耐缺氧,延缓衰老等作用。还可用以制作铁皮石斛茶、铁皮木瓜鲜奶、铁皮石斛银耳羹等药膳,以供食疗。铁皮石斛(又名万丈须)以其特殊的功效、独特的生境及至今尚难以摸透的生活习性,使其身价百倍,国际市场上有价无货。
润养阴精 定志除惊
《
中国药学大辞典》称石斛“专滋肺胃之气液,气液充旺,肾水自生”。谓其
养阴生津,治疗阴虚
津亏诸症。中医学认为,阴液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具有滋润形体脏腑、充养脑髓骨骼、抑制阳亢火动的作用,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与生殖等功能活动。如果人体阴液不足,就会出现
精神萎靡、面色无光、眼干无神、腰膝酸软、头晕乏力、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大便秘结等症状。石斛作为滋阴极品,能有效补充体内的血、精、津液等物质,从根本上解决人体阴液不足的问题。精血既足,肾气盛,惊恐自除。同时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燥热症如
慢性咽喉炎、干咳等病症的预防和治疗。
提高免疫 增强体质
石斛内含丰富的多糖物质。石斛多糖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增强腹腔
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能力。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大小,是衡量机体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巨噬细胞不仅担负着吞噬和杀菌作用,而且能加工处理抗原,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免疫。
福建中医学院研究结果表明石斛具有提高非
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及拮抗环磷酰胺的
免疫抑制作用,并使巨噬细胞吞噬的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坚持长期服用石斛,能使体质增强。
健脾开胃 促进消化
石斛的养胃生津作用较强,历代医家称其“久服厚胃”,“平
胃气,长肌肉”,“理胃气,清
胃火”。因此,人们还将它称之为“
肠胃药”,是治疗胃脘痛、上腹胀满的常用药物。现代药理实验也证实,口服石斛煎剂能促进
胃液的分泌,增强胃的排空能力,帮助消化。中国药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研究表明,石斛能使人血中的促胃液素浓度升高,而促胃液素是由分布在胃窦及小肠上部黏膜的G细胞分泌的,有益于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北京市中医研究所的药理实验也证实,石斛能促进胃肠排空过程,并能保护
胃黏膜的损伤,明显改善
功能性消化不良者症状。石斛对脾胃病中的致病菌—
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治疗
萎缩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等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病症,是脾胃病的理想药物。
护肝利胆 预防病变
石斛是一味防治肝胆病十分重要的药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是诸多
慢性肝病的早期特征性病理改变,也是向不可逆性的后期病变肝硬化演变的
病理过程。有效地预防肝纤维化将有利于阻止和抑制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实验表明,配用石斛等养阴药显示出良好的扩肝抗酶和抗肝纤维化作用。石斛还有较好的利胆作用,可以治疗
胆囊炎、胆结石等胆疾病。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运用石斛治疗慢性胆结石病,结果表明能有效地控制症状,防止复发。药理实验也证实,石斛能降低血游离胆红素和
总胆红素,抑制
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利于预防胆石的新生和促进胆石溶解。
逐邪清热 消炎止痛
早在1500年前《名医别录》中就称石斛“逐皮肌邪热痱气”。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谓石斛“治发热自汗”。历代医家认为,石斛功能清胃生津,胃肾虚热者最宜,能退火,养阴除烦躁。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医院用石斛复方制剂治疗小儿反复发作的
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较好疗效。对
肺炎链球菌的感染及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
大叶性肺炎均有较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据现代药理研究,石斛碱有一定的止痛作用,与常用止痛药作用相似,能治疗身体各种疼痛病症。
在历代中医本草著作中,均有石斛壮筋补虚、健腰膝、祛冷痹的记载。如《神农本草经》称石斛“除痹,下气”。《名医别录》称石斛可治疗“脚膝痛,冷痹弱”。《药性论》谓石斛“主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肌风痹,骨中久冷”。《日华子本草》记载石斛可“壮筋骨”。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石斛能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提高应激能力,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耐缺氧等作用。人到中年以后,阴津开始虚衰,筋骨功能逐渐减退。坚持服用石斛就有助强筋健骨,使关节灵活。
养阴通瘀 促进循环
由于石斛能养阴,可以濡润脉道,扩张血管,从而能促进血液循环。
南京中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开展石斛对心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证明石斛能使股动脉和颈动脉
血管阻力降低,改善肢体、肾及脑的
血流量,可扩张肠系膜血管。
浙江中医学院等单位运用石斛等组成的“养阴通瘀方”治疗
血瘀证,结果表明能显著改善血瘀症状,降低血胆固醇和
甘油三脂,提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用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福建中医学院通过研究表明,石斛水提液和醇提液均能显著降低
全血黏度,降低
血浆黏度和
纤维蛋白原。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研究室试验结果,石斛的甲醇提取物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并可显著降低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系统,抑制
