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多尔·日夫科夫
保加利亚共产党第一书记
托多尔·赫里斯托夫·日夫科夫(保加利亚语:Тодор Христов Живков,1911年9月7日—1998年8月5日),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人,1954年至1989年任保加利亚共产党第一书记(1981年后改称总书记)。
革命少年
1911年9月7日,日夫科夫生于鲍泰夫格勒附近的普拉维茨村。他的家乡离首都索非亚不远,在1878年保加利亚独立前,那里的居民曾以坚定地抵抗土耳其的统治而驰名遐迩。到他出生的时候,那里的生活还十分贫困,经济状况比较萧条。日夫科夫的家庭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母亲是虔诚的东正教教徒。他在本村的小学念了八年书,然后离家去首都索非亚,以谋取更好的生活机遇。他在那里上了绘画与雕刻高中,完成学业后,进了一家国营印刷所当徒工。
20年代末,他参加了印刷所里的共青团组织,1930年前后,担任了国营印刷所的团组织书记。1932年,他又加入了印刷所的共产党支部,并担任了索菲亚的第2区区委委员。1934年时,他已担任了区委书记和索非亚州党委委员。当时他年仅23岁,正是风华正茂,浑身充满了革命的激情。30年代早期,他还积极参加了当地的工会运动和由共产党所组织的文学俱乐部。日夫科夫以后曾回忆说: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1937年—1955年)“我当了12年印刷工人,然后,到1938年我成了职业革命家。我那时的处境是十分不稳定和危险的,并曾被前总理基蒙·乔治乌逮捕入狱,受到残酷的折磨”。
游击战士
30年代后期,保加利亚共产党的活动遭到反动政府的镇压,日夫科夫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捕入狱的。1941年保加利亚正式与轴心国结盟,国内的法西斯统治日益猖狂。但是共产党组织没有停止自己的活动,许多共产党人在地下顽强地进行着反法西斯、争取祖国自由的英勇搏斗。同年,日夫科夫任命为尤奇布那尔区党委书记,这是索非亚的一个工人生活区。次年,他再次加入保共索非亚州委,为党领导的反法西斯解放事业努力工作着。1942年—1943年,苏联红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保共中央立即抓住时机,把全国的地下游击队组编成一支人民解放起义军,并把全国划分为十二个作战区。索非亚州所属的第一作战区指挥官在1943年把日夫科夫派往鲍泰夫格勒地区,帮助在那里组织党的武装力量。在他的积极参与下,次年4月,保共最大的武装部队查德瓦支队(以16世纪保加利亚抵抗土耳其斗争中的一个游击领袖命名)重新建立起来了,并被编为第一保加利亚红色旅,成为党的一支重要游击力量。日夫科夫作为这支队伍驻索非亚的联络官,以“扬可”和“马可”的化名,穿梭往来于旅指挥部与起义军中央指挥官之间,指导部队的战术活动和组织工作。同年7月,他又被任命为第一作战区的副指挥官。
1944年苏联向保加利亚宣战后,为保加利亚人民的抵抗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时,日夫科夫受保共中央委托,在索菲亚组织并指挥一次人民武装起义。9月8日,首都上空响起了人民起义的激烈的枪声,在短短两天内,日夫科夫领导红色支队控制了首都的局势,摧毁了保加利亚亲轴心国的法西斯政权。接着,以共产党为核心的祖国阵线联盟取得了政权,保加利亚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国家高官
起义胜利后,党领导的一些武装力量转为维护新政府的公安力量——人民警察,部队的指挥人员也都转入人民警察的总指挥部。这时已晋升为上校的日夫科夫担任了人民警察的指挥官。在他的领导下,人民警察清除了成千上万名法西斯分子和反共分子。同时,日夫科夫还担任了保共索非亚州委第二书记的职务。1945年8月,他被保共中央全会提名为党中央候补委员。
在保共领袖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领导下,1947年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同年颁布了人民民主国家的根本大法——季米特洛夫宪法。1948年12月底,保加利亚工人党同保加利亚工人社会民主党在马列主义纲领基础上合并后,召开了保加利亚工人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决议宣布,党正式改名为保加利亚共产党,并宣布党和全体保加利亚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内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日夫科夫在这次大会上当选为党中央正式委员。这一时期,党内的斗争曾有所激化,但日夫科作为一个忠诚的党的工作人员,在党内的地位依然稳固上升。1948年前后,他担任了党中央组织和指导部的负责人。1949年,他同进担任了索非亚州委第一书记、索非亚祖国阵线主席和索菲亚市人民会议主席。
1950年1月,日夫科夫又被选为党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候补委员,同时,全面负责索非亚州的领导工作。第二年,他当选为政治局正式委员。
