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氏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了巫氏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 。
巫姓起源
巫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历史记载:《春秋元命苞,循蜚纪》云:人皇氏有巫常氏,《参庐纪》有列氏、丽氏、巫氏,为巫姓的起始。关于巫姓的来源,历来的姓氏文献已有确凿的证据可凭,据《姓氏考略》和《姓苑》、《姓纂》、《通志氏族略》记载:巫姓起源有三种来源:
一、 源于上古,是以技能作为姓氏的。古人相信万物有灵,而且可以通过精神感召使
神灵降临,于是便出现了专以舞蹈来召唤神灵的职业--巫(巫字古文象人挥两袖而舞)。巫人以祝祷、占卜为职业,其后代有的便以这种技艺的名称“巫”作为自己的姓氏。巫人的后世子孙多在夏商两代为任,仍从事祈祷、治病职业,渐成一种固定的职官,或称巫祝,或称
巫臣,他们的后代都以巫为姓,也有以“
巫臣”为姓的。
三、商代大臣有巫咸,又作巫戊,相传他发明鼓,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又是一个著名的占星家。他的后代子孙,子孙都以巫为姓,称巫氏。也有以官为姓,称
巫咸氏的。
以上摘录《百家姓》中的巫姓起源部分。
巫姓的起源除上述三种情况之外,在巫氏族谱上还有另外一种记载:巫姓始祖乾公:黄帝轩辕氏之裔、按《罗泌路史》巫人为
高辛氏才子,显於唐虞,封於巫,乃帝喾之裔, 称八元、阏伯、实沈、叔戏、晏龙、巫人、绩牙、厌越、为虞布五教,与八恺称十六相 (作十六族)。又按帝喾
高辛氏生子乾公,采郡於青州山之西平阳立郡,由斯名山西
平阳郡封巫氏系属平阳郡。
从《姓氏考略》和《姓苑》、《姓纂》、《通志氏族略》及巫氏族谱记载:归根起来大致为四种起源:
一、 巫术始祖的后裔,其代表人物有巫咸,远古时代,由于科学不发达,认识水平极度低下的情况下,由于不能解释神秘的自然现象,于是就萌发了一种决定人类命运的“天命观”。人们遇有大事都请巫师来祈祷求神,希望通过神灵的帮助,能够实现自已的美好愿望,而巫师是当时最高的知识分子,是精神文化的权威,是教育、艺术、科学的掌管者和传授者。在远古部落社会,政祭本是合一,而后政权、神权分立,是以神道设教推动神权,以铃制人主。而神权职由巫史执行,古时巫史为初民之先导,古之史官皆老成硕望,深通古今之长者,由其执行神权,可阴制人主之过行,是为制治美意良法。上古之女性酋长为巫,巫为龙族的象形。(说文)说,[巫、巫祝也,女(巫)能事无形(神)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与工同意]。而巫字用以(上一顶天,下一立地,│直通天地,中统人与人),表示具有统领天地间之神灵,生灵等之义,而能与神通话,或慰抚神的人,转而掌司祈祷及服务人群的意思。《吕氏春秋篇》亦言巫咸作筮,卜人尊
巫咸为先卜、明卜。《离骚篇》注:巫咸唐尧时人,以作筮著称,能祝延人之福疾,知人之生死存亡,期以岁月论断如神,尧帝敬之为神巫,并封为良相。生前封于此山,死后葬于山中,并封巫咸所住的地方为
巫咸国,巫咸的儿子自然是巫咸国的国王,后被巴国兼并成为
巫郡。「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
巫咸、巫即、巫盼、
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爱在。《山海经》里
巫咸相当于群巫之首,是鸿医的始创者,这些干巫的人他们的后代子孙多数以巫为姓,但也有以卜、祝、咸为姓的。据《姓苑》记载:黄帝时代有神巫称为巫咸,有的子孙便以咸为姓,咸氏《姓苑》云:咸氏,巫咸之后,今东海有之,现在的巫、咸二姓,均为巫咸的后裔。
二、 医药始祖的后裔,其代表人物有黄帝时代的宰相
巫彭,也是巫姓见於史册最早为显赫者。《姓氏考略》黄帝时代(公元前2690年),有个叫
巫彭的人,他通过观察动物自已采吃植物治伤,他发明了中草药,替人治病,因他医术精明,黄帝轩辕氏敬之为神,封为医相,五千年来一直为我国医药学始祖。还有名医巫访:精医术,著有小儿颅离经,可占天寿与判别疾病生死,巫姓子孙世代相传相授,为吾国最古之幼科医学。
三、 帝王赐姓制,古者天子建德,因生赐姓,胙土命氏,诸侯以字为溢,因而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或以邑以居以事,贵贱悠别,姓与氏遂分,氏是姓的分支,三代之后,姓氏始合为一焉。据《罗泌路史》记载:巫人为
高辛氏才子,显於唐虞,于公元前2435年封於巫,乃帝喾之裔,称八元、阏伯、实沈、叔戏、晏龙、巫人、绩牙、厌越、为虞布五教,与八恺称十六相( 又作十六族)。另外在《神话古典小说》也有记载:帝喾纳四妃:
元妃有邵氏,女曰
姜原,生弃(即:后稷), 后生一子:台玺。次妃有娥氏,曰简狄,生契,三妃陈锋氏,女曰庆都:生尧,四妃訾管氏,女曰常仪,生挈。纳二侧室,一个生二子:阏伯、实沈,一个生三子:叔戏、晏龙、巫人;后又纳羲和为妃,生十子: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续牙、厌越。从《神话古典小说》和巫氏族谱的记载:可以认为巫人和巫乾是同一个人,名人,字乾,为帝喾的支子,黄帝轩辕氏之裔。
四、 由巫马复姓演变而成,周代的官僚体制中,有一种专门掌管养马并为马治病的官员,称为巫马,也就是马医官。巫马的后代子孙,有的就用祖上的官职名称命姓,称巫马氏。以后又逐渐形成了单姓巫。巫马氏望族居
鲁郡。西汉时置鲁国,三国魏及晋代改为
鲁郡。相当于现在的山东。
巫马施:春秋时期晋国名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在鲁国为丞相,有治绩。
据上古神话演义《大禹治水篇》云:舜帝时代有
江淮流域部落领袖巫支祁,他上彻天文,下通地理,力逾九象,术妙万端。尤其是水文水利知识他非常丰富,对于
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所有河流,每个湖泊的水文地质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并有水神
水怪之称。大禹治水就是采用了巫支祁的建议方案,原先治水都是用水来土挡的方法,因此一直治不了水患。后来大禹请教巫支祁,巫支祁叫大禹用“疏凿”的方法,并告诉禹各条河流的地质情况其要害地方,开凿的路线图,大禹按照巫支祁的方案做才治好了多年的水患。巫支祁有三个儿子:长鸱脾、次桓胡、三奔云,都非常了得,武艺高强、神通广大,又非常霸道。所有千里之内,各个部落都听他的命令、受他的节制,占据了整个淮水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自
桐柏山以南直至云梦大泽,更通到湘水之源。由于巫支祈父子过于霸道,舜帝派禹进行征讨,禹不能敌。后来,禹召万神(指所有部落)共战巫支祁,三子败死,自已被俘。在中国古典神话小说,《大禹治水篇》记载:禹王南巡,会诸侯于
涂山,众诸侯排列,出接车驾,二十四路诸侯中有巫立侯春。越夏而商,大约在3600年前,商王太戊、
祖乙分别起用
巫咸、巫贤父子宰相,西汉
司马迁的《
史记·殷本纪》记载。
太戊帝是在其兄
雍己帝去世后继承帝位的,但他骄横不羁,遂使政道渐失。有一天宫廷内突然有一棵桑树与一棵谷树缠合交生,一夜之间竟长得有两个手掌合围那么粗。众人深感奇怪,桑谷都是野生之木,竟合生在宫内?
