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稿》是清代万斯同、王鸿绪编著的
纪传体史书。又称横云山人明史稿。成书早于《
明史》。共310卷,包括
本纪19卷、志77卷、
表9卷、列传205卷。
创作背景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转年即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
赵继鼎奏请纂修《
明史》(注: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15,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
史料证实。清代官书中亦不见有关纂修《明史》的
诏令,《清世祖实录》中仅见几位
总裁于顺治二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钦奉圣谕,总裁《明史》”,并提出副总裁及纂修人员名单。这种“钦奉圣谕”,很可能仅是
早朝时的口头指示而已。以往论著称顺治二年五月“诏修《明史》”,表述确实有所不当,准确言之为:顺治二年五月,清廷组成《明史》的纂修人员),得到了清廷认可。
其后,
大学士冯铨、
李建泰、
范文程、
刚林、
祁充格为总裁,操办此事。是年五月,由总裁提名副总裁和纂修官,并设收掌官七员,满字誊录十员,汉字誊录三十六员, 揭开了清朝官方纂修《明史》的序幕。
康熙四年(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
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
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
《明史》是中国历史上
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如果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开设明史馆起,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
史官向皇帝进呈,前后历时九十四年。假如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组织班子编写起至呈稿止,为时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修纂过程
第一阶段
主要是当时政治上不稳定的原因。《
明史》的正式开馆修纂始于清顺治二年五月初二(1645 年5 月26 日)。据清朝
顺治实录记载,当日以修《明史》总裁官
内三院大学士
冯铨、
洪承畴、
李建泰、
范文程、
刚林、
祁充格等奏请,正式设置副总裁官,以学士、
侍读学士詹霸等十一人充任,并且选定纂修、收掌、誊录官。
此时正值
清军入关之初,立足未稳便急于诏修《明史》,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以此宣告
明朝已亡,而当时
南京的
弘光朝廷正与清朝南北对抗,修《明史》便是不再承认弘光的
南明政权存在。二是以此笼络明朝遗臣,通过纂修《明史》,使那些降清的明朝汉族官员有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开馆修史的条件是根本不具备的。虽然到五月十五日(6 月8 日)清军攻入南京,南明弘光朝廷灭亡,五月二十八日(6 月21日)清廷宣布“平定
江南捷音”,但是实际上清军在江南遭到了军民的坚决抵抗,尤其是清廷公布“剃发令”后,更激起江南百姓的抵制。其中著名的战斗有
阎应元领导的
江阴保卫战,固守孤城达两月之久。
南明“
弘光政权”覆灭后,明臣
黄道周、
郑芝龙等奉
唐王朱聿键于
福州建立了“
隆武政权”;与此同时,
张国维、
张煌言等奉
鲁王朱以海于
绍兴监国;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余部也与明总督
何腾蛟结合抗清。到顺治三年(1646年),明臣
苏观生等奉唐王
朱聿键在
广州建立了“
绍武政权”,
丁魁楚、
瞿式耜等又拥立
桂王朱由榔建立了“
永历政权”。顺治六年(1649年),
张献忠农民军余部在
孙可望、
