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璩(约291年~约361年),字道将(一说字元琰),蜀郡江原小亭乡(今四川成都崇州)人。东晋时期史学家。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常璩,字道将,
蜀郡江原县(今四川成都崇州)人。西晋末年,常璩出生于蜀地。江原常氏为为蜀中大族,族人大多研究学艺、擅文文辞、喜爱撰写文章。
公元301年(西晋永宁元年),
李特在蜀地率流民起义。当地士族纷纷举家迁往他乡。 常氏以常宽为首,跟随
杜弢等人迁徙到荆湘一带。常璩当时年幼,家境贫困,没能迁徙,改为依附青城人
范长生。李特死后,其子
李雄继续率领农民起义军。
公元304年(西晋永兴元年),李雄建立
成汉政权,常璩一族受到李雄的安定抚慰。
文学自负
李雄发展农业,又兴起礼乐法度,文章教化。此时蜀地清平安宁 ,年成丰收,赋税微薄。常璩正值壮年,在安定生活中 ,得以大量阅读先世遗留下来的书籍,以文学渊博自称。
公元333年(成汉玉衡二十三年),李雄派遣
李寿夺取宁州,招还流民。蜀人在
交趾、
南中、
荆湘避乱的,都陆续反还,常宽等人也回归蜀地。此时常璩已四十岁,刚回归蜀地的族人都来依附他。
常璩勤勉地学习,多向他人请教,又向归还流民询问流离他乡时的地理状况与所经历的事,记载、撰述丰富。
倾心江左
此后,常璩又撰写《蜀汉书》。李寿与东晋断绝外交,而结好于北方,采录《蜀汉书》并将其送给后赵皇帝
石虎,所以北方的文人最先传抄,因此最先流传于北方黄河流域。
李势即位后,常璩升任散骑常侍,因成汉动乱而忿怨。一直信服巴西
龚壮言论,向往东晋。
降徙建康
公元347年(东晋永和三年),东晋大将
桓温伐蜀,军至成都,纵火烧成都城的城门。人们十分害怕,意志不复坚定。常璩与中书监王嘏等人劝
李势投降。
成汉灭亡后,桓温在蜀地举任贤能,器重常璩以及尚书仆射王誓、中书监
王瑜、镇东将军邓定等人,授以参军之职,以安抚民心。此后,常璩又依照形势前往东晋都城建康。
晚年亢愤
常璩入晋后,东晋士族重用中原故族,轻视蜀人。此时常璩已年老,又受歧视,便不再在仕途中追求进取,一心专注于史学。常璩便心怀愤怒搜寻旧人的著作,并改写成《
华阳国志》。
《
华阳国志》赞誉了中国西南地区文化悠远,记载描述了诸多中国西南的历史人物,以此抗衡中原、扬越,反抗东晋士族对蜀人的轻藐。因为资料新颖可靠,叙述有条理,文词典雅、庄严,符合古代士流的爱好,所以能够流行,成为千百年来地方志著作的取作准则,一部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
个人作品
注:《蜀记》《巴汉记》《南中志》《蜀李书》《益部士女总赞》均改写为《华阳国志》的一部分。
华阳国志
《
华阳国志》为常璩代表作。《华阳国志》凡十二卷,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至四卷,述梁、益、宁三州地理与其古史;第五至九卷,记述公孙述以来的割据蜀地者始末;第十、十一两卷,标榜蜀地的人物,最后以《自序》为一卷,又辑附三州人物目录。全书共约九万字,在当时,可谓地方史一鸿篇巨制。
蜀记
李雄时期,常璩撰写《蜀纪》。此篇初名《蜀记》,曾单行。后来改为《华阳国志》之一篇,称为《蜀志》。《蜀本纪》取材于扬雄《蜀本纪》、
应劭《风俗通》、谯周《益州记》、陈寿《益部耆旧》与扬雄、左思两《蜀都赋》、
来敏《本蜀论》、赵宁《乡俗记》及常璩自己的见闻,而以《史记》《汉书》《续汉书》《汉纪》《续汉纪》与陈寿、王崇《蜀书》之文参校订正。其他所云司马相如、严君平,阳城子玄等人的《蜀本纪》。
巴汉记
常璩于撰述《蜀记》同时,亦撰写《巴记》,取材于谯周《三巴记》及回到蜀地的荆湘流民传述。后复采用祝龟《汉中志》与郑仅、陈术所写的书,以及东三郡与梓潼郡、阴平郡往事,称为《巴汉记》,到李寿时流传于北方。永和中,收入《华阳国志》,始分为《巴志》与《汉中志》二卷。
南中志
李寿取宁州后,常璩纂述《南中志》。《南中志》成书较晚,取材于杨终《哀牢传》,谯周《南中异物志》,魏完《南中志》等书,另外还大量记述北还流民的传说。后来收入《华阳国志》时,全用《南中志》旧文,未有增改。
蜀李书
汉兴初,常璩取《汉纪》所载公孙述事,像陈寿书一样,将内容分为《纪》《传》两部分,称为《蜀汉书》,正文共九卷,合《自序》共有十卷。因为李势将该书送给石虎,已删除常氏《自序》,改称《蜀李书》,所以北方的文士最先传抄。又名《汉之书》《汉志书》等,后来改写为《华阳国志》一部分。