太戊帝知道后也觉得不是好兆,会是国衰之象吗?他颇为惧怕,就先去询问宰相
伊陟。
伊陟正色回答道:妖异现象的产生和国君不修王政有关,现在国君应当马上修养自己的德行。随后
伊陟又将此事告诉大臣
巫咸,共商如何匡正
太戊帝的失政行为。
巫咸为此专门写了《咸义》《
太戊》等数篇文章,畅言治国之道,苦苦告诫规劝太戊帝。在两位大臣的谏佐下,
太戊帝终于去恶从善,修身养性,使商朝中兴,诸侯归顺。后经
巫咸、紫扈辅佐治政三年,远方四夷之国,皆遣使纳款,重译而至者,大小凡七十六国,众诸侯朝贺!
进号中宗。
巫咸主政期间,修明政事,清正廉明,望重朝野,大修汤王之典,益行仁政,天下大治,社稷中兴。
巫咸一生勤政活了90 岁,巫咸病卒,
祖乙帝赠封巫咸为征夷侯。并封
巫咸之子巫贤为相,巫贤辅佐
祖乙帝时,倡言行辞,治国有方,为全民乐道,诸侯宾服,天下大和,商道自此复兴,万民敬仰、史传流芳!春秋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被放逐后,更加伤国忧民,曾在《离骚》中疾呼,巫咸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巫氏《风俗通》云:商臣有巫咸、巫贤其后并以巫为氏。
巫咸氏((氏族略))云:巫咸商卿,其后以官为氏。郑康成谓巫官,孔颖达云:咸、贤父子并为大臣,必不世作巫官言巫氏是也。
孔安国《书传》云:巫氏也。马融谓殷之巫,《天官书》传天数者,有殷商
巫咸。《书君爽》商
祖乙时则有若巫贤者,巫氏《风俗通》氏于事者,巫卜、陶匠是也。
关于巫咸还有其它的传说,有说他是位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音乐家、艺术家、算学家、医药学家、天文学家、有说他是鼓的发明者及地理罗盘发明者《见上下五千年》。《晋书》唐虞之羲和,夏朝之昆吾,商之巫咸,皆掌著天文,所传之三家星图,巫氏与矣。邹淮《历书》巫咸星图,所列星座十又九焉,此为测天文之首也。巫咸是天文学的创始人之一。
据((姓苑))之说:殷帝太戊使
巫咸祷于山河,咸巫居于此,是为咸民,去南海万千里。考((史记))正义:
巫咸及子巫贤,冢在江苏省常熟县西北,海
虞山上,二公本吴人也。并在常熟县建有咸、贤二公((双相祠))又称巫公祠,十八祠列为第一祠。
由上各种情况可知,巫姓之由来与其所司之职巫史、卜筮之官有关,巫姓是由职业和官职演变而来的,是古代之名门贵族也,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同流同远。巫字上一划顶天、下一划立地,人与天地相通,所谓:“顶天立地平阳巫”,是我国古老之姓氏。在上古时代,巫族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年代,其影响极大、流传甚广、历史之长。巫们的地位是很高的,巫和政是分不开的,巫所从事的社会职业亦是尊贵的,巫族从三皇五帝开始到商朝其地位一直是很高,在商朝有
巫咸、巫贤父子宰相主持国家政务,大权在握,并且还有些大夫一级的官员。这些巫氏先辈们,博通各艺,辅相国家,个个都是为民利国之臣,此乃巫族鼎盛时期也。
世代伟人
周朝时有靖边将军巫显高,按左士传,周平王九年春秋时有鲁人巫子期,乃孔子七十二贤中鼎鼎大名弟子,流传於青史之事迹,为尝宰单父,以星出以星入, 日夜不处以身亲之,而单父治,后转封东阿侯。《楚辞篇》所载,战国时期有位巫阳,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吾欲辅之汝筮予云》。
周简王时有
巫臣将军,被命为御前谏忠侯, 澍按:楚屈荡之子屈申,亦曰
申公巫臣(今河南省信阳县)与楚相子反不合,盗
夏姬以奔
晋国,
晋景公赐刑为大夫,楚子反怨巫臣,灭其族,巫臣怒,乃请出使
吴国,献联吴制楚良策,教吴王以战车骑射之兵法,吴自此北通於晋,得以雄霸诸侯。
巫臣氏《姓纂》云:晋大夫乐巫臣之后。《氏族略》云:楚有
巫臣氏。公巫氏,当为鲁公子巫季之后。((左传))有公巫召伯(姓氏录源卷二),还有大医掌院巫妨等。
汉文帝时有宰相巫秉义,汉高祖八年汉室赐扶氏钦师巫嘉,汉武帝时有附马都尉巫炎, 按夏树芳奇姓通,汉时有冀州剌使巫捷善理政事,按
王应麟姓氏急就篇:汉时有大儒巫都, 著有养性经行世,对生活习序规划、裨益良多,凡此皆见诸
史策之可考者。
迄东晋末年,匈奴
刘渊得势,在山西平阳称帝,
五胡乱华,不少巫姓因怕株连,改姓 许、柯迁徙各省。唯我巫暹公在这危难之时,不畏强暴,不怕株连残杀,从山西
夏县避乱 山东
兖州,而后转徙福建
剑津(今南平市东建溪),距今1580余年,是我族入闽始祖。再经 暹公之子孙:昌辉、进益、文官人、昊官人、元九、亨九、应运、宝郎、得禄、宗源、
宗汉、厚郎、悠郎、远郎、显郎、
云生、风郎、昭郎等祖公的多代蕃衍,历时300余年。 到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8年),暹公之裔昭郎率子
巫罗俊再迁黄连垌(今福建宁化)开发。
暹公之裔另一支宗彦徽公,则迁江苏
句容县,为句容巫姓始祖,官至
太子舍人,裔孙巫及
宋时为端明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使。
句容巫姓,历代名人辈出,人数多少无法估量。
丰功伟绩
隋末、唐初时期,福建、广东一带偏处蛮荒,数千里黔地,不沐皇恩。在
闽江上游,闽西武夷山东麓,有一片风景秀丽、富饶的土地叫黄连峒,其区域包括现在的宁化、清流、
明溪、
建宁县等地。当时
隋炀帝荒淫无道,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据一方,对于这样的边远地区,朝廷鞭长莫及,只好听其自然。另一方面,由于大江南北,战乱扰攘,民无宁日。自西晋永嘉(公元4世纪初)开始,为逃避战祸和灾荒,大批中原先民(后称客家人) 陆续离开河洛祖地,逐渐向南迁移,黄连峒这块处女地,就被人们看成世外桃源,人们纷纷到此定居,因而被逐渐开发起来。
巫罗俊,隋末唐初人,从小就有天赋的聪明才智、和超群的
武艺,并有见义勇为和打抱不平的精神,10几岁时为救一商人,勇斗凶猛的大虫,用双剑将它剌死,为民除害,成了远近闻名的打虎英雄。
巫罗俊34岁那年,江都告急,朝廷派“靠山王”
杨林的一位部将杨一郎星夜驰往闽赣,招募兵勇,增援江都。出于保卫国家的善良愿望,父子俩被应征去前线服役,他英勇善战,献奇计分化瓦解敌军、作战时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武术精湛勇冠三军的名声传遍中原。
巫罗俊字定生,出生在福建
剑津,隋朝大业年间随父昭郎从福建剑津迁黄连峒开发。当时从各地迁来黄连峒避难的人不计其数,既有逃避战乱和灾荒的百姓,也有败军将士,流寇逃犯等,土寇蜂起,各霸一方。