李定国率领下,与南明
永历政权结合,成为抗清主力之一。
在清军占据的北方各地,与南方抗清形势呼应,
山东、
山西、
陕西、
甘肃义师纷起,一些降清明朝将领也先后举旗抗清,在全国范围内,几次掀起抗清高潮。例如顺治九年(1652年)
李定国率军收复
宝庆、
全州、
桂林的战役,迫使清
定南王孔有德自杀。顺治十年至十一年,明
鲁王部下
张名振、
张煌言等率舟师攻入
长江,直抵南京近郊;
郑成功亦率水军攻克
舟山。这样的抗清斗争,直到清康熙初年,南明
永历帝被
吴三桂所杀,郑成功、李定国先后去世,始告一段落。
在这样战火纷飞、政局未定的情况之下,要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开馆修史,是根本不可能的。
清康熙八年(1669年),
康熙皇帝拘禁权臣
鳌拜,开始亲政。然而此时政局又有新的变化。康熙十二年(1673年),由于平南王
尚可喜、
平西王吴三桂和靖南王
耿精忠撤藩而引发了“
三藩之乱”,从此,又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战乱。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吴三桂之孙
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期间,清廷集中全力平叛,仍然无暇顾及《明史》的修纂,因此,顺治二年(1645年)所下修纂《明史》的诏令,实际只是一纸空文,它的政策作用远远超出了它修史的作用。
《明史》修纂第一阶段无绩可言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史料的缺乏和人力的不足。当时不仅没有力量整理明朝的
邸抄和
档案,而且在征求图书时,献书者也极少,就连最基本的史料明代历朝
实录也不完整,
天启朝实录缺少七年以后部分,
崇祯朝因亡国而无实录。如此种种,也限制了《明史》修纂工作的进展。
第二阶段
直到“
三藩之乱”基本平定之后,清廷才有力量集中人力物力正式动手修纂《明史》,其间已历时三十五年之久。真正动手修史,是康熙十八年以后的事。康熙十七年(1678年)诏征
博学鸿儒,次年三月,试博学鸿儒一百四十三人于
体仁阁,取一等二十人,二等三十二人,命纂修《明史》,从这时候起,正式动手修纂《明史》的第二阶段即告开始。
康熙年间修《明史》者,可谓人才济济。有当时的著名文学家
朱彝尊、
尤侗和
毛奇龄等人。但出力最多的是清初著名史家
万斯同。
这里,应当提一提我国
史学史的一段公案。原来,明清之际,有一些明朝遗臣和反清志士十分重视明史的研究。杰出思想家
黄宗羲曾编《
明文海》四百多卷,并著有《
明史案》二百四十卷;
顾炎武也辑存有关明朝史料一两千卷。
清朝统治者入关后,为笼络明朝
遗臣、社会名流,曾有意开
博学鸿词科。黄、顾等人虽坚持不肯与清廷合作,但为着保存明朝真实
史迹的目的,仍派出了得力助手参与明史的编纂。
黄宗羲的得意弟子
万斯同,便是当时被委派参加明史的编撰人之一。黄宗羲的儿子、顾炎武的外甥,也都参与其事。这样,就相应地保证了明史的质量。
万斯同是一位出色的
史学家。清初著名学者
钱大昕曾评论他:“专意古学,博通诸史”,熟于明朝
掌故,对自洪武至天启的“实录”,皆“能暗诵”,了如指掌。他先后编写和审定两种明史稿。各有三百和四百多卷。因此,可以说,《明史》的初稿,在万斯同时代已基本上完成了。
万斯同死后,先后三次任明史总编的
王鸿绪,把万氏的明史稿进行了
改编,于康熙末年和
雍正初年两次向皇帝进呈。这便是王氏《明史稿》本。王氏此举曾引起当时和后来文坛的非议和责难,史学家们一致认为王鸿绪实际上是掠夺了数十年来以
万斯同等人为主力的几十个学者的劳动成果,属于剽窃行为。
第三阶段
到雍正元年(1723年)正因为康熙十八年(1679年)博学鸿儒科及其修纂《明史》只是
康熙皇帝的一种政治手段,所以其结果也必然会时重时轻,迁延时日,前后用了将近五十年时间,直到康熙皇帝病逝,雍正元年(1723年)仍然未能完成这部
官修的前朝史。
但是,这时的情况与
顺治二年(1645年)下诏初修时已经大不相同。除了政局稳定,经济也逐渐恢复,到康熙后期更出现了繁荣盛世,这些都为《明史》的修纂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资料的征集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
