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谁,诗人、作家、编剧,
翻译家。中国八零后代表作家之一,2007年发起
大诗主义运动,2018年发起曹伊之争。字亚欧,号通天塔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世界诗歌运动成员。2008年去职远游,在西藏、新疆游历数月而返,现居北京。
人物经历
曹谁,
诗人、
作家、
编剧。字亚欧,号巴别塔主,原名曹宏波。
鲁迅文学院第14届中青年作家班、第1届青年作家英文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青海省诗歌学会理事。
大诗主义发起人、代表诗人。民刊《大诗刊》主编。1982年6月5日出生于山西。2006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中文系,供职于西宁某报社。2008年去职远游,在
西藏、
新疆周游数月而返,现在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高研班深造。被中国媒体网盟评为“2010中国十佳年度青年诗人”。 1999年开始写诗,有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及评论见于
《诗刊》《绿风》《诗歌月刊》等报刊,作品入选《大诗歌2010卷》《中国当代诗歌导读2010卷》《中国八零后诗歌写作报告》等多个选本。著有诗集《谁在苦闷中象征》(上下卷)《冷抒情——亚欧大陆牧歌》《亚欧大陆地史诗(节选)》(长诗单行本),长篇小说《
巴别塔尖》《
昆仑秘史前传:巴别塔尖》《
昆仑秘史1:时间地轴》《
昆仑秘史2:传国玉玺和罗马皇冠》《
昆仑秘史3:玛雅通天塔》《乱世孤星:虎台太子传奇》《血色娘子军》,随笔集《巴别塔尖手记(有一种情叫牵挂)》,游记《大昆仑行走:西藏新疆游历记》。主编有《大诗主义诗选》,参与主编《中国八零后诗歌写作报告》。写有电影剧本《香巴拉寺》和电视剧本《昆仑神话》。长篇小说《
昆仑秘史1:时间地轴》获得第五届青海青年文学奖“文学之星”奖,正在改编为电视连续剧。
2005年同西原创立北寒带诗歌沙龙。2007年写长篇诗论《大诗主义宣言》,开始发起大诗主义运动,创立民刊《大诗刊》,
大诗主义被称为80后发起的三大文学思潮之一。一直在诗中致力于恢复人类共同的家园——
亚欧大陆地,及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由精神。
曹谁文学著作:
《谁在苦闷中象征》(
诗集,汉语诗歌资料馆,2007)
《冷抒情——亚欧大陆牧歌》(诗集,北寒带诗歌沙龙,2007)
《巴别塔尖手记(有一种情叫牵挂)》(散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亚欧大陆地大史诗》(长诗单行本,汉语诗歌资料馆,2010)
《昆仑秘史前传:巴别塔尖》(长篇小说,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
昆仑秘史1:时间地轴》(长篇小说,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
昆仑秘史2:传国玉玺和罗马皇冠》(长篇小说,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昆仑秘史3:玛雅通天塔》(长篇小说,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
《
乱世孤星:虎台太子传奇》(长篇小说,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大西部行走:西藏新疆青海游历记》(游记,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血色娘子军》(长篇小说,昆仑出版社,2013)
《
雪豹王子》(儿童文学长篇小说,青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
《
北魏风云:源贺传》(长篇小说,合作,青海人民出版社,2017)
《
可可西里动物王国》(非虚构,青海民族出版社,2018)
《
通天塔之歌》(诗集,中英文对照,类型出版社,2018)
《
亚欧大陆地史诗》(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18)
《
伊斯坦布尔的脚步》(翻译,澳大利亚先锋出版社,2019 )
《
海子小传》(《
海子诗选》附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
《
帝国之花》(诗集,意、英、汉,意大利花达西亚出版社,2021)
