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侯氏
南方侯氏分支
梅州侯氏是南方侯氏的一支重要分支,是客家民系中的一个有特色的姓氏。以“上谷堂”为堂号,溯源至侯氏郡望古上谷郡(在今河北延庆一带)。开基祖是南宋乡贡进士、本籍福建宁化侯安国。据江西侯氏四修族谱载,侯安国是理学名家、二程表弟侯仲良(字师圣)的八世孙,后来到梅州任教授,举家定居于广东梅州梅城攀桂坊开基。由于对梅州开文教之风贡献卓著,侯安国于清顺治间被崇祀乡贤。他的后代也人才辈出,广布海内外。
渊源
梅州侯氏开基一世祖安国公,先闽宁化县人也。据江西侯氏第四修族谱所载:一世安国公,系师圣公(侯仲良)八世孙,先居福建汀州宁化,系以宋淳祐间(1241-1252)乡贡进士宝祐初授梅州教授。因见其风俗淳美,地僻人稀,遂落籍于城东攀桂坊(今梅城下市角杨桃墩一带)居焉。公治《春秋》,登宋淳祐乡贡进士,见纪邑乘。逝世后,值元兵侵攘,茔所俱阙,即祖妣姓氏茔所亦阙,后世崇祀为梅封大老孺人。赞曰:
公本闽产,肇迹粤东。梅州教授,化被春风。
纲常身任,节义全忠。儒宗共仰,乡宦尊崇。
征徭免役,史册铭功。佑启我后,世代兴隆。
清雍正《广东通志》人物列传载云:“侯安国,本闽之宁化人。宋时由乡贡进士,教授梅州。乐其风土,因家焉。梅州僻处岭南,经学草昧,安国倡导之,文风日盛。”
侯安国来梅州任职教授,掌管生员的教育、课试等,职位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侯安国到任后发现,梅州虽僻处岭南、经学草昧,但民勤耕织、士敦诗书,他想到被苏东坡誉为“铁汉”的先贤刘元城,在贬谪梅州时仍谆谆劝学,在梅州创设书院,侯安国心生敬意,坚定了继前贤而开文运的理想。
侯安国到梅城周边巡视,见梅州风俗淳美,地僻人稀。当他来到被金山、东山拱抱,周溪、梅水萦绕的钟灵毓秀之处时,更是叹赏不已,了解到这个地方名叫“攀桂坊”,寓意是“蟾宫折桂”,就决定举家定居落籍于此,开始振兴梅州的文教事业。
为了倡兴文教,让更多的梅州子弟入学就读,侯安国减免学费,鼓励学子读书,使梅州子弟读书的志气更大,并以《春秋》授课。自此,梅州开始了“文风日盛”的发展历程。
清顺治十一年(1654),侯安国十四世孙、举人侯作霖将其懿行以“俯采往徽,以奖风教事”的名义呈请提督学道钱朝鼎申报朝廷,于次年(1655)奉旨准公崇祀乡贤。按:邑读,公以《春秋》授邑,门人蔡蒙吉了其大义,年十二登宋童子科,赐进士,德祐二年(1276)易正大之变(指元兵攻陷梅州城),蒙吉能以身任纲常,成忠臣之名者,公实教之也。又按邑乘谓,安国公,宋乡贡进士,邑人以蒙吉春秋受之安国忠义渊源。世称梅州文风之蔚起,实由安国公所倡。
清乾隆乙丑年(1745),侯安国裔孙在四世祖墓所在地梅州城北洋门村曾坑尾寒婆向火形丑山建立灵墓来纪念他,世世相传。2014年,侯安国墓被列为梅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8月,侯氏老祖屋“衍生公祠”被梅州市评选为首批“示范文化祠堂”。
世系
一世:安国公,宋淳祐间乡贡进士,任梅州教授,清顺治十二年崇祀乡贤。
二世:(安国公四子)山长公(讳通甫)、学谕公、教谕公(名讳俱缺,前三公后裔待考)、提调公(讳德升);
三世:(德升公派七子)世华公(元至元乡进士)、世通公、世达公(裔孙迁江西、福建)、世显公、世文公、世远公、世美公(世华公、世达公以外五公后裔待考);
四世:(世华公派二子)居仁公(后裔待考)、直学公;
五世:(直学公子)惟吉公,为梅州百夫长,到湾下、泮坑一带开垦;惟吉公后于明洪武初任南京牧马所大使,卒于京。
