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硕士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年批准设置的硕士专业学位
林业硕士(英文名称 “Master of Forestry”,英文缩写MF)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年批准设置的硕士专业学位,林业硕士将紧密围绕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需要,培养熟练运用现代林业技术手段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国在林业与生态建设结合培养人才方面长期空缺,林业硕士解决了中国林业建设和生态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并发布《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林业硕士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指导性文件,为规范林业硕士培养提供依据。
专业概况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是“Master of Forestry”,英文缩写为MF。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并发布《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林业硕士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指导性文件,为规范林业硕士培养提供依据。
设置背景
我国林业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林业处在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重要时期,林业发展急需一批具有高度职业精神,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把先进的林业知识和技能带到山头地块,切实解决当前林业发展的各种实践问题。为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发展对林业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林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林业人才培养质量,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林业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培养特色
培养目标
培养方式
林业硕士可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类型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采取在校脱产学习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应届生、在职人员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报考。林业硕士学制一般2-3年。毕业可获得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全日制研究生同时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的项目管理方向、公共卫生硕士、体育硕士的竞赛组织方向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目前不适宜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其他专业学位均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将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全日制林业硕士可以同时获得研究生学历证和学位证。全日制林业硕士主要吸引包括应届毕业生在内的考生,参加硕士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培养实践部门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面向广大在职人员,参加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采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实现在职人员在职深造、终身学习的目的和愿望。
考研初试科目
学科基础
学科体系
林业硕士相关学科体系完整、培养力量雄厚。林业相关学科从林木良种选育、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经营管理学科体系完备,并拓展到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领域。截止2019年6月,我国共有7个涉林一级学科,分别是: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研究领域
林业相关学科研究领域广阔、深入。如林木遗传育种学科涉及森林遗传学、林业生物技术、良种选育等方向;森林培育学科涉及林木种子经营的理论和技术、苗木培育的理论和技术、森林营造(恢复)的理论和技术;森林经理学有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森林调查、区划、规划、监测与评价技术的研究、林业3S技术、林业信息管理等方向,等等。多方向多领域研究为林业硕士培养打造坚实的学科基础。
教学资源
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林业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是林业硕士的教学资源。截止2019年6月,该案例库已入选38个案例。该案例库的入选标准如下:
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具有系统的林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现代林业技术,适应林业及生态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林业专门人才。
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培养方式与年限
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课程设置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
根据需要,从以下几类课程中选择性设置2~3门课程。
培养单位可根据培养目标、研究生的工作需要和学校办学特色从以下几类课程中选择设置。其中全日制研究生不低于8学分,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低于12学分。
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6个月的林业生产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专业实践结束后需撰写实践报告,考核通过者取得学分。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林业和生态建设,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研究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林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形式可以是技术研发论文、管理策划、项目规划与设计等。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察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林业和生态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学位论文应至少由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林业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林业硕士专业学位。
注:南京林业大学2010届林业专业授予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从2011届开始均授予林业硕士专业学位,不在授予农业推广硕士学位。
发展前景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的区别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提升研究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2011年八月八日,教育部发文,要求各招生单位要在专业学位教指委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性质、特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在校管理与待遇、奖助制度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面等考生最关心的问题的宣传,帮助考生充分了解专业学位,吸引优秀生源报考。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的发展重点。目前,随着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然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也必然会在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随着国家教育部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将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十年内,专硕与学硕比例7:3。
继续深造
国家正在推进专业博士学科建设,专业硕士可以考取专业博士研究生。此外,专业学位也可以考取学术型博士研究生,但是不可以直博
大部分高校的博士招生简章中规定,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及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就可以报考该校的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通过一些高校研招办电话查询得知,大部分高校规定,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即两年制专业硕士的第二学年,就可以报名参加博士生录取考试。
就业前景
林业学术型毕业研究生在林业生产、森林经营等工作领域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和二次学习,导致林业人才转型、流失,急需具有从业背景和高水平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林业硕士以林业技术实践为导向,重视林业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与发达国家林业建设的各个领域和服务层面相比,我国在林业与生态建设结合培养人才方面长期空缺,林业硕士解决了中国林业建设和生态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林业硕士未来将与林业从业资格认证相衔接,同时将延伸到水利、水保及环保等领域,成为林业生态建设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源头,就业前景广阔。
招生情况
公费录取
林业硕士从2010年秋季开始招生,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大部分实行公费录取,其中南京林业大学林业硕士全部实行公费录取,享受和学术型硕士一样的补贴。
保送研究生
根据《2012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及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它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
从2010年,林业硕士招生的第一年开始,南京林业大学林业硕士专业就开始接受保送研究生。包括一位来自211重点高校“西南大学”的总共五位成绩优异的同学被保送到林业硕士专业。2011年,又有三位成绩优异的同学被保送为2012级林业硕士研究生。
招生院校
截止2019年6月,全国共有林业硕士招生单位33所。其中,2所为985工程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除四川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另有9所为211工程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1所为科研院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5 08:06
目录
概述
专业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