巫罗俊少年殊勇,天赋领导才能,智勇双全,治事果决、他运筹帷幄,肩负起,责成史无前例顽石点头之艰巨任务,带领百姓在黄连峒垦荒种植,筑垒御敌,寇不敢犯,以安抚有加,御下恩威兼施,剿平寇乱、平治草原各部落,划野分邑,建设家园,使人民安居乐业,乐享天伦,
巫罗俊成了当地的救世主,广大民众非常崇拜!敬之如神,称巫罗俊为万家生佛、巫千岁、巫王爷,当地百姓不知有皇帝,只晓有巫王爷,赫赫有名!深受民众拥护和爱戴,
隋朝大业年间,
隋炀帝昏庸无道,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各地草泽英雄,纷纷起兵造反,全国各地兵戈四起、天下纷乱群雄争霸,除拥有重兵的“草头王”数十个之外,尚有无数小股造反之众,点燃起熊熊战火,大有将隋王朝烧毁之势。在
隋炀帝到扬州看琼花,而迷恋江都美女和秀色之际,
李渊在北边趁机占领了京都,公开打出反隋的旗号,揭开了唐祚开基的序幕,自后各地“草头王”也纷纷称王称帝。此时,起兵于海陵的
李子通,已拥有重兵数十万。他趁
隋炀帝仓惶回师救东京之际,挥兵渡过淮河,占领了扬州,号称吴帝,并派兵经略江南各地,东南半壁属他的统治范围。但像黄连峒这样的边远地区,实际上也是力所难及,
巫罗俊就成了黄连峒的实际统治者。
李子通称帝后,就广为召募人才,摆出一副求贤若渴的模样,在江南一带收罗文才武士。他想:若要巩固政权,保住自已的统治地位。就要收罗人才,壮大
军事实力,以期北上攻取中原各地,一统天下,做个真正的皇帝。因为民间早已有传唱谣儿道:“桃李子,有天下。”又唱有:“杨氏将灭,李氏将兴。”当时有许多人相信民间谣儿所唱,以为
李子通真是新朝明主,纷纷投靠他去。也就有人向
李子通举贤,说闽地的
巫罗俊勇冠三军,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于是
李子通派出特使前往福建黄连峒想笼络
巫罗俊。但是,
巫罗俊并不是一个盲从的人,而是用高瞻远瞩、深谋远略的眼光去看问题和处理事情,他打算先到扬州观察一下这吴帝李子通的政绩和为人,看他是不是能成气候,而后再作决定。万一他成不了气候,自已今天盲目地接受他的封号,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眼下天下大乱,单姓李的起兵造反想夺天下的就有:
李渊、
李密、李子通、
李义满、
李轨等五部兵马,在闹哄哄地抢夺天下,鬼知道是哪一个姓李的会成气候,会是圣天子?还是小心谨慎为好,不过,他又想起那传唱的谣儿,万一这李子通真得是个圣天子,岂不错过了一个为国效劳的机遇,怎么办?他机灵一动,借故延绶,厚待来使,让他好言回禀。从黄连峒到扬州有数千里之远,应该以什么名义前去试探
李子通的情况呢?黄连峒的油杉历来被人称道,是上好的木料。若伐木经商,开辟黄连峒与扬州的通商渠道,不仅可以获取较高的利润,还能借经商的名义观察一下那个小朝廷的动静。于是,
巫罗俊马上发动黄连峒人民上山砍伐木材,然后将木材扎成排,从淮土柞下村的一条溪流中放排进入江西省石城县的横江---琴江---贡江再顺着
赣江漂入长江,直达
扬州城。经过几天的观察与深入了解,他发现
李子通这人气量不足,容不下意见有分岐之人,有些好心为他谋取霸业而忠言劝谏的谋士或被杀或被驱逐,最致命的是李子通胸无大志,占领了扬州以及江南一带后, 就称王称帝,广为收罗美女,纵情淫乐,过起皇帝瘾来。这样眼光短浅的“草头王”岂能成大气候?民谣唱的“桃李子、有天下”,应验的肯定不是
李子通。
北边的
李唐大军中,猛将如云,兵精粮足,有一个名叫做
李世民的
秦王,真是旷世奇才,雄才武略不说,单那爱才慕才之心就足以让手下人奋勇争先,为之驱使效命。所以那天下闻名的“十八路英雄”中就有半数以上豪杰被
李世民笼络去了;连那突厥公主都会为他所用,这样的人物才堪称济世英雄呀!这家李氏才可能成大气侯。要是有朝一日能得见他,向他表明自已报效国家的心志,或能有所作为也未可知。
巫罗俊的未婚妻纪风华也认为:“目前世道乱离,王侯各拥兵自重,中原战火连绵,争战不休,只有明主出现,才能收拾残局。现时局未定,暂时不要去趟这浑水,咱们应等圣天子出现,待局势明朗后再决定今后的出路不迟。”古语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一定要审时度势,方可抓住机遇,实现自已的远大抱负。纪风华为了帮助心爱的
巫罗俊成就事业,打听时局发展的情况和寻找晋见唐王的机会。她暂时放弃恋爱之情,主动承担起联络员的艰巨重任。在叔叔纪汉杰的帮助下,为后来
巫罗俊上疏晋见唐王打开了方便之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扬州期间,
巫罗俊明察暗访,听到和看到了
李子通的许多为人的缺陷,再加对时局的了解进行了透彻地分折,经过一番思考后,认为李子通胸无宏志,难成气候,于是作出不依附他的决定。宁化的优质油杉深得扬州人的喜爱,卖价高盈利大,还购买了一些山里的日用品带回来,在黄连峒开一家百货商场,方便山里人。回乡后,继续伐木经商、开拓疆土、筑堡卫乡,成为黄连峒主。唐高祖武德四年,子通灭亡,唐帝国兴起,统一了中国,但天下初定,象这样的地区,版籍尚无记载。到了贞观三年(即:公元629年),
唐太宗出巡南方的时候,巫罗俊才到皇帝行营上疏,奏称黄连地广人多,可以授田定税,并入版图。朝廷嘉纳,令翦荒自效,太宗以剿平寇乱,开化南蛮,念公有致金瓯完整之功,使南陲无边烽之患,勋业彪著,先后颁
诏敕封巫罗俊为黄连峒镇将,镇国威武侯,赐与尚方宝剑,便宜行事,袭荫三代,世守厥土。
是时
巫罗俊所辟荒界:东至铜头岭(今清流县地),西至站溪,南至杉木堆,北至乌泥坑 (今
明溪县地)。到巫明甫袭守黄连镇将时,归附百姓更多,整个村、镇,整个部落,举族投奔,争相归附,土地日辟、户口日增,辟地已扩大到整个闽西至广东一带,尤其是中原人迁入者甚多(后称客家人),许多文人墨客、能工巧匠,为了生存和求一方平安他们不远万里,经过千山万水,过黄河、渡长江、漂过鄱阳湖、顺赣江而上,沿着
巫罗俊经商伐木的道路,从江西省的石城,翻越
武夷山脉,纷纷来到福建黄连峒的玉屏村(即:现在的石壁)定居。客家民系在此孕育,客家文化在此发源,尔后播衍四面八方。据考证,如今散居在世界五大洲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后裔有近1亿人,190多姓,其中台湾省,香港就有 800多万人,这些客家人的先祖,当年都是闽西的开疆先驱,
巫罗俊所领导的黄连峒人。到了唐高宗乾封二年 (公元 667 年),才正式建为黄连镇,开元十三年(公元 725 年) 升镇为县,天宝元年 (公元742 年) 更名宁化县。
宋朝元符元年,划出麻仓六团里,建置清流县,明朝成化七年又划出下觉、柳扬二里设归化县,就是现在的
明溪县。
巫罗俊,字定生,号
青州,生于隋开皇二年壬寅 (即:公元 582 年) 四月初八日丑时,殁于唐麟德元年甲子(即:公元 664 年) 八月十一日已时,享寿八十有三,原葬镇西天兴观后竹筱窠。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县令
