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炮兵学校
延安军事学校
延安炮兵学校是八路军在艰苦岁月中创建的,是根据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迫切要求下筹建的第一所炮兵学校。延安炮校的建立是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客观发展的产物,也是八路军在战争中发展的必然。
学校概况
1939年至1949年间,八路军第一所炮兵学校--延安炮兵学校从筹建到新中国的成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壮大历程,延安炮校是党中央和军委缔造的结晶,也是全国人民齐心抗战结出的成果。
延安炮兵学校是我军炮兵的摇篮,在广大指战员和师生的奋进努力下,培育了大批炮兵军事人才,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我军此后的炮兵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早期筹划
早在1938年,随着抗战的形势发展,毛泽东与朱德对延安炮兵学校的筹建早有渴望的打算,只是因为延安的困境使之难以实现。
1939年,东北籍郑新潮(邹作华的门徒)在黄埔军校高级炮校尉官总队,因在黄埔军校闹黄埔学潮,以学生代表身份面见蒋介石,强谏抗日未果,为了革命他险遭暗杀,毕业后经高崇民于毅夫引荐,他带着6名黄埔同学奔赴延安,在杨家岭受到毛泽东朱德的接见,在座谈时,毛泽东讲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火药的运用,以及中外“炮”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论述了拿破仑对炮兵发挥的优势,还谈到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提出:“炮兵是战争之神”等等论述。毛泽东接着谈到了红军的炮兵作用和发展历史,以及红军长征到延安后现存的几门炮,毛泽东同志谈了两个多钟头。主席的谈话深入浅出,谈古论今,用简单的事实说明深刻的道理,并让贺龙责令郑新潮从现在开始筹划延安炮兵学校前期筹备工作。根据军委的指示和安排,习仲勋、胡乔木将郑新潮从战时青年训练班调整到与刘瑞龙同住在一个窑洞里,专心从事延安炮校的前期筹备工作。郑新潮白天寻找和制作炮兵教学教材和教学器具,晚上编写炮兵学校筹备方案和教材。此后,这些筹备内容向郭化若作了总结汇报。郑新潮在总结汇报中提出:延安炮兵学校的建立是历史客观发展的产物,也是八路军在战争中发展的必然。
学校筹建
1938年,经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批准,我军历史上的第一个正规炮兵团——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山西临汾刘村镇和卧口村之间的大庙内宣告成立,朝鲜人武亭为炮兵团团长,邱创成为炮兵团政治委员。1939年1月,在炮兵团诞生一周年的时候,一直关注着炮兵团建设和发展的毛泽东主席高兴地为炮兵团题词,并勉励全体官兵:“要造成抗日战争中的有力兵团,达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之目的,为民族争光荣,为八路军争模范!”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在中国战场上,中国军民,特别是八路军、新四军也处于战略反攻的前夜。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预见到八路军、新四军即将开始转入攻占大城市和夺取交通要道的正规战,急切需要加强炮兵力量。因此,加速训练炮兵干部,大力发展炮兵部队,就成为当时人民军队一项十分迫切而又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
1944年11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和副司令员徐向前代表中央军委同郭化若谈话,要他担任延安炮兵学校校长。此间,也找到在延安军事学院首任炮兵教员的郑新潮,让他辅助郭化若继续筹建炮校教学技术工作。
延安炮兵学校虽然依托八路军炮兵团的家底,但从工作、教学到生活,都遇到许多困难。为了尽快开课,教材要靠自己编写,教具要靠自己制作。单就教具一项,制作任务就相当繁重。从炮兵团转交过来的旧火炮只有18门,1个学员队平均不到两门。炮兵射击指挥器材更是缺乏,即使能收集到一些观测器材,由于产自不同的地区或国家,规格不统一,操作方法也不尽一致。更多的器材,小到水平仪、米尺、三角板,大到山炮,都要设法制作代用品或模型。除了准备教学用品外,还要开荒种粮、种菜。这些困难的克服,只有靠拼搏,靠艰苦奋斗。郭化若是留苏炮校毕业,精通炮科,但在组建炮兵学校的过程中,还虚心向黄埔高级炮校郑新潮等教员了解观测通信知识,并向来自国民党军高级工程师沈毅虚心学习造炮知识等等。在这种氛围中延安炮校教学水准是相当精尖的。