创作简历
1982年6月5日生于山西一个四合院中,跟但丁同一天生,小时候以善于讲故事著称,从小到大记录日记约300万字。
1999年开始尝试各种体裁写作,在校园刊物发表作品。
2002年开始在青海民族大学中文系学习,2003成立翔鹰文学社,创立刊物《翔鹰》,并任社长,参与广泛的校园文学运动。
2005年在《青海青年报》副刊上发表诗歌《父王金黄的玉米地》,从此陆续在《诗刊》《绿风》《红豆》《青海湖》《中国诗歌》《黄河文学》《山西文学》《中国诗歌》《诗歌杂志》《诗歌月刊》等报刊发表诗文,入选多个重要选本,多次获奖。
2005年跟西原成立北寒带诗歌沙龙,后来全国各地的许多80后诗人加入,在80后诗歌运动中是一个重要的诗群。2007年12月和2008年5月,跟西原、衣郎举办三次“北寒带诗歌朗诵会”,省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在青海诗坛和80后诗坛引起很大的反响,编有“北寒带诗丛”四本,我的那本是《冷抒情——亚欧大陆情歌》。
2005底年写作长篇小说《巴别塔尖》,2007年经三次修改由光大出版社出版,2010年改为《昆仑秘史:巴别塔尖(前传)》编入昆仑秘史系列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7年写作《大诗主义宣言》,开始跟西原、西棣倡导大诗主义运动,创立民刊《大诗刊》,2010年初又写作《大诗学》,在汉语80后诗坛引起巨大反响,有大批追随者,许多余编著的《笔尖上的舞蹈:80后文学见证》(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中将大诗主义跟状态主义、性感写作共同列为80后发起的三大文学思潮,有专章介绍。在何三坡主编的《中国网络诗歌史编·阵营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中,大诗主义被列为当下先锋诗派二十家之一。2010年下半年在鲁迅文学院,大诗主义受到李小雨、施战军等诗人、批评家的好评。
2007年11月,汉语诗歌资料馆印制诗集《谁在苦闷中象征》(上下卷),是我的第一本诗集。
2008年初,跟郑小琼、续小絮等共同主编《中国八零后诗歌写作报告》(新作文杂志社),是80后诗歌运动中的一本重要选本。
2008年9月,去职远游,在西藏、新疆游历数月而返,途中写诗百首,写游记《大昆仑行走:西藏新疆游历记》20万字,开始自由写作,多部作品陆续出版,长篇小说五部曲《昆仑秘史》系列销量可观。
2009年12月散文集《有一种情叫牵挂》(巴别塔尖手记)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0年7月,在《诗评人》(总12期)上看到“诗评家”董迎春的《“大诗写作”:普世性写作》一文大量剽窃《大诗主义宣言》的内容,写作《网络时代的伪批评家:董迎春是怎样剽窃我的<大诗主义宣言>的》在新浪博客和微博(粉丝有5万余个)上发布后,引起许多诗人和读者对网络时代剽窃的热议,《南国早报》《东莞时报》等多家报纸用整版报道。
2010年8月,参加“第一届中国诗歌微博论坛在线诗歌研讨会”,跟安琪、刘诚、十品、南鸥、董辑等数十位诗人一起探讨“新世纪十年中国诗歌的现状和未来”。
2010年9月到2011年1月,参加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诗歌作品被研讨,大诗主义引起巨大的争议,著名诗人李小雨把曹谁的写作称为“文化地理背景下的神性写作”。著名批评家施战军院长非常关心大诗主义的发展,说大诗主义“有超前的文学精神与远大的文学抱负”。
2010年10月,长诗单行本《亚欧大陆地史诗》由汉语诗歌资料馆印刷。
2010年10月,跟徐江、苏非舒、世中人、丁成、马慧聪、嘎代才让、曹谁、拜雪、王琦、林萧一起由数十家网络媒体组成的中国媒体网盟评为“2010中国十佳年度青年诗人”。
2010年12月,长篇小说《
昆仑秘史1:时间地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昆仑秘史系列是我的世界五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四部是《昆仑秘史:巴别塔尖(前传)》《昆仑秘史2:传国玉玺和罗马皇冠》《昆仑秘史3:玛雅通天塔》《昆仑秘史:宇宙国(结局)》,小说在探索文学的雅俗共赏之路,受到到许多作家和读者的好评。
2011年4月,获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新人奖提名奖。
2011年6月初跟西原、西棣参加第二届高墩营艺术节,在诗歌板块中大诗主义三诗人是焦点,在现场朗诵作品,跟文学爱好者广泛交流。
2011年6月,在黄河畔的贵德参加“2011年度青海中青年作家班”的学习。
2011年7月,参加“电力天路行”青藏线采风活动,行程超过一万里。