王云议改县治于公葬之地。嗣孙巫志荣官
别驾,叩诉闽王,奉旨任择吉地相易乃卜,清流县永得里之
嵩溪镇黄沙渡牛牯雍水形,改葬公及二妣於此,癸山丁向兼丑未。1984年4月10日清流县人民政府把
巫罗俊的坟墓列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并指定保护人和保护范围,其保护范围坟墓及墓前15米,左右20米。
巫罗俊因开化南蛮,剿平寇乱,开拓福建、广东数千里不沐皇恩之偏外蛮荒,建设家园,使人民乐享天伦,为这块土地开发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深受民众爱戴。因此,有史以来宁化、清流、建宁等县志均有记载。其后人为永远悼念这位先祖,曾在镇西天兴观后竹筱窠县署(现县政府所在地内)左侧建有“巫
青州公祠”,俗称(土地庙)称
巫罗俊公为土地神,庙中祀有巫罗俊公及柴、纪二夫人遗像,供各界朝拜。其对联曰:黄连永镇千秋固,翠水长流一脉香(载宁化文史)。诏颁忠孝堂竖於巫侯府第,以功业盖世,自此文官下桥
武官下马致敬!庶民之敬仰更不待言,终年香火不熄,各方朝拜者更是络绎不绝。
宋朝丞相信国公吉州
文天祥撰文曰:“世以谱传,而不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其人勋业著于当时,功德呜于后世,乃能留其谱与像,巫氏谱像,灿然可历千百世而不替,子孙瞻前人之遗像,而不兴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载苏州巫氏族谱卷首廿九页)。后唐同光二年 (即:公元924年),县令
王云议改县治于公葬之地。祠迁
宁化县城关,依山傍水的小溪边,钟灵毓秀之巫家山,建造了“平阳古族巫氏总祠”,供巫氏后裔瞻仰祭祀!在
文化大革命时期当作 “四旧”被毁坏。巫家子孙继承和发扬了客家人勇于开拓,艰苦创业、奋斗进取、爱国爱乡、勤俭质朴、诚挚团结、敬祖睦宗的精神,在世界各地进行艰苦而伟大的创业。他们常感念祖先的功绩,因此于1992年8月1日集资动工修建“
巫罗俊公怀念堂”。经过4年的奋斗,于1996年9月18日竣工。这座仿古宫殿飞檐斗拱、龙凤彩画,气势雄伟,肃穆古朴,蔚为壮观。正殿安放着巫罗俊和柴、纪二夫人的塑像,可以让后代人时常瞻仰他们的风采。
巫罗俊在宁化开基立业,繁衍后代,后来他的部分子孙陆续向外地迁徙发展。
发展情况
他的第13世裔孙巫乾移居
上杭县后又移永定县大溪,宋高宗时,巫大一郎携七子又迁居广东省韶关的曲江杨梅,为巫氏进入广东的始祖。后部分裔孙又迁移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兴宁、大埔、
五华、龙川、和广西、江西、湖南等地。明清时代,
巫罗俊的后裔又渡海峡参与台湾宝岛的开发,巫罗俊的神像就被子孙们请到台湾当了保护神。如今,在台湾
凤山市镇北里,也保留着一座“
北辰宫”,俗称“巫王爷庙”,庙里有一对联写道:“ 北山临福地巍巍庙貌昭千古,辰宿列中央赫赫神威护万民。”
如今,
巫罗俊的后裔已衍播到世界各地有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海南岛、贵州、四川、陕西、甘肃、湖北、河南、河北、山西、沈阳、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香港、澳门、台湾各省,海外有: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牙卖加、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巴西、澳洲等国都有巫姓子孙在开基创业,逐渐形成了南方巫氏大家族,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巫氏子孙去开拓新的世界、新的生活。
历代名人
巫氏,源自上古、望出平阳。巫氏先祖世居山西省平阳府
夏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西晋末年南迁福建,为客家一族。巫氏是中国历史上5600多个姓氏中较为奇特的一个姓氏;古人解释“巫”字:上一横为天,下一横为地,中间一竖为人间(人类社会);左文臣、右武将,辅佐圣王,平治天下;人与人相对拜揖,共庆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天下太平。巫人就是交通天地、保家卫国、德泽生民之人;所谓“承天立地平阳巫”也。巫氏的历史,几乎可以说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同源同流。
巫氏的起源有四说,一是巫常,见《书·序疏》及《风俗通》;二是
巫彭,为黄帝之国师,作医济世,被尊为中国医学的发明者。见《吕氏春秋》及《山海经》;另外,《说文》云:“巫彭初作医。”《世本》云:“巫彭作医。”;三是巫阳和
巫咸,见《楚辞》;四是巫咸和巫贤,见《尚书·君》。
《尚书》通称《书经》,是学者所公认的我国最古的文献,因此,就史料的可靠来说,自然是以
巫咸和巫贤为是。《尚书·君?amp;#93;》:“在
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
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君?amp;#93;》是周代文籍,作于周康王(公元前1087至公元前1053年)之时。它追叙商代国君
太戊(公元前1637至公元前1563年)时的一些贤臣时,
巫咸以“乂王家”的功绩被提及。“乂”是安定之意,说
巫咸安定王室,这当然是大功臣了。巫贤相传是巫咸之子,为商王祖乙的大臣。巫常、
巫彭、巫阳虽见于《山海经》等周代古籍,但由于没有更多的史迹可述,加之上述各书都晚于《尚书》几百年,其史料价值自然稍次。
巫咸的“巫”是职务(或职业)的称呼。“咸”是巫的名。巫氏显然是以职业为氏的。巫咸是商代重臣,非国君的宗亲不可能居此要津。商朝国君姓子,巫氏可能是系出子姓。
巫咸,又作巫戊,据说可能即甲骨文中的咸戊,商王太戊的大臣,治王家有成,作《咸乂》;相传他发明鼓,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又是一个著名的占星家,后世有假托他所测定的恒星图。现今四川省之巫山县、巫溪县及巫峡等地,皆为巫咸之封地;到战国时仍为楚国之
巫郡。咸贤两公继相,与伊尹、
伊陟并隆,后迁江苏省常熟县开发。巫咸后代子孙都以巫为姓,称巫氏。北
宋徽宗时记咸贤两公之史迹,加封为扶业王,载之祀典。迨至清朝又敕封双相巫公祠于
常熟,春秋祭享,
琴川(即常熟治)十八专祠推为第一祠。公元2000年(庚辰)6月4日,在江苏常熟
虞山北坡发现古代摩崖石刻“巫相岗”三个大字,字径高达1.9米,宽1.5米,钟鼎文体,用双勾法镌刻,苍劲古朴。经考证,石刻为宋代古迹。
