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熏豆腐的由来,民间有一个传说:旧时
孔府有许多佃户,其中有一个姓韩的豆腐户家住曲阜城东北书院村,他家祖祖辈辈给孔府送
豆腐。至清代
乾隆年间,韩家的兄弟俩每天各给
孔府送一方豆腐。有一年三伏期间遇到连阴天,韩老二家做的豆腐没卖完,放着怕馊了,他就把豆腐切成许多小块,摆在秫秸帘子上晾着。谁知他家不慎失火,晾豆腐的帘子也被烧着了,由于天阴、帘子湿,
豆腐块有的被烤煳,有的被熏成了棕黄色。韩老二舍不得将这些豆腐扔掉,便取了一些放在
盐水里煮了煮,一吃味道还挺不错。于是,他便送了些这样的豆腐到
孔府,让
衍圣公品尝。衍圣公让厨师在
炖豆腐时放了
桂皮、
花椒、辣椒粉等作料,待豆腐被炖煮好之后,一尝味道甚好。从此,韩老二就专门给
孔府制作、呈送熏豆腐,熏豆腐遂成为
孔府的一道美味佳肴。传说有一年
乾隆皇帝来
曲阜,孔府摆了个豆腐宴招待皇上,其中就有一道熏豆腐。皇上吃着十分可口,大加赞赏。
后来,熏豆腐的做法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当地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这种熏豆腐不仅曲阜本地人爱吃,而且到曲阜的
外地人吃过之后也都爱上了它。据说,当年
曲阜师范大学里有一位南方籍的教授,常步行几里路到集市上去吃熏豆腐,几十年
乐此不疲。
先将白豆腐切成长宽五六厘米、厚1厘米左右的方块,放在
铁箅子上,下面燃以松、
柏、
梨、枣、苹果木
锯末或谷糠,待豆腐被锯末或
谷糠油熏烤至棕黄色、泛起油亮光泽即成。这种熏制而成的豆腐表面呈棕黄色,表层结实,里面细白鲜嫩,吃起来带有浓郁的木香或谷糠香味。
熏豆腐可凉拌、炖熏,也可切成薄片,稍加鲜
辣椒炒制。另外,集市上设有许多熏豆腐锅,把熏豆腐与肉块放入铁锅内,加水没盖,在加整辣椒、
茴香、花椒、桂皮等佐料炖煮,即成“五香油辣熏豆腐”。
上市者多以熏豆腐为佳肴饮酒,佐餐。
熏豆腐可凉拌、可炖煮,也可切成薄片或细条,加鲜辣椒或
蒜薹炒制。当然,最正宗的做法还是
曲阜当地的“五香油辣熏豆腐锅”:把熏豆腐与肉块放入铁锅内,加水,再加入辣椒、茴香、花椒、桂皮等作料炖煮。这种熏豆腐锅一般要炖煮很长时间,以使肉及作料的香味皆浸入豆腐内部,再加上熏豆腐自身特有的烟熏味,吃起来风味十分独特。
在曲阜的大小
饭店、餐馆、
小吃摊上,大多都能吃到这种熏豆腐,曲阜乡间的
集市上更是普遍设有熏
豆腐锅,那热气腾腾的锅里漂浮着一层鲜红的
辣椒油,老远即可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赶集的人多喜欢买上一盘,坐在锅旁案边下酒或就餐,花钱不多,却可美餐一顿。当然熏豆腐做得最正宗、味道最地道的还是曲阜老东门外的那家以劈材烧火、
铁锅炖煮的熏豆腐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