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带(fault zone)亦称“断层带”。由主断层面及其两侧破碎岩块以及若干次级断层或破裂面组成的
地带。在靠近主断层面附近发育有
构造岩,以主断层面附近为轴线向两侧扩散,一般依次出现
断层泥或
糜棱岩、
断层角砾岩、
碎裂岩等,再向外即过渡为断层带以外的完整
岩石。
断层带
断层带的宽度以及带内岩石的破碎程度,决定于断层的规模、活动历史、活动方式和力学性质,从几米至几百米甚至上千米不等。一般压性活压扭性断层带比单纯剪切性质的断层带宽。在一些大型的断层带中,由于被后期不同方向的断层切错,和夹有一些未破碎的大型岩块,只是断层带的结构趋于复杂化,从而在近代的断层活动中容易形成运动的
阻抗,是应力易于积累和发生地震的场所。
地震
简介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
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
中国东部不同
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
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
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
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
地震活动带。
数据统计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
莒县—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
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
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
渤海7.4级地震。
北段(肇兴—沈阳)
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
依次发育在
扬子断块与华北
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
呈北北东向穿切由
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沭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沭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
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发生M35.2级地震,2003年6月山东青岛又发生MC4.3级小震群活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值得我们注视和研究。(摘自“减灾科普”2003-11-1)
地震因素
原因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
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
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板块和
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
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大地构造位置决定,地震频繁震灾严重。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3次8.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两次发生在我国;全球发生两次导致20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我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
海原地震,造成23万多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河北
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这两次地震死亡人数之多,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另外,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死亡人数近10万,在2011年日本发生9.0级以上地震。
地震统计
上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震特点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
地震危害
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陆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即百分之六左右;中国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即百分之二十左右,都不到百分之二十,然而中国的陆地地震竟占全球陆地地震的三分之一,即百分之三十三左右,而造成地震死亡的人数竟达到全球的1/2以上。当然这也有特殊原因,一是中国的人口密、人口多;中国的经济落后,房屋不坚固,容易倒塌,容易坏;第三与中国的地震活动强烈频繁有密切关系。
据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国内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火、
泥石流、
滑坡等总人数的54%,超过1/2。从人员的死亡来看,地震是群害之首;而在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主要是气象灾害(洪涝),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要比地震大的多。
地震分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震区
震带分布
(1)
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
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
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
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
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
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
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
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
阳原盆地、
蔚县盆地、
大同盆地、
忻定盆地、
灵丘盆地、
太原盆地、
临汾盆地、
运城盆地至
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
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
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
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
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
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
乌达、
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区
包括
兴都库什山、西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
龙门山、
喜马拉雅山及
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
阿富汗、
巴基斯坦、印度、
孟加拉、缅甸、
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其他地震区
新疆地震区
台湾地震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
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华南地震区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琼山7.5级地震以及1918年广东
南澳7.3级地震。9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强震活动
我国的地震活动十分广泛,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其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6级以上强震发生,其中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发生过7级以上大震,约占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数的60%。台湾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1900年~1988年全国548次6级以上地震中,台湾地区为211次,占38.5%。
大陆地区地震分布
我国大陆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
青藏高原、新疆及华北地区,而东北、华东、
华南等地区分布较少。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地震是
浅源地震,东部地震的
震源深度一般在30千米之内,西部地区则在50千米~60千米之内;而中源地震则分布在靠近新疆的
帕米尔地区(100千米~160千米)和台湾附近(最深为120千米);深源地震很少,只发生在吉林、黑龙江东部的边境地区。
数据统计
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共发生8级以上的地震3次;中国大陆地区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35次,平均每年发生约0.7次;6级以上的地震194次,平均每年发生近4次。与近100年的活动水平(≥7级的年均值为0.66次,≥6级的年均值为3.6次)相比较,建国后的强震活动水平高于前50年的活动水平。
强震分布特征
另外,强震分布显示了
西多东少的突出差异。我国大陆地区,绝大多数强震主要分布在东经107度以西的我国西部广大地区,而东部地区则很少。据统计,1949年~1981年间发生的27次7级以上地震中,西部约为20次,占74%,东部只有7次,占26%;而6级地震,东部占的比例则更小。在1895年~1985年间,我国大陆地区发生的全部7级以上地震中,西部占87%,其应变释放能量占90.8%。
强震活动继承了我国地震活动长期以来分布广且不均匀的特点。我国的地震活动具有分布广的特点,6级以上地震几乎遍布全国。然而,地震活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活动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据统计分析,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活动水平最高的仍是台湾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率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6级以上地震发生率占全国总数的53%以上;在其他各省(市、自治区)中,发生6级以上地震次数大于5次的还有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河北等,以上7个省(自治区)集中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绝大多数强震,其中6级以上地震占90%以上,7级以上占87%以上。
以上情况充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震活动虽然分布较广,但是呈现明显的西多、东少,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这种分布的特征为地震工作布局和确定监视预报及预防工作的重点地区提供了重要事实依据。
地震带
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的板块,板块当中有的块大,有的块小。大的板块有六个,它们是:
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板块的边界上,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
活动断裂上。
经科学家研究,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三个:
环太平洋地震带
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
秘鲁,
北美洲的
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
阿留申群岛、
千岛群岛、
日本列岛、
琉球群岛以及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欧亚地震带
该带从欧洲
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
阿尔卑斯山,也称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15%。
海岭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
海底山脉)。
用
地震仪测出的地震,每年全球约5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10万次,造成破坏的1000次,而7级以上,足以造成巨大灾害的有十几次。20世纪,世界上已经发生了11次大的地震,造成巨大的伤亡。2000年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19次,其中7.3级以上10次。
分布特征
相关概念
地震区:地球上地震活动频繁而强烈的地区;
少震弱震区:地球上几乎很少发生地震的稳定地区;
地震带:地球上许多大地震成群集中分布的狭长地带。
全球地震带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
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
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
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
裴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
亚欧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开始,经
中南半岛西部和我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
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延伸到大西洋的
亚速尔群岛。
大洋
海岭地震带和
东非裂谷地震带:从
西伯利亚北岸靠近勒那河口开始,穿过北极经斯匹次卑根群岛和
冰岛,再经过大西洋中部海岭到印度洋的一些狭长的海岭地带或海底隆起地带,并有一分支穿入
红海和著名的东非裂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