殷商的活动地区在黄河中下游。由汤居亳到
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都在黄河北岸。巫氏始祖
巫咸和巫贤既是殷商重臣,其生活地方在国都或其附近。其后殷亡周兴,巫氏西迁,在今山西
临汾一带成为望族。平阳置郡在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巫氏望平阳,指此,即今山西临汾市,故巫氏以“平阳”为堂号。另说,有黄帝之玄孙、帝喾之子巫乾,于山西省夏县
平阳郡(今临汾市,秦以前县比郡大),封巫,为巫氏之始祖。
由商而殷(商自
盘庚起称殷),由殷而周(周自
平王东迁起称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巫”的地位相反一天天下降。到春秋时,“巫”仅是一种职业了。“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至汉,巫的地位进一步下降:“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倡优蓄之。”(《史记·太公自序》),卜和祝都是巫的执事。巫和皇帝的弄臣倡优相去无几了。
古代,巫除了替人禳解之外,也替人治病;《
山海经·海内西经》:“开明东有
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至春秋时有巫妨,为太医掌院。东汉时有名医巫都,著有《养生经》。巫捷,曾任冀州刺史。又有巫炎,西汉易学家,擅阴阳术数。《汉书》载:“
光武时有巫炎,字子都,淄川人,有阴道之术。”按《神仙传》载:炎,北海人,官
驸马都尉。武帝出,见子都于渭桥,其头上郁郁紫气高丈余。帝召问之,曰:“臣一百三十八岁,亦无所得。”诏
东方朔使相此君,朔曰:“此君有阴道之术。”屏左右问之,曰:“臣年六十五时,苦腰痛脚冷,口干舌苦,渗涕出,百节四肢疼痛,又痹不能久立。得此道以来七十三年,今有子二十六人。”魏、晋、南北朝,巫氏无闻。
秦灭六国,六国之民南徙,由河而汴而淮;以达于江南,这是第一次。西晋末,中原大乱,是又一次大量的南徙。巫氏望平阳,则南徙当始于西晋永嘉(公元307至公元313年末),路线仍为黄河而汴河而淮河,以达于江南;今安徽含山有巫家寨,巫氏聚族而居,当是南徙当中停留下来的。
公元308年汉
刘渊攻占平阳,是年十月,刘渊称汉帝,
改元永凤。309年,汉
刘渊迁都平阳,
改元河瑞。这时,先祖巫暹公等随中原士族避乱山东兖州,转徙入闽之
剑津(今福建南平市),是我族南迁之宗,为入闽之始祖。历经约300年(具体有多少世待查考),传至巫昭郎公,又于
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率子
巫罗俊奉祖骸从
剑津迁徙黄连峒(今
宁化县)开发定居。巫氏历史有文字系统的谱牒记载,即是从福建宁化
巫罗俊公开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土寇蜂起。巫罗俊少年殊勇,文韬武略,天赋领导才能,带领百姓开山伐木,垦荒种植,筑堡卫众,寇不敢犯,民众安居,远近百姓争附之,成为黄连峒的统治者。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太宗李世民出巡南方,
巫罗俊亲自到皇帝行营上疏,奏称黄连地广人多,可以授田定税。
唐太宗嘉许,授予
巫罗俊一官职,令其回黄连继续开发。后来,朝廷以剿平寇乱,开化南蛮,念巫公有致金瓯完整之功,使南陲无边烽之患,功业彪著,先后颁
诏敕封巫罗俊为黄连镇将、镇国威武侯,赐尚方宝剑,袭荫三代;诏颁“忠孝堂”竖于巫侯府第,因此,巫氏堂号又称“忠孝堂”。
巫公所辟疆界,东至桐头岭,西至站岭,北至乌泥坑,南至杉木堆,大至是现在福建省宁化、清流全境和
明溪、建宁两县的部分,总面积达四千多平方公里。乾封二年(667年),唐王朝正式批准黄连峒设镇。开元十三年(725年),黄连镇升格为
黄连县,隶属汀州;天宝元年(742年)取“宁靖归化”之意,将黄连县更名为
宁化县。
巫罗俊作为闽西北的开疆先驱,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在当代被全球客家人誉为“开县始祖,客家先驱”。公元1995年乙亥岁在福建宁化石壁建成了客家公祠——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宁化石壁客家祖地被海内外客家人公认为客家人的“
麦加”,客家人的“朝圣中心”。
巫罗俊,字定生,号
青州;生于
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壬寅四月初八日丑时,薨于唐高宗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甲子八月十一日已时,享年八十三岁。公之事迹载于《汀州府志》、《宁化县志》等。
罗俊公殁后与柴、纪俩夫人合葬于宁化镇西天兴观竹筱窝(今
宁化县政府驻地),并在此兴建“青州公祠”;祠内塑
巫罗俊与柴、纪俩夫人神像,供各方朝拜;祠的大门上方挂着“平阳古族”匾额,两旁的对联为“黄连永镇千秋固,翠水长流一脉香”。每年春秋,由县令亲临主祭,平时过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必进拜谒,敬之如神。宋朝丞相信国公
文天祥为塑像撰文:“世以谱传,而不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其人勋业著于当时,功德鸣于后世,乃能留其谱与像,巫氏谱像,灿然可历千百世而不替,子孙瞻前人之遗像,而不兴仰止之心者,未知有也。”(载苏州《巫氏族谱》卷首廿九页)。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宁化县令
王云拟改县治于竹筱窝,需要移墓迁祠。十三世嗣孙巫志荣叩诉闽王,陈述
巫罗俊开疆拓土之功绩,奉旨任择吉地,墓迁葬清流永德里(嵩溪)黄沙渡牛牯壅(二世明甫、三世万宗、四世仁、义、礼、智、信和各夫人同时迁葬嵩溪),为癸山丁向兼丑未分针,水浸牛皮形。墓旁附近,为纪念
巫罗俊修建“福潭院”专祠,春秋享祭。罗俊公墓现列为福建省和清流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单位。
祖祠迁宁化县城关小溪边巫家山麓,改建为“平阳古族巫氏总祠”。迄至现代,总祠已遭破坏严重,于公元1992年8月——1996年9月,在台湾巫氏宗亲总会负责人巫永福(已故)、巫银棋、巫文贞等人的倡议下以及
巫罗俊公怀念堂筹委会的巫英权(已故)、巫新显、巫瑞才等宗亲的具体领导下,又合族筹资156万元在总祠原址改建成“巫罗俊公怀念堂”, 为巽山乾向兼巳亥分针;占地总面积1637㎡,基建面积1025㎡,内有20个房间,正厅可同时容纳200多人祭祀。供巫氏后裔及广大人民群众瞻仰祭祀。
