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元年(194年),
孙策在
寿春时,陈武前往递帖求见,当时十八岁,身长七尺七寸,于是跟随孙策东渡长江,征战有功,被任为
别部司马。
建安四年(199年),庐江太守
刘勋进攻上缭,孙策趁虚而入,夺取庐江。于是,孙策得到了很多庐江人,选择其中的精锐,由陈武来统率他们。这支队伍每逢作战,都所向无前。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
孙权接掌江东,陈武转任督领
五校。他仁慈宽厚乐于施舍,他的同乡和远方客来者很多人都依附他。他特别得到孙权的厚待,孙权几次前往他家。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陈武跟随孙权攻打合肥。在东吴军队包围合肥之后,魏将
张辽率领800人从城中出战,发动突袭。东吴众将领都没有防备,吴将
宋谦、
徐盛皆被击溃而败走,陈武奋力迎战,不幸战死。
陈武的遗体被运回了江南。在
合肥之战后,陈武被安葬在
建业的东郊。孙权哀痛陈武之死,亲自哭吊,参加他的葬礼。孙权令陈武的爱妾
殉葬,赐予复客(【复客】注:免除为政府纳税服役的人户)二百家。
孙盛评价道:“昔日,三良(
子车奄息、
子车仲行、
子车针虎)成为
秦穆公的陪葬,因此,秦国人不愿再为秦国出征打仗(典故:
秦穆杀三良);
魏犨的爱妾在成为寡妇后被魏颗安排改嫁,因此,秦将
杜回被绊倒而
魏颗获胜(典故:
结草报恩、
结草衔环)。福祸之报,正是如此。孙权依仗心计,玩弄权术,倾心竭思,以求爱将们的死力。但是他却用活人给死人殉葬,他的世袭国祚很短促,不也正是报应吗!”
罗贯中:宽厚施仁德,乡闾尽感恩。功勋标史记,名姓写麒麟。阵死儿孙显,身亡器宇存。至今江上冢,谁不吊英魂?
在小说《
三国演义》中,陈武出场于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
严白虎》,描写陈武的形象时,说他“身长七尺,面黄睛赤,形容古怪”。孙策攻打
刘繇,陈武前来相助,孙策非常喜爱陈武,拜为校尉,使作先锋。陈武以十数骑兵突入敌阵,迫使
薛礼退回城中。后于赤壁等战役屡立功勋。
陈武最后一次出场于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
曹操》,孙权与曹操在合肥交战,陈武引一军来,正与
庞德相遇,两军混战。陈武后面无应兵,被庞德赶到峪口,树林丛密;陈武再欲回身交战,被树株抓往袍袖,不能迎敌,为庞德所杀。
陆逊率军击退曹军后,于乱军中寻见陈武尸首,孙权知陈武已亡,
董袭又沉江而死,哀痛至切,令人入水中寻见董袭尸首,与陈武尸一齐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