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
国家考虑人口结构变化、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制度
延迟退休即延迟退休年龄,指国家考虑人口结构变化、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制度。
改革背景
2013年11月20日下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国新办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延长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但将采用“渐进式”。
2014年3月9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人社部会在2020年前,将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案推出来,此方案是渐进式的退休年龄办法。
2015年12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报告建议,延迟退休可分“两步走”: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对于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报告建议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
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是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按照此前人社部给出的时间表,该方案将在2016年向公众征求意见,2017年正式出台。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方案仍在抓紧制定中。需要综合考虑包括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人口,预期寿命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进展情况等多种因素。我们正在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会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目前我国退休年龄标准,是在建国初期人均预期寿命40多岁的情况下制定的。如今,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3岁,养老保险的赡养比也下降到了3:1。“延迟退休”,是应对养老金收不抵支风险、维持政策代际公平的有效选择。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政策最根本的原则,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为了给公众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政策出台后至少五年,才会渐进式实施。
改革方案
制度提出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让政策“走稳”,避免新矛盾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关系到全体公民利益,要小步慢走,稳妥推进,避免造成新的社会矛盾。
一是针对不同行业、工种实施差别化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一些工种,比如说重体力劳动者,如煤炭工人,如果非要延迟到60岁以上退休,并不现实。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各个工种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意愿,比如说医生和教师等群体可能更倾向于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二是考虑实行有弹性的退休制度。即设定一个退休年龄区间段,当员工到达退休年龄的最低限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这个年龄之后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办理退休手续,到达退休年龄的最高限时,则必须办理退休手续。实行有弹性的退休制度,一方面可以给予职工更大的自主权,体现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使一些有精力、有能力的人员可以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避免人力资源浪费。
三是领取养老金可“早减晚增”。不少专家表示,不一定非要强制某一年龄才能退休,但在养老金的领取上可以“早减晚增”,也就是早退休的人领取比例低一些,晚退休可以增加一定比例的养老金领取,这是对于坚持工作的人的一种激励。
试点省份
2022年1月,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延迟退休政策。
2022年1月30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参保人员可推迟退休,推迟退休的时间最短不少于一年。
方案制定
制定历程
2008年11月,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负责人就称,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
2012年,由人社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制定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其中提出“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明确了顶层设计中,延迟退休政策渐行渐进。
2013年人民网联合清研咨询、优数咨询所做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59%的受访者认为废除退休双轨制的时机已经成熟。此外,73.5%的受访者支持实行弹性退休制
2021年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表示,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总体偏低,与人均预期寿命不匹配,不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老龄化发展趋势,不适应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1年3月12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截至2021年9月23日,北京、湖南、江西等21个省份已完成意见征求工作。
2024年9月10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分别逐步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和五十八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二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五十五周岁。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同日,退休年龄计算的小程序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上线。
