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
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
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例如:
马奈的《
草地上的午餐》,
莫奈的《
日出·印象》。
来源
印象派绘画(法语:L'impressionnisme,英语:Impressionism,德语:Impressionismus,
荷兰语:Impressionisme,
意大利语:impressionismo)也叫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
艺术流派,19世纪60—90年代在
法国兴起的画派。
当时因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的油画《
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勒·阿弗尔港口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就要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当
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
巴比松”的画家,意思是说: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日出·印象》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其他人也附和着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
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随之诞生,“
巴比松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
发展历史
印象派的诞生
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包括
莫奈、
雷诺阿、毕沙罗、
西斯莱、德加、
塞尚和
莫里索等在内的画家们不仅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观念和倾向,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
反对派斗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
欧洲油画的中心。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
学院派的
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
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
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
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
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
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
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
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聚集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名叫
巴比松的小村庄,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他们被称为“巴比松”画派。“巴比松”村就是巴黎的
卫星城之一的
枫丹白露镇。
印象派的胜利
1863年,学院派画家拒绝在叫做“沙龙”的官方展览会上展出马奈的作品。他们跟着就进行煽动,怂恿当局在叫作“
落选者沙龙”[Salon of the Rejected]的特别展览会上展出所有遭到评判团摈弃的作品。公众到那个展览会去,主要是为了嘲笑那些不肯服从上级裁决的、误入歧途的可怜新手。
过了一段时间,公众才知道要想欣赏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就必须后退几码,去领略特殊的突然
色块各得其所、在欣赏者眼前活跃起来的奇迹。创造出这一奇迹,把画家亲眼所见的实际感受传达给观众,这就是印象主义者的真正目标。
这些艺术家感觉自己有了新的自由和新的能力,那必然是地地道道的赏心乐事,一定大大地补偿了他们所遭受的嘲弄和敌视。整个世界骤然间都给画家笔下提供合适的题材了。色调的美丽组合,色彩和形状的有趣排序,阳光和色影[coloured shade]的悦人而鲜艳的搭配,不论他在哪里有所发现,都能安下
画架尽力把他的印象摹绘到画布上。“高贵的题材”、“平衡的构图”、“正确的素描”,这些古老的魔鬼统统被抛到一边。
回顾这场斗争时,相对而言,青年艺术家的那些观点遭到抵制大概并不奇怪,而它们很快被视为理所当然却令人惊讶。因为尽管斗争是那么剧烈,当时的艺术家是那么艰苦,然而印象主义获得了完全的胜利。那些青年造反者中有一些人,明显的是
莫奈和
雷诺阿,至少有幸活到享受这一胜利果实的时候,在整个欧洲享有盛名,受到人们尊敬。他们亲眼看到他们的作品进入公家的藏画室,成为令人垂涎的富户藏珍。这个变化给艺术家和批评家留下了同样不可磨灭的印象。过去嘲笑印象主义的批评家结果证明他们确实容易出错。如果他们当初去买下那些画而不是嘲笑,他们就会变成富翁。评论家的威信从而遭到损害,再也无法恢复。
印象主义者的斗争成为所有艺术革新者珍惜的传奇,他们什么时候都可以指出公众失于赏识新奇手法这一突出的事例。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名声狼藉的大失败跟印象主义方案最后的胜利在
艺术史上有同样重大的意义。
小结
总之,印象派既不是粗糙,也不是前卫,更不是抽象,他是将科学的
色彩学理论运用于绘画,中国高考艺术专业的色彩考试,也是以这种色彩规律作为标准。
风格特点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1874-1886):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作画。画家们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作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作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对笔法较草率的画法。
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
创作方法
主张根据
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印象主义的作品选择的题材面比较广泛,无论是在城市或是在乡村,画家都试图捕捉到瞬息多变的大自然。
艺术观点上
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
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
浪漫主义绘画(
Romanticism),而是在C.
