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
三国时期孙吴名将
徐盛(生卒年不详),字文向,琅邪莒(今山东莒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
人物生平
以少胜多
徐盛年轻时,由于遭遇战乱,从家乡莒县迁居到吴县(今江苏苏州),以勇气而闻名。吴侯孙策去世后,弟弟孙权继承其位,任用徐盛为别部司马,率军五百人守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并担任柴桑县令,以抵御黄祖的入侵。
黄祖的儿子黄射曾经率领数千人南下柴桑,攻击徐盛。徐盛以不到二百人的兵力抵抗,杀伤黄射的部队千余人。其后开门主动出战,大败黄射,黄射被击退后再也不敢前来侵犯。
后来孙权加徐盛为校尉芜湖(今属安徽)县令,又因为徐盛讨伐临城南阿(今安徽青阳南)一带的山贼有功,加徐盛为中郎将,督校兵
雄豪致果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徐盛跟随孙权攻打合肥。在东吴大军包围合肥之后,某一天清晨,魏将张辽率800人从城中出战,发起突袭。孙权的将士们没有防备,陈武奋战而死,徐盛负伤并遗失了自己的牙旗,其与宋谦的部队出现逃兵情况。张辽一直突击到东吴的中军大旗。这时潘璋贺齐作为后续部队从后方赶来救援,潘璋便驰马上前,斩杀徐盛、宋谦军中的两名逃兵。原本往后逃跑的士兵被潘璋的严惩手段震慑,全部人皆返还战场力战。而贺齐率领中部兵马拒击张辽的军队,并拾回了徐盛丢失的牙旗。
注:《三国志 吴志 贺齐传》宋刻本及之后的版本均作“得盛所失矛”,而《北堂书钞》卷120引三国志吴志以及《太平御览》卷339引韦昭吴书则作“得盛所失牙”(牙旗)
勇烈顽敌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出兵濡须口(今安徽无为东南),徐盛跟随孙权一同迎击。当时魏军无法攻克濡须口的濡须坞,于是改走历阳陆路尝试大举转攻横江(并没有攻破横江),徐盛与东吴诸将前往迎战。不料突然遭遇大风,吴军的蒙冲战船被吹到敌军岸边,东吴诸将心中恐惧,没有人敢出战,只有徐盛单独率领士兵上岸砍杀敌人,敌军被徐盛吓破而溃逃,死伤甚大。风停后,徐盛率军返回。孙权非常看重徐盛在此战中立下重大功劳,史载“权大壮之”。
不居人下
黄初二年(221年),孙权以诸侯身份向曹魏称藩属,曹魏派邢贞前往东吴,拜孙权为诸侯王吴王。孙权出都亭等候邢贞,邢贞脸上露出骄横跋扈的神情。吴臣张昭见状大怒,徐盛也十分气愤,对身边的同僚们说:“我们不能奋身出命,为国家吞并许昌洛阳巴蜀,反而让主君和这个邢贞进行结盟事宜,简直不能忍受这样的耻辱!”说着,不禁泪流满面。邢贞听说后,对随行人员说道:“江东有这样的将相,恐怕不会久居人下啊!”