2011年8月,《昆仑秘史2:传国玉玺和罗马皇冠》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1年9月,参加鲁迅文学院跟北京语言大学合办的首届青年作家英语培训班,被选为学习委员。
2011年11月,长篇小说《昆仑秘史1:时间地轴》获第五届青海青年文学奖之“文学之星”奖,为青海青年作家最高文学奖。在领奖大会上,作为获奖代表发言,题目是《雅俗共赏的文学之路:合一天人、融合古今、合璧东西——昆仑文化在青海、中国、世界》。
2011年11月,列席第七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
2012年1月,从鲁院青年作家英语班结业,被评为优秀学员,作为学员代表讲话,题目是《打开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门》。
2012年4月,《昆仑秘史前传:巴别塔尖》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2年7月,开始签约创作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昆仑神话(暂名)》。
2012年8月,受邀参加中国首届(青海·德令哈)海子青年诗歌节。
2012年9月,参加青海省文联第七次代表大会,是与会最年轻的代表。
2012年10月,长篇小说《血色娘子军》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2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2012年11月,长篇小说《昆仑秘史3:玛雅通天塔》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诗歌作品
大悲舞
你站在舞台的中央
他们都在推你走向悲伤
有的人在舞台背后为你伴乐
有的人在你身后随哀乐起舞
站在舞台中央痛哭的只有你一个人
大舞台在亚欧大陆地中部
你站在帕米尔之巅痛哭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亚细亚人在为你奏哀乐
欧罗巴人在随音乐舞蹈
唯有你一个人站在那里痛不欲生
你是世界中一个最普通的人
所有的人仍不会把你放过
他们为你歌舞
一齐助你悲伤
直到你绝望
直到你离开这个世界
他们就会一哄而散
去为下一个人哀歌
六味马
在黄色的大地上
六匹马风一般驶向远方
朝六个方向散开
带着如火般的鬃鬣
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名字
同一个秋天,在六个方向抵达大陆的边缘望洋兴叹
如我一般一生奔波的六匹马在寻找什么?
如我一般孤寂的六匹马将在何方会合?
不知在何时他们中的一匹将会陷入一条河流永远不能奔跑?
我依然爱他们如深秋般的鬃鬣
仿佛帕米尔山上冉冉升起的火
载着六个谁在一个深夜抵达高地
在这里我可以做一个安详的梦
火龙驹
青海周围千余里,海内有小山,每逢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得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也。
——《北史·吐谷浑传》
将沙土沉入水底,将火燃在冰上
我隐藏在水与火中间的隐秘处所
同一只龙进行一场秘密恋爱
我的怒火在冰上燃烧
映照在青色的冰上
穿过干枯的牧场
火光在四面的山中涌起
我静静地躺在冰上的火中,面对北方
那只龙身上的月亮多么细腻,尤其在晚上
我看到明年春天青海骢向四面青青的草场奔跑
踏着开裂的冰,火在他们头顶闪闪发光
火来自他们,火在去年沉入他们心中
大情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屈原《离骚》
我走过我们人生的一半旅程,却又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
——但丁《神曲》
朝发轫乎亚细亚
夕余至乎欧罗巴
我的情人住在昆仑山中
我只能在远方怀想
从地狱出发
在天堂抵达
我的情人羁留在炼狱中
我只能在远方怀想
出生时我看见你
死去时我遥望你
我的情人在何方
我在人生的中年怀想
2009-12-11于西宁
大耕(龙耕)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李贺《天上谣》
我们驾着巨龙在亚欧大陆地耕田
我们在播种瑶草的种子
日出在亚细亚,日落在欧罗巴
瑶草并未长出
我们看到黑色的龙长出
我们播种的是毒龙的牙齿
我们仍然要播种瑶草
我们并不知什么会长出
我们驾着龙在东方和西方往来
我们所处的正是饥饿的野兽遍布的凶年
2009-12-6于西宁
大葬
巨大的棺材停在帕米尔高原
送葬的歌队在舞蹈
我们无法前进
