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克毕拉色钦毕都尔诺尔盟(蒙古语:Засагт хан),一作
扎萨克图汗部,是
清代、
民国时的
喀尔喀蒙古四部之一。
康熙三十年(
1691年)置。
1923年,
蒙古人民党政府将其改为“杭特希尔乌拉省”。其地大致相当于今
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以及
库苏古尔省、
扎布汗省、
乌布苏省的部分地区。
康熙二十七年(
1688年),厄鲁特蒙古
准噶尔部入侵喀尔喀三部,此时札萨克图汗
沙喇已被杀,其弟
策旺扎布投奔清朝。三十年(1691年),策旺扎布赴多伦诺尔觐见
康熙皇帝,受封为札萨克
和硕亲王,置
札萨克图汗部。次年,编札萨克图汗部为九旗:
札萨克图汗部中旗(札萨克图汗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左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右旗(《平定朔漠方略》无此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左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右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前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前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后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后旗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晋封策旺札布为
札萨克图汗。雍正十年(
1732年)削策旺札布汗爵,以其叔父之子、右翼左旗札萨克格埓克延丕勒袭札萨克图汗位,兼管札萨克图汗旗与右翼左旗,视为一旗。乾隆时札萨克图汗部增至十八旗,与所附
辉特部一旗,共十九旗,会盟于札克河源头之毕都尔诺尔,蒙古语称河源为“色钦”,故称札克毕拉色钦毕都尔诺尔盟。
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左旗,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置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后末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置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次旗,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置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旗,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置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右末旗,雍正二年(1724年)置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后末旗,雍正四年(1726年)置札萨克图汗部左翼中旗,雍正六年(1728年)置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左旗,乾隆二十年(1755年)置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右旗,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置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末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置附辉特旗,罗布藏后裔。乾隆三十年(1765年)置,授辉特台吉拉克沁噶喇为札萨克一等台吉,附札萨克图汗部游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