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语(Buyeo languages)是一种假定存在的
语系,于公元一世纪到七世纪分布于中国东北和
朝鲜半岛,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扶余语、
高句丽语、东濊语、沃沮语和
百济语之间彼此相似,可能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称呼。有学者认为,
日语属于扶余语系。
扶余语是一种假定存在的
东北亚古代语系,约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7世纪左右在今日的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南部通行。扶余语族包括了
扶余国、
高句丽、
东濊、
沃沮、
百济(统治阶层)等国家的语言,可能日本语族相关连,史书留下少量语言纪录痕迹以外,我们对它所知的极少。这部份内容,包括有:扶余语跟韩系语言(
马韩、
弁韩、
辰韩等古
三韩的语言,百济的被统治阶层的语言及现代朝鲜语的直系祖先新罗语)的分别;扶余语与
靺鞨及通古斯语言的分别。
扶余语很可能源于中国东北一带,然后随着移民从北部移民到朝鲜半岛及
日本列岛。有不少人尝试把高句丽语、百济语及现时的日本语系诸语连系在一起(Beckwith 2004):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
大和族很可能是从扶余国而来,而
扶余人的语言随着地域的分隔,慢慢演变成为高句丽语、百济语及古代的日语。美国印地安那大学的
白桂思(Christopher I.Beckwith)认为现时的日语仍然可以看到昔日的扶余语的痕迹,而这一段日语及扶余语系的连结最早于1907年为两位日本学者所留意。白桂思(Christopher I.Beckwith)尝试透过约140个含有高句丽词语的地方面来重新构建高句丽语的发音。他发现:高句丽语在文法构词方面与日语相似,例如:genitive -no及attributive -si。白桂思在他的《日本·高句丽语系的民族和早期中国》(TheJapanese-KoguryoicPeoplesandEarlyChina)一文中,阐述了有关高句丽人和日本人之关系的语言学证据。根据这些证据,他提出古代日本人(倭)和高句丽人的共同起源可能是在面向渤海的中国辽西地区的
濊貊族;之后这个人群的一支向东越海到达日本,而过了几百年后另一支则向
东北迁徙,形成了高句丽人。只有这样才可能解释高句丽语和古代日本语的联系(内容发表于白氏新著:《高句丽语:日语在亚洲大陆的姐妹语言》Koguryo, the Language ofJapan’sContinental Relatives,2004),因此夫余语,高句丽语和日语远古时代很可能属于同源。
具体的语言资料有《
三国志・东夷列传》的高句丽条目、《
后汉书・东夷列传》的高句丽条目与《
日本书纪》等所记录的零散高句丽语,而最重要的是由《
三国史记》(1145年完成)〈卷三十七・高句丽地理志〉与〈卷三十五・新罗地理志〉所纪录的高句丽地名中导出的高句丽语词汇。至今已重构约有八十余词语,与周边言语的比较研究显示在词汇上与高句丽语相似性最高的是古代日本语,其次是中世朝鲜语,而地理上较接近的通古斯语族差异相对较大。高句丽语中已判定的四个数词与日语存在音韵上的相似,为日语起源的研究也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