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华馆
朝鲜王朝时期迎接中国明朝和清朝敕使的国宾馆
慕华馆(朝鲜语:모화관)是朝鲜王朝时期迎接中国明朝清朝敕使的国宾馆,位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敦义门(西大门)外,紧邻迎恩门,为举行郊迎等礼仪的场所。1896年后被独立协会改造为独立馆。
建造
朝鲜王朝开国之初、刚定都汉城时,并未有慕华馆,而是迎中国明朝使臣于西郊盘松亭。随着迎敕仪式的逐渐规范化,朝鲜王朝在1407年(朝鲜太宗七年)效仿高丽开京(今朝鲜开城)迎宾馆,在汉城敦义门外建造新馆,向众臣征集名称。左政丞成石璘提议“慕华”二字,获得太宗的采纳,遂将其命名为“慕华楼”,取“仰慕中华”之意。1430年(朝鲜世宗十二年)进行扩建,并改称“慕华馆”,由直提学申樯题写匾额。后来又在慕华馆旁建立了迎恩门
功能
慕华馆是中国使臣进入汉城的第一站,首先的功能就是郊迎。当使臣抵达碧蹄馆时,朝鲜国王、世子以及百官就已经在慕华馆与迎恩门前恭候使臣莅临。使臣在慕华馆接风洗尘以后,便进入城中了。使臣离开时,也在慕华馆举行饯别仪式。不过使臣下榻之处并非慕华馆,而是城中的太平馆(朝鲜仁祖以后为南别宫),只有清初的个别时候是留宿慕华馆的。因此明清两朝使臣的“使朝鲜录”中对慕华馆着墨不多而对太平馆、南别宫有较多描述,便是因为在慕华馆停留时间较短的缘故。
慕华馆由于规模场地较大,所以在平时也被用作朝鲜王朝观射和阅武之所。
改造
慕华馆与迎恩门作为朝鲜王朝“郊迎”中国敕使的场所,堪称是事大主义的象征性建筑物。在近代朝鲜民族主义逐渐萌生以后,慕华馆等建筑物被认为是耻辱的标志。在甲午战争前夕的1894年7月,有朝鲜人揭榜写道:“不废迎恩门、慕华馆则大事休矣……不正独立之大义则不可雪涤千古之丑辱”。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势力被逐出朝鲜半岛,朝鲜政府开始将清算事大主义遗产提上议事日程,主要措施是拆除迎恩门和慕华馆、推倒大清皇帝功德碑等。但金弘集一派对朴泳孝一派主张拆除慕华馆一事表示异议,认为没必要拆除,可改作他用,因此仅在1895年2月摘下了慕华馆的匾额
1896年7月,徐载弼组织“独立协会”,独立协会标榜独立自主,力求进一步肃清事大主义余毒,于是在迎恩门旧址上兴建了独立门,并将慕华馆改造为“独立馆”,作为独立协会的会馆。1904年后又成为亲日团体一进会的会馆。朝鲜日治时期被拆除。
1997年,该馆又被重建,但重建的名义是“独立馆”,而非“慕华馆”了。
慕华馆记
《慕华馆记》
我大东,礼义邦也。历三韩高丽,服箕畴皇极之教,代修事大之礼,数千载于兹矣。国初定鼎汉阳,礼制益密,于国城中作太平馆,于国境外创望华楼,独于迎送之衢,未立馆焉。我恭定大王(太宗)谓侍臣曰:皇使之来,时聘之遣,不可野处而迓劳。遂卜地于敦义门外,迤逦而北四五里许,白岳、木觅萦纡若拱手。乃命工鸠材,不日而经营一馆,然当草昧,基宇未尽备。岁庚戌,我庄宪大王(世宗)大新一代之制而肯构焉,命工部董其事,缮工供其役,新栋榱,易殿宇,燕厅若干间,庖厨若干间,门廊翼然,垣堵环列。因命集贤殿直提学臣申樯额以“慕华”而名之,盖取畏天事大之义也。继自今,天诏来止,则率百官以迎之;敷奏以时,则上备仪礼以遣之。观射于斯,阅武于斯。上之御斯馆也,目注中霄,心想皇朝,咫尺天颜于数千里之外,上之慕华之诚至矣!
迨我主上殿下,继祖宗之志,楹倾则葺之,础倒则正之,风摧而雨洗之,则从而拚修之,其慕华之仪文,一遵成宪而尤盛焉。于是命臣溥记,臣溥窃谓:东海至阔,而江汉宗之;北辰居所,而众星朝之。则堂堂天朝,礼乐文物之所萃,典章法度之所出,普天率土,环视内向之地,加以圣天子渐被之化,征而悠远,虽冰天炎海之荒,尚皆来王,况我国朝彝伦秩然,礼教赫然,华人亦以为小中华,则小华慕大华,宜也;馆之得名,亦宜也。臣闻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国家慕华之制如此,主上慕华之心如此,为臣者,体上而勉于忠;为子者,体上而勉于孝。则是馆也,岂徒为慕华设,抑亦为忠孝者劝,抑亦为国家之休矣。臣溥谨拜手稽首而记之,复歌颂圣德,书于馆壁后。颂曰:
明明大(太)宗,慎厥始兮;穆穆世宗,善述事兮;于皇我王,循旧章兮;三圣一心,至治彰兮;华山山西,汉江江北;慕华馆兮,于千万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1 13:04
目录
概述
建造
功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