我们将棺材停在路上
东方和西方都是黑色的
天空没有星星
我们就倒在这里不再前进
血的颜色变淡又有谁关心
这里已经空空如也
谁胜谁败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将最后一块黑色的石头竖在棺材上
2009-11-20于西宁
断头台
——给世界的1989年
北方突然坍塌
马群四散
他们都朝南方奔跑
我们将他的头放置在高加索
血的颜色变淡
分别向东方和西方扩散
巨大的棺材我们抬不动
送葬的队伍很长
歌队在两边起舞
我们将胜利的黑旗插在他头顶
2009-11-7于西宁
出版图书
主要著作
诗集《谁在苦闷中象征》目录
(现代汉语诗歌资料馆,2007年)
象征:从人到世界的隐秘之光(自序)
第一辑:亚欧大陆(20首)
第二辑:从象牙塔到社会符号系统(43首)
第三辑:情诗三种(31首)
第四辑:琳是谁的王妃(塔城恋曲)(26首)
第五辑:冲动的元素(9首)
第六辑:梦是唯一的现实(14首)
第七辑:帕米尔之火(长诗)
附录一:曹谁诗常用意象词典
附录二:在北寒带,每一种风都有他的方向
附录三:大诗主义宣言——七天,这个世界已经穷尽
诗集《冷抒情——亚欧大陆牧歌》目录
(北寒带诗歌俱乐部,2007年)冷抒情:带着牙帐在亚欧大陆的游牧(自序)
(序自)国王秘隐的起升界象现:歌诗大
上辑:形而上(88首)
中辑:形而下
下辑:形而下
附录:曹谁诗中常见元素小词典
长篇小说《巴别塔尖》
(光大出版社,2007年)
在《圣经》记载中,人类为了登天而共同建造巴别塔(昆仑天柱),上帝知道后就变乱人们的语言,人类因不能交流而停止建造,流落到各地成为各种民族。作者试图重建巴别塔,来建造人类共同的家园。作者在书中虚构了一个在亚欧大陆的中心的国家——巴别国,这里处处体现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状态。主人公轩辕赛特本来在巴别国为寻找一种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可是处处碰壁,于是在经历了无数爱恨情仇和是非成败后从巴别国逃离。
散文集《巴别塔尖手记》目录
·书名:
有一种情叫牵挂(原名:巴别塔尖手记)·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目录
巴别塔尖: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自序)
第一辑童年
第二辑西部
第三辑交游
第四辑抽象的忧伤
第五辑大西部在呼唤
第六辑道别西部
第七辑大自在或命运
长诗单行本《亚欧大陆地大史诗》目录
(现代汉语诗歌资料馆,2010年)
谨以此书献给人类曾经共同的自由家园:亚欧大陆地!
现代史诗存在的合法性:自由诗时代的抒情冥想史诗(自序)
大序曲1:唯一的无影人的过去现在未来
大序曲2:开始或结束:隐秘的圣杯
大序曲3:从水到第一陆地
亚欧大陆的五种形体
小诗剧:亚洲和欧洲的双子传奇(九歌)
黑洞和白洞之间的宇宙:元素之歌(二十双阴阳歌)
六十四卦图六十四首(佚失)
亚细亚序曲:帕米尔之梦
欧罗巴序曲:地中海之梦
东方之翼和西方之翼(省略)
冷弧:世界从此拓扑
东方和西方之恋:九个龙子与九个缪斯的洞房(四十阙)
亚欧大陆地中心行走五辑(节选)
亚欧大陆地大阴阳图五十首(省略)
附录:亚欧大陆大阴阳图:擎着大火从青海挑着西藏和新疆踏着昆仑到帕米尔
亚欧大陆地秘城(二十四种描述)
大亚欧大陆之歌十二首(省略)
从两个方向抵达亚欧大陆地(三十三歌)
附录:《大诗学》(十三章)
长篇小说《乱世孤星:虎台太子传奇》
(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长篇小说《
乱世孤星:虎台太子传奇》,围绕秃发虎台讲述整个
南凉的历史。在五胡十六国时期,三代凉王曾经在西北地区纵横捭阖,最终因为穷兵黩武而亡,
秃发虎台太子国破后被人掳走,最后被西秦王炽磐杀死。作者以虎台太子为中心,这个唯一清醒的人,描述那段穷雄逐鹿的时代,自前秦崩溃后的乱世开始,从南凉崛起到跟周围的国家争霸而亡,最终由
虎台梦想的寄托人弟弟秃发破羌(
源贺)在北魏帮助拓跋焘统一诸国结束
十六国。从宫廷斗争到对外征伐,从个人得失到国家兴亡,从爱恨情仇到是非成败,在这个人类历史的缩微中审视我们的整个文明。
《昆仑秘史》系列
《昆仑秘史前传:巴别塔尖》
图书信息
作者:曹谁
出版社: 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4月1日)
平装: 26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21099334
内容梗概
公元1402年,建文帝朱允炆被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军击败以后神秘消失,他是逃亡到南洋,还是到西域求救?