益部士女总赞
成汉时,常璩撰有《益部士女总赞》一篇。常璩入晋后,将其收入《华阳国志》,并在各个人物下添加小传,改写为为《先贤》《后贤》两篇。
主要成就
常璩撰写的《
华阳国志》是一部有影响的历史、地理著作,《四库全书》入史部载记类,近人则往往将其划入地方志中,并被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方志之一。
该书资料丰富,取材广泛,引据于
司马相如、严君平、扬雄、
谯周、
习凿齿、王隐、虞预、
干宝等人的作品,内用丰富且简明扼要,对于古代史料,能批判吸收,而非一味盲从滥用。草创始就,即倍受重视。书成之后,就被世人广泛传钞,流行南北。
范晔着《后汉书》,裴松之注《三国志》,曾大量采取其文,后来崔鸿着《十六国春秋》、郦道元注《水经》、刘昭注《后汉志》,凡涉及西南史地者,亦无不尽量吸收《华阳国志》的成果。 从《隋书·经籍志》开始,历代书志均加着录。
我国两千年来,地方史志数量极多,无非流行一时,不久后便毫无价值。惟有《华阳国志》,迄今为止,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该书在历史发展阶段中,代表性强,足以与正史相提并论。
《华阳国志》还是是第一部完整记叙了西南地区的从古到今的历史、地理、人物等内容的方志著作,使后世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西南地区的风貌。历史学家任乃强认为:“此其于地方史中开创造之局,亦如正史之有《史记》。”
《华阳国志》与儒家主张契合,其思想不乏进步性,表达了对贪污之揭发指责,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被压迫的少数民族的公道主张之表扬,与夫崇俭德,尚勤劳,奖信义,鄙自私等思想观念,被后人肯定。常璩此书,同时也为为中国西南地区与中原的思想、文化交流融合作出巨大贡献。
亲属成员
曾祖:常廓,字敬业。以明经而闻名,早亡。
从祖:常宽,字泰恭。博学多闻,西晋时历任为益州主簿、别驾、侍御史、繁令,著有《典言》《蜀后志》和《后贤传》,成汉时为武平太守。
历史评价
刘知己:“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施于本国,颇得流行,置于地方,罕闻爱异。其有如常璩之详审,刘昞之该博,而能传诸不朽、见美来裔者,盖无几焉。”
张佳胤:“征所耳目,辨方核实,起自上世,终于永和,表着成败,弘铺传赞,凡十二卷,号曰《华阳国记》,心亦勤矣。”
张四维:“晋常璩《华阳国志》十二卷,所言梁益之故详矣。观其考贯方舆,章显材哲,足以剖析疑诬,翼赞人伦,有味乎其言之也。”
历史影响
2020年6月,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评选为“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
争议
《隋书·经籍志》又在《华阳国志》下附有“梁有《蜀平记》十卷,《蜀汉伪官故事》一卷,亡”等字。史学家任乃强认为《蜀平记》和《蜀汉伪官故事》为
萧方等与其幕僚、宾客所撰,记载成汉政权的事,作者并非常璩。《隋书》原意不是说二书作者是常璩,而是其内容大多出于常璩的《蜀汉书》,故附在该篇目下。
吉常宏认为,常璩应该字元琰。他认为史臣把仕于蜀地成汉政权的常璩和仕于西北前凉政权的
掌据的字张冠李戴了。因为常璩的名“璩”和字“道将”不协,掌据的名“据”和字“元琰”无所取义。倒是“璩”和“元琰”,“据”和“道将”相配。璩是一种玉环,琰是玉泛出的美好色泽。《说文解字·玉部》:“璩,环属。”“环,璧也。肉好若一谓之环。”“琰,璧上起美色也。”因此璩字元琰相协。“据”字和“将”字都有“扶”或“引”义。《说文解字·手部》:“据,杖持也。”《广雅·释诂一》:“据,引也。”《诗·小雅·无将大车》郑玄笺:“将,犹扶进也。”扶进即挽引。《木兰辞》:“出郭相扶将。”另外,《史记·鲁周公世家》记有齐国子将,索隐云“子将即梁丘据也。”这可作为掌据字道将的旁证。
史书记载
后世纪念
四川崇州市为纪念常璩而专建一座华阳国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