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鸿(478年~525年),字彦鸾,东清河郡鄃县(今山东省夏津县白马湖镇崔庄村)人。北魏时期大臣、史学家,长广太守崔灵延之孙,梁郡太守崔敬友之子。
人物生平
崔鸿聪明好学,少时就有著述。
太和末年,为彭城王(
元勰)国左常侍。
景明中,迁
员外郎、兼尚书
虞部郎中,典
起居注。迁
给事中,兼
祠部郎中,转尚书都兵郎中。秉性耿介,遇事直陈,为同僚所钦服。
永平初年,为镇南将军(
邢峦)长史。迁三公郎中,加号
轻车将军,迁
员外散骑常侍。
延昌二年(513年),大考百官,乘机向朝廷建议对“
绩效能官,才必称位者,朝升夕进,岂拘一阶半级者”。延昌末,加号
中坚将军,迁
中散大夫、高阳王(
元雍)友、
司徒左长史。
正光初年,加
前将军。
孝昌初年,拜
给事黄门侍郎,加任
散骑常侍、
齐州大中正。卒,赠
镇东将军、
度支尚书、青州刺史。参撰高祖世宗《起居注》。著作有《
十六国春秋》一百零二卷。
个人作品
编辑过程
伯父
崔光是著名
史学家,仕北魏,官至
太子少傅、司徒兼
侍中、国子祭酒领著作,曾参与撰修北魏国书。崔鸿“弱冠便有著述志”,志向就是要修撰一部全面的、系统的记述
十六国历史的著作。认为自从西晋“
八王之乱”以后,虽然“所在称兵,竞自尊树”,但“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他们虽然都是少数民族所建的政权,但他们是这一时代的政治代表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总结这一时代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其“善恶兴灭之形,用兵乘会之势,亦足以垂之将来,昭明劝戒”。此外,虽然十六国各有国书,记载本国史事,但“诸史残缺,体例不全,编录纷谬,繁略失所”。亟需加以“审正不同,定为一书”,编撰出一部记录这一时代的全史。
景明元年(500年)开始,崔鸿便开始搜集十六国的旧史及其他资料。由于当时北魏刚迁都洛阳不久,各种书籍“率多分散”,他不得不“求之公私,驱驰数岁”,做到详细占有材料。为了抄录、搜集史料,他几乎竭尽了家产和俸禄,有时甚至没有买纸的钱,可见他是在生活清苦的情况下从事著述的。
正始三年(506年),《十六国春秋》初稿已基本完成,但为了撰写最后的5卷“蜀录”,他四处访购常璩所撰记载
蜀国历史的《蜀书》,但久求不得,为此他又一直耐心等待了近20年,直到得到此书,才补写了最后5卷。由此也可见作者著述之严谨。这样,直到
正光三年(522年),《十六国春秋》才最后完成。
崔鸿编纂的《十六国春秋》,体例比较完备,改各国书为录,主为纪,臣为传,又有序例1卷,年表1卷,合计102卷。因为这部史书的叙事以晋为正统,怕忤犯了北魏朝廷,所以当崔鸿在世时,它没有公开传布。崔鸿死后,其子子元才缮写一部,于永安年间奏上朝廷。由于书中刊著了各国遗事,内容丰富,其中虽不免有疏略讹误等缺点,但在当时它仍是一部有价值之作。唐代修《晋书》时,曾征引了本书许多资料,唐宋类书也收录了不少。可惜这部书从北宋以后就亡佚了,现行的辑本有两种;一为明代屠侨孙等辑缀的《十六国春秋补遗辑佚》;一为清代汤球的《十六国春秋辑补》。
正光五年(524年),崔鸿伯父
崔光病危。崔光掌修北魏国史多年,但他认为本朝历史不是本朝人所能修成的,史官只需记录时事,编著卷目,便算尽责了。所以直到他临终前,魏史仍“阙略尤多”。崔光把修撰国史的希望寄托于崔鸿,对鸿表示“群才非君莫可”,并向孝明帝推荐了崔鸿。
正光五年(524年),崔鸿受诏撰修国史,可惜他不幸染病,第二年便病逝了。死时崔鸿年仅四十八岁。
孝庄帝永安元年(528年),其子
崔子元将其父所撰《十六国春秋》,缮写一本,奏献朝廷,藏于
史馆。后因世事沧桑,原本失没,今有清朝
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传世。
作品评价
崔鸿是第一个为少数民族政权写史的人。他把十六国时期当作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把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提高到正史地位,并为此倾注了毕生心血,他的《十六国春秋》,不仅有宝贵的史料价值,而且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开日后北魏史、辽金史、元史、清史之先河,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象征。
