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草,又称斗百草,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游戏,属于端午民俗。其最初的源起已无处可寻,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记载(《历代社会通俗事物考·
尚秉和》),或许汉代之前此俗尚未流传入北方中原。最早见于文献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用草作比赛对象;唐朝后斗百草愈渐成为妇女和孩童的
玩意儿。《年华记丽》:“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缠五丝。”梁代宗懔的《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楚人并
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斗百草后来发展成为插花等
装饰艺术。如今,斗百草之俗仍在南方某些地区流传。
民俗简介
斗草为中国
民间游戏,是一种由
采草药衍生而成的民间游戏,於
端午日外出,找些奇花异草互相比赛,以新奇或品种多者为胜。后常用为节日郊游之典。流行于南方
江南地区和北方中原地区。起源无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远古时代先民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
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尚秉和》)。或许汉代之前此俗尚未流传入北方中原。《物原》云:“始于汉武”。据
梁朝人
宗懔在《
荆楚岁时记踏百草斗百草,缠五丝。”
历史背景
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
白居易《
观儿戏唐中宗随着游戏的发展,其最初的内容已有了很大变化,虽仍不离花草,但已平添了与此无关的内涵。到了唐代,斗草更带有一种“赌”的色彩,唐人斗草的方式大概有这么两种:一种是比试草茎的韧性,方法是草茎相交结,两人各持己端向后拉扯。以断者为负,这种可以称之为“武斗”;另外一种则是采摘花草,互相比试谁采的花草种类最多,这就是“文斗”。
唐代诗歌中常有妇女儿童
斗百草的描写:“十五嫁
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崔颢《
王家少妇》)喜欢斗草竞至如此境界,王家少妇的娇憨,却是如在眼前了。“弃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白居易《
观儿戏》)“牛儿小。牛女少,抛牛沙上斗百草。”(
贯休《春野作》)就是写小孩们欢天喜地玩斗草的场景。
唐朝
在唐代,斗草不仅仅是妇女儿童的最爱,
成年男子也对此颇好,有诗为证:“昨夜
双沟败.今朝
百草输。关西狂小吏,唯喝绕床声。”(
李商隐《
代应二首》)“晓陌携笼去.桑林路隔淮。如何
斗百草,赌取
凤皇钗。”(
郑谷《采桑》)更有
李白在词《清平乐》中道:“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
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可见这斗草给成年人一玩儿,便要成赌,以物品或金钱作赌注,否则怎能“珠玑满斗”。
据说,五代时,
南汉主刘钺在
皇宫后苑遍植奇花异草,每值春深花繁时节,他就会组织一班宫女斗花取乐。早晨打开后苑大门,他一声令下,宫女们蜂拥而入随意采摘.到规定的时间锁上门,宫女们被集中起来,在大殿中比胜负,可能就是以谁采的种类多为胜;负者就要献出金银了,最后这些钱被集中起来,作为宴会的费用。斗草受欢迎是可想而知了。
宋朝
宋代斗草之风,与唐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时间上,宋代人斗草除在端午节外,在
春社及清明也有斗草活动,这些都有诗为证。
北宋词人
晏殊《破阵子》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日美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相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范成大在其《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之一写道:“庄下烧钱鼓似雷,目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柳永更在其《木兰花慢》(拆
桐花烂漫)写道:“盈盈,斗草青青。”百花争妍,阳光明媚,柔媚的妇女们争芳斗胜,斗草取乐。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中『
春日杂兴』曾描述儿童斗草情形。见画中
题诗。盖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
玩法
斗草有“武斗”与“文斗”两种:
“武斗”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楼兰案:多为车前草,车前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边、沟壑旁、田埂等处。无茎,具多数细长之
须根;叶自根际丛出,薄纸质,具五条主叶脉,全缘或波状,或有疏
钝齿,长达15—30厘米;具绿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
雄蕊四枚;
果实成熟后会如盖子般掀开,释出四至六颗棕黑色种子,其长长的
花轴王建《宫词》,吟咏斗草游戏的情状:“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家,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
文斗
草种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赢。因此玩这种游戏没点植物知识和文学修养是不行的。
历史典故
《红楼梦》
薛蟠的妾
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
罗汉松。突然
豆官 《镜花缘》
第七十六回就写得有意思了:紫芝一面思忖,已进了百药圃。只见
陈淑媛、窦耕烟等八人都在那采花折草,倒像斗草
光景,连忙上前止住道:“诸位姐姐且慢折草,都请台上坐了,有话奉告。”众人都停了手,齐到平台归坐。陈淑媛道:“妹子刚才斗草,屡次大负,正要另出奇兵,不想姐姐走来忽然止住,有何见教?”紫芝道:“这斗草之戏,虽是我们闺阁的一件
韵事,但今日姐妹如许之多,必须脱了旧套,另出新奇斗法,才觉有趣。”窦耕烟道:“能脱旧套,那敢情妙了。何不就请?”紫芝道;“若依妹子斗法,不在草之多寡,并且也不折草。况此地
药圃都是数千里外移来的,甚至还有外国之种,若一齐乱折,亦甚可惜。莫若大家随便说一花草名或果木名,依着字面对去倒觉生动。” 毕金贞道:“不知怎样
时法?请姐姐说个样子。”紫芝道:“古人有一对名对对得最好:‘风吹不响铃儿草,雨打无声鼓
子花。’假如耕烟姐说了‘
铃儿草’,有人对了‘
鼓子花’,字面合式,并无牵强。接着再说一个,或写出亦可。如此对去,比旧日斗草岂不好玩?”邺芳道:“虽觉好玩,但眼前俗名字面易对的甚少,即如当归一名‘文无’,
芍药一名‘将离’,诸如此类,可准借用文中所写斗草之法与《红楼梦》的颇为相似,只不过前者折花折草以实物对.后者仅对名称,因为后面还写到她们的应对:如长春对
半夏、
金盏草对
玉簪花、观音柳对
罗汉松,这种斗法才真正称得上文雅。
妇女专利
采幽香,寻古苑,竹冷翠微路。
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
昼闲度。
因甚天也悭春,轻阴便成雨?
绿暗长亭,归梦趁飞絮。
有情花影阑干,鸳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
斗草阶前初见
穿针楼上曾逢
靓妆眉沁绿
羞脸粉生红
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
飞雨落花中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cháng)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现代发展
到了现代,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因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疏远,成人们对这些游戏失去了兴趣,于是斗草就成了
儿童游戏。每值百草丰茂的时节。杂花遍地的田野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斗百草后来发展成为插花等
装饰艺术。如今,斗百草之俗仍在南方某些地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