炮兵学校组建工作进展迅速。从受领任务到延安炮兵学校宣布成立,只用了1个月,到完成招生、编队及开课准备工作,只用了3个月。
学校成立
1945年3月15日,延安炮兵学校在南泥湾陶宝峪开课,因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正在举行,到了8月1日才举办延安炮兵学校的开学典礼仪式,典礼上,朱德、叶剑英、肖劲光、林彪等首长出席并讲了话。
校长:郭化若:政治委员:邱创成;副校长:匡裕民;教育长:李荫南;政治部主任:刘登瀛;训练部长:张志发;校务部长:朱光。
专职炮兵技术教员是办校根本:郑新潮、沈毅、林千、白泯、刘塞、鲁齐、殷鸿、谢国元、赵天平、助理:邵清廉(唯一女性)等十名技术教员。主要讲述:射击技术、战术运用、火炮操作、侦察指挥、军马马术训练等。张志毅任训练部部长。
有关政治理论、战争形势、工兵、行军、宿营等等都是聘请各部队兼职人员来讲课。
1945年2月,延安炮兵学校开始正式编班,加上总部炮兵团的同志,一共编成了10个炮兵学员队,一个工兵科,一个迫击炮教导队。学期8个月。
1945年3月15日,延安炮兵学校正式开课,人民军队的第一所炮兵专业学校在南泥湾宣布诞生。贺龙也听取了炮兵学校校长郭化若关于组建工作汇报,他说:炮兵学校组建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凝聚着郭化若的心血,也体现着最早筹建人郑新潮、沈毅等炮兵教员的默默无私奉献和集体的力量。
教学情况
延安炮校在组建炮兵学校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依靠群众,克服重重困难,以达到中央军委的要求。为搞好炮兵专业训练,结合实际情况,集体研究、实验教育、按步前进、各科配合、典型推动、组织教育和经常考绩的炮兵军事教育教授八法,为解决训练中人员多、器材少的矛盾,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当时,张志毅任延安炮兵学校训练部部长,集中大家的智慧,与炮校教员郑新潮等共同研究,制定了“人闲炮不闲”的训练方法,即把科目、人员、器材、时间适当地加以分配,定期进行轮换,从而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
尽管延安炮兵学校装备落后,器材缺乏,但十分注重提高训练质量。炮校经常组织演练,每个学期结束前夕,还组织实弹射击,让学员轮流担任指挥员和炮手。有时还选择在恶劣气候和夜间进行训练,以培养学员适应抗日游击战的能力。延安炮校视培养严谨求实的校风。学校对学员的要求十分严格,从学员入学的第一天起,就从严格军事生活入手,培养他们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每天从起床、出操、上课、讨论、演习到晚点名,生活既紧张又有节奏。当时的居住条件和着装都很差,但内务整齐清洁,让来参观的中外人士齐声称赞。虽然延安炮兵学校条件艰苦,但学员的精神生活却很充实,军政、军民关系和官兵关系十分融洽。延安校领导经常深入到学员中去促膝谈心,学员也常到干部和教员宿舍串门,谈学习,谈思想,亲密无间。
学校发展
1945年4月中旬,针对郑新潮等几名炮兵专职技术教员总是急于上战场,总想用炮火抗日,收复失地,存在不能安心教学的心态。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杨家岭接见了炮兵学校的教员和干部,他勉励大家要努力钻研炮兵学科,培养学员们真正掌握炮兵专业知识,将来他们像种子一样到各部队去生根开花结果。炮校象母鸡卵蛋,不断繁衍,不断发展我军的炮兵事业。他谈到一个炮兵教员所发挥的作用与价值要远比上战场大百倍。为了安稳炮校专职技术教员的急躁上战场的心态,此后,中央和军委决定对延安炮兵专职技术教员增发了薪金和待遇,郑新潮等5名专职炮兵技术教员的薪金标准从2块银元增发到3块,还有毛巾、肥皂、增发新军衣、大灶改为中灶等,而当时的中央领导和军委领导的薪金说是发5块银元,但实际才发4块银元,省下来补贴给炮兵教员。可见对炮兵教员的重视与珍惜 。延安炮校孕育了大批的军事人才,是八路军炮兵的摇篮。由于过度劳累,没等到七大开完,郭化若就病倒了。以后,郭化若另有任用,没有再回到他一手创办的延安炮兵学校。后来(1945年8月),朱瑞接任延安炮校校长。
延安炮兵学校为我军培训了第一期1000名学员,分配到五个炮兵团担任各级骨干。炮兵学校机关和其他学员。延安炮兵学校被誉为“人民炮兵的摇篮”。
第一期炮兵毕业证是中华民国1934年(1945年)9月发的,毕业证上签名有:朱瑞、邱创成,匡裕民、刘登瀛、李荫南的印鉴。
炮校的迁址
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和炮兵发展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延安炮兵学校立即迁往东北,加快炮兵建设”。1945年9月19日,延安炮兵学校1069人分三个梯队,(朱瑞乘飞机先抵达沈阳等候)在邱创成等首长的率领下,迅速北上进入东北,炮校的另一部分教员:郑新潮、沈毅、林千、邵清廉等十几名教员带着教案和教学仪器随胡耀邦率领的北上部队,其中有中央东北工作干部大队、朝鲜支队武亭、金行素(女等)鲁迅艺术学院闫吕(女)等、日本工农学校(日本反战同盟会)等单位,出延安,东渡黄河,向晋察冀、晋热辽挺进。当部队沿太行山脉、燕山山脉进入张家口宣化时,受到国民党部队的猛袭,前进受阻。一路长途跋涉的炮校北迁部队,在日夜兼程的疲劳行军中,受到国民党师团部队的夜间袭击,炮校的郑新潮、沈毅等教员都是国军和八路军中最优秀的炮兵精华人才,他们迅捷架起几门炮,快速反击,百发百中,全击中要害,敌军师团感觉像碰到精锐部队,不敢冒然发起总攻。