北魏崔鸿所著的《十六国春秋》,是研究十六国史的重要文献。看到《十六国春秋》,是明万历年间出现的残本。《十六国春秋》散佚的时间,清代学者多有猜测。
王鸣盛认为,“盖当五代及宋初而亡。”
钱大昕认为,“宋人已无见此书者。”然王、钱二位均未做深入考证。其实,《十六国春秋》于宋时仍存。如北宋初编成的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即是抄录《十六国春秋》最多的一部类书。北宋中后期
司马光编就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亦大量抄录了《十六国春秋》的史料。在南宋还是可以找到《十六国春秋》存在的痕迹。如南宋初
孔传的《东家杂记》提到,他读过《十六国春秋》。号称宋代四部目录书之一的《遂初堂书目》著录有《十六国春秋》。甚至明中期学者杨升庵也看到过《十六国春秋》,这比此后万历年间出现的《十六国春秋》残本要早。这说明到明中期,《十六国春秋》仍存在。
《十六国春秋》是北魏崔鸿所撰的一部记述自西晋灭亡至
北魏统一北方前,北方十六个政权兴亡历史的
断代史。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个动乱的时代,而对于史学,却是个发展的时代。这一时期,“
正史”名称开始出现,并且在图书分类中,“史部目录”正式形成,使得史学由作为经学的附庸上升为同经学并立的独立科目,并且确立了仅次于经学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前承秦汉大一统之余绪,后启隋唐盛世之端倪的魏晋南北朝,在史学的进展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崔鸿的家世背景,不但富于史学的传统,而且其高门大姓的出身,更是为其成书提供了优越条件。北魏时期,崔氏为北方地区的高门大族。崔鸿所属的这一支原居河北
清河郡,其曾祖崔旷早年随南燕主
慕容德南渡黄河,迁居于
青州。崔旷在宋文帝时曾官至乐陵太守,崔鸿祖父崔灵延在
宋孝武帝时为
龙骧将军、长广太守、受封关内侯。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北魏
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平定三齐,崔灵延以败军之将被俘并迁至北魏
代京附近。崔鸿的伯父崔光也一同被迁。崔光后来出仕北魏,参与机要,成为拓跋王朝倚重的元老重臣。崔鸿的父亲崔敬友是
崔光之弟,曾出任本州治中、梁郡太守。更为重要的是,崔光也是北魏重要的史学家。从30岁起任著作郎,参与修撰北魏国史,到73岁病故,崔光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史职,这或许影响到了崔鸿的史学撰述。
崔鸿自身亦富有才学。《魏书》称其“少好读书,博综经史”,以才学闻名于洛阳。他一生,历仕孝文、宣武、孝明三朝,仕途相对平坦,职事之余,被委以史任。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崔鸿被拜为彭城王国左常侍,开始了其政治生涯。宣武帝
景明三年,迁员外郎,兼尚书虞曹郎中,敕撰起居。又迁给事中兼祠部郎,转尚书都兵郎中。永平初,徙三公郎中,加
轻车将军,又迁员外
散骑常侍,领郎中。
延昌四年(515年),迁中散大夫、高阳王友,又为司徒长史。
正光三年(520年),加前将军,参修孝文帝、宣武帝起居。正光五年(524年),以本官修缉国史。
孝昌初,拜黄门侍郎,寻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家世背景下,崔鸿最终成就了《
十六国春秋》这部史学名著。史称崔鸿“弱冠便有著述之志”,他见晋、魏前史皆自成一家,无所措意,乃转而综合十六国史,“定为一书”,名曰《十六国春秋》。
亲属成员
史书记载
崔鸿,字彦鸾,少好读书,博综经史,稍迁尚书都兵郎中。诏太师、彭城王
元勰以下公卿朝士儒学才明者三十人,议定律令于尚书上省,鸿与光俱在其中,时论荣之。后为
三公郎中,加员外
散骑常侍。
延昌二年,将大考百官,鸿以考令于体例不通,乃建议曰:“窃惟昔者为官求才,使人以器,
