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彧,字幼文,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南梁将领柳仲礼之子。
人物生平
柳彧的七世祖柳卓,跟随晋室南迁,寓居于襄阳。父柳仲礼先为梁朝大将,败归北周,北周灭亡北齐以后,举家复归本土解县。
柳彧自幼好学,博览经史,长成后被北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记室,任职多年,颇被亲信,后出为宁州总管掾。北周武帝时,朝廷励精图治,柳彧入京自荐,得到北周武帝的赏识,被任为司武中士,后转迁郑州守令。
他在郑州任职时,
北周武帝发兵灭亡北齐之后,大赏从征之士。这时,柳彧上表,认为留守官在军队的后勤及镇守后方上也间接为平齐效力,建议对留守官也应进行适当封赏。北周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很多留守官得以提升和受赏。
门荫入仕,起家中外(宇文护)记室,出任宁州总管掾。北周武帝时期,担任司武上士,出任华州郑县令。隋朝建立后,历任虞部侍郎、屯田侍郎。迁治书侍御史,拜仪同三司、员外散骑常侍。仁寿年间,坐事除名。隋炀帝即位,发配敦煌。遇到大赦天下,放还家中,卒于道上
主要成就
正直不阿
隋文帝即位以后,柳彧不断迁升至尚书
虞部侍郎,后又任屯田侍郎。当时屯田侍郎兼管朝官仪仗事宜,柳彧任此职时处理了这样一件事情颇引人注目,按隋制规定:三品以上高官门前可装置
戟槊,时隋文帝所倚重大臣
高颎子高弘德封应国公,入三品之列,特申请门前置戟,但柳彧认为高弘德与父同居,其门已列戟槊,不应重置。对此,高弘德父高颎颇为
叹服。不久,柳彧迁任治书侍卸史,任内以正直闻于朝,为百官所敬畏,并得到隋文帝的称赞,特赏钱10万,米100石。
处理不法
隋朝是继
南北朝的分裂之后建立起来的统—王朝。南北朝时因战争频仍,重用
武臣,入隋后武臣势力仍很大,以地方
刺史而言,即多为武臣。这些武臣多不习吏事,又往往不遵法度,祸害百姓。柳彧将自己所知刺史的—些不法行为奏报
隋文帝,要求对他们动之以刑,同时建议隋文帝对有功之臣可赏以金帛,但不可委以亲民之任,暗文帝对此也非常赞赏,并据其奏议处理了一些不法刺史,从而对当吏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直行多谏
隋文帝是历史上著名的勤政皇帝,但他事事躬亲,失于苛碎,使群臣办事缩手缩脚。为此,柳彧谏奏应将具体政务责成有司处理,被隋文帝采纳。但隋文帝猜忌苛察,柳彧因直行多谏,有一次也因违隋文帝意而被免职。但过后,隋文帝觉柳彧所说有理,不久又起用了他。
柳彧还颇清廉,虽居高官,并不富裕,为此,隋文帝特命人为他修筑宅院,还对身边侍臣说:“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
治公之罪
隋文帝后期大臣
杨素当权,百官惮其权威,都对他非常畏惧。有—次杨素过错,隋文帝命柳彧核实处置。杨素平素骄横,并不把此事放在心上,他到柳彧衙署后,值柳彧不在,就大模大样地坐在柳彧办公的胡床(即椅子)上等待。不久,柳彧回还,见杨素如此,即于阶下端笏整容对他说:“奉来籼治公之罪。”杨素见柳彧认起真来,马上站起到阶下待罪。之后柳彧行至正堂坐下,让畅素立而听审,此事大失
杨素脸面。事后杨素一直怀恨在心,但因柳彧正为
隋文帝所信重,也无奈他何。柳彧还持节巡省黄河以北52州,奏免长吏不称职者200余人,一时州县官吏震惧,官场风气为主清肃。他因此受到隋文帝的嘉奖,赐绢布200匹,毡30人领,加封同
三司,一年后,他又加任员外
散骑常侍。
病死途中
隋文帝晚年,次子
杨广阴谋夺权,陷害同胞兄弟,
蜀王杨秀即被罗致罪名。废为
庶人。柳彧在杨秀来
致罪之前,曾得到
博陵人李文博所撰《治道集》10卷,然后送给杨秀。杨秀作为报答,赠柳彧奴婢10人。及杨秀致罪,
杨素为报宿仇,乘机奏柳彧与杨秀交往,有不轨之谋,因此柳彧被削职为民,流配
怀远镇(今辽宁
辽中县附近)。当他行至高阳(治今河北
高阳县东旧城)时,朝廷下诏征他还朝,就在他返经晋阳(今
山西太原市)时,隋文帝病逝了。杨广继位,是为
隋炀帝。镇守
晋阳的
汉王杨谅不臣服隋炀帝,准备起兵反叛,值此,闻知柳彧经过晋阳,特振人召柳彧.想与他商议反叛事宜。柳彧为系囚之人,不知朝中变化内情,在他应召后才知杨谅要反叛,他不愿与杨谅同流,但又自度无法脱身,急中生计,假称中毒,作垂危之状。杨谅闻听柳褒如此,知他不愿与己同谋,不禁大怒,即将他囚禁起来。不久,杨谅反叛兵败,柳彧想望出头有日,但
杨素仍不忘前仇,又奏隋炀帝说:柳彧在晋阳心怀两端,以观时局,虽无反迹,实有贰心。隋炀帝听奏后,即将柳彧流敦煌,直到杨素死后,柳彧才向朝廷自述冤情。
隋炀帝至此也同情他,下诏征还京师,他病死于回京途中。
人物评价
柳彧历周、隋两朝,是一个既迂又直的官吏,他廉于自奉,忠于朝廷,勇于执法,不避权贵。尤其他奏请
隋文帝惩治地方不法
刺史,后在巡查河北时,又奏免了很多不称职官吏,这对整顿
南北朝以来吏治的混乱有着积极的作用。
史料记载
史料
《隋书·柳彧传》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七世祖卓,随晋南迁,寓居襄阳。父仲礼,为梁将,败归周,复家本土。彧少好学,颇涉经史。周
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中外府