公元1399年,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二世的公主伊莎贝拉悄然离开皇宫,她是到西方求援,还是跟东方联络?
建文帝朱允炆和伊莎贝拉公主是否在敦煌相遇?昆仑秘洞中遗留的建文通宝铜钱和曼努埃尔金币是不是他们留下的?帮助赛依德汗建立叶尔羌汗国的桃花石埃米尔为什么神秘离去?
传说在昆仑山的源头帕米尔深处有一个神秘的巴别国,伤心欲绝的人都会在来世生活在那里,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们每个人都从学校走出,那个摇篮中我们需要走出哪三重门才能进入社会?
神秘的巴别国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本书将带你穿越古今,为你揭开《昆仑秘史》中那些人的前世来生。
访谈
远观:你的童年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影响?
曹谁:我在小时候就梦想给这个世界一种秩序,就是朦朦胧胧的“王”的追求,当我意识到不能在现实中实现时,就转向了精神——写作。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别塔尖》的序言便是《当一个男人不能用刀征服世界时,就会选择笔》。我后来想可能是因为我在四合院中出生,所以一直追求世界的均衡对称感,譬如一直在诗文中试图重建的“亚欧大陆地”这个人类曾经的共同家园。我小时候经历许多神秘的事,我妈妈坚信我是一只壁虎——“蛇狮子”托生的,所以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半是可见的一半是不可见的,这样才能完全理解我们的世界。我从小害怕黑暗,连影子都害怕,每天晚上都得一个人专门看护,所以我对光明更加明察秋毫。在我看来,我后来的写作不过是对童年或者在在胎儿形成之前就存在的一种欲望的诠释而已。
远观:文学的各种体裁你都在写作,请问你是如何看诗歌、小说、剧本、散文的,他们是什么样的关系?你目前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哪些?
曹谁:我其实最初各种文体都写,后来集中在诗歌上,我现在给文坛上许多朋友的印象就是诗人,后来我又写长篇小说,现在我的长篇小说《昆仑秘史1:时间地轴》要改编成电视剧,今后也开始写剧本。我感觉写作的精神都是相通的,不同的体裁是不同的状态,所以这些体裁并不冲突,不可能因为写小说而荒废诗歌,也不可能编剧本荒废小说。我对文学的看法都写在《大诗学》中,简单说诗歌的核心是音乐性,小说的核心是传奇性,剧本的核心是矛盾性,散文的核心是趣味性。
我目前出版的著作有诗集《谁在苦闷中象征》《冷抒情》《亚欧大陆地大史诗》,散文集《巴别塔尖手记》,游记《大昆仑行走:西藏新疆游历记》,长篇小说《巴别塔尖》《昆仑秘史:巴别塔尖》《昆仑秘史1:时间地轴》《昆仑秘史2:传国玉玺和罗马皇冠》《昆仑秘史3:玛雅通天塔》。不过还有几本我看重的书等待出版,记梦的先锋性实验文体《梦魇》,我对文学的看法《大诗学》。
远观:你在2008年“去职远游”,游历了西藏和新疆。为什么要去职远游?游历途中有什么感受?对你的创作产生什么影响?
曹谁:2008年秋天,我辞去西海都市报编辑职务踏上我一直在计划的一次游历:从青海出发到南面的西藏和北面的新疆,这两个中国最神奇的地方,在我印象中昆仑山北的新疆沙漠和南的西藏高原就是亚欧大陆地的中心,从青海的昆仑山一只向西到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是真正的中心的中心,因为亚欧大陆上的山系在帕米尔高原奇妙地打了一个结,所有的山似乎都从这里延伸出去,是真正的大昆仑所在。我们人类一生都那么匆忙,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在于自由选择,当我走在那些高山大漠上,我感觉到人生的意义,一路上我都在反思人生。在西藏、新疆游历数月返回,我就开始自由写作,沿途写了20万字的《大昆仑行走:西藏新疆游历记》,这本书近期会上市。我归来后据此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是《昆仑秘史1:时间地轴》,书中的路线大体都是我游历期间实际走过的。我一直觉得这次游历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这次行走的意义在我的人生中还会不断显现出来。
远观:你一直在记录日记和梦魇,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它们分别对你的创作产生怎样的影响?