黜陟幽明,
扬清激浊。故
绩效能官,才必称位者,朝升夕进,岂拘一阶半级者哉。二汉以降,
太和以前,苟必官须此人,人称此职,或超腾升陟,数岁而至公卿,或长兼、试守称允当迁进者,披卷则人人而是,举目则朝贵皆然。故能时收多士之誉,国号丰贤之美。窃见
景明以来考格,三年成一考,一考转一阶。贵贱内外,万有余人,自非犯罪,不问贤愚,莫不上中,才与不肖,比肩同转。虽有善政如
龚黄,儒学如王、郑,才史如
班马,文章如张、蔡,得一分一寸,必为常流所攀,选曹亦抑为一概,不曾甄别。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武帝不从。三年,鸿以父忧解任,甘露降其庐前树。十一月,宣武以本官征鸿。四年,复有甘露降其
京兆宅之庭树。后迁中散大夫、高阳王友,仍领郎中。
正光元年,加
前将军,修孝文、宣武《起居注》。光撰魏史,徒有卷目,初未考正,
阙略尤多,每云:“此史会非本世所成,但须记录时事,以待后人。”临薨,言鸿于孝明帝。五年,诏鸿以本官修缉国史。孝昌初,拜
给事黄门侍郎,寻加
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鸿在史甫尔,未有所就。寻卒,赠镇东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
鸿弱冠便有著述志。见晋、魏前史,皆成一家,无所措意。以
刘元海、
石勒、
慕容俊、
苻健、
慕容垂、
姚苌、
慕容德、赫连屈丐、
张轨、
李雄、
吕光、
乞伏国仁、
秃发乌孤、李皓、
沮渠蒙逊、
冯跋等并因世故,跨僭一方,各有国书,未有统一,鸿乃撰为《
十六国春秋》,勒成百卷,因其旧记,时有增损褒贬焉。鸿二世仕江左,故不录僭晋、刘、萧之书,又恐识者责之,未敢出行于外。宣武闻其撰录,遣
散骑常侍赵邕诏鸿曰:“闻卿撰定诸史,甚有条贯,便可随成者送至,朕当于机事之暇览之。”鸿以其书有与国初相涉,言多失体,且既讫,不奏闻。鸿后典起居,乃妄载其表曰:
臣闻帝王之兴也,虽诞应图箓,然必有驱除,盖所以翦彼厌政,成此乐推。故战国纷纭,年过十纪,而汉祖夷殄群豪,开四百之业。历文、景之怀柔蛮夏,世宗之奋扬威武,始得凉、朔同文,
牂、越一轨。于是
司马谈、
司马迁感汉德之盛,痛诸史放绝,乃钤括旧书,著成《太史》,所谓缉兹人事,光彼天时之义也。昔晋惠不竞,华戎乱起,三帝受制于奸臣,二皇晏驾于非所,五都萧条,鞠为煨烬。赵燕既为长蛇,辽海缅成殊域,中原无主,八十余年。遗晋僻远,势略孤微,人残兵革,靡所归控。皇魏龙潜幽代,内修德政,外抗诸伪,并冀之人,怀宝之士,
襁负而至者日月相寻。太祖道武皇帝以神武之姿,接金行之运,应天顺人,龙飞受命。太宗必世重光,业隆玄默。世祖雄才力睿略,阐曜威灵,农战兼修,扫清氛秽。岁垂四纪,而寰宇一同,百姓始得陶然苏息,欣于尧、舜之代。
自晋
永宁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善恶兴灭之形,用兵乖会之道,亦足以垂之将来,昭明劝戒。但诸史残缺,体例全亏,编录纷谬,繁略失所,宜审正同异,定为一书。诚知敏谢允南,才非承祚,然《国志》、《史考》之美,窃亦辄所庶几。始自
景明之初,搜集诸国旧史,属迁京甫尔,率多分散,求诸公私,驱驰数岁。及臣家贫禄微,唯任孤力,至于书写所资,每不周接。暨正始元年,写乃向备。谨于吏案之暇,草构此书,区分时事,各系本录。稽以长历,考诸旧志,删正差谬,定为实录,商较大略,著《春秋》百篇。至三年之末,草成九十五卷。唯常琚所撰
李雄父子据蜀时书,寻访不获,所以未及善成。辍笔私求,七载于今。此书本江南撰录,恐中国所无,非臣私力所能终得。其起兵僭号,事之始末,乃亦颇有,但不得此书,惧简略不成。久思陈奏,乞敕缘边求采,但愚贱无因,不敢轻辄。散骑常侍、
太常少卿、荆州
大中正赵邕忽宣明旨,敕臣送呈,不悟九皋微志,乃得上闻。奉敕欣惶,庆惧兼至。今谨以所讫者附臣邕呈奏。
臣又别作《序例》一卷、《年志》一卷,仰表皇朝统括大义,俯明愚臣著录微体。徒窃慕古人立言美意,文致疏鄙,无一可观,简御之日,伏深惭悸。
崔鸿意如此。自
正光以前,不敢显行其书。自后以其伯
崔光贵重当朝,知时人未能发明其事,乃颇传读。然鸿经综既广,多有
违谬。
天兴二年,
姚兴改号鸿始,而鸿以为改在元年;明元
永兴二年,
慕容超禽于广固,鸿又以为在元年;
太常二年,
姚泓败于长安,而鸿亦以为灭在元年。如此之失,多不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