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项目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 “333”、“
青蓝工程”、攀登计划等省部人才资助项目10 余项,承担企业合作攻关项目100余项。
系统研究了煤矿开采岩层运动、破坏过程及
采动应力演化规律,揭示煤矿采动巷道围岩失稳机理,提出
围岩稳定性主动控制原理和煤巷顶板时效控顶理论,发明层状顶板 楔形整体控制方法,创新高性能锚杆、
钢绞线预拉力桁架、柔性锚杆等主动式高强
预应力支护技术,显著推动了煤矿复杂条件
锚杆支护技术水平。揭示了采动破裂岩体注浆固结规律,发展了滞后注浆
加固技术,为煤矿采动
软岩巷道控制提供了科学途径:创新多种
沿空留巷技术,提出无
煤柱连续卸压开采和低
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方法,为我国普遍存在的低透气性
高瓦斯煤层群安全开采提供科学途径。研究成果推广到22个矿区、100余对矿井,取得显著经济、安全和
社会效益。
己在国内外
公开发表论文190篇,
SCI检索论文30篇、EI检索论文100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B类技术发明专利58项、国际发明专利5项;培养毕业博士15名、硕士 75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支护专委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井巷技术专家组组长 (2014);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常务理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