因此,这近五十年时间,虽然未能完成《明史》的修纂,但却是《明史》成书的关键阶段。我们今天所见《明史》之
雏形便是在此时形成的。
到雍正元年(1723年)为止,先后完成了四部《明史》的稿本。一种是
万斯同审定的三百十三卷本,另一种是他审定的四百十六卷本,这两种稿本都被称作万氏《明史稿》。此外还有
王鸿绪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进呈的《明史(列传部分)》二百零五卷本,这实际上是在万氏《明史稿》基础上删削而成的。
到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王鸿绪又一次进呈《明史稿》,包括纪、志、表、传,共计三百十卷,这便是王氏《明史稿》,即后来刊刻的所谓《横云山人明史稿》。
至乾隆四年(1739年),清政府又第三次组织人手修改《明史稿》,这才形成定稿的《明史》。因为这次修书总裁为
张廷玉,因此通行的《
明史》题为张廷玉等撰。
价值意义
《明史稿》与《明史》的修纂
有清一代《
明史》,本欲编为
编年体断代史,顺治二年(1645年)下诏实行,但由于“大学士
冯铨为总裁,仿《
通鉴》体,仅成数帙。”由于史料的缺乏,编年体《明史》终不得成。
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帝下令编纂《明史》,广招史才入史馆编书。为了达到修史者能发挥其所长的目的,分为《纪》《传》《表》《志》四大部分,由不同的人员总管各自领域。同时,在四大部分下,设置专门人员总管各自部分的编纂、写作。其中,
张玉书总统《志》之编纂,
陈廷敬总统《纪》之编纂,
王鸿绪总统《传》之编纂。“十八年,命
徐元文为监修,取
彭孙遹等五十人官翰林,与右庶子卢君琦等十六人同为纂修。”
为了达到编修工作的完美,也为了达到拉拢
明遗民的目的,清廷广访
明朝遗老遗少入史馆编书。初时,访请
黄宗羲入史馆编书,黄宗羲出于
民族大义考虑,断然拒绝。后来,徐文元担任史馆总裁,又延请
黄宗羲之弟子、史才
万斯同入史馆编书。黄宗羲顾虑到修史乃国之大事,为使有明一代不被
污毁过甚,黄宗羲派遣万斯同赴京。万斯同一开始出于民族情结考虑,又认为史馆修史容易导致“一家之事,言者三人,而其传各异,何况数百年乎”的情况出现,坚辞不去,后遵黄宗羲之命北上修史。
当时,凡入史局者署
翰林院纂修衔,授七品俸禄。万斯同遵黄宗羲嘱咐,上京后宁愿寓居于
徐元文家,不
署衔,不受俸,以“
布衣”入史局,修《明史》,前后19年。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徐文元告老还乡,万斯同便搬迁至
王鸿绪家居住。写成《明史稿》数百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万斯同病逝于王鸿绪家中,王鸿绪便召集门客,在万斯同《明史稿》的基础上又写成《明史列传》,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上报清廷(关于王鸿绪、万斯同二人在《明史》编纂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历来为历史学家所争论不休。有人认为王鸿绪《明史列传》纯属窃万斯同《明史稿》后删削而成,王鸿绪乃是“白日窃书之贼”;也有人认为王鸿绪《明史列传》是参考了万斯同《明史稿》的已有成果、并作出了自己的一些贡献后写成,并非完全
剽窃万斯同的成就。时至今日,真相到底如何,仍然是一个谜团。但
朱端强教授《万斯同与<明史>编纂纪年》一书出版后,一般都认同王鸿绪《明史列传》纯属窃
万斯同《明史稿》后删削而成的观点)。王鸿绪的这一个定稿称为《明史列传》,是清代《明史》的第一个版本。
雍正元年(1723年),王鸿绪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纪》《表》《志》,又形成了清朝《明史》的第二个版本——王鸿绪《明史稿》。
此后,雍正又命
张廷玉在原有的几个《明史》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
乾隆三年(1738年)成书,便又形成了清代《明史》的第三个版本——《
明史》,最终定稿。一共有《本纪》24 卷,《志》75 卷,《表》13 卷,《列传》220卷。赵翼在《廿二史札记明史》中说:“自古修史未有如此之日久而功深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