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始置于秦朝,最初是武官职,位列
将军、
护军之下。在西汉时期设置更为广泛,中央与地方皆有校尉,
品秩从
二千石、
比二千石到
六百石不一。王莽当政后,改「
县宰为校尉」一时改变了他的军事属性。东汉时,各军实际的统帅已经变成了校尉名义上的下属
司马,校尉基本沦为闲职。魏晋南北朝时期,校尉的名目繁多,甚至出现了主管音乐的「协律校尉」一职,不再是武官的专属,开始成为皇帝侍从人员的称谓。隋唐时代的校尉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实职校尉层级日渐降低,另一方面开始走向
散官化。明代校尉除了作为
散阶的虚衔,只作为皇室侍从存在于锦衣卫。
源流
现存史料中,校尉的记载最早出自《史记》。秦二世元年(
公元前209年)九月,
项梁叔侄准备响应陈胜、吴广起义,「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大体同时,投入陈胜义军中的六国旧贵族
陈馀曾游说陈胜:「大王举梁、楚而西,务在入关,未及收河北也。臣尝游赵,知其豪桀及地形,愿请奇兵北略赵地。」陈胜采纳其建议,于是「以故所善陈人
武臣为将军,
邵骚为护军,以
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赵地」。
陈胜、吴广起义时战局混乱,没有条件单独创设一套新的职官体系,大体应以沿用秦朝官制为主。据此推断,「校尉」一职至迟在秦代已经存在,且属于军职,位列
将军、
护军之下。
校尉一职在西汉时期设置更为广泛,最有名的无疑是汉武帝时期创设的
八校尉。
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掌西域。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又有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凡八校尉,皆武帝初置,有丞、司马。——《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除此之外,还有掌管京城城门守卫的
城门校尉,主管京城及周边郡县治安的
司隶校尉等。此后,在地方也开始设置校尉,如
西域都护属下的
副校尉、
戊己校尉,等等。中央诸校尉级别很高,「自司隶至
虎贲校尉,秩皆
二千石」,地方上的校尉级别相对低一些,如副校尉「秩
比二千石」,戊己校尉更是只有
六百石。级别不一,显示校尉名号的使用已有冗滥的迹象。西汉末,全国各级校尉人数高达12500之多,亦证明了这一点。
王莽当政后,大肆更张,改「
县宰为校尉」。
城门校尉原本只有一个,王莽亦改为每座城门「门置六百人,各一校尉」。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了大批
中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
外朝分庭抗礼,其中的
大司马大将军逐渐成为全国军队事实上的最高统帅。中垒校尉等八校尉所部更是皇帝的心腹部队,地位尊崇无比。但其后校尉的滥设无疑对校尉们的地位是一大损害,王莽将县宰亦改称校尉,更是改变了他的军事属性。
东汉时,城门校尉恢复为一人,「掌雒阳城门十二所」。八校尉则缩减为五校尉,均「掌
宿卫兵」,是巩卫皇室的核心力量。不过各军实际的统帅已经变成了校尉名义上的下属
司马,校尉基本沦为闲职,以至于后人将其归入武散官序列。史载:
后汉以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为五校,皆掌宿卫兵(按:大驾卤簿,五校尉在前,各有鼓吹一部,各有司马。蔡质《汉仪》日:五营司马见校尉,执版不拜),并属北军中候。时五校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散,舆服光丽,伎巧必给,故多以皇族肺腑居之。——《