宣化炮校
1945年10月。又接到延安炮校朱瑞校长的指示:令延安炮校受阻 的北迁部队在宣化休整待命,并筹建宣化炮校。在晋察冀炮兵团长高存信、参谋长林千的支持下、郑新潮、沈毅、邵清廉、赵大满等迅速投入了筹建宣化炮校,他们在最艰苦的岁月着手创建宣化炮校,庭院当课堂,石板做黑板,老木匠拿来门板,雕刻上:“宣化炮兵学校”木牌,挂在门前。此后,并进行了几期培训班的教学课程。至1946年1月期间,军称东北人民自治军炮校。
1946年1月,由于东北战场的紧迫需要,延安炮校迁至沈阳、牡丹江。1946年10月后,延安炮兵学校先后改名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朱瑞炮兵学校”等。
炮校的歌曲
1945年7月,炮兵学校组建工作进展迅速,从招生、编队及开课准备工作,只用了3个月。1944年,张志毅率晋察冀炮兵营到延安,参与组建延安炮兵学校。1945年2月,延安炮校在陕北陶宝峪正式成立,首任校长郭化若,郭化若校长分派郑新潮负责提供和确立延安炮校校歌,郑新潮先是找到训练部张志毅,朱光,丁本淳经他举荐,郑才找到炮校教员李伟编写歌曲,1945年8月1日,延安炮兵学校举行开学典礼。朱德总司令前去祝贺,并发出“模范战士上炮校来”的号召。在场的炮兵学校教官李伟深受感动,便编写出这《延安炮校校歌》首歌曲,随后他们还找到郑新潮的邻居张寒晖,征求他的改编稿,张寒晖是抗战作曲家、《松花江上》作曲作者。他们编写后还到战士群中演唱,征求大家的意见,最后才定稿。之后,这首歌曲在南泥湾唱响,成为“延安炮兵学校校歌”。这首歌曲唱出了我军炮兵的精神风貌,表达出我军炮兵的必胜信心。《炮兵进行曲》是一首“分节歌”,每段歌词的尾部都附加副歌,可谓短小精悍,准确地塑造出炮兵的艺术形象。值得注意的是,这首歌曲采用了小调式,而未采用一般军歌习用的大调式,其风格十分接近苏联红军歌曲,给人一种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正是这种小调风格,使炮兵形象变得机智、灵活,而不显得凝重、笨拙。伴随我军炮兵的不断壮大,《炮兵进行曲》在军中得到广泛传播。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王建中将这首《炮兵进行曲》与李伟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另一首炮兵歌曲《炮兵之歌》融汇在一起,改编成为军乐曲《炮兵进行曲》。作为军乐曲的《炮兵进行曲》,是国庆阅兵必用曲目,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的标识性音乐。
附:《炮兵进行曲》歌词全文:我们的炮兵在战斗里成长,我们一天天的越强壮。从来不怕危险,我们有力量克服困难。毛主席告诉我们斗争的方向,朱总司令引导我们前进。团结一致似钢铁,和人民在一起奔向前程。加紧地锻炼要掌握技术,我们是坚强的主力军。努力学习认真干,个个有本领,文武双全。我们的阵地在反攻的前线,炮火的威力如山崩。无情地打击敌人,瞄准那要害,百发百命。迅速确实勇敢坚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清扫敌人立战功。
炮校与军马
延安炮校的一部分人员在解放战争中,因战争需要被派到从事军马事业,并为我军炮兵作战发挥了作用。
炮兵是战争之神,军马是炮兵之足,炮校是炮兵之母。炮兵、炮校、军马三足鼎立,缺一不可。上个时代,炮兵与军马息息相关、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无论清末载涛在国外学炮、邹作华或蒋介石在日本留学炮兵,还是郭化若、朱瑞留学苏联炮兵等都非常精通军马,擅长军马。
1946年8月,东北人民民主联军(第四野战军的前身)为加强以炮兵为重点的特种兵建设,下达第四号命令,决定在牡丹江建立军马场。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炮校(由延安炮校转变而来)校长朱瑞在哈尔滨接见郑新潮时说:马与炮不可分割,纵览中外炮兵发展史,军马是不可缺的部分。由于战争形势的紧迫,让你做好思想准备,从事军马工作。当时,由于日军投降后在牡丹江沿线丢弃了大量的重型火炮武器,我军接收后缺乏马匹无法运出来等诸因素。1947年2月炮兵党委决定,由炮校郑新潮等创建牡丹江军马场,该军马场隶属于东北军区炮校,任命郑新潮为场长,副场长暂时缺位。此后,炮校的郑新潮、邵清廉等在牡丹江谢家沟日本兵营的废墟上开始建立全军第一个军马场。几年后,依托牡丹江军马场在全国扩建了扎兰屯、山丹、扎兰屯等我军的十三个军马场,规划红山等一批军马场,全军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军马事业。几十万匹军马在解放战争和朝鲜战场上都发挥了作用。
