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围位于
广东梅州梅江区江北老城
攀桂坊以西岗子上路3号,是一处客家围村建筑,为张氏十世祖鼎创肩一公
张一泓于明崇祯年间(1627-1644)迁程乡东厢堡所建,距今有近400年历史,且在海内外有众多分堂。
清光绪工部右侍郎广东学政臣
汪鸣銮作《留余堂试草》,序中言“粤之文,以嘉应为最,而张氏尤为嘉应之名族也。”留余堂乃张家围分堂之一,称张家围为嘉应名族,实不为过矣。
从梅州东教场(文化公园附近),经岗子上路,见张家围牌坊。牌坊正背两面门柱刻联“攀桂开基历经四百春秋川流远,先祖创业繁衍万户人家沐恩长”“效法前贤爱国爱乡助人为乐,广培新秀学文学技兴业共荣”,进入牌坊,前行二三百米,至张家围肩一祖堂文魁。
伫立文魁门前,但见
禾坪有三四千平方米,屋前20余亩水塘如腰带环回。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偌大的半月型荷花池,为肩一公次子
张琚所建。池边众星拱月般矗立着十几座百年老屋,岁如流水,斗转星移,似历史在此沉淀,才酿了这一潭荷香。每年仲夏,荷花开满池的时候,这里都会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沿池边走过,便可见坐落于正中的
文种堂,这是由张家围的开基祖鼎创肩一公
张一泓创设。此后子孙后裔便以肩一祖堂文魁为圆心,在周围建立了十八座的屋宇,聚族而居,故有“张家围”之名。民居高低错落,再外围为城市高楼,张家围成城中村。但肩一公的后裔并非仅限此地,梅城一带的旺巷口燕诒堂、五里亭春晖堂、榕树塘春燕堂、楼下塘树德堂、三坑口
留余堂(又作“留馀堂”)、岗子上敦本堂等等皆为其分堂,有的甚至分散在世界各地。
肩一祖堂上正门挂“文魁”
匾额,入得大门,可见全屋轮廓。有上中下三堂,间以两
天井,错落有致。
中堂最为宽阔,八条石柱,承梁托架,中堂悬挂“文魁”匾额,由巡按广东监察御史李云鸿为明崇祯己卯科中二甲第三十七名举人
张琚而立。上堂为
祖堂,供奉祖宗
牌位,悬挂“寿朋文种”匾额,乃明
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
程乡(今广东梅州)知县
陈燕翼为肩一祖堂而书,张家围内
文种堂因此得名。堂后有
化胎。
肩一公
张一泓乃
庠生,注重文教,其五子均以文学著名。其次子
张琚,中举人,与知县
陈燕翼及
李士淳之子
李楩等相交甚密,结为烟霞四友,常以赋诗读书为乐,著有《旋溪诗集》,结庐周溪,建旋溪书室,为张氏族学,办学育人。民国三年(1914),旋溪书室改办肩一小学(今
梅江区肩一小学),将鱼塘收入一半划作办学经费,族学推动,故人才辈出。肩一小学后由族学改为公办学校,坐落梅州东山大道旁,仍在为社会培养人才。
科举时代,张家围曾出
进士2人、
举人20人、
廪贡生及
秀才不计其数。但凡中举者则在厅堂悬挂“文魁”匾额及门前竖立石楣杆,故旧时张家围祖堂墙壁四面挂满“文魁”匾额,禾坪外原竖有22条石楣杆,想必当时何其威风,惜乎遭遇文革,匾额及楣杆遭毁,空留两排楣杆底座。如今大门及中堂所挂“文魁”匾额为1984年复制。2015年10月,张氏后裔筹资重新竖立见证家族科举时代人才辈出的楣杆夹石,22对楣杆石整齐划一,为
攀桂坊增添了浓重的文化气息,张家围“文种”得以更好地延续。文种堂在积极修缮恢复以往建制的同时,还在这里成立了俱乐部,闲暇间村里的老老少少在这坐聊古今。
近现代,文武贵人辈出,曾出3名中将、1名少将、2名正军级干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医中将总监
张建、
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二军中将副军长兼肇清师管区司令
张简孙、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部中将督察专员
张天野、解放军军委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
张英将军等将领皆出身张家围。专家学者亦众,博士、工程师、县级以上官员遍布全国各地,不计其数。名者计有化学家
张资珙、文学家
张资平、音乐家
张棣昌、原子核物理教授张庆营(张简孙将军之子)、水利专家张庆潮(张简孙将军之子)、热处理博士张育仁、超细粉体专家张庆今、建筑设计师张湘泰等。一脉相传数万众,科考名人灿如星,张家围因此声名远扬。
张家围裔孙均奉张家围为祖堂,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举族中德高望重者成立祖堂理事会,组织后裔将文种堂按照原有的面貌修葺一新。每年举行除夕敬祖、大闹元宵等活动,以敦亲睦族,从未间断,形成良好乡风民约。除夕日,各地裔孙从四方而来,敬拜祖宗。元宵节,午间大办敬老宴会以免费宴请70岁以上族中老者,晚间族中老幼欢聚宴会,八音助兴,金狮闹场,请剧团,烧烟架,放礼花,热烈非凡,成梅城元宵一景。2011年肩一公诞辰431周年庆典,更是创下百台盛宴、千人登席之盛况。
张家围文人众多,人文厚重。春节、元宵、肩一祖公生日、肩一祖婆生日等四个时节,肩一祖堂大门、上中下三堂、堂柱、壁柱、廊柱、屏风柱等所用匾额及对联,全屋上下十余处均不相同,如四个时节大门对联分别为“荆花映日连枝秀,玉树临春满院芳”“天上清光,人间和气”“基开攀桂,庆溯悬弧”“筵开九月,婺焕千秋”,如此一屋四套对联,在
客家地区算是稀罕,可见张家围之文深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