方案设计
2024年9月1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说,在方案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坚持小步调整,逐步到位。从2025年起,用15年的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调整至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调整至58周岁、55周岁,用较长时间实施到位。
二是坚持弹性实施,自愿选择。充分尊重职工意愿,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选择弹性提前或弹性延迟退休,最长不超过3年,且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
三是坚持分类推进,有序衔接。同步启动、差异化延迟男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与现行退休年龄政策相衔接。
四是坚持统筹兼顾,协同配套。鼓励和支持劳动者就业创业,保障各类劳动者基本权益,健全养老托育服务体系。
方案实施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等三部门印发《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办法于2025年起施行。
办法提出,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社会观点
拥护派
论调一:中国的退休年龄和其它国家比起来算早的,中国当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干部)或50岁(工人)。而在欧美国家普遍的退休年龄都为65岁,美国为67岁,日本为男65岁,女60岁。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不断提高,所以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而且在很多岗位上也需要这些有经验的老人继续发光发热。
论调二:为养老保险基金卸包袱”。有专家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如果把退休年龄男性提高到65岁,女性提到60岁。则多收5年养老保险,少发5年养老金。养老并轨后,我国更面临万亿成本的缺口,延迟退休尤显得必要和紧迫。显然,推行延迟退休政策,主因在于缓解养老保险金的缺口。延迟退休有助于弥补养老金亏空,缓解养老压力从养老金诞生那天开始,就伴随着空账。根据如今最新的数据,中国如今的养老金空账大约为1.3万亿元。假若这些人到了60岁还继续工作的话,那么他们不仅不会领取养老金,还会继续缴纳养老金。有专家也算过一笔账,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我国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
在20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杨宜勇说,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会越来越长,退休年龄延长是一个早晚的事情。“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但社会政策不能是刚性的,如果死守着老龄化60这个点,可能会出问题。杨宜勇同时认为,延迟退休不能“一刀切”。“不是说一下子延长,是每年增加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不是说一下子从60岁延长到65岁,那不行,这个社会就乱了。而是比如说,从2013年开始,退休的就是60加1个月,后年就是60加2个月,这样温和地延长。”
论调三: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有委员建议尽快推迟退休年龄,以解决企业员工退休金的问题。对此,有委员说,从身体状况和平均寿命来看,60多岁、70岁看起来就像50多岁的人,身体还很好。
反对派
反对者最普遍的理由是“在工作岗位撑不到65岁”;同时,“可能成为部分权力阶层继续保有权力的借口”也成为反对者的另一隐忧。其次,给青年人就业带来压力、想尽早拿养老金享受生活都成为反对的主要因素。对普通劳动者而言,工作没有权力利益,辛辛苦苦熬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却又赶上了延迟退休,自然心生不满。
实施原因
2012年7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1~2012)》。报告显示,中国当前城市人口总体的平均退休年龄为56.1岁,其中男性平均退休年龄为58.3岁,女性为52.4岁。报告认为,中国退休年龄偏低,因为在这个年龄段中,大多数劳动者依然身体比较健康,精力比较充沛,这种退休年龄造成了中国人力资源的浪费。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健康状况较差的仅占 26.9%,且这些人口有不少具备较高技术水平,积累丰富的专业技术和领导管理经验。他们认为,中国低龄老人利用率偏低,开发不足。莫荣和陈兰预计,未来20年,随着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者体力要求会下降,而对沟通能力等要求将提高,对老年人力资源的需求将上升。而且未来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也会使得社会对老年人就业的需求增加,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未来将不断下降,由 2011年的9.2亿逐步下滑至2050年的7.0亿。
国外现状
在美国,职工延迟到70岁退休,可以比65岁退休多拿40%的退休金发达国家男性退休年龄多为65岁左右,女性60~65岁;发展中国家男性多为60岁左右,女性55~60岁;50岁退休为全世界最早。
多数国家普遍提高了法定退休年龄,或者计划提高退休年龄。如美国将领取全额养老金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韩国领取养老金的年龄2013年由60岁调整为61岁,2033年将提高至65岁。加拿大政府将领取养老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对160多个国家的统计,中国女职工50岁退休,是全世界中等退休年龄的国家之一。希腊男性45岁女性40岁退休。
统计表明在22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67个国家和地区规定了法定退休年龄,占总的国家地区数的73.25%。
世界上规定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在60岁以下的有102个国家和地区,占61.08%,60岁以上的有65个,占38.92%。
其中,规定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的国家和地区最多,有64个,占38.32%;其次是65岁,有44个,占26.35%;再次是55岁,有33个,占19.76%,规定这三个年龄为男性法定退休年龄的国家一共有141个,占84.43%。
此外,还有的国家规定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为40岁、50岁、60.5岁、60-65岁、61岁、62岁、63岁、64岁、66岁、67岁,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数量都比较少。
世界上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规定女性的退休年龄为60岁及以下,占77.25%,60岁以上的占22.75%。