解放后,郑新潮奉军委炮兵司令部之命调京先后创建炮兵司令部马政局、军委马政局工作,创建马政局后,任局长。当时,全称是“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马政局”。 1953年7月,朝鲜战争双方签定了《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总后才成立了军马局,其业务统一纳入编制归属中央军委马政局管辖(包括炮司马政局和各大军区马政机构)。动员收集了2.5万匹军马,最终分批分期送往朝鲜战场。浩浩荡荡的军马抵达朝鲜战场后,在志愿军各部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950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由郑新潮撰写、载涛先生提交的“改良马种,以利军用”的提案得到批准,经毛主席批准同意军委任命载涛为军委马政局顾问。随后,郑新潮与载涛先生视察了牡丹江军马场、规划红山军马场、勘验山丹等军马场,并提出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1951年,郑新潮参加撰写了由朱德同志主持的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军战史工作。每年国庆,并与载涛参加了天安门观礼台骑兵和炮兵部队中军马检阅。
1953年,郑新潮被军委炮兵司令部颁授军事主任研究员(部级专员文职,炮兵专家、军马行家),同年,军委炮司马政局转入军委总后勤部马政局,郑新潮任局长。
炮校的足迹
1.延安炮兵学校在战争中延续:延安炮兵学校--宣化炮兵学校--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朱瑞炮兵学校--解放后各炮兵学校。
2.炮校、 炮兵与军马,军马场,军马事业、军马发展史。
3.郑新潮在参加撰写由朱德主持的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军战史时提出:炮校是炮兵之母,炮兵是战争之神,军马是炮兵之足。延安炮校郭化若和朱瑞校长都曾说过:研究和展示炮兵发展史,‘炮校、炮兵、军马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4.在延安炮兵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延安精神”,这也是继承和发扬延安炮兵学校办校的内在精髓和实质。
5.炮校的历史沿革(参考资料):
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的前身是延安炮兵学校。延安炮兵学校的基础是八路军总部炮兵团。
1937年10月,八路军总部决定,在总部炮兵连的基础上扩建炮兵团。
1938年1月28日,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山西省临汾市郊的刘村镇正式成立(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在大会上宣读了中央军委命令)。
1944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依托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基础上,成立延安炮兵学校。校址设在原炮兵团的驻地南泥湾的陶堡峪。
1945年3月15日,延安炮兵学校正式开课,因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正在举行,会议结束后,到了8月1日才举办延安炮兵学校的开学典礼仪式,
1945年9月23日,延安炮校奉命挺进东北,炮校分为两部分北上,第一部分11月到达沈阳东郊后,即奉命改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12月底,第二部分随胡耀邦北上部队至冀热辽受敌军阻击,屯宣化筹建宣化炮校,后继续北上至东北沈阳东郊汇合。
1946年3月,东北人民自军炮兵学校奉命宣通化迁移至沈阳东郊。同年6月,迁址通化,奉命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后迁至牡丹江市。
1947年3月,炮校校长朱瑞根据东北民主联军(四野)命令,指派炮校郑新潮等部分教员创建牡丹江军马场,郑新潮任场长,军马场直接隶属炮校。
1948年10月18日,东北军区司令部发布命令,将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学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朱瑞炮兵学校。
1949年2月,该炮校由牡丹江迁至沈阳东大营。
1951年初,军委炮司机关成立了炮兵政治部、炮兵干部管理部、炮兵后勤部、炮兵军械部、军委马政局等部门。郑新潮筹建军委马政局任局长。
1952年7月23日,中央军委命令,军委炮校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炮兵学校(学校奉军委炮司命令于8月1日正式改编)。校址不变。