记室,久而出为宁州总管掾。
武帝亲总万机,彧诣阙求试。帝异之,以为
司武中士。转郑令。平齐之后,帝大赏从官,留京者不预。彧上表曰:“今太平告始,信赏宜明,
酬勋报劳,务先有本。屠城破邑,出自
圣规,
斩将搴旗,必由
神略。若负戈擐甲,征扞劬劳,至于镇抚国家,
宿卫为重。俱禀成算,非专己能,留从事同,功劳须等。皇太子以下,实有守宗庙之功。昔
萧何留守,茅土先于平阳,穆之居中,没后犹蒙优策。不胜管见,
奉表以闻。”于是留守并加泛级。
高祖
受禅,累迁尚书
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未几,起为屯田侍郎,
固让弗许。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左仆射
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
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后迁
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上嘉其婞直,谓彧曰:“大丈夫当立名于世,无容容而已。”赐钱十万,米百石。
于时,
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柳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伏见诏书,以
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
钟鸣漏尽。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百姓吁嗟,歌谣满道。乃云:‘老禾不早杀,馀种秽良田。’古人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此言各有所能也。干子弓
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至尊思治,无忘寝兴,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臣死而后已,敢不竭诚。”上善之,干子竟免。有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丧,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之从父妹。彧劾之曰:“臣闻天地之位既分,夫妇之礼斯著,君亲之义生焉,尊卑之教攸设。是以孝惟行本,礼实身基,自国刑家,率由斯道。窃以爱敬之情,因心至切,丧纪之重,人伦所先。君明钻燧虽改,在文无变,忽劬劳之痛,成宴尔之亲,冒此苴缞,命彼褕翟。不义不昵,《春秋》载其将亡,无礼无仪,诗人欲其遄死。士文赞务神州,名位通显,整齐风教,四方是则,弃
二姓之重匹,违
六礼之
轨仪。请禁锢终身,以惩风俗。”二人竟坐得罪。隋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彧多所矫正,上甚嘉之。又见上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因上疏谏曰:“臣闻自古圣帝,莫过唐、虞,象地则天,布政
施化,不为丛脞,是谓钦明。语曰:‘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故知人君出令,诫在烦数。是以舜任五臣,尧咨
四岳,
设官分职,各有司存,垂拱无为,天下以治。所谓劳于求贤,逸于
任使。又云:‘
天子穆穆,诸侯皇皇。’此言君臣上下,体裁有别。比见四海一家,万机务广,事无大小,咸关圣听。陛下留心治道,无惮疲劳,亦由群官惧罪,不能自决,取判天旨。闻奏过多,乃至营造细小之事,出给轻微之物,一日之内,酬答
百司,
至乃日旰忘食,夜分未寝,动以文簿,忧劳圣躬。伏愿思臣至言,少减烦务,以怡神为意,以养性为怀,思武王安乐之义,念文王勤忧之理。若其经国大事,非臣下裁断者,伏愿详决,自馀细务,责成
所司,则圣体尽无疆之寿,臣下蒙覆育之赐也。”上览而嘉之。后以忤旨免。未几,复令视事,因谓彧曰:“无改尔心。”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其见重如此。
右仆射
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尝以少谴,敕送南台。素恃贵,坐彧床。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素遽下。彧据案而坐,立素
于庭,
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
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曰:“臣闻昔者明王训民治国,率履法度,动由礼典。非法不服,非道不行。道路不同,男女有别,防其邪僻,纳诸轨度。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
诡状异形。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