规定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的国家和地区最多有59个,占35.33%;其次是60岁的国家和地区52个,占31.14%;再次是65岁的26个,占15.57%,规定这三个年龄为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的137个,占82.04%。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规定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为40、50、53-57、55-59、55.5、56、57、58、59、60-65、61、62、63、64、66、67岁。
全世界一共有165个国家对退休年龄(享受养老金年龄)做了具体规定。丹麦冰岛挪威的退休年龄:男女都是67岁。斯威士兰赞比亚科威特等国,男女都在50岁退休。
2023年1月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新年讲话中表示,2023年将开展推迟已久的养老金改革,退休年龄需要从欧盟内最低的62岁延长到64或65岁,以便为现收现付制度提供资金。
借鉴和改革
纵观世界各国政府对退休年龄的法律和政策的变化,再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借鉴:
第一,逐步提高男女法定退休年龄是一个国际性的趋势,不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至2013年阶段,我国提高男性法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不是太明显,提高女性法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较为明显,在女性平均退休年龄较低的情况下,在合适时机,将女性退休年龄统一提高到55岁。
第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须全面启动提高法定的退休年龄工作,以便缓解未来劳动力不足、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压力,提高经济人口总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口资源,同时,还可以减轻国家财政、社会负担。在女性提高到55岁之后,可以考虑同时提高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龄,直到2013年大部分国家提高退休年龄目标的男性65岁和女性60岁。
第三,合理的提高退休年龄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尤其是启动时机,对基金、制度抚养比、相关法律以及社会的接受程度等都要有所考量。
方案比较
纵观世界各国政府对退休年龄的法律和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到逐步提高男女法定退休年龄是一个国际性的趋势,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经济人口总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合理地提高退休年龄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尤其是启动时机和推进速度,对相关法律制度和社会的接受程度等都要有所考量。而评估不同的退休方案,就需要结合实际数据对制度运行、基金收支、劳动力变化等相关数据进行精算预测,重点为新退休少退系数、新增退休人员、制度内抚养比财政补贴、基金积累支付年数、劳动力和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等指标。
开展延迟退休的目的:一是为了规避基金中长期风险、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运行;二是为了经济发展提供足够劳动力。有效的、可推动实施的延迟退休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保证基金平稳运行,保障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收支平衡,保障制度能抵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基金缺口问题;二是保证参保人员、退休人员结构合理,制度内抚扶养比能保障制度正常运行;三是保证在实施相关方案时,所受到的阻力较少、投入的行政成本较低;四是保证增加财政投入在承受范围内,保证财政有能力、有资金来解决改革所需要的增量投入;五是通过延迟退休能为经济发展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因此,延迟退休方案的比较应从以上五个方面开展。
相关链接
延退政策扑朔迷离
“延迟退休”话题持续发酵数月之后,是否将纳入正在研讨中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引发外界广泛联想。多方消息来源显示,这一议题或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定调。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银行等机构已陆续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提交了各自版本的养老保险改革方案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中央递交的“383”改革方案中,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被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三大突破口之一予以提出。
2013年我国男性职工60岁退休,女性职工50岁退休(女性干部55岁退休),艰苦岗位男性55岁、女性45岁退休,均从退休时起领取养老金。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的梳理,早在2004年,“延迟退休”的话题就开始被提出,自2012年全国“两会”以来,持续延烧,至2013年未歇。
此前,人社部多次表示将在我国稳慎推进延迟退休,具体方案未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作为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的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家就此表态,首次提出了“温和延迟退休”的概念。
在2013年11月2日以“养老”为核心主题的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说,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会越来越长,退休年龄延长是一个早晚的事情。杨宜勇认为,延迟退休不能“一刀切”,可以每年增加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比如从2013年开始,退休的就是60岁加一个月,2015年就是60岁加两个月,这样温和地延长。
最低退休年龄
根据当前现行的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按照这一规定,男50岁和女45岁是当前现行规定的最低退休年龄,可能会成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先行者。但实际上不难看出,退休年龄低的群体基本都属于重体力劳动者,甚至是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有观点认为,对于脑力劳动者,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不会对其生活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于那些体力劳动者,延迟退休的影响将更为明显。