柯罗、
巴比松画派和G.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
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
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
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
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
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具体的说,当我们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
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由于个人的兴趣不同,印象主义画家又分为重光和色彩与重造型和素描两种类型,前者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后者以德加为代表,
卡米耶·毕沙罗则介于两者之间。
由于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印象主义画家主要把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题材,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这些画家在长期的写生过程中发现,光线对色彩的影响很大: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同样的景物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色调,再加上
物理光学,也被科学家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他们对空气中的色彩变化有了新的、科学的认识。比如说,同样是教堂,画家在不同的时间就描绘出不同的色彩效果,阳光灿烂的时候,物体被阳光照射的部分受光源影响,会偏光源的色调,而背光或投影也并不是灰色的,而是有丰富的
色彩构成;再比如说,秋天的森林,一片金黄色,而笼罩在金黄色里的
树干和石头展现的并不是它原有的
固有色,而是偏紫色的,等等。画家们将这些色彩规律运用到绘画里,“
色彩学”也就应运而生。
重要地位
印象主义画家先后举办了8次展览,前两次均受到当时舆论界的猛烈抨击,以后逐渐成为具有很大影响的
美术流派,并扩大到其他艺术领域。
印象主义绘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得到E.马奈的支持与鼓舞。
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
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
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
主要代表人物
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
莫奈、
马奈、毕沙罗、雷诺阿、
西斯莱、德加、科罗、
莫里索、巴齐约等。他们继承了法国
现实主义(Realism)前辈画家库尔贝“让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传统,使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
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
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不能不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印象派美术运动的影响遍及各国,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仍然是人们喜爱的艺术珍宝。
代表作品
珍品展
2004年10月10日至11月27日在
中国美术馆举办的《
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是法国文化年的开场大戏。此次展览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
法兰西共和国文化通讯部主办,中国美术馆、
上海美术馆和
奥赛博物馆承办。展览在北京结束后将去上海美术馆和
香港艺术馆继续展出。
现代艺术展
2016年,莫奈逝世90周年之际,国际知名艺展品牌《
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继在韩国、日本多地展出后,由
深圳市小橙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引入中国
开启中国巡展之旅。届时,将以成都时尚地标
IFS国际金融中心为首站,依次走过成都、北京、上海和广州四大主办城市。
一汽丰田全新
CROWN皇冠《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预计将在中国累计完成十个城市巡展,覆盖400万
高净值家庭。将利用世界最前沿的
数字成像技术展现400多幅莫奈珍贵名作,生动再现著名的《
日出·印象》、《睡莲》以及神秘的
莫奈花园, 实现艺术作品的“触手可及”,被誉为“全球最大的莫奈作品展”“一座流动的莫奈博物馆”。
印象派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由法国作曲家
德彪西首创。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二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1894年他的《
弦乐四重奏》在
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音乐”加以赞扬。以后此词常被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格与他接近的音乐,并不再带有贬意。
表现手法
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是从后期浪漫主义和
民族乐派中演变出来的,同时也吸取了东方音乐的养料。
①以短小的曲调细胞组合成一种新颖的动机语汇。
②在节奏上喜欢复节拍与
复节奏,节拍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
推动力,呈现松散流动的状态。
③重视调式的
表现力,根据形象要求采用相应的调式。扩大调性概念,常避免出现明确的收束式。
全音音阶的运用使调式中的每一个音居同等地位,减弱了调中心感,出现
多调性因素。
④由于喜好对不同色彩与音响作平面的、绘画式的并列,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与减弱和声进行的功能性,得到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
⑤音色丰富、独特而新颖。在声乐作品中常使用缺乏光彩和戏剧力量的低音区。广泛运用各种乐器演奏法上的色彩手段。
⑦结构往往松散模糊,但许多作品仍可看到
三部曲式的轮廓。
德彪西以后,虽然难于将某个作曲家截然归入印象主义的行列,但是,印象主义
音乐风格与手法的实际影响已遍及整个音乐世界。
代表人物
德彪西
世人总是称德彪西为印象派作曲家,但是他本人对此说法却非常愤怒,事实上印象派的诗人(像是马拉美、魏伦、梅特林克等)对德彪西的意义远比印象派的绘画要来得大。
印象派画家所要捕捉的是光影感觉,而德彪西就像这些画家一样,他尝试以音乐捕捉事物的印象或情绪,而且要用最经济的方式把某个念头的正确本质凝塑下来。
