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叙,
明朝开国军事统帅中山王徐达后裔,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2012年墓地于
南京林业大学校内被发现。
是
中国明朝时期的专有
军事特务机构,其全名为“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前身为
明太祖所创 设之“御用拱卫司”以及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时改制之“
仪鸾司”与二年(公元
1369年)时改制“大内亲军都督府”。他们直接听命于
皇上, 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
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部分功能形同
汉代的
监察官
司隶校尉和
现代的
宪兵、国家安全局及
总统府参军长。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类似于今天的CIA,如在朝鲜万历之战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古人惯以朝廷鹰犬暗称呼锦衣卫与
东厂、
西厂。
清代
福格撰《
听雨丛谈》:“步军统领,秩如汉之司隶校尉、明之锦衣卫,虽武职二品,威权甚重。”
张廷玉之《
明史》
职官: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廕寄禄无常员。凡朝会、巡幸,则具卤簿仪仗,率大汉将军共一千五百七员等侍从扈行。宿卫则分番入直。朝日、夕月、耕藉、视牲,则服飞鱼服,佩绣春刀,侍左右。
锦衣卫官员有指挥使一人,正三品,
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二人,正四品,镇抚二人,从四品,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此其下管理职尚有副千户(从五品)、百户(
正六品)、试百户(
从六品)、总旗(正七品)、小旗(从七品)等。下属有将军、力士、校尉,对外有参口口事(缺两字,私参知某事,见
朝鲜王朝实录)、校令,另有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如宪宗朝张渺正),内有法庭和监狱,其中,经历司掌文移出入,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即“诏狱”。锦衣卫平日为皇帝爪牙,镇压臣下时则罗织大狱,捕人,审讯和处刑。通常锦衣卫在逮捕嫌犯之前,会发给其“驾帖”,作用相当于现代的逮捕证。
明朝的特务机构锦衣卫除北京外在各地都驻有
分支机构,譬如今天津市河北区的
锦衣卫桥大街和以前的锦衣卫桥,就是当初这些特务机构的所在地。明代的特务机关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分驻各地的,一是驻在
京师的,再有就是临时向外
派遣的。这三部分中,以分驻各地的最为繁多,从
明成祖朱棣时就开始设立,后来全国各省以及各重要城镇全部都设有。他们的任务实际是替皇帝侦察该地官吏军民人等,暗查军民动态。 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十五年将首都迁往
北京,迁都前,首先派出负责皇帝防务的贴身卫队“锦衣卫”到
天津卫,在原来三卫的指挥
衙门前设立锦衣卫指挥衙门府,所在地就是锦衣卫桥大街附近,专门负责暗地监察京津军民动态。(1404年设立天津卫后,由于天津还没有建城,天津卫指挥使的官衙就设在狮子林桥望海楼附近;在建城以后,卫指挥使衙门迁入城内,原来的卫所便被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