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臣(?-前209年),
陈县(今河南淮阳)人,
秦末农民起义将领。史书称武臣是陈胜“故所善陈人”,即他与陈胜以前就熟识。
陈胜称王之后,
张耳、
陈余请兵攻赵,陈胜任武臣为将军,张耳、陈余为左右
校尉,率兵三千人攻打赵国。由
白马津(今河南滑县北)强渡黄河,连续攻下赵地十余城,发展至几万人。随即又招降三十余城,进占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自立为赵王。后来被部将
李良所杀。
人物生平
北徇赵地
武臣是陈郡
陈县人,与
陈胜早有交情。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
吴广所率农民起义军建立
张楚政权之后,部将
张耳、
陈馀向陈胜请兵攻夺赵地。陈胜应允,遂命昔日的老朋友武臣为将军,
邵骚为护军,张耳、陈馀为左右
校尉,率军3000攻夺赵地。武臣率军出发,由
白马津(今
滑县东北)渡过
黄河北上,对当地豪杰宣传道:“秦国数十年来以暴政酷刑祸害天下,北有
长城之役,南有
五岭之戍,内外骚动,百姓疲敝,横征暴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再加上各种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陈王奋臂高呼,为天下人首倡反秦,并在楚地称王,方圆二千里,无不响应,家家愤怒,人人战斗,各自报仇雪恨,杀死本县令、丞和本郡守、尉。如今他派吴广、
周文率百万大军西击秦国。遇上这个时机却不能成就封侯之业者,不能算是人中豪杰。诸君试着想想吧!天下人都被秦国折磨很久了,用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成就
裂土封侯之业,这是你们这些士人的一个大好时机啊!”豪杰们对他的宣传深感共鸣,于是他的队伍迅速扩大到数万人,被推为“武信君”,攻下赵地的十座城池,但其他城池仍被秦朝官吏坚守。武臣曾向范阳人
蒯通询问自己的吉凶祸福,蒯通趁机以范阳令
徐公为突破口,劝武臣推行“
传檄而千里定”之策,遂又不战而得燕、赵一带三十余城。
自立为王
秦二世元年八月(前209年9月8日至10月6日期间),武臣占有
邯郸之后,经
张耳、
陈馀劝说,自立为赵王,以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
右丞相,
邵骚为
左丞相。自立为王之后,武臣不再受到陈胜节制。陈胜得知后大发雷霆,想要把武臣等人的家族杀尽,而发兵攻打武臣。房君
蔡赐劝阻说:“秦国还没有灭亡就诛杀武臣等人的家族,这等于又树立了一个像秦国一样强大的敌人。不如趁此机会向他祝贺,让他火速带领军队向西挺进,攻打秦国。”陈胜认为他说得对,听从了他的计策,把武臣等人的家属迁移到宫里,软禁起来,并派使者向武臣祝贺,让他火速调兵西征关中。在张耳、陈馀的劝告下,武臣不向西发兵,而派
韩广夺取燕地,
李良夺取
常山郡,
张黡夺取
上党郡。
秦二世元年九月(前209年10月7日至11月5日期间),韩广到了燕地,被燕人推戴为燕王。武臣得知后,与张耳、陈馀向北进攻燕国,期间被燕军俘虏。燕将把他囚禁起来,要瓜分赵国一半土地,才归还赵王。张耳、陈馀派十多个使者前去交涉,都被杀死。面对燕军坚持索要土地,张耳、陈馀忧虑重重。有一个干勤杂的士兵跑到燕军的大营。燕军的将领见到他,他却问燕将说:“知道我来干什么?”燕将回答说:“你打算救出赵王。”他又问:“您知道张耳、陈馀是什么样的人吗?”燕将说:“是贤明的人。”他继续问:“您知道他们的意图是什么?”燕将回答说:“不过是要救他们的赵王罢了。”赵国的勤杂兵就笑着说:“您还不了解这两个人的打算。武臣、张耳、陈馀手执马鞭指挥军队攻克了赵国几十座城池,他们各自也都想面南而称王,难道甘心终身做别人的卿相吗?做臣子和做国君难道可以相提并论吗?只是顾虑到局势初步稳定,还没有敢三分国土各立为王,权且按年龄的大小为序,先立武臣为王,用以维系赵国的民心。如今赵地已经稳定平服,这两个人也要瓜分赵地自立称王,只是时机还没成熟罢了。如今,您囚禁了赵王,这两个人表面上是为了救赵王,实际上是想让燕军杀死他,这两个人好瓜分赵国自立为王。以原来一个赵国的力量就能轻而易举地攻下燕国,何况两位贤王相互支持,以杀害赵王的罪名来讨伐,灭亡燕国是很容易的了。”燕国将领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归还武臣,勤杂兵就替武臣驾着车子,一同归来。
