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亨
台籍抗日志士、台盟盟员、革命烈士
林正亨(1915-1950),字克忍,台湾台中人,生于1915年,台籍抗日志士、中共党员、台盟盟员、革命烈士,是著名爱国志士林祖密将军之子,“雾峰林家”的第八代传人。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林正亨毅然投笔从戎,报考了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三十六军军部见习军官。后参加广西昆仑关战役、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身负重伤。1946年,林正亨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台从事革命活动。1947年,他参加了“二二八”起义,后加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1948年8月,林正亨在台北家中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次年1月英勇就义。(概述图为黄埔军校毕业后赴昆仑关作战前留影)
人物经历
林正亨,是台湾名门望族雾峰林家大户的后代,第八代传人,是著名爱国志士林祖密将军之子。1915年8月生于厦门鼓浪屿三丘田林公馆,在福州读书。1934年返台。
1935年冬天,刚满20岁的林正亨和朋友在酒楼吃饭。因时间较晚,遭到日本宪兵痛打。这种屈辱,使他决心离开台湾回祖国大陆谋生。为了去南京报考中国第一流的美术学府——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最疼爱他的母亲,通过“摇会”(民间的一种信用互助方式),为他筹备了一笔学费。
林正亨来到南京时,日本侵略军已经占领了中国东北和华北,受家族影响,林正亨为抗日救国而放弃了钟爱的美术学业,每个热血青年都想投身抗日。丢掉画笔后,报考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身为黄埔军校)。当时,他的志愿有两个,一个是空军航空兵,另一个是陆军防化兵。但航空兵的学员已经招满了,他只好报考防化兵
1937年,考入南京陆军军官学校,1939年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36军军部见习官。1940年1月随部队赴广西昆仑关与日军作战,任96师参谋处少尉军官,参加昆仑关战役,晋升中尉连长。
1944年7月,林正亨奉命入缅作战,参加青年远征军,任远征军步兵团指挥连连长。
1945年春天,远征军从缅北打到缅中,在一次战役中,林正亨带领的连队被日本兵包围,子弹打光后,他和全连战士与日本鬼子展开肉搏,他以一敌八,刺倒几个鬼子后,负伤十六处昏死过去,战友们从死尸堆里将他背出,送进战地医院,做了两次大手术,才从死亡边缘把他挽救回来,但他两手伤了筋,身负16处重伤,成为伤残人,被列为编外并遣回云南“疗养”,实际是被遗弃。林正亨坚持以残废之驱,沿途乞讨,从云南硬是走到重庆。找到妹妹林双盼后,并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建立联系,又经亲戚鲁明(中共党员)介绍,到朱学范领导的“中国劳动协会”工作,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常去朝天门码头组织工人开展斗争。通过这一系列亲身经历,林正亨的思想发生了重要转变,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彻底失望,并领悟到中国的未来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经过妹妹介绍,对中共及红色根据地,逐渐有了新的认识。
1945年日本投降后,受朱学范指示,回台湾开展地下工作。
1946年,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带着妻儿,受劳动协会委托,同时带领20多个台湾籍青年。回台后开展工人运动,曾任职于“台湾省训导处警卫营。
1947年2月28日,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台湾人民反对国民党腐败统治的二·二八事件起义,组织工人纠察队,维护社会治安,并筹备武装抗争,之后加入了在香港成立的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回台后秘密组织读书会,发行进步刊物《综合文摘》和《和平文献》,宣传台盟主张。以开鞋店为掩护,协助中共地下党建立秘密交通站。到台中参加武装斗争,后加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起义失败后,住进一家医院,躲过一劫。但训练营的工作因“过假不归” 而被免职。以他的家境而言,本可过着宁静富足生活,但强烈的政治使命感,使他不肯卸下肩头的责任。
