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棩(1641年—1674年),即朝鲜显宗(조선 현종),字景直,
朝鲜王朝第18任君主(1659年—1674年在位)。
人物生平
即位为王
崇德六年二月初四日(1641年3月14日)
丑时,李棩降生于清朝首都
盛京(今中国
沈阳)的朝鲜馆中,当时其父母凤林大君
李淏与丰安府夫人张氏都在清朝做人质,因此他是朝鲜王朝唯一出生于外国的君主。
顺治元年(1644年)凤林大君暂时归国时,李棩也回到朝鲜。翌年,其伯父
昭显世子李𪶁病故,祖父
仁祖李倧立凤林大君为王世子,李棩也进号为“元孙”。顺治五年(1648年)九月仁祖赐名为“棩”,册为王世孙。翌年五月,仁祖去世,李淏继位,是为孝宗,李棩随之晋升为王世子。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九日行
冠礼,十一月二十二日行
嘉礼,迎娶领议政
金堉之孙女为王世子嫔(后来的
明圣王后)。顺治十二年(1655年)三月获清朝册封为王世子。
顺治十六年(1659年)五月初四日,孝宗病逝,五月初九日,李棩即位于
昌德宫之仁政门,是为显宗。顺治帝派大学士
蒋赫德、吏部侍郎觉罗硕博前往朝鲜,于十一月册封显宗为
朝鲜国王。
两次礼讼
显宗年间,围绕仁祖遗孀慈懿大王大妃赵氏(
庄烈王后)的丧服服制问题,先后发生了两次“礼讼”,其本质则是朋党之争和王位正统性的问题。第一次是发生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及翌年的“
己亥礼讼”,即慈懿大王大妃为孝宗服丧的问题。由于朝鲜王室礼法《国朝五礼仪》缺乏针对类似情况的规定,
宋时烈为首的
西人党便依据《
仪礼》等“古制”,主张将孝宗按庶子继后来处理,大王大妃行
期年服;以
许穆、
尹鑴、
尹善道为首的
南人党则表示反对,认为应将孝宗视为嫡长子,大妃行
齐衰三年丧,其中尹善道上疏言辞尤其激烈,上升“天地之尊卑、宗社之存亡”的程度。西人党看出这是南人党要向自己发起挑战,因此指责尹善道“假托论礼,用意阴凶”,要求从严惩处。由于西人党势大,再加上《
经国大典》(即“国制”)规定无论长子、众子之丧,母亲皆行期年服,显宗便采取西人的主张,同时考虑到尹善道是孝宗的师傅,减死发配
三水郡。
此后,显宗为了牵制西人,逐渐起用许积等南人,于康熙十年(1671年)拜许积为领议政,此举遭到以宋时烈、
宋浚吉为首的西人反对,虽然许积被迫辞退领议政,但西人党也有多人被显宗治罪。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二月,孝宗遗孀孝肃王大妃张氏(
仁宣王后)去世,而慈懿大王大妃仍然健在,于是又围绕她如何为仁宣王后服丧的问题而发生“
甲寅礼讼”。西人主张按她为孝宗服丧的期年服减一等,行
大功服(服丧九个月)。七月,南人地盘
庆尚道的一个叫都慎征的儒生上疏反对,主张将仁宣王后视为“长妇”,按“国制”应行期年服(《经国大典》规定母亲为长子妻行期年服、为众子妻行大功服)。当时,西人也不是铁板一块,内部还存在“山党”和“汉党”的宿怨,其中“汉党”人物
金锡胄是显宗的妻舅,他支持南人的主张,显宗也为了维护父母的地位,在这次礼讼中采取南人提出的期年服。于是出身西人的领议政金寿兴被流放
春川,许积再度出任领议政,
仁祖反正以来持续五十年的西人政权也随之垮台,开启了短暂的南人当权的时代。
英年早逝
康熙九年(1670年,庚子年)和康熙十年(1671年,辛丑年),朝鲜曾爆发大饥荒,造成140余万人非正常死亡,史称“庚辛大饥馑”,其严重程度在整个朝鲜王朝时期仅次于20多年后的“乙丙大饥馑”。除此之外,显宗年间的朝鲜社会尚属稳定。
显宗体弱多病,顺治十七年(1660年)曾失明将近一年,群臣奏事不用文书,只能面禀,导致人心惶惶。康熙八年(1669年),显宗左下颌长了一个瓶子大小的瘤子,医官用
针灸抽出脓水达一升之多。康熙十三年(1674年)八月,显宗身体非常疲倦,连续饮用
人参茶之后,身体如火球般发热。多日针灸治疗无效,于八月十八日(9月17日)
亥时升遐于昌德宫养心阁(斋庐),时年三十四岁。群臣上
庙号显宗,
谥号纯文肃武敬仁彰孝大王(英祖加谥“昭休衍庆敦德绥成”),清朝赐谥“庄恪”,朝鲜内部不用。葬于
崇陵。世子
李焞继位,是为肃宗。
为政举措
政治
显宗年间,