六世:(惟吉公子)南波公(讳名珪)、名晖公,在南京所生三子并未回籍,待考;
七世:(南波公派九子)长文爵公(字有禄,裔孙居蓝塘、芹菜洋等处);次文勋公(字有勋,号东阳,明宣德己酉乡进士,裔孙居蓝塘、金盘围、书坑、石子岭、西洋渡背、湾下增福隆等处);三文命公(字有性,裔孙世居待诏坑湾下乡,分迁广布海内外各地);四文俊公(字有杰,裔孙迁平远等地,待考)、五文教公(字有训,裔孙居浒岭)、六文瑞公(字有气,失传,待考)、七文端公(字有正,又称文海公,裔孙迁江西)、八文盛公(字有隆,裔孙迁平远等地,待考)、九文质公(字有朴,失传,待考)。名晖公生文郁公(字有郁,裔孙分居梅城新陂角、月梅茶塘下等处)。
八世:(文爵公派)瑛公、瑢公、瑜公;
(文勋公派)玘公、环公、瑨公、琮公、荣公、璍公;
(文命公派)碧公、琳公、琥公、玺公、璊公;
(文俊公派)璿公、琯公;
(文教公派)瓒公、珙公、玉公、璋公;
(文瑞公派)理公、琏公、珍公、琩公;
(文端公派)璥公、瑾公、瓘公;(文端公迁江西寻乌,别名文海,生茂荣公、茂菁公、茂华公)
(文盛公派)琼公、琭公;
(文质公派)生璘公、珀公、瑄公;
(文郁公派)生珑公、佩公。
中国侯姓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文王,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上的记载,晋侯缗被晋武公所杀,他的子孙后代逃往国外,以爵位“侯”为姓。当时,郑国有侯宣多、侯羽,鲁国有侯叔夏、侯犯,齐国有侯朝,魏国有侯嬴。据考证,这一支侯氏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后裔,属正宗源流。故侯氏后人奉晋侯缗为侯姓的得姓始祖。
据介绍,安国公一脉自元朝以来各房就不断修谱,至明嘉靖十三年(1534)开始编修统谱,至民国时数次续修,一直流传有序,现仍有保存完整的民国十一年(1922)版族谱全套十四册。现代以来,各分支也不断续修,此外还有江西、花都、清远、湖南等地的支谱数十册,资料系统、详实,业内人士表示,该族谱的完善度在各地各姓族谱中是罕见的。
2017年年初,梅州侯氏成立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研究侯氏族谱的修谱工作。“侯氏家训有言,三代不修谱,视为不孝。”侯氏族谱尚华公支谱编纂负责人侯永泰说,梅州侯氏族谱最早可追溯到元朝时期,最后一次修谱是1923年,全书共十四卷十四册。
分布
梅州,明代废州为程乡县,隶属潮州府,清雍正间改为嘉应直隶州,称嘉应州,现为梅州市。从六世南波公开始,梅州侯氏开始开枝散叶,繁衍播迁。现代的梅州侯氏大部分都是南波公后裔,解放前曾在梅城建有侯氏宗祠和安国公祠,广州还曾建有南波书院。据1992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侯氏人数居梅州市区梅城(含今梅江区梅县区)姓氏第26位,主要分布在湾下、三龙、梅塘、梅城西门、十甲尾、城隍庙、蓝塘、书坑、汀洞坑、车头坝、新陂角、月梅、长沙圩、浒岭、荷树岗、扶贵、西阳、白宫等地,从十三世开始,梅州侯氏开始有较多人外迁各地,分布较多的有河源、惠州、陆丰、花县(今花都区)、清远等,外省则以江西、福建、湖南、四川、广西、海南、台湾等地较多,在港澳台地区的也不少,在海外则广布于泰国、缅甸、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地,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地还有宗亲会、宗祠等组织。民国十一年(1922)编纂的《侯氏族谱》,分十四卷,体例完备,记载翔实,是研究客家姓氏源流、宗族文化等的重要文献。