被捕遇害
1949年8月18日凌晨,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前夕,林正亨在台北市泉州街家中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同时被捕的20多人,多是二十几岁与林正亨一起参加“读书会”的青年人。
蒋帮对涉及雾峰林家的案件不敢轻忽,由时任“行政院长”的陈诚亲自审讯。考虑到他是国民党元老之子,蒋介石派陈诚到狱中劝降,许诺只要他肯“悔过”,即可释放出狱,林正亨却不为所动。
陈诚拿出一张“悔过书”要林正亨签字,说:“只要你签个字,表示悔过,供出领导人,我马上放你出去”。林正亨当场拒绝说:“第一、我没有什么错,也没有什么需要悔过的;第二、我没有什么联系人,只有一个叫陈百川的人,你们也都知道,没有其它人可供。” 这个所谓的“陈百川”,是林正亨和几个同案人共同虚拟的“领导人”。陈诚没想到这个年青人居然敢公开对他顶撞,气恼之下大笔一挥,判处林正亨死刑。
次日,林正亨被宪兵五花大绑押赴刑场,他昂首挺胸一路高呼:“祖国万岁!人民万岁!” 在路经泉州街时,他呼喊妻子沈宝珠,待沈宝珠追出去,只听到行刑的枪声,丈夫己倒在血泊中。那是1950年1月30日,35岁的林正亨在台北市郊的马场町刑场(今马场町纪念公园)英勇就义,是蒋介石下令枪决于马场町的第一个台湾人。用生命诠释了林正亨所说的:“国家能获得胜利强盛,故乡同胞能获光明和自由,我个人粉身碎骨也是值得。”
林正亨牺牲后,沈宝珠携子女离开台湾来到北京。1983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向林正亨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追认林正亨为革命烈士。
家书
林正亨在抗战胜利后写给母亲的家书,可谓血泪真情,上面写道:“在这神圣的战争中,我可算尽了责任。台湾的收复,父亲生平的遗志总算达到了,要是有知,一定会大笑于九泉。我的残废不算什么,国家能获得胜利强盛,故乡同胞能获得光明和自由,我个人粉身碎骨也值得。请母亲不要为我残废而悲伤,应该为家族的光荣而欢笑,你并没有为林家白白教养了我,我现在成了林家第一勇敢和光荣的人物。”
作品
绝笔诗
他也是“宁可站着死,绝不站着生”的中国人
林正亨牺牲后,难友们将他在狱中为孩子们剪的精美纸花,以及他赴刑场的前夜在牢房地板上所刻的绝笔诗带出,题为《明志》的诗这样写道:
乘桴泛海临台湾,不为黄金不为名,
只觉同胞遭苦难,敢将赤手挽狂澜。
奔逐半生劳心力,千里河山不尽看,
吾志未酬身被困,满腹余恨夜阑珊。
书信和剪纸花
林正亨的儿子林为民为大家介绍林正亨烈士的亲笔书信、亲手剪的纸花。
家族成员
曾祖父:林文察(清朝一品官,察曾任封疆大历福建陆路提督,平定太平天国
祖父:林朝栋(平息施九缎事件,曾协助刘铭传打败入侵台湾的法军,是清代唯一受赐黄马褂的台湾人;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日本侵占台湾期间,组织地方武装乡勇抗击日军)
父亲:林祖密(1904年率全家内迁鼓浪屿,1913年11月向北洋政府申请恢复中国国籍,在台湾被称为恢复国籍第一人)
妹妹:林双盼
妻子:沈保珠(印尼归侨,后改名沈毅)
长子:林为民(又名林义旻,北京林献堂抗日事迹陈列馆馆长)
长女:林少萍
幼女:林青
孙子:林海
后代
林正亨牺牲后,组织上派人将7岁的儿子林为民接到了北京,送进了当时的中央军委保育院。林为民的生活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发给抚恤金和慰问金。1960年,北京日报在全市中学生里选拔记者,在北京25中上高二的林为民因为成绩优秀被选中,从此开始了42年的首都新闻人生涯。
作为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几十年来,林为民没有停止过对故土的思念,也没有停止过对台湾史和雾峰林家历史的研究,掌握了大量林家爱国史资料。他始终有一个信念——“不能让雾峰林家的爱国传统丧失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作为雾峰林家后人,自己有责任传承雾峰林家爱国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纪念活动
2015年8月25日,台盟中央在北京台湾会馆举办“纪念抗日志士林正亨诞辰100周年暨《林正亨画传》出版座谈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等单位的代表以及北京台胞60多人出席座谈。
相关书籍
图为台湾出版的关于雾峰林家的各类书籍。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6 10:1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