卅年统治
登上顶峰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共产党采取了集体领导、党政分开的做法,这在保加利亚引起了反响。保共中央第一书记契尔文科夫辞去了党内的领导职务,专任政府总理一职。在1954年3月举行的保共六大上,日夫科正式接任党中央第一书记。苏共党的变动,一直对保加利亚产生重要影响。赫鲁晓夫在苏共党内地位的加强和随之而来的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也在保共党内产生反响。在1956年4月的保共中央全会上,日夫科夫指出,保加利亚要从苏联的事例中吸取教训,他公开批判了契尔文科夫所犯的“个人崇拜”和其他方面的错误。会议撤换了契尔文科夫的总理一职。1957年,日夫科夫在赫鲁晓夫支持下,进一步肃清了党内的“反党集团”的活动,巩固了保共的领导层。
1958年6月,保共七大在国内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形势下召开。日夫科夫在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总结了保加利亚在两个五年计划以来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指出保加利亚已经消灭了剥削和剥削阶级;人民共和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具有发达的工业和大规模合作化和机械化的农业的社会主义工业一农业国。
在保共七大以后,保加利亚在加速发展国民经济方面取得了新成就,第三个五年计划(1958年—1963年)提前两年完成。在国家和经济领导方面采取了一些改组措施。1962年11月,在保共召开的八大上,总理于哥夫被指责“极大地侵犯了社会主义法制”,并被撤了职。几天后,在国民议会上,日夫科夫被一致推选为总理。
三次改革
日夫科夫曾经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将沿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按照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求前进”,“革命的普遍原则和规律是一个主要的关键问题,而民族的特殊形式及其运用的途径问题,只具有从属的作用和意义”。当然,也“反对不按照本国条件机械地搬用普遍规律以及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反对任何忽视本国发展中民族特点的现象”。
日夫科夫1954年就任保共中央第一书记后,对国家的管理体制进行了3次较大的改革。第一次改革始于1959年,主要是针对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进行的。行政体制上将原13个州和101个县改组为30个行政经济州,将县的建制统统取消。经济管理体制上,撤销重工业、轻工业部等,改组成为各个专门委员会,同时放权到各个州。这些措施实施不久,由于地方主义本位主义问题的出现,日夫科夫又将权力集中收归中央。这样,改革最后以失败告终。
1962年以后,他在国内竭力避免重复苏联的弊病,博采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国改革的长处,在不突破根本体制的情况下,摸索出一条循序渐进、实际可行的政治改革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途径。1964年他主持试行国家经济领导新体制,贯彻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的精神,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1966年,这一新体制在全国正式实行。
1968年,日夫科夫又在党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设想,如修改宪法、设立国务委员会、建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农工联合企业、制定经济法等。这些设想在后几年的实践中有了体现。
1971年全面推开了第二次体制改革。4月保共十大通过了被称为“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大法”的宪法,宣布保加利亚已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向“全民国家”转变,进入了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5月,全民投票通过了这部宪法。根据这部宪法,国民议会主席团由国务委员会代替。7月,日夫科夫当选为国务委员会主席,总理一职由托多罗夫接任。这次改革主要是在坚持国家集中指令性计划的前提下,突出强调经济杠杆的作用,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新体制运行的前期,生产关系得到初步理顺,国民经济开始朝好的方向转化。