曹谁:我的日记从1997年开始记的,我最初的写作就是从日记开始的,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这以前的日记都是在编造,记日记首先让我对自己的内心完全真诚,诚是一切的起点。在早期我的日记是当成文学来写的,里面有诗歌、小说、剧本之类的,每天都还有标题,后来才独立出来。我前不久初步统计,至少有300万字,我正在抽时间打到电脑上。
我从小有个奇怪的习惯,从小都对梦记得很清楚,后来写诗时发现许多梦直接写成诗都充满无尽寓意,所以就在2007年5月12日开始记梦,每天的梦都编号,第一个梦就是《梦魇1号》,一直记到现在,已经记录上千个梦,我最近想着把《梦魇》整理出来结集出版。梦魇让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保持真实,从可见的物质世界和不可见的精神世界两方面,我会跟日记一样记录到死为止。
远观:你是怎样走上写作之路的?以前的笔名是埙咽,后来用笔名曹谁,都是什么含义?
曹谁:我的写作就是从日记开始的,在1999年开始尝试各种体裁的写作,我的作文经常被作为范文在班上读,当时有点走火入魔,以致高考时作文写一半就没有作文纸,我从小都是学习成绩很好的,高考却因此失利。到大学读的是中文系,我一去就成立翔鹰文学社,自己是社长,办有刊物《翔鹰》。2003年开始尝试各种风格写作,诗歌、小说、剧本都有。2005年跟西原成立北寒带诗歌沙龙,我的诗歌风格基本形成。2007年又写作《大诗主义》,跟西原、西棣一起发起大诗主义运动,在汉语诗歌资料馆印自己的第一本诗集《谁在苦闷中象征》,虽然在2005年写长篇小说《巴别塔尖》,早期我的精力集中放在诗歌上。从2009年写作《昆仑秘史1:时间地轴》开始,精力分流到长篇小说的创作上。现在我的精力继续向剧本分流,因为我的长篇小说《昆仑秘史1:时间地轴》正在改编为电视剧。我觉得文学就是一种精神的外化,诗歌、小说、剧本还是什么文体,都可以承载,这也是文学发展的结果,从抒情文学到叙事文学再到表演文学。
我在2003年是用笔名埙咽,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本来已经失传,在古墓中重新发现,声音幽咽异常,我以前还有一枚埙,取笔名为埙咽,寓意对中华文化的复兴。2005年成立北寒带诗歌俱乐部时我取名曹谁:曹,家族姓氏,东方传统;谁,哲学命题,西方文化;中西合璧之意。此时我已经将目光从中国扩展到世界,希望实现东西合璧,建立人类共同自由精神家园,这也是我后来文学追求的核心所在。
远观:你参加两届鲁迅文学院,你感觉怎么样?你怎么看待文学上官方和民间的对立?
曹谁:我在2010年下半年参加鲁迅文学院第14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不久即将去参加鲁迅文学院首届青年作家英文班,鲁院是中国作家最高规格的培训,高研班每届每个省级作协只能推荐一个人,许多当代优秀的作家都从鲁院走出,所以我深感荣幸。有人觉得现在作协系统属于官方,民刊系统属于民间,还有什么学院和民间、文学和市场之类的对立,事实上我感觉写作本身就是自己的事,不论是所谓的官方还是民间什么的,都是让你的作品跟读者相见的一种途径而已,最好是将二者兼顾,用现在紫禁城中和殿匾额上的话说就是“允执厥中”,这深刻体现在创作的各个方面,譬如雅俗共赏。