德彪西可说是一位
革命性的音乐家,他创新和声与旋律,在他的音乐中,色彩、音色与节奏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和声与旋律。虽然他的作品还存在著调性,但是几乎已经濒临溃散的地步。经过德彪西创新之后,音乐创作就不再被既定规则所限制,改革风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德彪西的乐曲几乎都有标题,但并不表示他有意创作
标题音乐,他从不说故事的,宁可给听众一个印象,他的音乐只是暗示人们某种意象,而不明白的指出。德彪西曾说:“我最鄙夷那些唯唯诺诺企图制造意义的音乐”。
德彪西早年相当崇拜
瓦格纳,但在萨蒂的影响下这股狂热很快就消逝,他自称为“法兰西作曲家”,意义在表达反华格纳立场,到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更进一步表明反德意志。他将法国固有的清新可爱、高贵典雅与德意志的冗长繁琐、厚重笨拙相比较,他认为:法国子民将精致与色彩视为掌上明珠,所以法国音乐家若以堆砌
响度为能事就不是法兰西风格了。
拉威尔
著名的法国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早期
印象派音乐热衷于明暗对比、光明与阴影中神秘的游戏,而自我陶醉在冗长的印象中;而拉威尔作为印象派音乐家则大大发展了印象派音乐的表现力,他喜爱喷射出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的人造烟火,喜爱富于诗意的洪亮的声响。他既是乐曲形式的大师,又赋予音乐丰富的色彩,另外他严守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戒律,而以独创的手法运用这些传统戒律来形成自己独特的
音乐语言和作品形式。对于音乐的描述性,他主张不注重事物的外部,而是关注事物的本质和浓郁的色彩,并认为真正的诗不能是长篇大论,而是在于真正的感情。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剧《达芙妮与克罗埃》,
芭蕾舞剧《鹅妈妈》,
小提琴曲《茨冈》和
管弦乐曲《
波莱罗舞曲》。另外,他将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独奏曲《
图画展览会》改编为同名
管弦乐组曲,使得此曲广为流传。作品:波莱罗舞曲、茨冈、 《达芙妮与克罗埃》组曲。
印象派文学
文学史家认为印象主义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文学 ,但文学中的印象主义表现如何 ,哪些作家和诗人属于印象主义,却众说不一。能够确定的只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欧一些文学家的确有类似印象派绘画和音乐的那种
创作方法,即致力于捕捉模糊不清的转瞬即逝的感觉印象。由于文学创作的特殊性质,文学中的印象主义者更注意这种瞬间感觉经验如何转化为感情状态。他们与绘画和音乐中的印象主义者相同,也反对对所描写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合乎
逻辑或理性的提炼加工,于是他们本人也成了传达外界刺激与本能反应之间的中介。
印象主义文学与
象征主义文学之间有类通之处,它们都是
形式主义的
文学流派;但两者也有不同,主要在于印象主义反对使用
象征手法表达思想,而倾向于感觉的描述。通常被认为
象征主义的某些诗人,实际上更倾向于印象主义,例如象征主义领袖之一保尔·魏尔兰的《诗艺》一诗,与其说是在谈象征主义,不如说是一篇印象主义宣言。
龚古尔兄弟
法国文学史家把
龚古尔兄弟作为印象主义小说的代表 ,另一位被看作印象主义代表人物的法国诗人、小说家
皮埃尔·洛蒂,他的某些诗歌的确如印象派画家那样在“捕捉瞬间的感觉印象”,但并非所有作品都是如此。20世纪法国某些作家受到印象主义的严重影响,某些小说中只剩下感觉印象的朦胧的追求。
英国19世纪末的
王尔德等人的部分作品中,印象主义的倾向比较明显。1912~1918年在
伦敦的一部分英美诗人组成的意象诗派,与印象主义一样强调感觉印象的描绘,但他们自称所追求的是“清晰、硬朗”的形象。他们认为形象的模糊与不明确是
浪漫主义的余风,因而全力加以攻击。但理论上的分歧在创作实践上有时却很难觉察,例如意象派中的美国诗人艾·洛威尔、希·
杜利特尔、约翰·高尔德·弗莱彻等人的许多作品与印象主义的诗无分彼此。
印象主义诗派
在德国文学中情况也相似,文学史家无法确认界线分明的印象主义流派。以德特勒夫·封·
李利恩克龙为首,包括理查·
戴默尔、古斯塔夫·法尔克等人,被认为是德国印象主义倾向最明显的诗派,但他们强调如实记录事物给诗人的感觉经验,因此接近
自然主义。此外,如胡戈·封·
霍夫曼斯塔尔和阿尔诺·霍尔茨等人的许多诗作也具有程度不等的印象主义倾向。
印象主义批评
印象主义一词同时还指一种文学批评,称为印象主义批评,亦即感受式批评。这种批评拒绝对作品进行理性的科学的分析,而强调批评家的
审美直觉,认为最好的批评只是记录批评家感受美的过程,至多指出这美的印象是如何产生的,是在哪种条件下被感受到的。因此,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朦胧的、没有明确论证的“以诗解诗”式的批评,而且往往写成
散文诗的格式,文学批评就成为一种与文学创作没有本质区别的艺术门类,写这种批评文字的人往往本身也就是诗人或作家。
印象派摄影
一八八九年,英国举办了法国印象派绘画的首次展览。绘画主义派摄影家罗宾森在其影响下,提出“软调摄影比尖锐摄影更优美”的
审美标准,提倡“软调”摄影。该流派是绘画印象派在
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开始,他们运用软焦点镜头进行拍摄,
布纹纸洗印,追求一种模糊朦胧的艺术表现效果。随着“
溴化银洗
相法”和在颜料中混入
重铬酸胶洗
相纸法的出现,印象派作品从对镜头成象的控制发展到
暗房加工。他们提出“要使作品看起来完全不象照片”,并且认为“假如没有绘画,也就没有真正的摄影”。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印象派摄影家还用画笔、铅笔、橡皮在照片画面上加工,特意改变其原有的明暗变化,追求“绘画”的效果,如拉克罗亚在一九零零年创作的《扫公园的人》,就象是一幅画在画布上的
炭笔画。印象派摄影家使自己的作品完全丧失了摄影艺术自身的特点,所以有人又把它称之为“仿画派”。可以说它是
绘画主义摄影的一个分支。
这一流派的
艺术特色是调子沉郁,影纹粗糙,富有
装饰性,但缺乏
空间感。其著名摄影家有杜马希(?-1937)、普约(1857-1933)、邱恩(1866-1944)、瓦采克(1848-1903)、霍夫梅斯特兄弟(1868-1943;1871-1937)、杜尔柯夫(1848-1918)、埃夫尔特(1874-1948)、米尊内(1870-1943)、辛吞(1863-1908)、奇里(1861-1947)等。
印象派电影
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冈斯、哲敏·杜拉克等与一些在
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就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
世界大战后 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一些人走向
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
前卫派道路。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
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
重要作品有冈斯的《车轮》(1922)、狄吕克的《狂热》(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