死于兵变
秦二世二年十一月(前209年12月5日至前208年1月3日期间),李良平定
常山以后,回来报告,武臣再派李良夺取
太原。李良的部队到了
石邑,秦国的军队已经严密地封锁了
井陉,不能向前挺进。秦国的将领谎称
秦二世派人送给李良一封信,没有封口,信中说:“李良曾经侍奉我得到显贵宠幸。李良如果能弃赵反正归秦,就饶恕李良的罪过。使李良显贵。”李良接到这封信,很怀疑。于是带兵返回邯郸,请求增加兵力。还没回到邯郸,路上遇到武臣的姐姐外出赴宴而归,跟着一百多随从的人马。李良远远望见如此气魄,认为是武臣,便伏在地上通报姓名,武臣的姐姐喝醉了,也不知他是将军,只是让随从的士兵答谢李良。李良一向显贵,从地上站起来,当着随从官员的面,感到很羞愧。随行官中有一个人说:“天下人都背叛暴秦,有本领的人便先立为王,况且赵王的地位一向在将军之下,而今,一个女人家竟不为将军下车行礼,请让我追上去杀了她。”李良已经收到秦二世的书信,本来就想反赵,尚未决断,又遇上这件事,因而发怒,派人追赶武臣的姐姐,杀死在道路上,接着率领着他的军队袭击邯郸。邯郸方面猝不及防,武臣、邵骚被杀,张耳、陈馀则因耳目众多而提前逃脱。
史籍记载
轶事典故
《
孔丛子》中记载了一段武臣与孔鲋的对话,其内容如下:
陈县人有个叫武臣的,对
孔鲋说:“圣人,确实是德才高尚之人的美称。我认为圣人的智慧,必定在事情没成形之前就能预见,功业也能在身死之后留传,树立的教化连凶残的人也不敢违犯;他说的话即使能言善辩的人也不能攻破。你的祖先
孔子可以说是很适合‘
圣人’这个称呼的。但是
韩非子树立法制,他和孔子不同的言论太多了,我不止一次探究他们言论的涵义,比较他们的区别,发现在经历时代变化方面能长久流传,在遏制奸邪规劝行善方面,韩非未必是错误的,而孔子也未必是全部正确的。我现在知道无论哪个时代都会有圣人,前圣后圣,法令制度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像
韩非那样的人,也同样是当代的圣人。你认为我的看法如何?”
孔鲋说:“你的这些说法只是自以为是罢了,从根本上说没有摆脱世俗常情。如今的世人说到高的,一定要说达到天顶;说低深的,必然要说深渊;这些都是用来为自已的谈话制造情势的,而不能符合实际情况。那些多事而且喜欢穿凿附会的人,必定从经书中寻章摘句为自已提供依据,援引圣人的话来显示自己高明,他们想以此让愚昧的民众相信自已的话,从而使自已的学说有所依托。像诸子那样的书,里边的内容都是这样的。其中有关我祖先孔子本人的记载,请听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请君子仔细分析它可信不可信。”
武臣回答说:“好的。”
孔鲋说:“从前,赵韩魏三家一起吞并知氏,赵襄子举行封赏,首先赏赐没有功劳的
具臣。然后才赏赐有功劳之臣。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孔子认为
赵襄子做得很对’,引孔子的话来为自己
张本,然后批评孔子的说法。韩非书里说的看起来和孔子的意思没有不同啊,然而实际上确是虚诈之言。怎么样来证明韩非说的是假话呢?我的祖先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去世,到哀公二十七年
荀瑶与韩赵魏三家讨伐郑国,遇到
陈恒率齐国军队救郑而返,那时孔子去世已经十一年了,而晋国四卿都还在世。再往后到
鲁悼公十四年,知氏才灭亡。这两件事情前后时间相距很远,而韩非在书里公然将两件事情合为一件事情来说,竟然没有丝毫惭愧的意思。由此可见,世上这么多好事之徒,都是韩非的罪过呀。因此,我对韩非这样的小道沉默不言,对诸子的学说堵住耳朵不听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你以尺表来度量天的高度,树起寸长的手指来测量深渊的深度,昧于大道而不知醒悟,相信妄言之说而怀疑圣人,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呀。”
武臣叉手跪拜致歉,羞愧地俯身缓缓退出。于是,他对别人说:“我自以为我的学问很广博,却被孔鲋先生的话降服了,现在我才知道学问不在多少,关键在于精通啊。”
《孔丛子》此书记载的真伪多有争议,其中事迹应审慎辨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