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大冠堡
新田县毛里乡的大冠岭上新田大冠堡
新田大冠堡又名东堡,位于毛里乡向西林村西北面1公里处的冠顶峰上,距县城18公里。经考证为明代石文庄和石玉生所建,始建于大明洪武三年(1370)。
简介
据湖南省文物专家考证,这是全省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古堡遗址。登上古城堡,极目四野,见良田千顷,四周风光可尽收眼底。大冠堡大致成圆形,依山就势而建,覆盖整个山头,城堡系青石结构建筑,城墙高5米,厚约1.8米,周长346米,总面积6969平方米,为凤凰县黄丝桥古城的2倍。筑城所用石料全部采用大块厚重条石嵌楔砌就,坚固结实。石面精钻细凿,表面平整。古堡在东面、西面、北面开有三道城门,唯独南面没有开门,这里暗藏什么玄机呢?从整个建筑的方位布局上,暗合阴阳五行,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玄武主水,北面有井一口。朱雀属火,南面没有开门,这里面是否还有更深层的涵义呢?古堡北面和南面城墙转角处有岗亭建筑遗迹,城堡内共有房屋建筑遗址17处,房屋基脚皆为长方形条石,房屋规划布局清晰可辨。从古堡现存遗址看,其主要建筑材料为青石,所耗石料极多,而城堡内石山均保持了原始风貌,说明建筑时没有就地取材,注重保护山上的自然景观。古城堡完全用人工凿平的条石砌就,所耗人力、物力、财力之大可以想见。  史志记载,直到1639年,即明崇祯十二年,才设立新田县。而且在解放以前,新田依旧地处偏远,人烟稀少。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崇山深处,出现如此规模巨大,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古堡群,绝非当时平民百姓之力所能为。古堡建筑材料使用的三合膏只有明代才开始使用,元代还没有使用,另外古堡建筑风格也为明代建筑,经专家断代,古堡始建于明代
堡主考证
经专家考证,大冠堡是明代建筑,为明代石文庄和石玉生所建,大冠堡是石文庄始建于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的东堡军事工地,清嘉庆《宁远县志》记载明初石文庄和石玉生父子受明太祖朱元璋之命驻军镇守大冠堡的历史事实,是新田和宁远发现最早的军事古堡记载。经调查明初被明朝政府派遣到新田县屯田(军屯)、建大观堡的那支后人就是石家洞石氏,其祖先石文庄、石玉生父子是明洪武初被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到新田县屯田的都指挥使,明初整个新田县和宁远县北部地区当时都是石文庄和石玉生父子管理的,并非三不管地带,此地旧称溪洞和舂陵地区明洪武年间石文庄父子在这里驻军经营了20多年。又调查鲤溪镇和大观堡周边群众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建文帝这个传说,中国明史学会会长、明史专家商传教授曾实地考察过大冠堡,商传教授得出大冠堡根本没有建文帝的结论。
大观堡考辩
大观堡的名称说法有多种,新田官方俗称大冠堡,从地理位置来看宁远亦称为大观堡。这两种说法,现在官方和媒体主要称谓。
新田县于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从宁远县划出。无论在史志上,还是当地的姓氏族谱上。并没有该军事古堡的记载。这种堡哨实际上是对少数民族的武力统治和军事镇压的特殊设施。经查阅清嘉庆十六年(1811)《宁远县志》和宁远县石家洞《石氏族谱》考证如下:
东堡石玉生的长子石午荣辞职归隐。
2、县志亦记载仝姓的先人为蒙古人,元末以御前指挥使(即皇帝的御前 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分为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副使)、都指挥佥事。都指挥使,一般是二品。卫指挥使,是正三品。)的身份镇守宁远北境备瑶,结营东乡山口(也就是现在的鲤溪镇山口宋家,山口吕家村一带)。仝家的先祖是来备瑶,但是元皇帝派出的是御前指挥使,而在当时腐败的元庭,军力,财力都己经大大的衰弱,不可能有军力,财力去修建这么大的军事建筑,大的建筑石头达4000多斤,得需要多少的人力扛上山?否则元皇帝怎么指派护卫自己安全的御前指挥使去镇压叛乱呢?其外从其结营的位置看也不在东堡(大观堡)。
3、东堡亦是宁远东乡东部之堡,最早建立时间是明朝洪武三年。史志记载大明洪武元年营阳侯杨璟攻下永州和武冈。洪武三年逃军杜回子由武冈窜入宁远纠结猺民发动叛乱。以当时明朝的军力,财力和气势足以修建大型军事工程。
对于古堡的断代,据湖南省文物局专家证实,三合膏因为制作成本高,工艺复杂,元朝还没有使用,从明朝开始推广使用,由此断定古堡建于明朝。同时省专家在古堡中发现的青花瓷片亦断定为明代,从建筑风格看,也亦是明代建筑。
4、大观堡的主人是梅木塘的李德胜,这个也没有什么历史依据。梅木塘的始迁为明朝中期,就算当时东堡(大观堡)荒废了,宁远梅木塘李德胜迁居到大观岭下,看到此地人烟稀少,通过买下或住在这里,也不能说他是堡主。堡哨是军事用途,而非民用。
由上述可知大观堡,原名东堡,是石文庄大明洪武三年,与杨璟大军一起修建的(石氏宗谱中误写为其子的事情,实际上石文庄的年龄刚好相符。石玉生袭职后亦发生另一次杜回子之乱),真正的大观堡堡主为石文庄、石玉生父子。(作者:平田人,欧阳元益)。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2 19:52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