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竑
广州大学教授
朱竑,男,博士,广州大学百人计划领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2017年)。现任广州大学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供职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地理学会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衡阳分中心第一届科委会主席、澳门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省本科高校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学术职务,《地理科学进展》副主编、《地理科学》、《旅游学刊》、《人文地理》等杂志编委。
人物经历
甘肃省临夏中学知名校友,1980年毕业于甘肃省临夏中学。
1986 年 8 月-1990 年
6月在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天气动力学专业学习,获得本科学位。
1990年7月-1993年7月在兰州气象学校工作。
1993年8月-1996年7月在兰州大学地理系学习,获得自然地理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1996年 8月-1999年6月,在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学习,获得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
1999年7月-2000年2月,在广东省城市发展中心工作。
2000年3月-2008年10月,在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区域与城市规划系任教。
2001年6月被评为中山大学副教授。
2005年在澳大利亚Griffith 大学商学院旅游、休闲、酒店和运动管理系访学。
2006年10月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06年12月被评为中山大学教授。
2007年至2008年间,任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主任。
2008年11月-2018年9月,任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2018年10月-迄今,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特聘教授
主要贡献
朱竑教授在推进中国新文化地理学学科理论建构和研究范式形成、地方性和地方认同研究的修正、城市新移民的人地互动和地方协商、旅游地方理论建设、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人文地理学质性方法探索应用和推动社会文化地理研究队伍的培养等方面做出一定贡献,促进了中国社会文化地理学学科的发展。
朱竑教授积极拓展中国新文化地理学研究新领域,如地方认同、身份认同、地方协商、自然的社会建构、超越人类的地理学等。2007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4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获得广东人文社科二等奖,2016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和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领军人才,2017年“新文化地理的理论与实践”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2018年获得第二届吴传钧人文经济地理优秀论文一等奖奖励和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首个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在广州大学筹建的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中心将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智库建设,积极推进广州大学地理学科的发展。
科研成果
1、 2008.11 主持广州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展馆案例展示项目前期策划研究。
2、 2008.11 主持广州市越秀区文化发展规划。
3、 2009. 2 主持湖南通道县系列旅游规划。
4、 2011.10 主持粤港澳旅游发展规划。
5、 2011.11 主持广东省红色旅游规划。
6、 2012.8 主持广东红海湾旅游产业园规划及竞标系列规划(入围)。
7、 2013.4 主持云浮新兴六祖故里禅文化旅游产业园系列规划。
8、 2013.6 主持中山小榄镇旅游文化规划。
9、 2013.5 主持甘肃张掖市旅游总体规划(修编)。
10、 2014.8 主持广东三水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概念规划及专项研究。
11、 2014.7 主持内蒙古海拉尔区旅游产业总体规划。
12、 2014.11 主持广州市十三五土地规划前期研究
13、主持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项目批准号:2014CBu460614):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人文相应—广东案例,时间:2014-2016;
1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时期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地方感与文化身份认同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项目批准号:u41171125),时间:2012-2015
15、江莉莉(朱竑)联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地理学:国际学校学生身份认同的建构与协商(项目批准号:u41328002),时间:2014-2016
1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发展演进的地理学解读——以广州为例(项目批准号:u40771067),时间:2008-2010
期刊论文
1、Hong Zhu, Junxi Qian .“Drifting” in Lhasa: Cultural Encounter, Contested Modernity, and the Negotiation of Tibetannes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15, 105(1):144–161. (SSCI刊物)
2、Hong Zhu,Xiaoliang,Junxi Qian, Cha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in Chinese mainland: voices from the insid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international dialogues, 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 online publication, 2014.
3、Junxi Qian, Hong Zhu*, Chinese Urban Migrants’ Sense of Place: Emotional Attachment, Identity Formation, and Place Dependence in the City and Community of Guangzhou, Asia Pacific Viewpoint, Accepted
4、Zhenjie Yuan, Junxi Qian, Hong Zhu*, Between God and Caesar? Christianity, ethnic identity and the resistant politics in Shimenkan, China,2013,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Accepted
5、Junxi Qian, Liyun Qian, Hong Zhu *, Representing the imagined city: pla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during Guangzhou’s 2010 language conflict,Geoforum, Vol.43, No.5, pp.905-915, 2012.
6、Junxi Qian, Liyun Qian, Hong Zhu*, Subjectivity, modernity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in a peri-urban village in China: towards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Vol.30, No.6, pp.1064–1082, 2012.
7、Junxi Qian, Dan Feng, Hong Zhu*, Tourism-driven urbanization in China’s small town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Zhapo Town, 1986-2003. Habitat International, Vol.36, No.1, pp.152-160, 2012.
8、Junxi Qian, Lei Wei, Hong Zhu*, Consuming the tourist gaze: imaginative geographies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sexuality in Lugu Lake,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 Vol.94, No.2, pp.107-124, 2012.
9、Hong Zhu, Junxi Qian, Lei Feng, Negotiating place and identity after change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 Vol. 12, No.2, pp.143 -158, 2011.