远观: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巴别塔尖》,对你以后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曹谁:我在2005年实习期间写的《巴别塔尖》,经过三次修改,2007年由光大出版社出版,当时主要是跟朋友交流。今年我修改后纳入昆仑秘史系列,更名为《昆仑秘史:巴别塔尖(前传)》,现在已经在出版社审稿,预计在十月份上市。巴别塔是曾经人类曾经共同建筑的通天塔,寓意是人类同源、世界一体,以此追寻人类曾经共同的精神家园。这部书是我曾经的梦想所在,我后来的许多观念都在其中萌芽,后来我的住所也都叫巴别塔尖,我希望可以在有生之年建立起我们人类共同的“巴别塔尖”。
远观:你的《昆仑秘史》系列销量很好,听说《昆仑秘史1:时间地轴》要改编为电视剧,请介绍一下昆仑秘史系列的情况。
曹谁:昆仑秘史系列共有五本:《昆仑秘史:巴别塔尖(前传)》《昆仑秘史1:时间地轴》《昆仑秘史2:传国玉玺和罗马皇冠》《昆仑秘史3:玛雅通天塔》《昆仑秘史:宇宙国(大结局)》。昆仑是天的意思,我企图用昆仑秘史告诉人们我们曾经共有的世界精神,我们人类本身就是天的意志。《昆仑秘史:巴别塔尖(前传)》是写人类的混沌状态,由《巴别塔尖》改写的。《昆仑秘史1:时间地轴》展示亚欧大陆地中心的西藏、新疆、帕米尔的独特风情,以昆仑山中玉石的时间地轴为核心。《昆仑秘史2:传国玉玺和罗马皇冠》是为展示文化从人类文明的中心两河流域,向东到波斯、印度、中国,向西到犹太、埃及、希腊的扩展,正是人类七大文明中心的分布点,东方权力的中心传国玉玺和西方权力的象征罗马皇冠在书中是结点。《昆仑秘史3:玛雅通天塔》,将文明从西东两个方向追溯至中美洲的玛雅文明,从那里去理解我们目前对这个世界神秘的迷茫——“昆仑”。《昆仑秘史:宇宙国(大结局)》会讲述我们最让人迷茫的心灵和星空的事,也是我对这世界的预测,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全息的精神和物质的混合物。目前第一二部已经上市,前传正在出版社审稿,正在写作第三部,大结局的提纲也列好。《昆仑秘史1:时间地轴》已经跟北京一家影视公司基本谈妥,正准备改编为25集电视连续剧,届时我是编剧之一,详细情况以后再介绍。
远观:你们组织北寒带诗歌沙龙的缘起是什么?当时主要有哪些人参与?现在还在活动吗?
曹谁:2005年我效仿海子写《诗学,一份提纲》,我和西原在青海民族大学成立北寒带诗歌沙龙,我们经常在一起探讨诗学,后来在学校只有伊明加入。北寒带的名字源自我们对那种元素性的亚欧大陆大北方的向往。2007年时在西宁有萧泊零羽、衣郎、鱼戈加入,后来全国各地的青年诗人悲离、摩西、龙孟、汐城等纷纷加入。此时由于诗观各异,我们的追求已变成“在北寒带,每一种风都有他的方向”,北寒带成为一个同仁性质的聚会。在2007年底时我们印北寒带诗丛,我的那本是《冷抒情——亚欧大陆牧歌》。我和西原、衣郎先后组织三次“北寒带诗歌朗诵会”,当时在青海影响很大,省内重要的诗人都出席,西宁电视台“夏都零距离”栏目做一期北寒带朗诵会的节目。这样北寒带在汉语八零后诗歌界和青海诗歌界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2008年我去职远游,在西藏、新疆游历数月归来,北寒带就很少活动了,不过前不久我和西原、衣郎参加第二届高墩营艺术节时讨论,计划在西宁继续活动。任何社团都有其生命,大江东去浪淘尽,该写作的人就会写作,不写的人借此度过青春期,我觉得自然就好。
远观:你写作《大诗主义宣言》后发起大诗主义运动。为什么要发起这样一个流派?你们的核心主张是什么?现在的影响怎么样?