通典·职官十六·武散官·诸校尉》
汉灵帝时,为了削弱外戚、大将军
何进的兵权,灵帝在五校尉之外又设置了
西园八校尉,「其名曰上军、中军、下军、典军、助军、佐军及左、右校尉」,诸校尉均由宦官、小黄门
蹇硕统领。汉武帝时的八校尉在很大程度上是皇帝直属的半私有部队,外官无权调动。东汉时,归并后的
五校尉依旧从属于内廷,西园八校尉的出现,更使这一私属性质走向极端化。虽然属性未变,但在当时宦官和士大夫群体势不两立的背景下,无疑有损于校尉们的声誉。
魏晋南北朝时期,校尉的名目繁多,但和东汉时差异不大,最大的变化是在西晋时出现了「协律校尉」一职。协律校尉主管音乐,西汉时称为
协律都尉,汉武帝宠幸的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曾任此职,东汉、三国时沿袭未变。
都尉原本也是军职,汉武帝授予宠幸的
乐官,说明他和八校尉一样,都是皇帝的私属。
协律校尉在北魏及隋唐时称协律郎,南朝则沿用协律校尉名号,如
陈文帝天嘉五年(
564年)「改天嘉中所用齐乐,尽以‘韶’为名。工就位定,协律校尉举麾,太乐令跪赞云:奏《懋韶》之乐」。协律校尉的出现,一方面显示校尉一职已不再是武官的专属,另一方面显示校尉名号已经开始成为皇帝侍从人员的称谓。这既是西汉八校尉皇帝私属性质的间接延续,也是其地位逐渐低下的反映。
隋代整饬官制,校尉制度出现新的变化。中央层面保留了部分实职校尉,如
门下省设城门局,局内设「校尉二人,
直长四人」。城门局和尚食、尚药、符玺、御府、殿内等五局并列,基本都是皇帝的侍从、服务官员。可见,虽然名称仍是城门校尉,但职事已与汉代大不相同。
汉代
城门校尉的职责大体转给了此时的
左右监门府,只是管辖范围从都城城门缩减到「掌宫殿门禁及守卫事」。左右监门府的主官也不再是校尉而是
将军。将军之下设有「
郎将,二人。校尉、直长,各三十人」,校尉已沦为属员。城门校尉的品级是
从四品,左右监门校尉则是
正六品。隋炀帝时期城门校尉进一步降为
正五品,后来干脆更名为
城门郎,「置员四人,从六品」。监门校尉虽然仍是正六品,但员额增加至120人。
监门校尉在唐代依然存在,但员额进一步扩充,两府各有320名。名额日渐增加,地位只会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637年)还设置了「昭武、振威、致果、翊麾、宣节、御武、仁勇、陪戎八校尉、
副尉,自正六品至从九品(上阶为校尉,下为副尉)。为六品已下武散官」,校尉从东汉初沦为闲职,至此正式成为
散官的名号。
在地方,校尉依然存在于军事系统中。隋唐实行
府兵制度,每个兵府(初名
骠骑府、
鹰扬府,后统一为
折冲府)下设若干校尉。如隋代中央鹰扬府「每府置
越骑校尉二人,掌骑士,
步兵校尉二人,领步兵,并正六品。外军鹰扬官并同」。
唐代与隋代大致相同,全国设574个军府,每个军府下设五名校尉,「诸府折冲都尉掌领五校之属,以备宿卫,以从师役,总其戎具、资粮、差点、教习之法令。凡卫士,三百人为一团,以校尉领之,以便习骑射者为越骑,余为步兵」。因兵额不同,「每府管五校尉之处,亦有管四校尉、三校尉者」。
可见,同中央部门的校尉一样,地方军府中的校尉也已沦为中下级军官。从总体上看,隋唐时代的校尉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实职校尉层级日渐降低,另一方面开始走向散官化。
宋初,历经晚唐五代荒乱,官制非常混乱。「唐文散阶二十九,自开府、特进之下,为大夫者十一,为郎者十六。武散阶四十五,为将军者十二,为校尉者十六…本朝因之。」但宋太祖建隆四年(
963年)举行郊祀大礼时,仪仗中原本由校尉和主帅履行的职责,却「以军使、副兵马使、都头、副都头、十将摄事」。可见,至少在当时,作为武职散官的校尉制度尚未系统执行。
