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桢(1364年4月5日-1424年3月22日),明朝宗室,明代第一任楚王,
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
江苏省南京市)人,明太祖
朱元璋第六子,母昭敬太充妃胡氏。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初三日(4月5日)生。出生时,平武昌报适至,
太祖喜曰:“子长,以楚封之。”朱桢天资英睿,有谋略,天性端重,幼而喜学。
洪武十二年(1379年),随皇太子朱标入
文华殿,听儒臣时讲。洪武十四年(1381年),率江夏侯
周德兴平定蛮夷,由此开始就藩武昌。曾录《御注洪范》及《大宝箴》置座右。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征讨西蛮。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先后平定
道州(今属湖南
永州)、
全州叛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平定
桂阳山寇。
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命朱桢与湘王
朱柏,讨伐古州(今贵州
榕江县)蛮族叛乱。朱桢请饷三十万,又不亲莅军。朱元璋诘责之,命城铜鼓卫而还。
永乐初,进宗人府
宗正。永乐八年(1410年)冬,上朝京师,得到明成祖嘉奖。永乐十四年(1416年)冬,再次入朝,赐予甚厚。次年冬,献马二千匹。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二月二十二日,薨,谥号“昭”,享年61岁。其子庄王
朱孟烷嗣。
正妃:王妃,出身贵族,定远侯
王弼之女。洪武十二年(1379年)册封为楚王正妃,洪武三十年(1397年)去世
据《
明史》记载:“楚昭王桢,太祖第六子。始生时,平武昌报适至,
太祖喜曰:‘子长,以楚时之’。”公元1381年,朱桢17岁就藩武昌为楚王。在黄鹤楼下的
蛇山武汉市东南约20公里处,南北两条山脉,恰似两条巨龙横卧江夏
梁子湖之畔,形成了7.6平方公里的幽谷。传说,汉高祖刘邦,以武昌为樊哙封地,樊哙死后,就葬于此。从汉代起,樊、李、杜、张、沈、曾、董、邹八大家,官府隐逸之士迁此隐居,这片山间盆地逐渐成为“灵泉古市”,有唐代宰相李奚修的“万卷书楼”,元代宰相沈如筠建的“万寿台”等。他见此地山环水绕,风光幽美,常常感叹道:“惜乃阳宅,若为阴宅极佳。”于是,经卜工师勘定为“五龙捧圣的吉地仙壤”,并镌上“龙泉特结许多年,粉黛三千云外悬”……的诗碑,不久,将
八大家族居住的数千户人家的大集镇迁往山外,将环山一带划入王陵区。从此,灵泉山易名为龙泉山,位于今武汉市江夏区龙泉乡龙泉山风景区内。朱桢死后为昭王,这里成为昭、庄、宪、康、端、愍、恭、巴陵卓简九王的陵寝与陵园,逐渐形成“三龟九寝十二景”,繁盛的“灵泉古市”就此被蚕食成森冷的楚王茔域,形成了北京有
明十三陵,武汉有明九王墓的奇观。
这9座陵园,以朱桢的“昭园”为最,它坐落在
天马峰下,占地100余亩。王妃是安远侯
王弼之女,与朱桢合葬。“昭园”城墙外左侧建有碑亭,内竖石碑一座。碑下龟高1.4米,碑高5米,宽1.5米,是朱桢的孙子楚宪王于
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建立的。昭园的垣墙呈四方形,总长1400米,厚1米,高2.8米。砖为官窑特制的青砖,每口重18公斤。正门3个拱形圆门,左右各一侧门,均为汉白玉、白凡石浮雕砌成。从正门直到大殿,全用1米见方的白凡石铺陈路面,依秩是金水拱桥、朱氏
皇堂、享殿、拜台等建筑群。地面上的殿堂早已倒塌,但汉白玉雕刻的九龙头、玉柱、屏栏等依然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