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 是指植物在生物或
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
病理变化,阻碍了正常生长、发育的进程,从而影响人类
经济效益的现象。
种类很多,根据病原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1)
非侵染性病害:由
非生物引起,例如
营养元素的缺乏,水分的不足或过量,低温的冻害和高温的灼病,肥料、农药使用不合理,或废水、废气造成的药害、毒害等。(2)
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引起,有传染性,
病原体多种,如
真菌、细菌、
病毒、
线虫或
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植物在
病原物的侵害或不适
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生理机能失调、
组织结构受到破坏的过程,植物病害是
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的拮抗性共生;其发生和流行是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农作物和林木的病害
大发生,常使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遭受严重损失。有些患病作物能引起人畜中毒。一些优质高产品种往往因病害严重而被淘汰。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除自然因素外,常与大肆开垦植被、盲目猎取
生物资源、工业污染以及农业措施不当等人为因素有关。
植物病害分为
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大类。由
病原物引起的
侵染性病害的
分类方法有:①按病原物分为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和
线虫病害等。②按
寄主植物分为作物、蔬菜、果树病害和
森林病害等,还可按蔓陀萝叶表皮,示气孔作物种类分为小麦、水稻、棉花等不同作物病害。③按症状可分为
叶斑病、
腐烂病、
萎蔫病等。④按发病部位可分为根病、茎病、叶病、果病等。⑤按
传播方式可分为空气传播、水传、土传、
种苗传播、
昆虫介体传播等。病原物从侵染到寄主植物病状出现的过程,简称病程。侵染程序一般分为3个时期:①侵入期。从
病原物侵入到与
寄主植物建立营养或寄生关系的一段时间。②
潜育期。从病原物初步与寄主植物建立
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一段时间。潜育期的长短因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和时期;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有所不同。③发病期。受侵染的寄主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出现明显的症状,包括染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反映出的
病理变化和病原物产生
繁殖体的阶段。
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称为
侵染循环。又称病害的年份循环。病程是组成侵染循环的基本环节。侵染循环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病原物度过寄主植物的
休眠期,成为下一个生长季节的侵染来源。②初侵染和
再侵染。经过越冬或越夏的
病原物,在寄主生长季节中苗木种植前进行病害防疫的首次侵染为初侵染,重复侵染为再侵染。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整个侵染循环仅有一个病程的称为
单循环病害(如麦类黑穗病菌);在寄主生长季节中重复侵染,多次引起发病,其侵染循环包括多个病程的称为多循环病害(如
稻瘟病菌、
白叶枯病菌等)。③病原物的传播。分主动传播和被动传播。前者如有鞭毛的细菌或真菌的
游动孢子在水中游动传播等,其传播的距离和范围有限;后者靠自然和人为因传播,如气流传播、水流传播、生物传播和人为传播。
植物病害流行是指
侵染性病害在植物群体中的顺利侵染和大量发生。其流行是
病原物群体和
寄主植物群体在环境条件影响下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条件常起主导作用。对植物病害影响较大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下列3类:①气候
土壤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和
土壤结构、
含水量、通气性等。②
生物环境,包括昆虫、
线虫和微生物。③农业措施,如
耕作制度、
种植密度、施肥、田间管理等。植物
传染病只有在寄主的
感病性较强,且栽种面积和密度较大;病原物的
致病性较强,且数量较大;环境条件特别是气候、土壤和耕作栽培条件有利于病原物的侵染、繁殖、传播和越冬,而不利于寄主植物的
抗病性时,才会流行。
植物病害防治的原则是:消灭
病原物或抑制其发生与蔓延;提高
寄主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物,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一般着重于植物群体的预防,因地因时根据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
综合防治措施。每项措施要能充分发挥
农业生态体系中的
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避免
公害和人畜中毒。使病害压低到
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获得最大的
经济效益。防治方法有
植物检疫、
抗病育种、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物理和
机械防治和
生物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