暹公的另一支宗巫彦徽公(字仲懿),则迁江苏句容县青山,为句容之始祖,仕隋官至
太子舍人。其后裔十六世孙巫伋公(宋端明殿大学士知枢密院参知政事),于南宋绍兴三十年庚辰九月(公元1160年)编撰了
句容巫氏族谱,称始修苏谱,为巫氏在句容之历史发展提供了文字的记载。
句容巫姓人口虽不多,但历代都有名人。
宁化开基始祖
巫罗俊公配柴、纪俩夫人,各生一子:明甫、明达(无传)。明甫字玉和,生一子:万宗。万宗,字真祥,号元本,妣肖氏生五子:仁、义、礼、智、信,为宁化巫氏五大房派,裔孙瓜瓞绵绵,遍及海内外。
巫仁公袭授黄连镇将,配葛瑞娘,生一子:嘉善。巫义公生二子:允郎、元郎。巫礼公生二子:容郎、宝郎。巫智公生一子:巫远,养子巫进。巫信公生三子:安郎、泰郎、定郎。义、礼、智、信四公后裔虽有迁各省,但大部分仍居原籍,分布于
宁化县14个乡镇50多个村庄,总人口有5万多人。有资料显示,以前
宁化县巫姓人口10多万,故当时宁化有“巫半县”之称。
巫仁公之子嘉善,经数代传至千一郎;千一郎公配李氏,生一子:大一郎。大一郎公配黄氏、吴氏、王氏,原居福建上杭九泰茶地厦科,于南宋绍熙年间(约公元1190年)偕七子:仕聪、仕成、仕政、仕宗、仕恭、仕敬、仕猷迁广东韶州(今曲江县)杨梅,为巫氏进入广东之始祖。后来仕聪徙英德蒲岭
高车坝开发;仕成转徙英德尧山蒲东石霞(即现在的石牯塘镇石下村);仕政转徙惠州金鸡塔下;仕宗转徙长蒲东、小竹径都;仕恭、仕猷仍居永定溪南;仕敬配李氏、继何氏,生三子:福、禧、禄。福公移嘉应汤坑(今丰顺辖地);禧公移广东兴宁罗岗蕉一洋塘七星伴月形开基,为禧派之始祖;禄公移英德下隅乡
横石塘,至今仍居原地。禧公之堂弟巫祈(仕猷之子)居福建永定罗滩,为罗滩之始祖,其后裔分居在福建、江西、广东、四川、台湾各省,为巫姓人口比较多的一支宗。
历唐、五代及两宋,除安徽、江苏、浙江于迁移途中留下居住者外,闽南、
粤北、赣东南数十县之间,均有罗俊公后裔。故巫氏以这一支为族大人多。元、明两代,巫氏以宁化和兴宁为中心,人丁有进一步发展。清初,朝廷实行“湖广填四川”政策,又由广东长距离北上四川,同时江西赣江两岸和湖南湘江沿岸都有巫氏居住。迁四川的,一百五十年之后,又移向贵州、云南。把以上各点联络起来看,巫氏的历次迁移,构成一个大S形。黄河流域巫氏情况如何,尚待查访证实。
明清时代,巫氏子孙又渡海峡参与台湾宝岛的开发,罗俊公神像被请到台湾当了保护神。如今,在台湾
凤山市镇北里,还保留着一座“北辰宫”,俗称“巫王爷庙”,庙里有一对联写道:“ 北山临福地巍巍庙貌昭千古,辰宿列中央赫赫神威护万民。”如今台湾省有二万多巫姓人;清道光五年永定翰林巫宜福(知府大人)驾临台湾作诗:“有唐初祖兆汀先,千载蕃昌子姓绵;支衍南安诏翼远,崇从宁化本源泉。”有的移居东南亚各国(现泰国约有五千巫姓人),逐渐形成南方巫氏大家族。罗俊公被尊称为巫氏南方开山始祖、巫氏中兴祖。
值得一提的是当代巫姓,据
巫罗俊怀念堂管委会的最新统计,分布在全国24个省、218个县和17个国家和地区。但不论你住在哪里,不外乎是从下面四个地方迁去的:一是山西
平阳郡;二是福建
宁化县;三是福建
永定县;四是广东兴宁县。所以这四个地方被誉为巫姓居住发源地。当代巫姓人口,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之数据,巫姓人口约一百万,在全国姓氏中排名第227位,都是以罗俊公后裔为主,约占90%以上;在罗俊公后裔中,禧派人数最多,又约占60%左右,禧公后裔主要居住在南方各省。
自从中兴祖
巫罗俊公在闽西北黄连峒开基后,巫氏家族逐步走上丁财两旺、富贵双全、福寿并臻的康庄大道,愈加繁荣昌盛;巫氏名人更是灿若群星,层出不穷,数不胜数。
巫清,宁化人,处州通判,于北宋
建隆辛酉二年(961年)主持修纂巫氏族谱,称创修闽谱,为吾族最先修谱者。巫潜,宁化人,志荣公后裔,进士,广东怀集县知县,宋宝庆乙酉(1225年)年启修闽谱。巫双瑞,字祥卿,号云岩,南宋淳佑十年(1250年)庚戌榜、
探花及第,并招为附马,统理诸军都督府大都督、光禄上卿,尚理宋第三公主
赵夫人;迨年兵陷京师、元兵追逼,双瑞夫妇为国尽忠,《石城县志》记载为忠臣。
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的巫进、巫伏,“守职建昌,兼管西蜀,功盖群僚,德誉四海,钦赐受封,世袭一等侯,护国佑民,都督府巫大将军之职、荫袭五代之裔,”即在今四川省西昌市,巫姓人口已发展到近七千人。巫凯,明代
都督同知,
句容人。曾任
辽东总兵官等职;他秉性刚毅,娴于智谋,威惠并行,居镇三十余年,边务修备,是当时有名的良将(见《明史·一七四》)。
巫子秀,明代谋士,兴宁人,英勇绝人。曾设奇略,擒贼亲斩之,献馘于官,请官剿之殆尽。巫子肖,字孝元,万历举人,明代新喻知县,龙川下塔人,为官孝友廉介,民号“青天”;邱邻劝善,著有《劝惩八鉴最善录》以警世。巫三祝,子肖之子,崇祯进士,户部主事。
清朝的巫宜福、巫宜禊、巫宜禄,福建永定人,有“
一门三进士、兄弟两翰林”的美誉;巫作江经商致富,广行善举,被清朝乾隆皇帝诰赠为三品奉直大夫,颁诏建造“
巫氏大夫第”并赐予金匾,即现在的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洛带镇,后裔已发展到一千多人。清朝时有巫兴文,广东梅州兴宁罗岗颜畲人,他目睹清朝腐败,愤起参加太平军。他骁勇善战,谋略过人,曾有连破十八统领和单将夺扬州的赫赫战功,为此被封为巫赐王。
巫朝顺,字协兴,号彪明,清代易学大师,福建
大田县桃源镇东坂村人,汀州名医;于永安清水池一带组织民团“五常甲”抵御匪患,光绪皇帝御授五品顶戴奉直大夫。福建汀州巫氏十六世传人,承前启后,秘传巫氏易学、易医,传下巫氏易学、易医典籍数千卷。
近代和民国有巫剑雄(1890—1951),祖籍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后迁台山,再迁广西,为
广西防城那良人,民国少将师长。其时闻族人倡修《巫氏族谱》及禧派二世祖坟遭外人危害事,愤起参与,不遗余力,应允出任修谱建祠正总理。一面捐巨款,一面不断与罗岗的张营长函电交驰,令其悉心保护,我族的修谱建祠两大事才得于顺利完竣。因而深得族人的崇敬。
巫新寰,号宇衡。广东梅州兴宁罗岗柏桥头人。毕业于两广高等师范学校(当时是广东的第一所大学),是我族修谱建祠的倡议人之一。与钦贤、焯枢、焕廷等人负责《巫氏族谱》的编撰工作。前后花了九年心血(公元1927年7月—1936年5月),克服了重重困难,一部伟大的《巫氏族谱》(计五十卷44厚册)终告功成,为我族傲立于中华民族之林有了较为系统的历史依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巫永福(1912—2008),祖籍福建永定人。老祖于清朝入台,现为台中市人。毕业于
日本明治大学,曾任台中市政府秘书,台湾巫氏宗亲总会第1-3届理事长,1992年兴建“