10、Junxi Qian, Hong Zhu*,Yi Liu, Investigating urban migrants’ sense of place through a multi-scalar perspectiv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Vol.31, No.2, pp.170-183, 2011.
11、Hong Zhu, Junxi Qian, Yun Gao, Globaliz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City Image in Guangzhou's Metro Station Advertisements, Cities,Vol.28, No.3, pp.221-229, 2011.
12、袁振杰,钱俊希,朱竑*,微观政治视角下的宗教空间的社会与文化建构——以中国大陆威甯石门槛基督教会为例,地理学报(台湾),第70卷,47-67页,2013.
13、安宁,朱竑,他者,权利和地方建构:想象地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人文地理,第28卷,第1期,20-25,47页,2013.
14、袁振杰,朱竑*,跨地方对话与地方重构—从“炼狱”到“天堂”的石门坎,人文地理,第28卷,第2期,53-60页,2013.
15、安宁,朱竑*,他者,权力与地方建构:想象地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人文地理,第28卷,第1期,20-25,47页,2013.
16、庄晓平,朱竑*,权利视角下的旅游权利主体探究———兼与国内若干学者商榷,旅游学刊,28卷,第5期,116-122页,2013.
17、蔡晓梅,刘晨,朱竑*,大学的怀旧意象及其空间性建构——以中山大学为例,地理科学,第33卷,第6期,710-717页,2013.
18、万蕙,朱竑*,中越通婚中越南女性的空间排斥研究—以云南省河口县桥头村为例,地理科学,第33卷,第5期,570-575页,2013.
19、杨槿,朱竑*,“邻避主义”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世界地理研究,第22卷,第1期,148-157,88页,2013.
20、万蕙,朱竑*,唐雪琼,女性跨国婚姻移民研究述评—以台湾外籍新娘为例,妇女研究论丛,第3期,106-114页,2013
21、刘博,朱竑*,由广府庙会案例管窥地方性研究议题,旅游学刊,第28卷,第3期,7-8页,2013.
22、杜芳娟,朱竑*,散居族群婚姻圈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其形成机制—贵州坡帽仡佬族案例,地理研究,第32卷,第5期,881-890页,2013.
23、 安宁,朱竑*,基于东方主义视角的中国想象地理研究——以美国《时代》杂志为例,地理学报,第68卷,第12期,1702-1713页,2013.
24、朱竑主编,地理学评论(第4辑)——第六届人文地理学沙龙纪实,商务印书馆,字数,2012.
25、陈宁宁,朱竑*,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外宗教地理学研究,地理科学进展,第31卷,第2期,237-245页,2012.
26、蔡晓梅,朱竑*,刘晨,情境主题餐厅员工地方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广州味道云南食府为例,地理学报,第67卷,第2期,239-252页,2012.
27、蔡晓梅,朱竑*,高星级酒店外籍管理者对广州地方景观的感知与跨文化认同,地理学报,第67卷,第8期,1057-1068页,2012.
28、朱竑,钱俊希,吕旭萍,城市空间变迁背景下的地方感知与身份认同研究——以广州小洲村为例,地理科学,第32卷,第1期,18-24页,2012.
29、刘博,朱竑*,袁振杰,民俗节庆对地方认同的影响:以广州“迎春花市”为例,地理研究,第31卷,第12期,2197-2208页,2012.
30、蔡晓梅,朱竑*,刘晨,顾客对情境主题餐厅表演的感知研究——以广州味道云南食府为例,人文地理,第27卷,第1期,119-126页,2012.
31、庄晓平,朱竑,邓素球,居民旅游感知实证比较研究之制度伦理分析--以世界遗产地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旅游学刊,第27卷,第3期,18-26页,2012.
32、魏雷,唐雪琼,朱竑,旅游发展影响下的摩梭家屋形态--基于男性角色的考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4卷,第3期,57-62页,2012.
33、钱丽芸,朱竑*,地方性与传承:宜兴紫砂文化的地理品牌与变迁,地理科学,第31卷,第10期,1166-1171页,2011.
34、封丹,朱竑*等,住宅郊区化背景下门禁社区与周边邻里关系——以广州丽江花园为例,地理研究,第30卷,第1期,61-70页,2011.
35、朱竑,安宁,清代顺、康、雍、乾时期文字狱的地域分异研究,地理科学,第31卷,第1期,7-14页,2011.
36、魏雷,朱竑*,唐雪琼,与女游客婚恋关系下的摩挲男性身份构建,地理研究,第30卷,第11期,2017-2029页,2011.
37、杜芳娟,陈晓亮,朱竑*,民族文化重构实践中的身份与地方认同——仡佬族祭祖活动案例,地理科学,第31卷,第12期,1512-1517页,2011.
38、杜芳娟,朱竑*,认同与建构:仡佬族精英的民族身份及其建构,地理研究,第29卷,第11期,2089-2098页,2010.
39、袁媛,朱竑,王玉,当代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更新—以广州华侨新村为例,建筑学报,第6期,28-61页,2010.
40、朱竑,韩亚林,陈晓亮,藏族歌曲对西藏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地理学报,第66卷,第8期,991-1003页,2010.