曹谁:由于北寒带的追求各异,为保持我们对大诗歌的追求,我在2007年初写《大诗主义宣言》七章,跟西原、西棣继续推行大诗主义诗学。我们一直坚定推行大诗主义诗学,不过常以北寒带的形式去组织活动。当下汉语诗坛诸流派都各执一词,我们面对的当务之急是关照诗歌万世一系精神,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融化古今、合璧中西、和合天人,成就一种大诗学。我们的世界由一种巨大的宇宙精神贯穿其中,这种精神跟我们的内心息息相关,我们要在内心发现那个伟大的秩序或道,我们由此才能理解这个世界,这就是诗中的内容之“大”。这种宇宙精神会随物赋形,其外在形态即元素,元素表现为形象即意象,这个意象系统跟宇宙本质精神相对应,这就是诗的意象之“大”。我们要用语言去描述那个形象,从字到行到节,从文字到修辞到文本,从言到象到意,我们要做的就是将那种宇宙精神用唯一的语言文本表现出来,这就是技术之“大”。大诗主义的特征就是,意或内容的通灵性或神圣性,元素或象的系统性或典型性,文本或言的契合性或融合性。这样大诗主义就是,从宇宙精神(意)到元素(象)再到语言(言)的具体而微的象征化过程,最终诗歌文本会通过元素昭示那个宇宙精神。
如今大诗主义在年轻一代诗人中形成一股潮流,受到许多同仁的好评。许多余编著的《笔尖上的舞蹈:80后文学见证》中将大诗主义跟状态主义、性感写作共同列为80后发起的三大文学思潮,有专门一章介绍。我在鲁院学习期间,跟全国各地的作家就大诗主义广泛交流,鲁院诗歌研讨中大诗主义是一个中心话题,受到诗人李小雨的赞誉,说大诗主义是“文化地理背景下的神性写作”。在鲁院期间,著名批评家施战军院长非常关心大诗主义的发展,说大诗主义“有超前的文学精神与远大的文学抱负”。
我在2010年初又写作长篇诗论《大诗学》,详细阐述大诗主义的诗学,将大诗主义的理念扩展到所有文学体裁中。大诗主义内合于文学的发展脉络,外合于世界大同精神的潮流,总结过去古今中外诗学,可以解决我们现实中文学面临的许多问题,开启未来文学发展的方向,我希望大诗主义能够发扬光大。
远观:你的诗文一直在构筑自己的理想国:“巴别塔尖”或“亚欧大陆”或“昆仑”,在你的心中它们分别有何意义?
曹谁:巴别塔是来自《圣经》的广为流传的世界性典故,据说原型就是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人类要共同建造一座通天塔,上天知道后很害怕,就把人类的语言变乱,人们因无法交流而终止建设,散到各地就是民族。现在我想把这通天塔的尖顶建好,恢复人类的自由家园。这几年我搬了许多地方,不过巴别塔尖这个屋名一直没有改变,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叫《巴别塔尖》,我出版的散文集原名也是《巴别塔尖手记》。
我们人类的文明大体上都是绵延在亚欧大陆地的北温带的,亚欧大陆地就是人类曾经自由的家园。一切迹象表明我们的文明不是多个地方起源的,而是从一个地方起源后传播到其他地方的,人们从两条河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出发,向东到犹太、埃及、希腊,向西到波斯、印度、中国。在我的诗歌、小说、剧本中都有这样一个理想家园,我的长诗单行本就叫《亚欧大陆地史诗》,在昆仑秘史系列中亚欧大陆也是核心。
昆仑无论在印欧语系还是汉藏语系都是天的意思,昆仑是天下龙脉之祖,从这里向东向西延伸,正是我们文明的分布,一面指向浩淼的星空,一面指向深邃的人心。我的长篇小说昆仑秘史五部曲中有具体的演绎,试图用五部书来演绎我所理解的世界。
远观:你现在是自由作家,请讲一下你每天的生活。当代许多人在为文学唱挽歌,对此你怎么看?
曹谁:2008年我从西藏、新疆游历归来就开始自由写作,青海是昆仑山的核心所在,长江和黄河就从它的怀抱流出,现在就住在昆仑山脚下的西宁,书屋仍然叫巴别塔尖,有一个爱人叫朵咪,有一只狗叫巴比伦。每天基本上有一半时间在写作,其他时间会去做各种各样我想做的事,我觉得我们既不能错过精神的永世的快乐,也不能错过物质的当世的生活。
当下文学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对市场、网络、影视这些新的因素,文学看起来似乎是每况愈下。我感觉文学只是在变,固步自封的人看似坚守文学,其实是远离文学。文学从产生到现在,那种精神在不断流变。我们最初的文学形式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诗,诗歌的衰退在今天最严重,其实文学的精神已经分流入叙事文学。在影视诞生后,我们的文学精神又在向表演性的影视分流。诗歌、小说、剧本的精神都是相通,他们都是从我们的世界中摄取“元素”来构筑一个世界,这元素要对内合于内心精神,对外合于世界本质,这元素对于诗歌就是“意象”元素,对于小说就是“故事”元素,对于剧本就是“场景”元素。我相信文学永远不灭,只是将以新的姿态出现。今天我们只能是写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在故事层面上让大众喜爱,在精神层面上让精英思考。
(中国国际产业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