西人党和
南人党之间的朋党之争渐起,表现为他刚即位和去世前分别发生的两次“礼讼”。两个党派之间的斗争,实际上是显宗与
宋时烈的纠葛。
己亥礼讼后,显宗逐渐排折西人,提拔南人。以金佑明、
金锡胄为首的清风金氏在孝宗就反对宋时烈,在
甲寅礼讼中,他们极力倡导孝宗嫡长子说,并与南人结成结盟,形成倒宋的政治力量。显宗最终在甲寅礼讼中支持南人,结束了
仁祖反正以来持续五十年的西人政权。
经济
显宗年间,继续推进之前三朝所实施的赋税制度“
大同法”,于康熙元年(1662年)将大同法覆盖到
全罗道内陆地区,康熙五年(1666年)在
咸镜道实施大同法,减轻了两地农民的负担。在咸镜道推行大同法时,由于该道土地贫瘠,每邑情形不同,故因地制宜,按各邑实际情况分配不同税额,是为“大同详定法”。
社会
朝鲜王朝虽然禁止同姓近亲结婚,但如果相同姓氏而本贯不同,依然允许通婚。康熙八年(1669年),显宗采纳宋时烈之建议,禁止同姓异贯结婚,即彻底禁止同姓结婚。
文化
显宗年间,
书院比较发达,任内新设书院70所,其中国王赐匾额者43所,年均新增数量和国王赐额数量均超过前代。
外交
显宗在事实上放弃了被父亲孝宗定为国是的“
北伐论”,对清态度相对更加务实,除了康熙五年(1666年)因朝鲜藏匿
丙子胡乱时被俘、后逃回朝鲜的安秋元一事而使显宗被罚银5000两外,两国关系总体稳定。康熙六年(1667年),有台湾
明郑官商林寅观等在赴日本途中漂流到朝鲜
济州岛,显宗惧怕得罪清朝,便把这95人扭送清朝,结果全部被杀。
弘文馆副提学
闵鼎重批评显宗没有执行孝宗定下的对“漂汉”(汉人漂流民)的保护政策。显宗亦感到后悔,于翌年二月下令将所有漂流到朝鲜的遇难船只就地遣返,以免此类悲剧重演。康熙九年(1670年),济州岛又出现“漂汉”,这次显宗就把他们送到日本。
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康熙帝下令撤藩,平西王
吴三桂举兵反清,“
三藩之乱”爆发,蒙古察哈尔部亦不稳。次年三月,清朝内乱的消息通过燕行使传入朝鲜,朝鲜上下忧虑不安,担心清朝要求朝鲜出兵助剿,但同时也有许多反清士人为之振奋,认为“北伐”的天赐良机已至,遂有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儒生罗硕佐、赵显期请求练兵囤粮,以备“复仇雪耻”,七月又有南人
尹鑴秘密上疏,请求显宗响应吴三桂与蒙古,兴师北伐。但显宗都不予答复。不仅如此,显宗还决定以灵慎君李滢为陈慰使,出使清朝,以打消清朝疑虑。不久,显宗病故,康熙帝认为显宗对清朝忠诚可嘉,为笼络朝鲜,特地在常规赐祭外加祭一次。
历史评价
轶事典故
疏远小人
显宗还是世子时,有一个内侍进献捕禽兽器械,百般献媚,显宗非常喜欢,令其他内侍望尘莫及。等到显宗即位后,人们都以为这个内侍会专权宫中,然而显宗却以“
巧佞”为由斥退他,于是这个内侍终身不能再接近显宗。
仁人之心
显宗非常仁慈,甚至对待动物也是如此。孝宗年间,有人向宫廷献了只小熊,后来小熊渐渐长大,内侍们都劝孝宗杀掉此熊,以免后患,孝宗打算听从,显宗听到后急忙劝阻,说熊还没有害人就先杀了它,实在不是仁人之心,请求放到深山里。孝宗大喜,说:“你当了国王后,一定不会因猜疑杀人,做你臣下的人算是有福了!”其后显宗做了十五年国王,果然没冤杀一人。
显宗在位时,一个叫全以性的内侍曾在禁苑射中野鸭的一只脚,野鸭断脚后,仍常栖身于禁苑中。显宗看到这个独脚野鸭,非常怜悯,询问缘由,内侍如实告知,显宗更加伤感,“天颜不怡者良久”。以后每次看到这个野鸭都是这样。
厌恶朋党
显宗曾召见自己的外甥们,赐给黄柑,并说:“你们今天吃这些柑子,将来不要搞朋党之论,就算是报答了!”由此可见显宗对朋党的深恶痛绝。
人际关系
(以上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列圣御制》中收录显宗诗2首(《暮春》、《别青平尉之燕京》)、文1篇(《自温泉冒雨还宫书赐东平尉》)。
后世纪念
显宗死后,与明圣王后合葬于
崇陵。该陵位于今
韩国京畿道九里市,属于
东九陵之一,崇陵的丁字阁是
朝鲜王陵丁字阁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八作屋顶的丁字阁。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