1956年2月9日,奉东北军区司组字第七号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炮兵学校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高级炮兵学校。
1960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办公会议1960年第50次会议决定和总参谋部9月14日命令:军委炮兵将沈阳高级炮兵军校、炮兵的军事工程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所和炮兵军事科学研究部技术装备研究处等三个单位合并,于12月1日组成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后划归国务院第五机械工业部。
1955年5月,中共炮兵党委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组建军兵种学院的指示,成立了炮兵学院筹备委员会。
1956年6月9日,军委5号文件批复,确定以南京军事学院炮兵系为基础分建炮兵学院。除军事学院炮兵系外,还抽调了原军委炮校、高级炮兵学校的部分教员骨干和炮兵学院筹备组一起,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
1957年7月9日国防部向全军发出电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正式成立。隶属军委炮兵领导,院址设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镇。8月,授予兵团级军旗一面。
1969年2月19日,根据中央军委办事组《军队院校调整方案》中关于“指挥院校一律撤销”的规定,军委炮兵于1969年12月17日撤销了炮兵学院。
1970年1月,炮兵学院成立留守处。
1974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在原炮兵学院旧址恢复筹建炮兵军政干部学校。同年6月15日,军委炮兵颁发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军政干部学校成立。并授予军级军旗一面。
1977年11月28日,炮兵军政干部学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院址不变(宣化)。
1986年6月9日,根据中央军委(1986)七号文件精神,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 根据中央军委一九九二年九号文件“全军院校编制体系调整改革方案”,将炮兵指挥学院由中级指挥院校调整为初级院校,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化炮兵学院。授予师级军旗一面。
1993年6月,总参谋部颁发命令,将宣化炮兵学院恢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授予军级军旗一面。
1986年6月9日,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
2011年11月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原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与原解放军炮兵学院南京分院合并,组建成立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校址定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级别为副军级。
炮校的教员
毛泽东珍爱炮兵教员
在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党中央和军委急需发展八路军炮兵事业,但筹建延安炮校最迫切的就是到哪里寻找稀缺的炮兵技术教员。没有炮兵技术教员,建立炮校也是图有虚名,只好暂时搁浅下来,等待时机成熟。
1938年,在党的地下爱国组织的引领下,郑新潮在黄埔军校高级炮校带动积极抗战的东北籍黄埔师生掀起“黄埔学潮”,郑新潮被几千名黄埔师生推选为两名学生代表之一,受到蒋介石的接见,郑强谏抗战未果。后在东北民主爱国组织阎宝航、高崇民的引导下,郑带着5名黄埔生毕业后奔赴延安,先后受到毛泽东、朱德、贺龙等首长的接见后,他们肯定了“黄埔学潮”是黄埔军校青年的一次积极抗战的爱国主义行动。主席和朱德听取了关中警备一旅政委习仲勋、南汉宸的汇报后笑着说:好哇,老蒋精心培养的黄埔高级炮校毕业生输送到延安来了,这说明我们的统战工作是有效的。
1939年,由于抗战进入紧迫阶段,延安正渴望急需的炮兵人才。在中央领导和军委的重视下,在教育长郭化若的安排下,延安抗大从此开设了炮兵课程,郑新潮成为抗大首席炮兵教员,上了第一堂炮兵教学课。同时,郑新潮配合郭化若筹建延安炮校,编写筹建计划、教学方案,筹集教具等具体工作。