宋神宗元丰年间,宋廷开始全面整理官制,「废文散阶而易旧省、部、寺、监名称为郎、大夫,曰
寄禄官」。徽宗
政和年间,又清理武官官制,「欲以将军、校尉易横行以下诸使至三班借职,而
西班用事者嫌其涂辙太殊,亦请改为郎、大夫。于是以卒伍厮圉玷污此名」。武职官员拒绝接受校尉散官,即和宋代文官地位崇高有关,也说明校尉的地位在进一步沦落。
事实也是如此。如北宋末宁州彭原人
李彦仙,「尝为种师中部曲,入云中,获首级,补校尉」。后因上书批评李纲,遭追捕,乃逃亡,更名后「以效用从河东军,谍金人还,复补校尉」。可见,校尉已经是军士进入军官队伍的低级阶梯。
金虏南下侵华时,知邓州
张叔夜为组织义军勤王,曾奏请「乞给降…校尉、副尉帖各三百道,许依本价召人情愿承买」。校尉已经成为交易(捐纳)的对象,亦证明其在宋代武职官体系中确属无足轻重。
南宋时,校尉干脆进入冗员行列。宋理宗绍定元年(
1228年),臣僚上言:「铨曹之患,员多阙少,注拟甚难…即今吏部参注之籍,文臣选人,武臣小使臣、校尉以下,不下二万七千余员,大率三四人共注一阙,宜其胶滞壅积而不可行。」
金人占领中原后,在宋朝正官制的基础上,将校尉踢出军官系列,全面散官化。
武散官,凡仕至从二品以上至从一品者,皆用文资。自正三品以下,阶与文资同…从六品上曰武义将军,下曰武略将军。正七品上曰承信校尉,下曰昭信校尉。从七品上曰忠武校尉,下曰忠显校尉。正八品上曰忠勇校尉,下曰忠翊校尉。从八品上日修武校尉,下日敦武校尉。正九品上日保义校尉,下曰进义校尉。从九品上曰保义副尉,下曰进义副尉。此二阶,大定十四年创增。——《金史·百官志》
1203年,金政府在更定武举制度时规定:「上甲第一名迁
忠勇校尉,第二、第三名迁
忠翊校尉。中等迁
修武校尉,收充亲军,不拘有无荫,视旧格减一百月出职。下等迁
敦武校尉,亦收充亲军,减五十月出职。」修武校尉和敦武校尉是从八品,却只能充当亲兵。虽然亲兵在其政权中占有特殊地位,非一般士兵可比,但终归属于侍从人员。可以说,从东汉时开始的校尉散官化、侍从化以及不断降级的趋势终于在金国走向合流,大体成为拥有一定特权的侍从军士的散阶。
蒙元的校尉制度和金国颇为类似,武官的散阶共有34阶,其中「
承信校尉、
昭信校尉,以上正六品;
忠武校尉、
忠显校尉,以上从六品;
忠勇校尉、
忠翊校尉,以上正七品;
修武校尉、
敦武校尉,以上从七品;
保义校尉、
进义校尉,以上正八品:
保义副尉、
进义副尉,以上从八品」都提高了一品。
不过,蒙元的制度体系庞杂。就校尉制度而言,虽然明确归入武散阶的范围,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经常会被授予文官。例如,
铁穆耳时,阙州路总管杨国材之子通过恩荫「授敦武校尉,赣州路同知宁都州事」。又如龙凤五年(
1359年)死于
韩宋的临清御河运粮万户府经历邓德明虽是文职,他的散阶却是敦武校尉。他的孙子邓汉杰系「忠翊校尉、同知婺源州事」;邓汉英,「进义副尉,
龙兴路进贤县主簿」:邓显,「进义校尉,南康路建昌州判官」;邓汉忠,「忠显校尉,同知萍乡州事」。
蒙元武官实行世袭制度,武官之子孙虽然可以暂时任文职,但必要时仍可继承其祖职。上例中的杨国材生前系武职,邓德明本人虽然是文职,但却是「
义兵」出身,曾募集士兵参与镇压起义军,他的儿子邓孔哲亦由「敦武校尉、义兵百户」逐步晋升到「佥江西征行都元帅」。两人的部分子孙以文官授武阶,应与武官世袭制度有一定关系。
另外,蒙元的散阶时常与其本职的职级不符。如
1281年应募参与东征日本的杜仁杰授职管军千户。
1289年改任海运百户,「授进义副尉…带银符」
1302年「诏全运者赏。公以功升进义校尉」。其兄初「授忠显校尉,海运千户,带金符」。
南剑路总管府判官忠都之子苏岱尔军职为管军上百户,散阶则是进义校尉。