陵云,
袨服靓妆,车马
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竟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秽行因此而生,盗贼由斯而起。浸以成俗,实有由来,因循敝风,曾无先觉。非益于化,实损于民。请颁行天下,并即禁断。
康哉《雅》、《颂》,足美盛德之形容,鼓腹行歌,自表无为之至乐。敢有犯者,请以故违敕论。”诏可其奏。是岁,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馀人,州县肃然,莫不震惧。上嘉之,赐绢布二百匹、毡三十领,拜
仪同三司。岁馀,加员外
散骑常侍,治书如故。仁寿初,复持节巡省太原道十九州。及还,赐绢百五十匹。
彧尝得
博陵李文博所撰《治道集》十卷,蜀王秀遣人求之。彧送之于秀,秀复赐彧奴婢十口。及秀得罪,
杨素奏彧以
内臣交通诸侯,除名为民,配戍
怀远镇。行达高阳,有
诏征还。至
晋阳,值汉王谅作乱,遣使驰召彧,将与计事。彧为使所逼,初不知谅反,将入城而谅反形已露。彧度不得免,遂诈中恶不食,自称危笃。谅怒,囚之。及谅败,杨素奏彧心怀两端,以候事变,迹虽不反,心实同逆,坐徙敦煌。杨素卒后,乃自申理,有诏征还京师,卒于道。
翻译
柳彧,字幼文,是河东解县人。年少好学,读了许多儒家经典和历史著作。北周
武帝亲自处理各种事物,柳彧到皇宫请求武帝对他测试。武帝认为他很有才能,让他担任司武中士。后来担任郑县县令。平定
齐朝之后,武帝大赏下属官官,留守京城的官员不在其列。柳彧上表给皇帝,于是留守京城的官员一并晋级。
隋文帝登基后,柳彧升迁到尚书
虞部侍郎,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回家服丧)。不久,起用为屯田侍郎,坚决推辞而没有得到许可。当时的制度,三品以上官员,大门上都以戟为门(指显贵人家)。左仆射
高颎的儿子弘德封为应国公,向主管部门申请
戟门。柳彧在批文上写道:“仆射(yè官职)之子还没有分家,他父亲的
戟槊已列在门外。尊有压卑的道义,儿子有回避父亲的礼数,哪里容得下外门已经设了戟门,内门还要安装戟门呢!”这件事情最终没有办成,高颎知道后很佩服柳彧的处理办法。柳彧后来升迁为
治书侍御史,在任上严词正色,很是被朝廷官员所惧怕。皇上嘉奖他正直,赐给他钱十万,米百石。
当时的
刺史多由武将担任,大都不称职。柳彧上表给皇帝说:“当今天下太平,四海安宁,管理百姓,必须使用有才能的人。以前汉光武帝是一代明君,从普通百姓起家,对这方面的真伪了解得很清楚,他与二十八位将领披荆斩棘,安定天下,等到功成之后,没有安排二十八位将领任职。俯伏(古时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如“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看见诏书,叫
上柱国和干子担任杞州
刺史,这个人年近八十,风烛残年之人。以前担任赵州刺史,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很不熟悉,政务全由下属办理,贿赂公行,百姓叫苦,怨声载道。有歌谣这样说:‘老禾不早杀,馀种秽良田。’古人说:‘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的意思是各有所能。干子这个人,射箭骑马等军人本事,是他的长处,担任文官管理百姓,则不是他能理解的。如果说优待老人,自然可以多多赏赐钱和布匹,如果再叫他担任刺史,损失则太大了。我死进谏,怎敢不竭忠尽智呢。”皇上认为柳彧说得对,干子最终免了职。应州刺史唐君明,在母亲死后的服丧期间,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的姑姑,柳彧弹劾他。二人竟因此而犯罪。隋朝是在
五胡十六国接连战乱之后建立起来的,风俗颓坏,柳彧多有矫正,皇上很喜欢他。他见皇上勤于听政,众多官员的奏请,多烦杂琐碎,于是上疏进谏,皇上看后嘉许他。后来因违背圣旨免职。不久,又叫他复职,皇帝趁机还对柳彧说:“不要改变你的禀性。”因为柳彧家中贫困,皇帝命令主管部门替他建房子,于是说:“柳彧是正直的官员,是国宝啊。”当时他如此被看重。
右仆射
杨素是当时的显贵,官员都怕他,没有谁敢得罪他。曾经因为小罪过,皇帝命令把他送到南台,杨素自恃尊贵,坐在柳彧坐凳上。柳彧从面进来,看见杨素这样,就在台阶下拿着手板严肃地对杨素说:“奉皇帝命令惩处你的罪过。”杨素立即离开座位。柳彧据跨坐在几案上,让杨素站在庭院中,问清杨素的犯罪事实。从此杨素对柳彧怀恨在心。柳彧当时正受到皇上信任,所以杨素没有什么办法来中伤他。
柳彧见近代以来,都市百姓每到正月十五日,做角抵之类的游戏,并且互相攀比,以致糜费了财力物力,于是上奏皇帝请求禁止这种做法。皇帝赞成他的意见。这年,持节巡查考察河北五十二州,上奏并免去贪赃枉法不称职的长官二百多人,州县官员都肃然起敬,无不震动害怕。皇上嘉奖了他。
亲属成员
祖父:柳津,太子詹事。
父亲:柳仲礼,南梁雍州刺史、阳泉侯
兄弟:柳玄,隋朝魏郡太守、迁州刺史、穰县公,生唐朝定城县令柳凯。
儿子:柳自然,九门县令,所生女儿柳婆归嫁给唐朝魏王(李泰)府主簿唐逊。
柳绍,介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