巫罗俊公怀念堂”的倡议人之一。
巫宝三(1905—1999),江苏
句容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学识渊博,著作甚丰;身兼百职,头衔甚多,是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世界级的著名经济学家,也是审判“
四人帮”的法官代表之一。
巫致中(1940— ),祖籍四川人。其祖明代时随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将
徐达将军之军旅流落河北
山海关,为山海关人,后裔现居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大巫庄。巫致中是我国卫星导弹测控专家,第七届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曾受邓小平接见。他设计出中国第一部“远程计算机网络卫星测量数据通讯规程”,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史上零的突破,成功地对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进行目标追踪测量。1975年又设计出“近地卫星测控系统流程”,使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尖兵卫星成功回收。他的名字被国家人事部门编入《中国名人大辞典·当代人物卷》中,授予少将军衔,是巫姓伟人。
巫兰英(1955— ),女,河南郑州人(老家安阳市滑县上官镇吴村),全国人大代表,现任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两次打双向飞碟获世界冠军。200发子弹,击落198只飞碟,是世界65亿人口中的姣姣者。
巫声蕙(1916—1996),贵州
修文县扎佐镇,罗俊公下37世禧公下19世孙,是我国著名的的姓氏学家,贵州省邮电管理局干部,研究员。主要著作有:183万字的《中华姓氏大典》(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历代姓氏学家列传》、《季柯诗词稿录》、《诗律-词谱-韵略》、《牌经》等。有关巫氏家乘的有《巫氏历史概述》(1963年)、《永川巫氏族谱》等。
巫祯来(1963— ),字乾贞,笔名悟生,号一顶山人,别署无为斋主、天风堂。泰裕之孙,盛美之子,福建大田县
桃源镇东坂村人,福建汀州巫氏十九世传人。巫祯来在深厚的家学渊源熏陶下,尤其得曾祖朝顺公嫡传,承祖父泰裕公亲授,研究中华千古谜书、群经之首《周易》数十载,把传统精粹阴阳五行学说、先秦诸子学说、太极八卦学说、古代兵法学说、中医平衡学说和现代策划理论、科技理论融汇贯通,把《周易》应用于预测、企划、创作、科研、发明等各个领域。参透天机,演绎人生,创建《巫氏网》和易心堂。
当代的还有:巫学德(原四川省公安厅厅长,现任国家公安部咨询委员会成员),巫开立(全国商会副会长、广东商会会长),巫江凌(原中国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翻译),巫波伦(浙江省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巫希平(安徽蚌埠市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巫家世(广西桂林市副市长),巫福生(福建省宁化县长),巫敏(四川省新津县长),巫新华(历史学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考古队队长),巫克力(博士、中国证监会资金监管部处长),巫照华(四川省普格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巫运康(云南省威信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巫永康(广东英德市副市长),巫九根(湖南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纪检组长,《巫氏族谱》编辑专家),巫书田(湖南省安仁县公安局长),巫瑞才(海内外巫氏宗亲联谊总会会长,主编《先进文化进祠堂》一书),巫元彪(巫氏历史文化资深专家);巫家寅(《平阳简报》主编,湖南省醴陵市
泗汾镇人,中学高级教师,海内外巫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巫金锋(原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巫昌祯(女),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巫剑锋(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师师长、湖北省政协主席)。巫挺(原海军政治部主任、青岛市市长,后调中央党校负责人);巫海清(原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
湘潭军分区司令员)。
巫刚(著名演员);巫仕强(英中文化交流协会主席);巫启贤(著名歌星)。
此外,还有一批热心巫氏公益事业的名人,如福建的巫瑞才、巫连山、巫柏林、巫寿珍、巫健华、巫能辉;台湾的巫春发、巫德箕;马来西亚的巫仁勇,泰国的巫庭光;广东的巫金星、巫桂荣、巫师传、巫云瑞、巫唐仁、巫自坚、巫远杞、巫东财、巫俊平、巫小平、巫汉标、巫定深、巫文初,巫显常、巫焕忠(创建《巫族人论坛》网站)、巫玉鸿、巫明生;四川的巫玉萍(女)、巫盈平、巫克贵、巫俊林、巫俊华、巫百熙、巫正鸿;安徽的巫贤学;贵州的巫受文、巫朗江;江西的巫发沛、巫道恩(创建《巫道恩博客空间》和《巫族文化工程建设博客》);广西的巫石云(宾阳马池村),巫超鹏(宾阳
甫上村),巫道君(
柳州)、巫国华(昭平)、巫雄兰(扶绥)、巫东泽(上思)、巫世妙(平南)等等。
若追溯我广西
宾阳县乐舜公一脉世系的来源,则从罗俊公传下19世
巫禧公开始。禧公,传下一子回,居住广东兴宁县
罗岗镇洋塘村。诞五子:景发、景成、景新、景茂、景松。景发传下道兴、顺兴、益兴、志兴。道兴传下贵甫。贵甫公于明朝移居五华油田约鲤子塘。贵甫传下巫元、巫旺、巫善、巫兴。兴公传下巫规、巫矩、巫准、巫绳。第25世矩公传下巫瑱、巫珍、巫琛、巫玿。瑱公传下巫镇、巫钊。钊公传下廷用,移居惠阳县讴田乡梁化圩。廷用传下权质、权茂。权茂传下巫楷、巫梯、巫森三子,次子梯公传下乐舜、乐郁。第31世乐舜公于清朝春诞(约公元1648年)由广东
惠州府长乐县(今叫
五华县)黄道岭迁广西
思恩府宾阳县武下团王灵乡红村(今为