41、薛熙明,朱竑*,陈晓亮,19世纪以来基督教新教在广东的空间传播,地理研究,第29卷,第2期,303-312页,2010.
42、朱竑,郭春兰,本土化与全球化在村落演化中的响应—深圳老福音村的死与生,地理学报,第64卷,第8期,967-977页,2009.
43、朱竑,陈晓亮,从台湾《地理学报》研究看两岸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异同,地理学报,第64卷,第12期,1534-1548页,2009.
44、朱竑,周军,王彬,城市演进视角下的地名文化景观--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地理研究,第28卷,第3期,829-837页,2009.
45、李凡,朱竑,黄维,从祠堂视角看明至民国初期佛山宗族文化景观的流变和社会文化空间分异,地理科学,第29卷,第6期,929-937页,2009.
46、李彦辉,朱竑*,国外人文地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进展与启示,人文地理,第27卷,第1期,11-15页,2012.
47、蔡晓梅,朱竑,司徒尚纪,广东饮食文化景观及其区域分异研究,热带地理,第31卷,第3期,321-327页,2011.
48、张芸,王彬,朱竑,外来宗教在口岸城市的空间分布及扩散特征——以福州市基督教教堂为例,地理科学进展,第30卷,第8期,1065-1072页,2011.
49、钱俊希,钱丽芸,朱竑*,全球的地方感理论评述与广州案例解读,人文地理,第27卷,第6期,40-44页,2011.
50、袁振杰,朱竑*,跨地方对话与地方重构-从“炼狱”到“天堂”的石门坎,人文地理,第28卷,第2期,7-15页,2013.
51、朱竑,刘博,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辨析及研究启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1-8页,2011.
52、朱竑,刘博,钱丽芸,西方文化地理研究的研究取向、资料搜集与战士方式---基于SCG刊载论文的内容分析,人文地理,第26卷,第2期,1-6页,2011.
53、朱竑,陈宁宁,近10年国际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的发展及启示--基于《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论文的统计分析,人文地理,第26卷,第5期,1-8页,2011.
54、钱丽芸,朱竑*,从国家基金立项看文化地理学研究的状况和趋势—基于知识生产的视角,地理科学进展,第30卷,第10期,1289-1297页,2011.
55、唐雪琼,朱竑,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父权制少数民族妇女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基于撒尼、傣和哈尼三民族案例的比较研究,人文地理,第25卷,第1期,123-128页,2010.
56、朱竑,钱俊希,封丹,空间象征性意义的研究进展与启示,地理科学进展,第29卷,第6期,643-648页,2010.
57、薛熙明,朱竑*,国外宗教地理研究回顾与进展,人文地理,第25卷,第3期,109-113,89页,2010.
58、朱竑,戴光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理念·原则·目标,旅游学刊,第25卷,第6期,6-7页,2010.
59、杜芳娟,朱竑*,中国民族文化研究态势与审思——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角度,人文地理,第25卷,第4期,72-76,71页,2010.
60、朱竑,钱俊希,陈晓亮,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人文地理,第25卷,第6期,1-6页,2010.
61、李凡,朱竑,GIS在历史及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国外研究进展综述,人文地理,第24卷,第1期,41-47页,2009.
62、薛熙明,朱竑,唐雪琼,城市宗教景观的空间布局及演化——以1842年以来的广州基督教教堂为例,人文地理,第24卷,第1期,48-52页,2009.
63、朱竑,郭婷,南英,历史街区型购物场所顾客满意度研究—广州状元坊案例,旅游学刊,第24卷,第5期,48-53页,2009.
64、唐雪琼,朱竑,薛熙明,旅游发展对摩梭女性的家庭权力影响研究——基于泸沽湖地区落水下村和开基村的对比分析,旅游学刊,第24卷,第7期,78-83页,2009.
65、朱竑,林婕,魏雷,从百期《人文地理》看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脉络,人文地理,第24卷,第5期,13-20页,2009.
66、朱竑,从研究案例的特殊性正确看待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融合和超越,见:刘卫东,柴彦威,周尚意主编,《地理学评论》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研究方向
朱竑教授主要从事社会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获奖记录
2004年5月,获中国地理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嘉奖。
2007年12月论文“中国世界遗产类旅游产品的感知度研究”获得第二届《旅游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奖励。
入选2007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8年论文“中国省际及主要旅游城市旅游规模”获得首届陈传康优秀旅游地理学术论文奖奖励。
2008年“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地理研究的新趋势”获得《人文地理》100期优秀论文奖励。
2010年“新会围垦湿地综合开发与生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014年“Tourism-driven urbanization in China’s small town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Zhapo Town,1986-2003”(Habitat International,2012,36(1):152-160)获得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2014年获得广东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Negotiating place and identity after change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 study on local residents of former Dongshan District, Guangzhou(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2011,12(2):143 -158)。
任免信息
2018年8月,免去朱竑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参考资料
教师简介——朱竑.广州大学地理学院.
朱竑.华南师范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6 11:58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