血栓形成等作用。新开发的以石斛为重要原料的通塞脉片,用于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保护胰岛 降低血糖
糖尿病是一种
胰岛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
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消渴(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以
肾阴虚、肺胃、燥热为基本病机,
气阴两虚为其病理特点。石斛功能养阴清热润燥,自古以来就是治疗
消渴(糖尿病)的专药。
浙江大学药学院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铁皮石斛对肾脏腺素性高血糖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其降血糖的胰内机制是促进胰岛
α细胞分泌
胰岛素,抑制胰岛。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福建中医学院治疗糖尿病临床结果显示,石斛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对胰岛功能的损伤,使胰岛β细胞释放和合成胰岛素增加,活性增强,从而降低血糖。北京市中医院运用石斛复方治疗糖尿病时还发现,石斛在降低血糖、改善症状的同时,可降低患者血浆前列腺水平,有一定保护糖尿病患者
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对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杀灭病株 抑制肿瘤
石斛能抑制肿瘤,具有抗癌的作用。朝鲜科学家在研究石斛清热、镇痛作用时,观察到石斛对人体肺癌、卵巢癌和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某些细胞株有杀灭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表明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对
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
细胞增殖抑制率在50%左右。临床实践证明,石斛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能改善肿瘤患者的症状,减轻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浙江省肿瘤医院用石斛对肿瘤患者放化疗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患者免疫功能得到提高,头晕目眩、烦热口干等症状显著改善,总有效率达90%以上。
润养肌肤 明亮眼目
石斛含有多量的黏液质,对人体皮肤有滋润营养作用。人体进入中年以后,由于体内阴液的日益减少,从而加速了皮肤的老化,使之变黑、变皱。服用石斛可使阴液充足,从而起到延缓
皮肤老化的作用。中医认为,眼睛的生理病理与肝的阴精充盛与否关系密功。石斛具有滋阴养肝的功能,故被历代医家用作养护眼睛的佳品。现代药理实验证实,石斛对防治老年人常见的眼科疾病—白内障确有较好的作用。
北京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实验的结果表明,石斛不仅对半乳糖性白内障有延缓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保持晶状体的透明度为36.8%。进一步的研究证实,石斛可使白内障晶状体中的醛糖还原酶的活性明显提高,并使多种酶的活性基本恢复到正常,表明石斛对半乳糖所致的酶活性异常变化有抑制或纠正作用。
延缓衰老 延年益寿
古人早就认识到石斛抗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就将石斛列为具有“轻身延年”作用的上品药物。现代研究表明,石斛含有多种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这对于防治人体的各种病症是十分有益的,并有助于老年健身。
福建中医学院实验结果表明,石斛具有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作用。人们对石斛进行药理研究结果发现,石斛能显著提高体内的SOD水平,减弱氧自由基所引发的
过氧化反应,使由此而产生的LPO下降。此外,石斛能使血清的
羟脯氨酸增高。由此可见,石斛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药用简史
石斛作为药用最早见载于《神农本草经》,距今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公元220~450年出版的《名医别录》中也有着对石斛药用的记载,距今亦有约1700年的历史。用石斛属植物加工枫斗则起源于清代,被记载于赵学敏、赵学楷《
本草纲目拾遗》及《百草镜》中,距今有250年的历史。两则相距一千多年。由于自19、20世纪起,石斛与枫斗两者的功效与应用在众多文献中均被视为一物共同述说,难以区分,因而对枫斗效用的叙述,只能自石斛古代文献说起。
石斛首见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味甘,平,无毒。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定志除惊……”由以上记述可见,其功能与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另《千金方》(《千金翼方》第十六卷)秦王续命大八风散其中石斛的功用注明曰:“主风益气,嗜食。”更生丸(《外台》卷虚劳)原方中石斛齐量为四分,随症加减:“若体疼加一倍。”
凡热病后期,出现津液缺乏、口干舌燥、心烦、低热不退、余热不清、食欲不振、胃痛干呕、自汗盗汗、头目虚眩、舌干而红、光剥无苔等症,以石斛最为适宜。石斛之功效为补虚益胃、养阴明目、清热生津。其特点在于清中有补、补中有清。石斛还能补肾益精明目,对于久视伤血、年迈体弱、肝肾不足所致的两目昏花、
视物模糊,久服大有裨益。
由以上记述来看:石斛的应用与适用范围很广,除涉及可用于
消化系统疾病外,还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及外科、皮肤科等疾病均适用,而对眼疾未曾提及。
陈存仁在《中国医药大辞典》(1935年)石斛名下,“近人学说”栏目中总结古人对石斛的应用经验后,又总结性地认为:“……总之,石斛能清胃生津,胃、肾虚热者最宜。”并指出按《苏沈良方》
石斛夜光丸心治目光不敛,神水散下。这是历代本草中最早记载石斛可治眼疾的论述。
至于石斛,特别是枫斗为何为中国南方人士所青睐,是否可与赵学敏所谓“极解暑醒脾,止渴利水,益人力气”有关。
在《
中国药学大辞典》中,作者在总结性提到石斛功效时写道:“养胃阴,除虚热,对胃略能促进胃液,帮助消化之不足,至肠能刺激肠蠕动,且能制止其吸收能力,故能使积粪排出,同时亦能使体温下降三度(摄氏度)余,乃作健胃强壮药。”
《中国药学大辞典》特别提及
霍山石斛,谓:“若老人虚弱,胃液不足而不宜太寒得,而霍山石斛为佳……而近时更有所谓绿毛枫斛者,色作淡绿,质柔而软,吵浓而又富脂膏,养益液,却无清凉凝脾之虑,确为无上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