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眺》是宋代苏轼创作的一首
七言绝句。这首神是智体
诗,也是写景诗。作者不仅描绘了祖国壮丽俊秀的山光水色,而且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情至爱。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于由动至静时得之……故宏壮也。”
它按文字
形体结构的多种变化来揣度其意,组成诗句,因其设想新奇,启人神智,故名。
据宋代
桑世昌《
回文类聚》记载,宋神宗
熙宁年间,辽的使者抵达京都后以能诗自夸,神宗就命大诗人
苏轼为其馆伴。辽使以诗诘问苏轼,苏轼就说:“能写诗是易事,能解诗才是难事。”于是提笔作《晚眺》:这十二字诗,有长写,有短写;有横写,有侧写;有反写,有倒写。辽使看了,不知所云,这时才知
小巫见了
大巫,自此不再谈诗。此诗三字一句,“以意写图,使人
自悟”。解了此诗,便是:
第一句,“亭”字写得极长,“景”字写得极短,构成“
长亭短景”。长亭,古时于道路边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也称“
十里长亭”,以供行旅休息;短景,日影短,指白昼将尽。“畵”(
繁体字“畵”可异写为框内“人”字底)省去下部“人”,成了“无人畵”。此句叹息无人为撒落余晖的长亭作画,暗含题中“晚”字。
第二句,“老”字写得稍大,即老大,意为老者;“拖”字横写,意为横拖;“筇”字竹头写得极细,意为瘦竹。筇是竹名,可以作杖,古人言:“竹之堪杖,莫尚于筇。”瘦竹筇是古人常用之物,爱用之物,因此,后世也常常以筇代指手杖。此句承首句写,晚亭既无人画,惟有一老者拖杖于前,活画出老者体态。
一、二句中“长亭”“
短景”“老大”“瘦竹筇”等意象,构成一幅
薄暮时分的羁旅图,有感伤迟暮之意。下两句宕开,由首二句重写人事,转而侧重写景,使意境开阔,也是题中“眺”的内容。
第四句“江”字之“工”曲写,“蘸”字倒写,“峰”字“山”旁侧写,成“曲江倒蘸侧山峰”,是由第三句向上看之后转写向下看到的景象:屈曲的江水之中,倒映着或远或近的山峰。
《晚眺》虽近于文字游戏,但它没有仅仅流于形式。从全诗所创造的意境看,它
情景交融,诗韵充足,仍不失为一首颇为耐人寻味的写景诗。
至于
桑世昌把
神智体也收入回文大典一事,
陈望道在《
修辞学发凡》中作了辨析:“从前有人把所谓‘以意写图,使人
自悟’的‘神智体’也混同作为回文体(见《
回文类聚》卷三)。其实神智体是字形大小,笔画多少,位置正反,排列疏密等等的利用,不是词序的利用,同回文其实不同。”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元丰三年(1080)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