大桥镇红村)安居,生二子:长子承交,次子承禄。承交公后裔传下四代之后,不知去向(有传说迁居四川省),族谱失落,无法考查。承禄公传下八子:
锦山、
鹏山、
岳山、联山徙宾阳东部,余下云山、
相山、
奎山、秀山仍居原地,故有“上四祖,下四祖”之说。乾隆元年丙辰(公元1736年)鹏山公览睹本乡东区安城乡黄茶团堡上岭建造村庄,取名太平村(现今
甫上村)。厥后椒衍瓜蕃,俾炽俾昌,子孙繁衍,垂贻后人万载流馨。又有从甫上散居启明
中团村,黎塘林村及陈树村,大桥下州村,贵港市
覃塘区东龙镇中秋上中屯。从
红村又有散居古辣沙埠、
冷水村、
马山县周鹿镇三星高奥屯,来宾市
兴宾区蒙村乡龙南木棉村;又从马山县迁徙钦州市北营巫屋村;还有迁灵山县,再从灵山迁田阳县
田州镇的。
若追溯我重庆市
璧山县巫汝霖公一脉世系的来源,则从罗俊公传下19世
巫禧公开始。禧公,传下一子回,居住广东兴宁县罗岗镇
洋塘村。诞五子:景发、景成、景新、景茂、景松。景发公传下道兴、顺兴、益兴、志兴。志兴公传下良政、崇政、惟政。良政公传下效成、效真。效真公传下琼、珪。琼公传下玉凤、玉珖、玉茂、玉琉、玉良。玉良公传下巫僯,僯公传下九经、九邦,九邦下嘉泰、嘉兴、嘉祯、嘉祥,嘉祥传下懋卿、裕卿,裕卿传下汝霖、汝梅、汝升、汝玫(无嗣) 。罗俊公第31世孙汝霖公传下六子:文山、
玉山、秀山、
华山、昆山、仑山,公于清朝康熙59年(公元1720年)携六子一孙由广东
嘉应州兴宁县(今叫广东梅州兴宁市)罗浮迁四川重庆府
璧山县后巢乡福里二甲(现重庆市璧山县
大兴镇二村巫家坝)安居,该公是重庆是璧山县巫氏的开基始祖。长子文山生三子:锦章、显章、成章;次子玉山生五子:宪章、福章、敬章、德章、鸣章;三子秀山生二子:孔章、贤章;四子华山生三子:居尧、龄章、云章;五子昆山无嗣;六子仑山生二子:龙章、凤章。汝霖公第3代有57人,公的后代大部分散居住在
璧山县境内,如
大兴镇巫家坝、丹凤、
三教、
正兴镇、石院、
福禄镇胜利村万全搭
马岩、狮子泥河村、
新胜、来凤古佛、璧泉街道大岚村五组、
大鹏、中兴、五里、梅江等,由于城市版图扩大巫氏聚居地也更加分散,少部分外迁具体不详。汝霖公的胞弟汝梅公生四子:詹山、钟山、育山、茂山 ,该公康熙58年(1719年)迁四川
华阳县大面铺(现成都市龙泉驿区
大面街道)。汝霖公另一胞弟汝升公生一子:康山 公于乾隆38年迁四川。
我广东省兴宁市叶塘镇叶南乡欧槐塘巫氏溯源:从罗俊公传下19世
巫禧公开始。禧公,传下一子回,居住广东兴宁县
罗岗镇洋塘村。诞五子:景发、景成、景新、景茂、景松。景发传下道兴、顺兴、益兴、志兴。道兴传下贵甫。贵甫公于明朝移居五华油田约鲤子塘。贵甫传下巫元、巫旺、巫善、巫兴。兴公传下巫规、巫矩、巫准、巫绳。巫准公:法名千三郎,生明永乐戊戌年(公元1418年),八月十五日午时,卒于成化辛丑年(公元1483年),五月九日酉时。 配蓝氏:生明永乐年(公元1421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七日戊时,卒于成化五月九日巳时,生五子:顺一郎,顺二郎,顺三郎,顺四郎,顺五郎,顺六郎(荣惠)。
荣惠公:法名顺六郎,公由五华油田迁兴宁叶南富祝径欧槐塘船形,开居立业,创建屋宇二座,上座分给二房奁公,下座分给长房奎公。公葬于鄂桥,蜘蛛结网形,丙山兼巳分金。配刘,张氏:刘氏讳六娘,张氏讳满娘,二妣合葬于苏茅坳山顶上,昂天坪,天穴辛山兼酉分金,刘氏生一子:奎。张氏生一子奁。31世端桂公后裔迁台湾,30世迪公长子冲科公后裔不详;次子冲元公后裔迁江西;三子冲楼公后裔迁博罗,河源.四子冲辰公后裔迁黄竹塘,五子冲舛公后裔居富祝村.33世元超公后裔迁五华新桥和声塘,五华新桥坳下.元虎公后裔迁五华张泗塘.34世青选公后裔迁韶关翁源.30世复一公后裔迁广西贺州。25世准公之裔31世瑞(端)祥公,由广东兴宁县富竹径移江西崇义县茶滩乡杨梅排开基,
至37世传发公移龙勾乡良田居住,32世道来公在康熙年间,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县迁江西南康
县赤土镇杏花村谷田村开基以及南康县西华乡,大余县城石桥下,道成公迁万载县高城乡
奇丰村,道万公迁万载县株潭乡巫山圹和山背,道昂公迁万载县老庄下、金盆市、上院背,
道兰公迁萍乡市上双料,道源公迁浏南文家冲大竹园,道锡公于公元1660年从广东梅州兴宁
县富竹径迁江西南康县横寨乡有田下,35世月芳迁湖南浏南木瓜坡。日芳移湖南攸县横
山乡地木冲村、湖沙垅村,星芳迁居湖南道州。31世迪公生五子,次子冲元之裔迁江西省南康县赤土镇莲塘村樟树坝。迪公四子冲辰之裔迁江西南康县赤土镇莲塘村梓树坝。迪公五子冲舛之裔迁上犹县营前镇街上。
巫氏向来有编修族谱的优良传统。今次增修,乃是按照公元2007年10月福建宁化首届海内外巫氏文化节关于用5年时间(2007年10月-2012年10月)兴修《全球巫氏族谱》的精神和总体部署而进行的;从2008年3月启动,由巫超鹏主修,巫连冰责任编辑,以1986年丙寅版《巫氏族谱》(乐舜公房谱、巫超金主修)为底本,各乐舜公后裔的村庄代表提供新资料,加进当代巫姓子孙的新内容,吸取新发现的巫氏历史资料,主要增加了“巫氏祖宗遗像”、“
巫罗俊公怀念堂图片”、“巫罗俊镇将坟文物保护碑图片”、“巫回公坟祠记”、“巫氏家训二百字”、“巫氏治家格言”、“巫氏家劝十一则”以及“
甫上村简介”等新内容;经过编辑整理、精心校对而成的。
族谱传承
现在族谱即将付印发行,希望持谱者,视族谱为传家宝,珍藏之、秘存之、永传之。得见祖宗之名字,犹如见面,可谓孝矣;阅览祖宗之事迹,则可激发建功立业、棒檄家声的雄心壮志和浩然正气,可谓忠矣。宋朝端明殿大学士王十朋(1112-1171)曾为巫氏族谱题诗:“奉观先世起遐思,南北家声续旧支。一派子孙无异姓,千秋昭穆似同时。蒸尝共守唐臣庙,金石长留宋诰词。惟愿后人存孝敬,莫将身世负君师”,敬录于此,与宗亲共勉。还望后人牢记“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承前祖业勤与俭,启后儿孙读与耕”等祖训,遵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人成才成功之道,努力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谱写巫氏历史新的辉煌篇章。诚如是,则我平阳古族定能与
江山同在,共日月长悬。此不仅是修谱者的夙愿,也应是广大宗亲的宏愿也。是为序。
裔孙敬仰
青州公第四十二世裔孙(禧派景发房)巫道恩编辑词条,拜撰
公元2009年10月(农历己丑年仲秋)
于广西宾阳县黎塘镇
重庆市璧山县璧城街道
2011年11月13日夜补充
巫罗俊公传下42世裔孙(禧派24世)焕忠 拜撰
2013年4月26日于广州
巫罗俊公传下48世孙(禧派30世)巫卓辉 拜撰
2013年9月24日于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