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嵩(1166—1243),中国
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曾为木工,后成为画院画家
李从训的养子,绘画上得其亲授,擅长人物、道释,尤精于
界画,为
光宗、
宁宗、
理宗(1190一1264)时期画院
待诏。
李嵩(1166—1243),
南宋钱塘(今杭州)人。出身贫寒,年少时曾以木工为业。好绘画,颇远绳墨。被宫廷画家
李从训收为养子,承授画技,终成一代名家。
宋光宗、
宋宁宗、
宋理宗三朝(1190―1264)画院
待诏,时人尊之为“三朝老画师”。
工画人物道释,得从训遗意,尤长于
界画。人物画用笔细致,神采奕奕;花鸟画精丽严谨,不觉繁缛呆滞;山水画以
意匠经营,情留象外,引人入胜;界画不用
界尺,而
宫苑楼阁规矩绳墨皆备,不同凡响。
绘画题材
丰富多彩,从宫廷到民间、从城市到农村、从生产到生活、从吃喝到娱乐、从仙山到龙宫、从历史到现实均在画中有所反映,以反映农村风土和农民生活的居多,所作有精工鲜丽之
院体画,作品甚丰,仅著录者就达50多幅。如《明皇斗鸡图》《
花篮图》;有白描淡色之
风俗画,如《货郎图》;也有水墨渲染之山水画,如《西湖图》等。
传世作品有嘉定四年(1211)作《
货郎图》卷、《花篮图》页、《骷髅幻戏图》轴藏故宫博物院;《
西湖图》卷藏
上海博物馆;《
听阮图》《夜月看湖图》及传为李嵩的山水
小品画《水殿招凉图》等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传世作品还有《椿溪渡牛图》《服田图》《采莲图》和《观潮图》等。
藏于故宫博物院的《
骷髅幻戏图》轴,人物表情甚佳,衣纹丁头鼠尾,多用直线,细而有力。
李嵩的《
货郎图》是现存的一件有名的人物画作品,货郎图中充分描写了
货郎担周围的儿童和母亲们的精神动态、儿童的活泼、货郎担上用品的丰富、妇女儿童的兴奋。并且画了
大狗和小狗来烘托热闹的气氛。画家概括了乡村商贩经营的真实情况。据记载,李嵩曾创作过一些现实主义的作品。他曾经根据南宋时期流行的水浒英雄传奇,创作了
宋江等36人像,这是对于英雄反抗者的赞美,在绘画史上是罕见的。他的《服田图》描写了农民
生产活动的十二个阶段。李嵩的《四迷图》,内容是批评讽喻
都市生活中四种堕落现象:
醉酒、嫖妓、赌博、恶霸,表示了画家的
道德观。
此外李嵩还有一件寓意不明的《骷髅图》,和描写
临安风景的《
西湖图》及《
观潮图》。《观潮图》没有描写人的活动,仅仅是空洞无人的楼阁和烟树凄迷的景象,因此引起
元朝人认为李嵩表示了对于南宋政治的失望和对于覆灭的预感。他现存的作品还有《水殿纳凉》《
听阮图》《花兰图》等。据说《巴船下峡图》也是他的作品。
画面长松密林,坡陀
水阁。水阁内二女子,一执扇闲坐,一凭栏眺望,坡
下莲塘,一女泛舟而来。图页中的水阁以
细笔勾勒,刻画精微,设色淡雅,虽大不盈尺却美仑美奂。此图高度写实的绘画风格继承了北宋画院的传统,而莲塘的迷濛与空灵增添了画面亦真亦幻的抒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