蒙元的千户所依据管军数量,有上中下之分,相应的千户对应职级为「从四品,金牌」、「正五品,金牌」、「从五品,金牌」。杜仁杰的兄长是带金牌千户,至少是从五品,散阶却是从六品的忠显校尉。蒙元的百户带银牌,分从六品上百户和从七品下百户两种。杜仁杰的初始散阶却只是从八品进义副尉,多年后晋级,也不过是正八品进义校尉。苏岱尔是上百户,肯定是从六品,散阶却是正八品进义校尉。不过上文中提到的邓孔哲身为义兵百户,配的却是从七品敦武校尉。其父邓德明也是敦武校尉,和其实职、正七品的经历大体也是一致的。
杜仁杰、苏岱尔等都是元初人士。彼时战争不断,武官立功升职的机会颇多,军官队伍日趋庞大。散阶高职低配似有意为之,以便为日后确定相对级别低一些的世袭职位留下空间。邓德明父子身处元末乱世,元廷需要他们出死力镇压
反元复宋大起义,直接授同等级散阶,不排除有鼓励和表彰的目的。
金国的部分校尉可充亲兵,蒙元则直接以校尉为皇室侍从,且有独立的管理机构,「校尉自归
拱卫司,军人自属
枢密院」。不仅皇室有校尉,诸王乃至贵戚也可以拥有校尉,如
1295年,为充实卫候司控鹤军,「皇太后复以晋王校尉一百人隶焉」。又如回鹘人
仳理伽普华,在
铁木真时期主动投附,获赐「衣金直孙校尉四人,仍食二十三郡」。
直孙,又写作之孙、
只孙、只逊等,是蒙元时期举行大宴时贵族们穿着的礼服。校尉们可着只孙服,是其享有特殊地位的体现。蒙元实行四等人制度,皇室和宗王贵戚地位崇高,作为其下人的校尉难免仗势欺人。如
1310年十月尚书省奏报:「阔阔出的四十个校尉,穿着校尉只孙,搔扰百姓。」由于校尉的制服过于招摇,元廷不得不于
1298年明确规定:
诸王的祗候每,外头似校尉每系着带,搔扰百姓行有。怎生整治的,教俺商量了说者…这里御位下行的校尉每出去呵,系带出去有。校尉每系带出去呵,外头难分栋也者。差出去呵,不教系带,教管校尉的官人每着记验,教将着行者今后外头但系着带行的,拿着发将来。——《元典章·礼部卷二、典章二十九·校尉带》
尽管出台了禁令,但从
1310年仍有校尉穿着只孙服出外骚扰百姓来看,1298年的禁令并没有发挥应有效果。为此,元廷不得不加大处罚力度,「那般者。交拿将来,口子里当军者。你遍行文书,若似这般,诸位投下投入去的,交军站里入去者」。即便如此,仍难以禁断校尉扰民。
由于校尉享有特权,甚至出现了主动投充的现象。如
1310年三月,「江西行省准尚书省咨…在先,有姓的汉儿、蛮子每,弓箭军器休交拿者。么道,世祖皇帝行了圣旨有来,近年以来,爷的替头里孩儿、哥哥替头里兄弟,投充校尉,仓里关请来么道,因着那般,执把弓箭的多有」。可见,投充校尉不仅存在,而且已经蔓延到汉族民众中间。
总的来说,在明朝立国之前,校尉制度已经基本完成从至尊大将到皇室侍从的「堕落」过程,作为散阶的各级校尉只是汉唐制度的残留,在国家典制体系中无足轻重。
蒙古官制体系中的校尉只存在于武散阶中,明代武散阶分30级,其中「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从六品,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和前代相比,废除了七品及以下的修武、敦武等校尉散阶。
不过《明史》的记载略显粗疏。实际上,明朝立国之初,敦武校尉等散阶依然在行用。如广东南海县人关敏因组织百姓抵抗冯简等作乱战死,「上以敏存日未授官而能仗义讨贼,殁于王事,特赠敦武校尉,兵马指挥司副指挥」。明廷全面确立本朝的品阶勋禄制度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十一月。当月,明太祖命臣僚拟定相关制度,昭示天下,其中正六品,「武勋
云骑尉阶,初授
昭信校尉,升授
承信校尉。禄月米一十石」;从六品,「
武骑尉阶,初授
忠显校尉,升授
忠武校尉,禄月米八石」。
明初百废待兴,为避免引起过多混乱,不可避免地要沿用一段时间人们已经很熟悉的蒙元制度,从上述记载来看,包括修武、敦武、保义、进义等校尉散阶在内的元制武散阶制度至少在洪武二十五年之前仍在使用。从明朝只保留了四个散阶来看,校尉散阶在武职系统中的地位已经是聊胜于无而已,存留于锦衣卫制度内的校尉只是皇室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