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叶秋海棠(学名:花叶秋海棠,拉丁学名:Begonia cathayana Hemsl.)为
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具茎
草本,高可达60厘米。根状茎伸长,圆柱状,扭曲,节处生出多数纤维状之根。茎常有分枝,有棱,被较短的褐色开展之毛。花粉红色,8-10朵,呈2-3回二歧聚伞状。蒴果下垂,梗长3.5-4.8厘米,有纵棱,无毛,轮廓倒卵长圆形。花期8月,果期9月开始。产
广西(那坡、防城、十万大山)、
云南(西畴、麻栗坡、屏边)。生于混交林下、山坡山谷阴处、沟底潮湿处,海拔1200-1500米。
多年生具茎草本,高可达60厘米。根状茎伸长,圆柱状,扭曲,节处生出多数纤维状之根。茎常有分枝,有棱,被较短的褐色开展之毛。基生叶未见,茎生叶互生,具长柄;叶片两侧极不相等,轮廓极斜,卵形至宽卵形,长9-14厘米,宽7-10.8厘米,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极偏,深心形,窄侧宽2.5-3.9厘米,宽侧向下延长2-3厘米,宽4.5-6厘米,呈宽大耳状,边缘有大小不等三角形浅齿,齿尖带芒,芒长6-10毫米,并常浅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急尖,上面深绿色,有一圈明显红紫色的色带,密被短小硬毛,偶在局部有几条较长之毛,下面淡绿色,密被柔毛,沿脉被开展直毛,掌状6-7条脉,中部以上呈羽状;叶柄长3.5-9.8厘米,有纵棱,密被开展之毛;托叶披针形,长约10毫米,先端渐尖,顶端有长芒,两面和边缘均被褐色直毛。花粉红色,8-10朵,呈2-3回二歧聚伞状,花序梗长5-6.1(-11) 厘米,首次分枝长1-3厘米,花期均密被开展短毛,逐渐脱落;苞片早落,小苞片披针形,长5-10毫米,宽1-1.5毫米,先端渐尖,两面和边缘均被硬而开展之毛;雄花:
花梗细弱,长约1.3厘米,密被褐色开展卷曲毛;花被片4,外面2枚,宽卵形,长1.7-2厘米,宽约1.2厘米,先端圆,外面密被褐色长毛,内面2枚,长圆形至卵形,长约1.4厘米,宽5-7毫米,先端圆;雄蕊多数,花丝长约1毫米,花药长圆倒卵形,长约1毫米,先端微凹;雌花:花梗长约1.7厘米,被褐色开展之毛;花被片5,近等大,长圆形至宽卵形,先端圆,外面被褐色毛,子房倒卵状长圆形,长约10毫米,直径5-7毫米,外面被毛,2室,每室胎座具2裂片,具不等3翅,花柱2,基部合生,柱头膨大,外面扭曲呈U字形,并密被刺状乳突。蒴果下垂,梗长3.5-4.8厘米,有纵棱,无毛,轮廓倒卵长圆形,长1.8-2.1厘米,疏被毛或近无毛,具不等3翅,大的呈宽舌状或长圆形,长1.2-1.5厘米,宽1.2-1.8厘米,有纵纹,无毛,其余2翅窄,呈斜三角形;种子多数,小,长圆形,淡褐色,光滑。花期8月,果期9月开始。
产
广西(那坡、防城、十万大山)、
云南(西畴、麻栗坡、屏边)。生于混交林下、山坡山谷阴处、沟底潮湿处,海拔1200-15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蒙自。
彩叶秋海棠的叶片硕大,叶脉粗壮,再生能力强,将叶脉刻伤可刺激它产生不定芽和不定根,因此可用叶插方法来繁殖花苗。用口面很大的浅盆作扦插容器,洗刷干净后装入炒过的纯净面沙,用盆底给水法把面沙浸湿。选充实老熟的大型叶片作材料,用消毒后的刀片将叶片背面的叶脉刻伤,刀距2一3厘米,深入叶脉里。然后让叶面朝上平置在湿沙上,将叶柄插入湿沙,再用碎玻璃块将叶面压住,最后在盆面盖上玻璃,但不要盖严。在20一24℃的室温下20天后叶脉切口产生愈伤组织,35天后可长出幼根和幼叶,这时应拿掉玻璃通气。小叶展开后切断幼苗间的主脉,分苗上盆,一个月后追施一些稀薄液肥,第二年即可开花。
为满足其上述生态的要求,北方地区盆栽,从5月初至10月上旬,可放在北面阳台上或廊檐下,也可放朝北房间窗台上培养,但要注意通风。干燥天气及夏天,每天向花盆周围地面上喷水数次,增湿降温,保持一个凉爽湿润的环境,这对其健壮生长极为重要。高温干燥易引起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培养彩叶秋海棠,切忌向叶面上喷不清洁的水,否则极易产生病斑,影响观瞻。生长季节浇水不能过多,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宜。生长旺季约每半个月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复合化肥或稀薄饼肥水。
施肥时应注意不要让肥液玷污叶片,若一时不慎叶片上沾有肥液时需立即用清水喷洗叶面,把肥液冲洗干净。冬季移至朝南房间向阳处,夜间罩上塑料薄膜罩保温保湿,每隔5天左右用与室温相近的清水喷洗1次叶片,以免灰尘或烟尘沾染叶面,保持叶面清新艳丽。越冬期间室温需保持在10℃以上,停止施肥,控制浇水,即可安全越冬。
蟆叶秋海棠一般生长4年之后植株长势日渐衰弱,因此宜每隔4~5年用叶插法进行1次更新。
本种外形极似
长毛秋海棠B. villifolia Irmsch.,唯本种叶片上面密被短小硬毛;而后者叶片上面被长卷毛,而极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