有何影响
如果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1)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是70后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因此对于90后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
部长回应
2014年3月10日上午,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对于大家关注的延迟退休方案何时出台的问题作出了回应。他表示,延迟退休方案肯定会在2020年之前出台,但是,对于延迟退休政策是否如所传的“延五用十”方案以及是否开展试点等问题,尹蔚民并没有作出回应。
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将是制定渐进性退休年龄的办法,这个时间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到的2020年前改革的一大任务,人社部肯定会在这个期间把这个方案推出。但是尹蔚民同时表示,这项政策是比较复杂的社会政策,涉及到人口的结构、劳动力的供给,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健康的发展。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这个决定公布以后,社会各界包括不同群体还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认识,所以我们在制定这个政策当中,会认真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进行充分的论证。”尹蔚民说。他表示,这个政策核心就是小步分解渐进性的推进。
2016年7月13日,2016年二十国集团劳工就业部长会议在北京闭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预计2016年出台。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预计2016年出台,将会小步慢走,逐步到位区分对待,分步实施。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尹蔚民曾表示,延退方案预计2016年年内会拿出方案。
热点关注
男女是否同龄退休
除了每年延迟几个月之外,还有一点是延迟到多少岁退休,以及是否延续现在的男女退休年龄不同的框架。我国男女实行不一样的退休年龄。
如果男女实行一样的退休年龄,是统一延迟到60岁还是65岁?如果延长到60岁,那实际上只是延迟女性和男工人的退休年龄。而如果同步延迟到65岁,对于女性特别是女性工人,这个跨度还是很大的,受影响的人会有很多。如果男女仍然是区别年龄来退休,这个间隔是不是还是现在的五岁,也值得关注。
延迟退休是否会影响养老金发放
养老保险基金未来的收支平衡,的确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且,由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存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但非常明确的是,养老保险目前总体运行是平稳的,“大家的养老是有保障的”。无论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收大于支,不仅确保了待遇的发放,而且还略有结余。
养老金待遇是否会降低
对于延迟退休,当前公众关注的焦点还集中于养老金待遇。
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中,财政补助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少数历史欠账较多、基金支付能力较弱的老工业基地省份,将继续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力度。另外,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公报中提到要加大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力度,养老金应该会有保障。
养老金入市如何确保安全
养老金入市,实现多元化、专业化投资,也有网友担心了,“这样风险就会变大,亏了怎么办”?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称,养老保险基金是群众的养命钱,确保养老金绝对安全始终是第一位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国家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的监管,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
其次,针对投资行为,在管理机构、资产配置策略、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也会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提前退休是否可以领取养老金
退休和领取养老金是两个概念,将来退休的时间是弹性的,是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内,要尊重个人意愿,经双方协商同意后,才能弹性延迟时间离开工作岗位,政府只规定一个界限,不参与年龄划分。比如,有的人累了,想40岁退休也行,只是没办法领取养老金,到了年龄才能领取,所以什么时候退休是一个问题,何时领取养老金又是一个问题。
延迟退休改革决定提请审议
2024年9月10日,新华社就当天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采访专家进行解答。 
“延迟退休是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出的重大改革,有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表示。
“延迟退休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说。
延迟退休会不会带来“就业难”
从长期看,延迟退休不会影响青年人就业问题,它与青年人失业率没有关系,既不会激励、也不会负激励。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出现这种因提高退休年龄对青年就业率产生影响的案例。
延迟退休可能是对一代人的违约
延迟退休可能是对一代人的违约。制度和政策应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尤其是这个政策涉及大的公众利益时,应给公众一个稳定的预期。什么年龄退休,什么时候能拿到养老金,是国家对国民的一种承诺和约定,不能轻易打破这样的契约。不能以“延长退休年龄是国际惯例”作为打破契约的借口,发达国家延长退休年龄是经由正当的法律程序和民主途径与国民协商而订立的契约,不能想当然和随意地改变。即使因为空账问题需要调整,也应经过民主决策,让每个利益群体都参与到博弈中。
社会调查
2022年3月,新华社联合百度发布《大数据看2022年全国两会关注与期待》显示:临近或已经退休的中老年网友,更关注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退休保障政策。2022年2月24日-2022年3月2日,两会搜索人群对应关注内容T0P5, 41-50岁网友,延迟退休关注度位居第一位;51岁及以上网友,延迟退休的关注度位居第二位。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1 15:19
目录
概述
改革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