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
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
乡村振兴的
战略方向,也是建设
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发展过程
2018年1月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
规划设计,加快农村地区
宽带网络和
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开发适应“
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推动
远程医疗、
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弥合
城乡数字鸿沟。《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任务内容。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2020年5月,广东省委
办公厅和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贯彻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20户以上
自然村光网实现深度覆盖,5G网络实现农村重点区域普遍覆盖,乡村产业
数字信息化得到应用,城乡“
数字鸿沟”明显缩小。
2020年,中国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发布《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
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浙江、河北、江苏、山东、湖南、广东等22个省份相继出台数字乡村发展
政策文件,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中央网信办会同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117个县(市、区)为
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2023年3月,最新发布的《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湖南数字乡村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水平达到4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七。
2023年5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有关工作的通知,创新数字乡村发展机制。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发展乡村实体经济、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加速融合,着眼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
战略目标
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农村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建成一批特色
乡村文化数字
资源库,“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
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信息化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初步建成一批兼具
创业孵化、技术创新、
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
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
产品品牌,基本形成乡村智慧物流配送体系。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
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宜居的
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战略进展
截至2019年6月,
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全国3.08万个乡镇,
覆盖率为95.7%。
2021年3月,
中新网报道,根据新华社
瞭望智库与蚂蚁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的返乡
调研报告,一些数字
新职业,如云客服、
人工智能训练师,大量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县城;互联网下沉也为县域服务业打开了吸纳就业的空间,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家当
快递小哥、
外卖小哥、
共享单车运营、
社区团购运营、
移动支付地推等。
指导意见
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
技能培训。以数字技术
赋能乡村
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着眼
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农业农村
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快推动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工作要点
2022年4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
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2年底,
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数字技术有力支撑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
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夯实。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5G网络实现重点乡镇和部分重点行政村覆盖,农村地区
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0%。乡村数字经济加速发展,
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电商
网络零售额突破4300亿元。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信息惠民服务持续深化,农民
数字素养与技能有效提升,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初见成效。
《工作要点》部署了10个方面30项重点任务。一是构筑
粮食安全数字化屏障,包括加强农业稳产保供信息监测、提高农田建设管理数字化水平。二是持续巩固提升网络帮扶成效,包括加强防止返贫
动态监测和帮扶、优化完善网络帮扶措施。三是加快补齐
数字基础设施短板,包括持续推进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
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四是大力推进
智慧农业建设,包括夯实智慧农业发展基础、加快推动农业
数字化转型、强化
农业科技创新供给、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字化水平。五是培育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包括深化农产品电商发展、培育发展乡村新业态、强化农村数字
金融服务、加强农村
资源要素信息化管理。六是繁荣发展乡村数字文化,包括加强乡村
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推进乡村优秀文化
资源数字化。七是提升乡村数字化
治理效能,包括推进农村党建和村务管理智慧化、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推进乡村
应急管理智慧化、运用数字技术助力农村疫情防控。八是拓展数字惠民服务空间,包括发展“
互联网+教育”、发展“
互联网+医疗健康”、完善社会保障
信息服务、深化就业创业信息服务、推动农村
消费升级。九是加快建设智慧绿色乡村,包括提升农村
自然资源和生态
环境监测水平、加强农村
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十是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包括加强统筹协调和试点建设、强化政策保障和金融服务、加强数字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4年3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探索不同区域条件下数字乡村发展路径和方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通知要求,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和跨层级联动机制,做好数字乡村建设整体规划设计,整合用好相关支持政策和现有资源,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政策落实。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培育数字乡村发展良好生态,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探索形成社会多元共建新局面。
同时,围绕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制度、机制、模式和技术创新,积极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立足本地发展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模式做法,不搞一刀切、齐步走,杜绝“形象工程”,久久为功、有力有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通知明确,到2026年底,试点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信息化发展基础更加夯实,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弥合,涉农数据资源实现共享互通,乡村数字化应用场景持续涌现,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作用凸显,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社会评价
2022年9月,中国农民变身“
网红”博主推销土特产;一键下单购买,农产品“入网”销往千家万户,各大
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不少展现乡村生活、带火家乡特产的“乡村网红”,引发海外媒体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