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开始出现停滞。1976年,日夫科夫提出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一高效率”方案,实行“新经济机制”,开始第三次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次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在所有生产和非生产领域都普遍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和自负盈亏。为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对国家的领导体制、科技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次改革与前两次改革相比,有了明显的深化。
1981年,保共召开了十二大,会上恢复了1949年后被废除的总书记一职,并选举日夫科夫担任此职务。大会在日夫科夫主持下,肯定了以往一系列的改革成果,决定在国家领导和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继续进行改革。次年,保加利亚全面实行了新经济体制的改革。
纵观日夫科夫领导的这些改革,它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每次改革虽然都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没有触及的却是中央集权下的指令性计划式的管理(这是从苏联老大哥那里学来的经验)。因此,这些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总显得步履维艰,所谓艰难的改革,所谓艰难的改革之旅、收效甚微的改革成果,即是最好的注脚。
黯然下台
进入80年代以后,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日夫科夫代表保加利亚共产党在1987年7月中央全会上提出改革的总构想(“7月构想”),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统一和多样化、党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的自治原则等方面,均提出了改革设想。但“7 月构想”的结果和前三次改革的结果一样,不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国民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通货膨胀、商品短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所有这些,引起了包括保共高层领导在内的人们的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保加利亚国内的持不同政见者与国外反对力量相呼应,纷纷组织活动。1989年10月,“保卫人民独立组织”趁欧安会35个成员国在索非亚召开环保会议之际,在首都组织进行反对政府高压政治的游行示威。新成立的“支持工会”在不同场合表达了要求政治多元化的主张。“生态公开性”组织以保护环境为借口,组织群众签名,进行政治请愿。
起初,对这些反对派的行动政府采取了极力反对和指责的态度,并动用警察进行制止,但未能奏效。1989年10月28日,“保卫人权组织”、“生态公开性”等反对派团体上街举行游行集会,强烈要求结束保共一党专政的统治,实行政治多元化体制。10月29日,日夫科夫首次公开表示在保加利亚实行政治多元化,主张“让意见不同、立场不一的正式社团和非正式社团并存”。从此,不得已而为之实行的政治多元化在保加利亚蔓延开来。
与此同时,保共领导对日夫科夫多年采的“一边倒”政策也表示了严重不满。1989年10月,这种不满情绪逐渐明显和外露。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佩特尔·姆拉德诺夫致信中央委员会的各位委员,公开宣布了他对日夫科夫所推行的路线和政策的不同意见。
11月8日,朱罗夫将军、卢卡诺夫、姆拉德诺夫等中央政治局委员当面要求日夫科夫立即辞职。11月9日,日夫科夫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被迫辞职。11月10日,保共召开中央全会,解除日夫科夫中央总书记、政治局委员的职务,选举外交部长佩特尔·姆拉德诺夫担任中央总书记。
姆拉德诺夫任职后的1989年11月16日,在中央全会上对政治局和书记处做重大改组,亲日夫科夫的4名政治局委员和2名政治局候补委员被开除出政治局,日夫科夫的儿子弗拉迪米尔·日夫科夫也被逐出中央委员会。12月8日,保共中央全会决定解除日夫科夫等22名中央委员的职务。11日,决定开除日夫科夫等人的党籍。以后,日夫科夫被软禁在索非亚郊区一个偏僻的别墅里。1992年9月,保加利亚最高法院判处日夫科夫7 年监禁,并罚没2100万列弗上缴国库。从此,日夫科夫这位“华约”国家成员国的元老,开始了长达7年的监禁生活。
1996年,“无罪释放”。1998年8月5日,日夫科夫因病逝世。
参考资料
时代纠结中的日夫科夫.腾讯网.2010-12-07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10 18:06
目录
概述
革命少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