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楯,汉语二级字,读作楯(shǔn),形声。从木,盾声。①(shǔn)本义指栏干的横木。②引申义指通“盾”。盾牌。
基本释义
dùn
<名>
古语解释
楚人有鬻楯与矛者。——《韩非子·难一
左执楯而导之。——《新唐书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畴无余、胥犴帅死士二队,各拥大楯,持短兵,呼哨而至。”
古籍解释
唐韵》食允切《集韵》《韵会》竖尹切《正韵》乳允切,𠀤音盾。《说文》阑槛也。《王逸曰》纵曰栏,横曰楯,今阶除木句栏是也。《史记·滑稽传》秦始皇时有陛楯郞。《唐书·百官志》钩楯掌禁苑果木。
又与盾通。干也。《左传·定六年》乐祁献扬楯六十于𥳑子。
又舞者所执。《礼·明堂位》朱干玉戚。《疏》干,楯也。戚,斧也。舞者左手执楯,右手执斧,谓之武舞
又与輴通,丧车用之。《仪礼·即夕注》輴有四周职轴则无輴。一作楯。或读作闰。
又拔擢也。《淮南子·原道训》引楯万物,群美萌生。
又《集韵》《正韵》𠀤食闰切,音顺。义同。
又《集韵》敕淮切,音蠢。案也。
又《唐韵》丑伦切《正韵》枢伦切,𠀤音椿。《唐韵》木名。《类篇》车约䡅也。
又《唐韵》详遵切,音旬。闲槛也。
其他释义
另见shǔn
shǔn
<名>
栏杆的横木 [rail]
楯类腾龙。——何晏景福殿赋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泛指栏杆 [balustrade; banister]
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拖于楯轩。——《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又如:楯柱(殿前栏槛柱子);楯轩(指有栏杆的长廊或小室);楯梯(古代攻城的长梯);楯楹(栏杆和楹柱);楯槛(楯栏。栏杆)
另见dùn
参考资料
.汉典.
康熙字典.汉典.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6:50
目录
概述
基本释义
古语解释
古籍解释
参考资料