1945年4月,针对郑新潮等几名炮兵专职技术教员总是急于上战场,总想用炮火抗战,存在不能安心教学的心态。毛泽东主席接见了炮兵学校的教员和干部,他勉励大家努力钻研炮兵学科,让学员们真正掌握炮兵专业知识,将来像种子一样到各部队去生根开花结果。炮校像母鸡孵蛋,不断繁衍,不断发展我军的炮兵事业。在谈到炮兵教员所发挥的作用与价值时,毛主席与朱德在大会上幽默地说:教员是办校之本,三军可夺帅,炮兵教员绝不能丢呀,表达军委首长对炮兵教员的重视与珍惜。为了安稳炮校专职技术教员的急躁上战场的心态,中央和军委决定对延安炮兵专职技术教员增发了薪金,提高待遇,此后,郑新潮等5名专职炮兵技术教员提高了薪金标准,从2块大洋增发到3块大洋,还有增发新军衣、大灶改为中灶等,而当时的中央领导和军委领导的薪金省下来补贴给炮兵教员。可见对炮兵教员的重视与珍惜。
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苏联红军出兵后日本投降,郑新潮等一直安稳炮兵教学,在教学中敬业投身八路军创建炮兵学校事业。并培养了好几期炮兵军事人才。此后,由于战争的需要,郑新潮等奔赴东北战场,从创建延安炮兵学校开始,沿途又创建宣化炮兵学校、东北自治军炮兵学校、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朱瑞炮兵学校五个炮校。大批炮兵军事人才后来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发挥了作用,大部分成为我军炮兵中、高级炮兵指挥官,有的成为军委、各野战军、各大军区炮兵正副司令员。
延安炮校教员是革命道路上的铺路石,当学员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后,他们在喜悦中默然消失。
我还是当个炮兵教员吧
“七大”以后,周恩来找朱瑞谈话,告诉他中央对他的工作安排是协助彭德怀同志工作,担任副总参谋长,主要任务是同美国人和国民党方面的代表谈判。对周恩来,朱瑞有着特殊的感情,始终把他当做自己的良师和兄长。面对这项工作安排,朱瑞却说:“我觉得自己胜任不了副总参谋长的工作。我的情况你最了解,从苏联回国后,就一直浮在上面做领导工作……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我想我还是到基层去做一些实际的工作好,比如说到炮兵学校当个教员。我在苏联就是学炮兵专业的……”不当总长宁当教员,这是朱瑞的心性使然。
不称教官,统称教员
毛泽东与朱德等中央、军委首长都曾表示八路军中不称:教官,一律统称:教员。例如:八路军炮兵技术专家、炮校技术教员郑新潮、沈毅等都被称为:教员。
八路军炮兵教员是军事技术专家,是用科学技术博弈和杀伤敌人的幕后策划者。
八路军炮兵教员是能工巧匠,他把自己掌握的精典杀伤敌人技术,只哺育给成千上万个自己的学生,武装他们尽早成为军事人才,在战场上展现雄威。
八路军炮兵教员是高水准的炮兵专家,当他的学员们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与朝鲜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越大、获得战功战绩越多时,才能证实炮兵教员水平的高低。
八路军炮兵教员甘当无名的英雄,当他的学员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成为赫赫有名的指挥官,若干年后当人们想起饮水知源时,炮兵教员却早已隐退,甘默无闻。
八路军炮兵教员是一块铺路石,他们用自己的一生经得起千锤百炼的考验,只有沧桑的历史才能证实他们是纯粹的民族精神爱国战士,是捍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一名人民的炮兵教员。
纪念活动
纪念馆
朱瑞将军纪念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激发党员干部的爱国热情,继承发扬革命光荣传统。6月30日下午,宿迁市档案局组织全体人员参观朱瑞将军纪念馆。
朱瑞手记
1947年,郑新潮邵清廉去找朱瑞,朱瑞亲笔写给当地政府的协助收集购马信,朱瑞写信后嫌要一百匹太少,又添加了括号再多要到一百五十匹马。
随着战争的局势的变化和需求,郑新潮和邵清廉在创建牡丹江军马场后,又扩建了东北扎兰屯,肇东等军马场,还建立了36个军马配种站,并在太康、安达等地建立起军马牧草基地。在三年多时间里,他们军马场共繁殖种马2500多匹,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炮兵和各部队输送军马36000多匹。(抗美援朝)还为其他各部队征收集调训军马25000多匹,为炮兵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都匀—重庆—延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邢台市委员.2012-06-11
延安炮兵学校.中国青年网.2012-11-22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2 10:19
目录
概述
学校概况
早期筹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