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国家艺术画廊属于
新古典主义建筑,被认为是19世纪最重要的博物馆建筑之一。
二战期间遭受严重破坏,经过维修之后,外观基本维持原状。从正面看上去,画廊如同一座雄踞高台之上的
希腊神庙,外形庄严。馆舍共三层,基座部分一层,神庙部分两层,第三层从立面上无从分辨。神庙部分的正立面和侧面采用
古希腊的前柱式平面而加以变化:即在正面入口处设置独立于墙面之外的
柱廊;两侧设置一半嵌入墙面另一半外露的
壁柱。
背面则打破古希腊法式,回归
德国传统,将应有的山墙或柱廊改为
罗曼建筑常见的半圆形后殿,并且延续两侧墙面作法设置半圆形壁柱。这种豪华的后殿装饰手法通常运用在形制很高的
主教座堂之上,近似于
施佩耶尔大教堂、
美因茨大教堂等,即所谓的“皇帝教堂”,也呼应了老国家艺术画廊最初作为普鲁士王国艺术画廊的定位。
基座前设有从前庭直通二层的室外大台阶,附设可供马车出入的巨大
拱券,手法源于
巴洛克时期的
宫殿和
剧院。
折衷理念也延伸到内部平面设计上,不过历经多次改建和更新已经和原貌有所区别。平面组织复杂,由大小各异的展厅形成空间序列,并以圆形穹顶大厅和豪华楼梯作为其中的重点部分。从而脱离了古希腊的简洁空间,而接近
巴洛克建筑的空间秩序。
建筑装饰细部也弱化单个部件,以求更加融入复杂的整体空间:与
帕特农神庙相比,三角形门楣出檐距离缩短;浮雕镶板改深浮雕为浅浮雕,部分神话人物被德意志人代替;把粗壮的多立克圆柱替换成更加纤细的科林斯圆柱,并且进一步减少收分,使柱头更加规范华丽;外墙加设高窗,适应室内照明要求;基座采用文艺复兴以来流行的毛石墙面。正面檐枋
阳刻有铭文“献给德国艺术 1871”(DER DEUTSCHEN KUNST MDCCCLXXI),两侧和背面半圆形后殿则铭刻德国著名
画家和建筑师的姓氏。
捐助人德国皇帝
威廉一世的青铜骑马像矗立在大台阶的室外平台上,方形基座四角环卫着4座青铜像,分别象征
宗教、
艺术(诗歌)、
历史和
哲学。塑像最初由古斯塔夫·布雷泽设计,1886年由亚历山大·卡兰德勒利浇筑完成。
最无以伦比的是陈列品与博物馆建筑整体的融合:整座建筑于1867到1876年间在海因里希·施特拉克的带领下由August Stüler设计完工。被炸毁之后,又在民主德国时期一直荒废。如今,这里陈列着19世纪的最精美绝伦的一批油画和雕塑作品。因此,在这座建筑里转上一圈可以说就饱览了一场来自那个世纪艺术和建筑精髓的视觉盛宴。
画廊中陈列着从
法国大革命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艺术品,从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毕德迈雅风格,到
印象派、
分离主义,囊括整个19世纪的绘画和雕塑。名家名作包括: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海边修士》(1808-1810),
阿诺德·勃克林的《
死岛》(1883),
阿道夫·门采尔的《腓特烈大帝在无忧宫演奏长笛》(1850-1852),爱杜尔·马奈的《在温室花园里》(1878/79)。
柏林博德大街1-3号(Bodestr.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