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布鲁斯(David K. E. Bruce),
美国外交家,首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曾任美国驻法国、联邦德国和英国大使。
人物经历
戴维·布鲁斯曾任美国驻法国、联邦德国和英国大使。
20世纪20年代初,戴维·布鲁斯担任罗马副领事。因为妻子不稳定的健康情况使他在担任罗马副领事几个月后就被迫辞职。
1943年至1945年,戴维·布鲁斯出任
战略情报局欧洲区的领导。
1949年至1952年,戴维·布鲁斯任美国驻法大使。
1952年至1953年,戴维·布鲁斯任助理国务卿。
1953年至1955年,戴维·布鲁斯作为美国派到欧洲防务联盟临时委员会观察员和新成立的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美国代表。
1957年至1959年,戴维·布鲁斯任美国驻西德大使。1961年至1969年,任美国驻英大使。
1970年至1971年,戴维·布鲁斯任出席巴黎越南问题会议代表团团长。
1973年,尼克松连任总统。同年2月15日,他派基辛格再次访华。在此次访问中,中美双方商定在北京和华盛顿互设联络处。双方都选派资深外交家担任联络处主任。美国政府任命戴维·布鲁斯担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4月20日,举行家宴欢迎
韩叙率领的中国驻美国联络处先遣队。5月14日,布鲁斯夫妇抵达北京,在机场受到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章文晋和美大司司长
林平的欢迎。此后会见中国外交部长
姬鹏飞,在
香山饭店接受外交部副部长
乔冠华的宴请。5月18日和6月25日,先后两次会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1月12日,随第三次访华的
基辛格会见
毛泽东和周恩来。
1974年9月中旬,在卸任回国前夕接受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的设宴饯行。9月16日,会见访问北京的英国作家
韩素音。9月25日,布鲁斯夫妇离开了北京。不久,他被
福特总统任命为美国驻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代表,常驻比利时“北约”总部。
1985年,布鲁斯因病去世。
为政措施
戴维·布鲁斯在华期间,与中国政府官员进行过多次交流和沟通,也取得不少成绩。以中美贸易为例,到他离任时,中美年贸易量达到10亿美元,这在当时的国际贸易中,是相当可观的。
人物事件
由于国情不同,中美外交人员对处理家属问题是各不相同的。当时中国外交人员出国都不带家属,除非配偶也是外交人员,子女都留在国内。美国驻华联络处人员大都带着家属,包括小孩,到了北京以后分散住在公寓内,办公与住处分开,宴请一般都在家内举行。
本来法国人和巴基斯坦人已在北京办了学校,但美国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愿送小孩去入学。中国在外交公寓附近办的学校也收外国小孩,但美国人也不想入。美国联络处决定自己办学校。开始时只有6名小学生,地点就设在美国人住的公寓的门厅和阳台里,教员由联络处人员的家属担任,有时美国外交官也去讲课。课程则选用美国教材。
联络处曾向中方提出,希望解决小学的校舍问题,但中方当时也有困难,暂时只能因陋就简办下去。后来也有其他国家的外交人员家属到美国办的学校入学。这件事,也算是布鲁斯任职期间的“政绩”之一。
布鲁斯的驻华联络处开始时人数不多,开馆前通知中方将有29人,另外,还将雇用一些中国雇员,担任会计、翻译、打扫卫生等工作。实际上开始只来了26人,以后随着工作量的加大而进一步增加人员。派
海军陆战队的做法有些特殊,美方解释,这是美国驻外机构的通用做法,并非专为驻华机构而设。但就是5名海军陆战队成员,却闹出了许多麻烦事。
这些海军陆战队员平时着便装,不抛头露面。1973年7月1日正式举行新址开馆仪式时,布鲁斯曾请示
美国国务院,建议海军陆战队人员不着军装,以免引起不良反响,但美国国务院征求海军陆战队司令意见后,否定了布鲁斯的意见,所有海军陆战队成员都穿正规蓝色军装出席,不少人并佩戴在越战中获得的勋章、绶带。这就引起了中方的反感。
美国军人不能没有夜生活,因此,联络处装修官邸和办公楼时,也在海军陆战队成员居住的建国门外外交人员公寓修建了一个酒吧间,公开打出“海军之家”和“海军陆战队俱乐部”的招牌,并印刷、出售饮酒票券,招来许多驻京外国人员到此跳舞和饮酒作乐,有时相互打打闹闹,搅得四邻不安,影响很坏。
由于出席的人多,酒吧主管人就发会员证,一位非洲留学生由于得不到会员证,竟在喝醉后发酒疯捣毁了酒吧附近一位非洲外交家住的公寓套房。中国政府向布鲁斯提出了
外交交涉,要美方撤走
海军陆战队人员。布鲁斯只得承认美方人员行为不端,须严加管束,但希望该批人员能留下来。
1973年11月13日,基辛格访华时亲自向周总理求情,希望体谅美方的困难,这批人才暂时免遭驱逐。但周总理当面提出三个条件:第一,对外不能以海军陆战队的名义,要尊重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习惯。第二,不要穿军装。本人是否海军陆战队队员,中方不管,反正他们是美国驻华联络处的外交人员;如果在自己卧室内穿军装,中方不管,但不能穿军装到外面。第三,不能带武器到馆外,只能在馆内佩带。基辛格表示同意中方的三个条件。从此这批海军陆战队成员老实了一阵,不再着军装,只在联络处内部活动,还停止了引人注目的集体上操跑步。
1974年4月,海军陆战队成员又闹出事端,其中有人竟以“强击手”和“虎鲸”的署名向各驻华使馆乱发通知,提议组织垒球协会等组织。中方再次要求布鲁斯撤走
海军陆战队人员。在此情况下,这批海军陆战队成员不得不撤走,其内部保卫工作改由外事安全官员接替。但美方的安全人员实际上还是由海军陆战队选派的,但不再着军装。
个人生活
家庭
第一任妻子:艾尔萨·梅隆
第二任妻子:伊万杰琳·布鲁斯
朋友
布鲁斯的密友,可以追溯到布鲁斯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年代,包括
迪安·艾奇逊、乔治·鲍尔、
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和艾伦·杜勒斯兄弟、查尔斯·波伦、威廉·埃夫里尔·哈里曼、约翰·麦克洛伊等。
韩素音,英国华裔作家。
人物评价
尼克松:“布鲁斯大使在美国和在海外代表美国方面有着长期的工作生涯而且声望卓著。他曾任美国驻法国、德国和英国大使,曾在1970年-1971年间担任出席巴黎越南问题会议代表团团长。这样,他既能代表民主党也能代表共和党总统并且代表了两党都支持本届政府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总统十分感激布鲁斯大使愿意再次放弃自己惬意的退休生活而为自己的国家出任重要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