抵御刘备
后来,徐盛被加为建武将军,封都亭侯,领庐江(治今安徽潜山太守,又得到临城县作为赏赐的奉邑
黄武元年(222年),刘备率军来到西陵(今湖北夷陵),徐盛攻取了刘备的多处营寨,立下功绩,大破刘备于夷陵。在刘备大败逃往白帝城时,徐盛与潘璋、宋谦等上表继续进攻蜀国必然可以擒获刘备,但陆逊与朱然骆统等认为曹丕虽然说支援但其实趁机偷袭,建议不要再追。孙权根据情况判定,采纳陆逊等人提议下令停止追击白帝城。
以少御多
同年秋季九月,魏将曹休督领张辽、臧霸等五州二十余军,出兵洞口(今属江苏)。吕范督领五军率领徐盛、全琮孙韶等人以舟船拒敌。十月,孙权改元黄武,临江拒守。十一月,东吴水师遭遇大风,又遭遇张辽王凌等人的进攻。吴军伤亡惨重。徐盛收集残兵,与全琮一起迎击曹休等人。曹休命令臧霸攻击徐陵县。臧霸渡江,烧掉了东吴军队所储备的攻城车,并杀略数千人。徐盛和全琮以少御多,使得臧霸无法攻克。徐盛和全琮发起追击,击破臧霸并斩杀其麾下大将尹卢,斩获数百人,使得敌人败退。
黄武二年(223年)三月,曹仁派遣其子曹泰攻打濡须,曹仁自己率领万人,留为后拒。曹仁又不听蒋济的劝阻,派遣常雕督领诸葛虔王双乘坐油船分兵偷袭中洲。朱桓派遣严圭追击常雕,朱桓又亲自率领步兵抵御曹仁,并击破曹泰,斩首数千级。曹仁撤退。同月,魏军尽皆撤退。(《建康实录》称:曹仁退走后,东吴诸军乘胜击破曹休、张辽等魏军。)之后,徐盛被加为安东将军,封芜湖侯。
百里疑城
黄武三年(224年),魏文帝曹丕率领大军南征,企图渡过长江。徐盛献计在建业(吴国都城,今江苏南京)周边百里筑起围栏,制造篱笆,围栏上设下假楼稻草人,在江面设置浮船。诸将认为这样做没什么意义,但徐盛坚持己见,孙权采纳徐盛,百里伪长城一夜建成。曹丕大军到达广陵(今江苏扬州),看到绵延数百里的围栏,心中惊愕,曹丕感叹:“虽然魏有千群骑兵,但也没有用途”,随即曹丕乘坐的龙舟遇到暴风海浪,船身几乎完全覆灭。魏国的人从江中西望,而非常惮惧。同年九月,曹丕出广陵,望着长江而不敢渡江,再次感叹苍天果然要把魏、吴分隔两边了,说道:“孙权果然有人才也,现在还不可以图谋吞并东吴啊”,于是引军撤退。诸将这才明白徐盛有先见之明,纷纷拜服。
黄武年间(222年-229年),徐盛去世,其官爵由儿子徐楷继承。
人物评价
蒋钦:盛忠而勤强,有胆略器用,好万人督也。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
刘义庆《徐州先贤赞》:“以敦直、勇气闻。魏王出濡须,孙权每选出战者,盛常在前。”
孙元晏:欲把江山鼎足分,邢真衔册到江南。当时将相谁堪重,徐盛将军最不甘。
章如愚:如程普黄盖甘宁、徐盛、潘璋朱然朱桓贺齐凌统全琮吕范,皆智足以御众,勇足以却敌,未有不为守令之职者。
李贽诸葛瑾赵咨顾雍、徐盛各各可用,独有张昭、孙权并诸人都不长进耳。
毛宗岗:徐盛有穰苴孙武之风。
刘咸炘:程普最长,黄、韩从坚,蒋、周、陈、董从策,甘、凌、潘、徐则权所用也,丁奉行辈最后。
亲属成员
徐楷:徐盛去世后,袭爵领兵。
轶事典故
二将和好
徐盛担任芜湖县令时,收捕蒋钦手下的一名屯吏,上表请求将其处斩,当时蒋钦正征讨豫章贼,孙权考虑蒋钦在远地领兵而不许,徐盛因此认为自己与蒋钦有私嫌。后濡须之战时,蒋钦与吕蒙节度诸军,徐盛时常担心蒋钦因事陷害自己,而蒋钦经常称赞徐盛的优点。徐盛也敬重信服蒋钦的品德,论者以为美谈。
烧船止损
《太平御览》卷996引《吴志》载:徐盛一次与魏将曹休交战,魏军堆积茅草想火烧徐盛所部,徐盛便焚烧敌人战船后退走,使魏军一无所得。
史书记载
《三国志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无论前期或者后期,徐盛与丁奉都是一起登场和杀敌。在224年,曹丕伐吴,徐盛与丁奉一起率军迎敌,偃旗息鼓地在广陵城内设芦苇草人,装作布满士兵的空城。曹丕在龙舟上闻曹真回报城里没有一人,认为是诡计打算下舟查探,但心里拿不定注意询问刘晔,但刘晔也跟曹丕一样看法。当夜,曹丕军举起火把,灯火通明,反而江南没有半点光。曹丕认为是诡计便撤退。而淮河布满事先浸满鱼油的芦苇,徐盛把芦苇点燃,大火连横击破曹丕的魏军。(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3:1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