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映堂,字辉运,印尼侨领,广东梅县松口大力村人,
梁密庵之父、
梁锡佑之祖父、
梁世桢之曾祖父。绍先德之箕裘,秉承父志,主持“南茂公司”业务,在巴城大南门再开设“德瑞商行”,多财善贾,大振家声。尤喜协助同侨同行发展事业,打下牢固的基础。梁氏家族是印尼雅加达梅州籍客家人五世其昌的
名门望族。
梁映堂是梁家第一代下南洋的梁采臣的长子,1848年在印尼出生,5岁时被父亲带回家乡松口,接受了传统的
儒学道德教育和客家文化熏陶,这对他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01年梁映堂在印尼参与创办了中华会馆中华学校(即今
八华学校),接收华人子弟入学。学校以“正音”(汉语普通话)开展教育,设有
孔子学说的课程。
早在清朝
嘉庆年间,梁父梁采臣就胸怀大志,告别松口大力村的亲人,与乡人结伴到
汕头海港乘坐“大鸡眼”的木帆船,经过七天七夜的飘洋过海,抵达荷属东印度巴达维亚(今印尼首都
雅加达)谋生。后艰苦创业,克勤克俭,经营商贸,创设“南茂公司”,主营五金、汇兑、地产等
业务,事业有成。旋返乡创办“敬斋学堂”,培育乡村子弟读书,乡民口碑称颂。绍先德之箕裘,秉承父志,主持“南茂公司”业务,在巴城大南门再开设“德瑞商行”,多财善贾,大振家声。尤喜协助同侨同行发展事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清朝光绪年间,梁映堂声名卓著,被侨商推选为巴达维亚
中华商会会长,全力为侨商服务。他于1905年被荷兰东印度殖民政府委任为“雷珍纳”官职,1913年擢升为巴城“甲必丹”(即华侨领袖),荷印政府将有关华侨事务辄借重华侨领袖相助为理。其时,梅州籍华侨领袖被委任为巴城“甲必丹”者,先后有梁映堂,廖煜光、丘燮亭、黎殷甫等四人。梁映堂担任巴城中华商会会长和“甲必丹”职务后,办理侨胞事务,勤政爱侨护侨,排难解纷,恤老济贫,不一而足,侨胞均多受惠。当时,以
华侨与阿拉伯侨胞情感有隔阂,每有斗殴之事,甚至聚众械斗。梁映堂乃游说阿拉伯侨胞之“
甲必丹”,痛陈利害,极力调停,对方亦感悟,双方
侨民遂言归于好,两族能各安其业。
巴城中华会馆提倡中华文化教育,提高华侨地位,为社会培育人才。梁映堂协同潘景赫、
丘燮亭、翁秀章、李兴廉、陈金山、丘绍荣、丘香平、许南章、蔡有得、黄玉昆、黄昆兴、许金安、李金福、陈公达、
潘立斋、陈天成、胡朝瑞、胡先清、温亚松共20位华社贤达,于1901年3月17日在巴城八帝贯中华会馆内创办“中华学堂”(后改称为“八华学校”),当时荷印时代第一间华语学校。
1903年,维新领袖
康有为因“
戊戌变法”失败躲避清廷追捕,辗转南来抵达巴城,受到梁映堂等华社贤达迎接。康有为力陈维新之说,并涉及华侨教育事宜,还于当年9月20日访问“中华学堂”,欣然题写楹联于校门:“冠冕南极;砥柱中流。”
1907年,清朝两江总督
端方在南京开设“
暨南学堂”,招收印尼“
中华学堂”毕业生前往留学深造。梁映堂以中华会馆副会长身份领导“遴选委员会”,负责考选来自印尼各地的第一批二十一名印尼学生前往南京“暨南学堂”留学。1908年10月5日,梁映堂由巴城亲送“中华学堂”第二批毕业生十多人至
南京入学,此事在侨社传为美谈。晚清名士
丘逢甲(梅州蕉岭人)曾在梁映堂率领印尼华侨学生到南京“暨南学堂”入学的合照相片中题诗:“祖国归航率岛民,养成豪杰共维新。他年编入文明史,此是当时领导人。”诗句语重心长,勉励有加。
梁映堂在巴城商界运筹有策,事业辉煌,鼎力襄助文教事业。他不但为巴城“中华学堂”捐助办学经费,还为万隆市筹建万隆大学工学院出任“筹建委员会”的十三名委员之一,负责筹款五十万大洋。晚年在原乡梅州市梅县区松口大力村兴建三堂四横近三千平方米的两层客家围龙屋“承德楼”,以颐养天年及裔孙溯源寻根、追远问祖。
曾孙:
梁世桢(梁密庵长孙)、梁世京(梁密庵之孙)、梁世誉(梁锡佑之子)
梁采臣家族自清
嘉庆年间从梅县松口来到印尼爪哇岛创业以来,至2009年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传至第五、六代。梁氏家族有着崇文重教的家风,并且特别重视中国的传统教育,梁家的几代人虽然在海外出生,但几乎都有回乡接受教育的经历。梁映堂曾作家训:“屋要做靓,儿孙才愿回家,田不可买,儿孙才需外出。”
承德楼位于梅县松口古镇大力村,承德楼得名于梁氏家族“唯德是崇”的祖训,是梁映堂于1908年设计建造,它是一座三堂四横一杂屋连成一体的两层围龙屋,占地约10000平方米,历时十年建成。承德楼内设48厅、18个天井、108个房间,雕梁画栋、色彩鲜明、宏伟壮观。该建筑融合了客家与欧洲地区建筑特色,颇为独特。从承德楼走出的华侨均对新中国革命和家乡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承德楼”已成为客家建筑文化的活教材之一,每年都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往参观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