梅州侯氏开基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传世已达32代,在梅州居住生活的侯姓近2万人,从梅州侯氏一世祖安国公分支的后代逾10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远赴海外谋生。他们继承着梅州侯氏“忠孝传家、诗书立训”的家风家训,传承着忠孝廉洁的基因。
轶事典故
梅州侯氏溯源诗
侯氏先辈有一首溯源诗,凡是侯姓人能背出这四句诗句,就被认为是同宗子侄。诗曰:安国迁居始粤东,德升遗下世华荣。居仁直学传惟吉,六世名珪万古隆。
据介绍,该诗嵌入梅州侯氏六代先祖的名字,即安国公传下的六代:儿子是德升公,德升公传下是世华公;居仁、直学公是第四世;惟吉公是第五世;六世名珪(号南波),也有诗句把名珪叫成南波,其实是指同一人,意即在几代祖先的功德庇佑下家族万古兴隆。
据侯氏族人口述,在广州花都等地有好几万人是安国公的后裔,以前有这样一种现象,凡是侯姓人到广州的侯屋,能背出这四句诗句,就会相认“自家人”而得到热情招待。
名人
梅州侯氏秉承良好家风和客家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历代人才辈出。在封建社会,耕读传家的梅州侯氏产生了进士2名、举人20名、贡生70名、秀才300多名,以及侯谨度侯枢臣、侯国钧等许多良吏名宦。在近现代,则涌现出了太平天国水军统帅、森王侯裕田,现代林业教育先驱、教育家、诗人、书法家侯过,国民党中将侯志明侯梅侯志庆,少将侯又生侯声,外事活动家侯桐,原羽毛球国家队教练侯加昌,原新加坡国防部长侯永昌,原武汉大学校长侯杰昌,国际著名电影导演侯孝贤,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侯一钊等。
风土
梅州侯氏的主要聚居地湾下、三龙、梅塘等村落,位于梅州市区的梅城南郊,旧称待诏坑湾下乡,后属水南堡,此地远眺莲花山脉中峰峦起伏的黄沙嶂,环抱素有“小西湖”之称的黄竹塘,坐拥长岗岃上的梅州客都机场,毗邻宽敞的世界客都大道,祠堂、围龙屋等各式古民居星罗棋布,民居群形成一太极之形,特色鲜明。乾隆《嘉应州志》写道:“黄竹塘,城南二十里,待诏坑受黄沙嶂下白土诸山水,潴而为湖,岗阜迂回,烟波荡漾,夏月荷花盛开,沙鸥野鹜翔集汀渚,人称为小西湖。”黄竹塘历史上有四百多亩水域,现存面积约二百亩,水域宽广秀丽,芰荷遍布,鸥鹭翩飞,周围民居错落,田野连绵,阡陌交通,处处茂林修竹,鱼塘溪渠密布,有着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环黄竹塘的侯氏村落,风光优美,风俗淳朴,地理环境优越,可谓休闲游览,研究姓氏宗族文化、客家民居、客家人迁徙、客家民俗礼仪的一个好地方。侯氏先辈曾有一首溯源之诗,嵌入梅州侯氏六代先祖名讳,凡姓侯能识此诗者皆为同宗子侄。诗曰:
安国迁居始粤东,德升遗下世华荣。
居仁直学传惟吉,六世名珪万古隆。
(作者:侯 闻 )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5 14:02
目录
概述
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